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于采煤塌陷造成大面积耕地损毁,为恢复农业生产和改善生态环境,应实施采煤塌陷地土地复垦工程,而水资源配置是顺利实施复垦工程的重要前提。该文以济宁市采煤塌陷地土地复垦工程项目为例,分析了工程实施前后取水水源、用水量变化、水源配置和供需平衡,提出了"因地制宜、分质供水"的原则,为在其他采煤塌陷土地复垦区做好水资源保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济宁市采煤塌陷地数量巨大,塌陷地复垦任务艰巨,主要的原因是没有足够的填充物复垦塌陷地,利用运河航道清淤及湖泊泥浆充填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从济宁市采煤塌陷地现状分布、破坏程度入手,对治理模式进行剖析,根据多年来运河航道的清淤、湖泊泥浆充填工程的有益经验,探讨南四湖周围塌陷地引湖充填复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由煤炭开采造成的地表塌陷问题日趋严重,探索适宜煤矿塌陷区的复垦模式及土地复垦技术措施,对提高土地复垦利用率和生产潜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以济宁市、泰安市、菏泽市为例,介绍了区内采煤塌陷地现状及特点,以采煤塌陷复垦工程为基础,确定了区内复垦模式包括"先破坏,后治理"的传统复垦模式和"边采边复"的动态预复垦模式,对比分析了复垦模式间的优缺点;研究了不同土地复垦技术措施的适用条件。该文认为济宁市、泰安市采煤塌陷复垦适宜采用"先破坏,后治理"的传统复垦模式,菏泽市采煤塌陷复垦适宜采用"边采边复"的动态预复垦模式。在传统复垦模式下,对研究区内采煤塌陷程度较轻、满足农业复垦条件的,适宜采取土地平整法、疏排水法、削高填法低、充填法、生物修复法等复垦技术措施,对无法复垦治理为耕地的重度塌陷区,建议综合采取直接利用法、挖深垫浅法等复垦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探索PPP融资的运作模式与双方合作机制,促进PPP融资模式在采煤塌陷地复垦项目中的应用。研究基于风险-收益均衡原则,从私人资本与政府的风险偏好特点出发,建立了项目总成本最小的最优风险分担模型;在风险分担系数已知的情况下,建立了Shapley值模型对双方收益进行合理分配。结果表明:私人投资主体的综合风险系数略大,双方基本上均担风险;私人投资主体承担绝大部分的项目资金投入,所获收益略大于政府。因此引入PPP模式进行采煤塌陷地复垦,对于政府而言,可以解决资金压力,分散不擅长的项目与金融、市场风险;对于私人投资主体而言,可以避免过多的政策与不确定性风险,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该研究为采煤塌陷地复垦项目PPP融资谈判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加快塌陷区复垦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10月9日,邹城市北宿采煤塌陷地复垦工程施工开标会召开。北宿800hm^2采煤塌陷地复垦项目,总投资额3700多万元,规划设计复垦采煤塌陷地800hm^2,动用340多万立方米。工程将于2007年9月竣工,治理完成后将新增耕地630余公顷。是国土资源部、财政部批准的国家投资重点复垦工程项目,也是市委、市政府确立的为民承办的8件实事之一。  相似文献   

6.
根据防洪影响评价的有关规范,分析了济宁市采煤塌陷地引黄充填复垦项目对黄河河势的影响,以及黄河对项目运用的影响,就影响作出防洪综合评价,并提出有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煤炭生产大国,今年预计产量将突破17亿吨。由此带来的是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统计表明,我国每采1万吨煤,平均造成的土地塌陷为0.2公顷。目前全国因采煤造成的塌陷就述40万公顷,并且还在以每年2.7万公顷的速度增加。自1993年起,河南神火集团开展了采煤塌陷地治理复垦工作。十多年来这个公司不断探索,创造出了原地复垦法、废弃物充填法、超前复垦和二次复垦法等一整套先进的塌陷地治理技术,并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目前,该公司已累计复垦土地万余亩,塌陷地复垦率在90%以上,基本实现了塌陷面积与复垦面积平衡。通过塌陷地治理复垦,矿区环境美了,农民富了。当地群众说:“这是一项利民工程”。  相似文献   

8.
近日,由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及济宁市有关专家组成的验收组,对兖州市兴隆庄镇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省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土地整理复垦项目进行检查验收。验收组通过听取汇报、查阅项目资料、实地查验工程质量等形式,对项目进行了严格检查。验收组认为两个项目能够严格组织实施,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近日,由山东省土地学会李明启、张增顺、粘克兴等专家组成的山东省国土资源厅验收组在肥城市对国家级重点项目《肥城市石横镇采煤塌陷地复垦项目》进行了验收。验收组成员通过听取汇报、查看项目资料、现场查验工程建设、新增耕地和土地权属调整等情况,与负责项目管理人员、施工单位、当地村民进行座谈等形式对该项目进行了严格审查,最终该项目通过了验收。  相似文献   

