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辉锑矿单矿物中一些微量元素的测定在地质上具有重要意义。要测定这些微量元素,常用的分析方法很难胜任。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灵敏度高,取样量少,在微量分析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辉锑矿中微量元素的方法目前未见报导。本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了辉锑矿中五个微量元素,提出用盐酸挥发除去基体元素锑后测定其中的铅、银、铜的方法;用铜试剂——四氧化碳萃取测定铋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煤中微量元素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煤中微量元素是世界洁净煤研究的热点;煤中微量元素的研究对于正确评价微量元素,预防煤中有毒有害元素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和人类生存的环境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本详细介绍了国内外煤中微量元素的研究进展,微量元素的分布规律、赋存状态及研究方法,并将其研究内容概括为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研究方法(直接方法和间接方法),提出了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运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0.45μm滤膜过滤前后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溶液中的微量元素铁、锰、锌、铅、铜、镍、铬和镉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由于微生物的存在及其对水中微量元素的吸附作用,经过滤的酸化水直接测定结果比其经消解处理的测定结果偏低。建议在水质分析前,对样品进行低温消解前处理。  相似文献   

4.
在总结前人对商周遗址中青铜器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成都金沙遗址出土青铜器的铅同位素和主要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分析讨论了金沙青铜器的化学特征及可能的矿质来源。通过对测定结果的分析认为:青铜器的冶炼过程中人为进行铜铅锡含量配比的迹象并不明显,更多体现出直接利用多金属矿的结果;金沙遗址中青铜器的铅同位素值大部分异常高,表现出N(206Pb)/N(204Pb)大于20。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和前人对多金属矿床的研究结果,认为金沙青铜器的铜矿石极有可能来自于距离较近的会理拉拉厂铜矿。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前人对岛弧环境斑岩型矿床绿泥石主微量元素找矿指示研究的基础上,以陆内环境的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的沙溪斑岩型铜金矿床为对象,利用LA-ICP-MS技术对沙溪斑岩型铜金矿床中绿泥石进行了主微量元素研究。结果显示,绿泥石中Ti、Ba、Co、K、Pb、Sr、Fe、V/Ni靠近矿化中心的位置含量高,Mn、Mg元素远离矿化中心的位置含量高。沙溪斑岩型铜金矿床中绿泥石元素含量分布主要受温度、被交代矿物、流体pH值和氧化还原环境、围岩性质影响。受交代矿物的影响,绿泥石中的有些元素(Si、Na、Mg、K、Al)的含量高低不能直接对矿化中心进行指示,但沙溪斑岩型铜金矿床绿泥石部分元素(Ti、Ba、Co、Pb、Sr、Fe)和元素比值(V/Ni)具有指示矿化中心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铜试样中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硫酸铁铵消除铜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铋的干扰,提出了一种不分离直接测定铜试样中铋的方法,检出限0.42μg/g。  相似文献   

7.
李锡均 《云南地质》1995,14(2):169-172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中,常采用单管压水试验。由于试验地段的地层岩性复杂、岩石破碎、透水性极严重,试验中既使以最大供水流量注水,压力表也不会起压;在同时供水情况下,孔内试验水头亦难以测定。若采用原来简单的电浊绳测定法,一则会产生很大的误差,二则无法测到水柱上升位置,笔者所制作的试验装置,对解决孔内水头测定已取得一定成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煤中微量元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30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在煤炭开采、运输、洗选、淋溶(滤)、燃烧等其它加工利用过程中,煤中的微量元素要发生迁移、析出,并入侵到大气、水、土壤和生态环境中,最终影响人类生存和生活环境。煤中微量元素十分重要,是因为它们与环境问题、动、植物及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在研究微量元素时必须考虑微量元素的性质及毒性,它们主要依靠其含量、种类、存在形式、pH值、氧化-还原条件及其它因素。在全面综合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煤中微量元素的发现、分布规律、赋存状态、成因机理及微量元素的应用等方面研究的历史、现状,并对今后研究的重点内容和发展方向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和分析,并指出在进一步深入研究煤中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基础上,加强微量元素环境学方面的研究是今后煤中微量元素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采用酸溶和碱熔分解硅酸盐岩石样品,用ICP-AES和ICP-MS联合测定岩石的主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分析方法,酸溶方法检出限低,能准确分析除SiO2以外的其他主元素和40余种微量元素;碱熔方法一次分解样品可以直接测定所有的主元素和30多种微量元素,但方法检出限增高,不能准确分析一些检出限高而含量低的元素,因此,根据不同的岩石类型,所需分析的元素种类以及研究目的,采用适当的样品分解方法,用ICP-AES和ICP-MS分析可以获得准确的主元素和微量元素数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以粉末样品直接压片,铑靶X光管的康普顿散射线作内标和背景的扣除,测定地质样品中微量铌、锆、钇、铷、锶、铀、铜和锌等元素的X射线光谱分析方法。本法具有制备样品简便快速、扣除背景简易准确以及能较好地克服基体效应、方法检测限较低(<2ppm)等优点。方法的精密度与准确度符合分析误差要求。因而本法是测定岩石样品中微量元素的一种简便快速且又较为准确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1.
红透山式块状硫化物铜锌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于辽宁省清原地区太古宙花岗-绿岩地体中的红透山式块状硫化物铜锌矿床,具有独特的地球化学特征。以往应用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同位素、岩石化学等地球化学特征,在原岩恢复、时空演化、矿床成因等基础地质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该类矿床地层(矿体)中微量元素、卤族元素、汞元素、硫同位素及容矿岩石的岩石化学等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提出了其对清原地区寻找红透山式块状硫化物铜锌矿床的地质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碱性体系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测定精铜中痕量锑的新方法,研究了体系的各项最佳参数。与常规酸性系氢化物发生荧光光谱法比较,能有效地消除大量铜基体的干扰,可不经分离直接进行测定,方法已经标样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13.
经科学测定,人体血液中各种化学元素,微量元素平均值与地壳中元素的丰度值密切相关。矿泉水溶解了地壳中相关地层的矿物质,所以矿泉水中所含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也最接近人体的自然状态。从营养学上讲,矿物质、微量元素在人体中所起的作用不亚于维生素,它的作用要比我们认识到的大得多。而且维生素可在人体内合成,矿物质则不行,只能外补。  相似文献   

14.
常压下通常用冷热台测定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然而因内压的存在使得包裹体在加热的过程中为非等容变化,较大的内压甚至可以使流体包裹体在测温过程中发生爆裂。本文利用热液金刚石压腔(HDAC),以水作为传压介质,通过施加一定的外压对利用高压釜合成的不同体系的合成流体包裹体样品和来自玉龙铜矿的H2O-CO_2体系的天然流体包裹体样品进行测温实验,来研究不同外压下的均一温度变化,结果显示随着外压的增大,包裹体均一温度降低,包裹体发生形变,体积变小。  相似文献   

15.
准确测定各种矿物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对岩石成因、矿床成因、成矿规律等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测定矿物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方法很多,如化学分析、光谱分析、X射线萤光分析、中子活化分析等。其中中子活化分析具有样品用量少、灵敏度高、快速,基本不破坏样品和能同时测定多种元素等优点,因此在矿物的微量元素分析中得到了较广泛地应用。 本文以美国地质调查所标准岩石粉末样品G-1作为直接多元素标准,采用热中子仪器活化分析,用相对比较法,对某铀矿床中的浅绿色萤石、浅紫色萤石、紫黑色萤石、白色方解石、粉红色方解石和花岗岩中的石英、黑云母、长石等矿物中的微量元素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6.
岩石压入硬度及其在坑探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压入硬度与点载荷强度之间的关系及利用压人硬度预估冲击钻凿岩石可钻性的可能性,采用2种不同直径的压模,在39种岩石中进行了史氏压入硬度试验,同时还进行了不规则岩样的点载荷试验及风动凿岩机的钻速测定。  相似文献   

17.
利用微波消解技术使生物样品的前处理过程简单快捷,消解效果完全满足测定要求。消解溶液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生物样品中14个微量元素铜、铅、锌、镉、钴、铬、镍、锂、钼、硼、铍、钍、铊、铀。通过对仪器工作条件的优化实验,确定了微波消解和质谱测量的条件。对大米和圆白菜国家一级标准物质样品进行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相符。各元素4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6%。  相似文献   

18.
李德忍 《矿物学报》1995,15(4):428-432
利用电子探针对黔南卡林型金矿床中环带状黄铁矿进行研究,把它划分成三种类型,并分别测定内外带中As、Sb、Au、Hg和Tl等微量元素的含量,绘制了以步间距1μm,横穿环带的这五种元素的X射线强度变化曲线图,图中清楚显示出环带起因于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这五种元素在微观尺度上呈正相关的振荡式变化,具有同源性。讨论黄铁矿经由胶体粒子的聚集、固结与结晶的生长演化过程,提供了低温热液可能是一种富含成矿质的多相  相似文献   

19.
贵池铜山铜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铜山铜矿岩石及矿体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查明了成矿元素在各类岩石中的分布特征及铜,金矿化的指示元素,并采用浓集指数法计算了矿体的垂向分带序列,建立了区分不同矿化类型及接触带矿体浓度变化的元素比值志,为找矿勘探及深部评价提供了良好的标志。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了在醋酸-醋酸钠-酒石酸钾钠介质中连续测定天然水中铋、铜、铅、镉、锌、锰的微分阳极溶出伏安法。研究了底液的组成和波峰的性质,试验了共存元素的允许量。方法灵敏度高,不经分离富集,可直接用于测定天然水中上述六种离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