10.
矿区土地复垦规划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地复垦是指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造成破坏、废弃的土地和自然灾害造成破坏、废弃的土地进行整治、恢复利用的活动。矿区土地复垦的对象包括4类,一是挖损地,即露天开采矿山的采矿场:二是压占地,包括废石场、尾矿库及电厂粉煤灰库等;第三是塌陷地,因矿体采出后形成采空区使地  相似文献   

11.
3月19日上午,济宁市在北京召开济宁采煤塌陷地引黄填充复垦可行性论证会。济宁市作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和典型的资源城市,是全国重点规划建设的13个煤炭生产基地之一。长期以来,该市的煤炭资源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煤炭资源的过度开采也带来诸如土地塌陷、耕地减少、就业压力加大等一系列问题。近年来,济宁市委、市政府不断加  相似文献   

12.
《国土资源》2013,(7):62-64
我国的土地复垦率仅为15%~25%,与澳大利亚、德国和美国等欧美发达国家较高的复垦率相比,差距较大,具有很大的复垦利用潜力。如何有效地开展矿山土地复垦、恢复生态环境,达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矿我国于2011年开始实施《土地复垦条例》,2013年实施了《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为我国今后土地复垦快速、有序发展构建了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煤矿资源开发带来的矿区土地受损及环境问题已引起了相关领域的关注与研究。不同的矿山开采方法与不同地理位置环境,造成的土地破坏程度和形式是千差万别的。随着矿山复垦理论研究以及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的不断发展和深入,粗浅的分类已不能满足治理需要。结合山西省资源整合工作积累的大量实地调研数据,此文考虑矿山复垦影响因素和分类原则将山西省待复垦煤矿进行合理分类,并提出相应复垦模式。  相似文献   

14.
2011年以来,梁山县在省级大路口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区试点利用黄河泥沙淤改项目区内涝洼地,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增加有效耕地面积48.67余公顷。项目的实验成功,为下步采煤塌陷地治理和土地复垦整治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15.
《青海国土经略》2013,(3):40-44
(2012年12月11日国土资源部第4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土地复垦的有效实施,根据《土地复垦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土地复垦应当综合考虑复垦后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生产建设活动造成耕地损毁的,能够复垦为耕地的,应当优先复垦为耕地。第三条县级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明  相似文献   

16.
土地复垦是新形势下落实生态文明建设、重塑美丽国土、统筹保障发展与保护耕地的重大举措。继2011年3月《土地复垦条例》正式施行后,2012年12月27日,国土资源部又发布了《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2013年3月1日起施行。目前广西已批复土地复垦方案的项目中,90%已进入土地复垦期,30%已进入竣工验收期。《办法》的出台为广西国土部门监督验收复垦土地提供了制度保障,增强了可操作性。为了让广西国土资源系统干部职工更好地了解《办法》,进一步推进土地复垦工作,本期刊发记者就出台背景、特点以及广西如何贯彻落实等方面采写的解读文章。  相似文献   

17.
8月5日,山东省土地整理复垦项目验收组莅临枣庄市薛城区验收检查工作。邹坞镇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项目为国家投资项目工程,建设规模为534.21hm2,其中:复垦片区228.401hm2,整理片区305.811hm2。总投资1690万元,建设工期2年。  相似文献   

18.
今年3月1日起,我国《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开始施行,该《办法》是《土地复垦条例》的细化补充,为今后我国土地复垦快速、有序发展构建了制度框架。我国的土地复垦率仅为25%,与澳大利亚、德国和美国等欧美发达国家80%的复垦率相比,差距较大,具有很大的复垦利用潜力。本文作者通过中澳土地复垦培训班的学习,根据澳大利亚施行多年的复垦制度和管理方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如何完善土地复垦制度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从1988年国务院颁布《土地复垦规定》到2013年《土地复垦条例实施方法》的颁布实施,中国土地复垦事业已经走过了20多年,我国土地复垦也从1988年以前的零散、无组织发展到今天具有一定法制化和规范化.本文从我国土地复垦政策法规的发展历程着手,阐述了现有土地复垦政策法规的特点及进步之处,并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揭示了现有土地复垦政策法规的缺陷,提出了几点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从1988年国务院颁布《土地复垦规定》到2013年《土地复垦条例实施方法》的颁布实施,中国土地复垦事业已经走过了20多年,土地复垦也从1988年以前的零散、无组织发展到今天具有一定法制化和规范化。本文从我国土地复垦政策法规的发展历程着手,阐述了现行土地复垦政策法规的特点及进步之处,并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揭示了现行土地复垦政策法规的缺陷,进而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