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洋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是个海洋资源大省,其海域历史上是一个大渔场,总面积在22万km^2以上,渔场内有黑潮和其分支台湾暖流、黄海冷水及长江径流为主的近岸低盐水系.浙江渔场分为舟山渔场、舟外渔场,鱼山渔场、鱼外渔场,温台渔场和温外渔场等六个渔场,其中舟山渔场是我国最著名的渔场,也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为发展浙江省的海洋与渔业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突破海州湾经济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州湾南起废黄河口,北至赣榆与山东交界处,海岸线长约240km,面积7906.48km2,海州湾渔场是全国八大渔场之一,海州湾畔的淮北盐场是中国四大海盐产区之一,海州湾海区是江苏省唯一的海珍品产地,海州湾也是全省唯一的港湾型海域。在连云港市范围内,从绣针河口至灌河口,海岸线长170  相似文献   

3.
基于案例推理的东海区鲐鱼中心渔场预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1998~2005年的东海区上海、宁波、江苏和舟山四大渔业公司的鲐鱼(Pneumatophorus japonicus)生产统计数据以及同期的卫星资料反演的海表温度、叶绿素a浓度数据,利用案例推理方法,设定了上级结果的相似距对下级检索的影响权重因子,进一步研究渔场渔情的分析预报.通过试验性预报实例的预报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表明,预测精度达到75%,可以较好地反映出渔场的分布,为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服务.  相似文献   

4.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渔业大国拥有300多万平方千米海域,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拥有闻名中外的四大渔场,水产品产量已占世界的三分之一,水产品的产量和渔业总产量每年以超过10%的速度递增。  相似文献   

5.
根据2009-2013年台风数据分析了我国近海渔场遭遇台风情况,结果显示5年内全国52个渔场中有47个遭遇过台风,总数为337次,中沙东部渔场台风数高达27次,占总数的8%,属于渔场中遭遇台风的热点区域,同时选出了中沙东部渔场、北部湾南部及海南岛西南部渔场、东沙渔场、海南岛东南部渔场、江外渔场、闽东渔场等19个遭遇台风次数和频率较高的典型台风渔场。以宁波市象山县渔船为例,研究其主要作业渔场以及台风过程对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象山县渔船主要作业渔场有6个,其中舟外渔场、鱼外渔场和江外渔场属于全国典型台风渔场,且渔船回港避风与台风逼近过程有明显的同步性。较其它渔船险情,台风险情造成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问题更加危急和严重,对此提出了几个建议:(1)培养渔民合法、安全和科学的捕捞意识;(2)推进船用通讯设备的安装和使用;(3)开发实时船用台风预警系统;(4)完善救援体系,鼓励和支持渔船互助组间的帮助和救援行为。  相似文献   

6.
闽南渔场是闽、台两省的主要渔场,也是福建省三大渔场之一。闽南渔场位于台湾海峡,北起福建省晋江围头,南至台湾浇滩,渔场面积达15000多平方海里。根据福建、广东、台湾三省渔民群众的生产习惯,作业渔场还包括广东省汕头渔场和甲子渔场的一部分。其海区有厦门、金门岛、澎湖、东山岛、东北碇、兄弟岛、礼是列岛和广东省南澳、饶平、潮阳  相似文献   

7.
韩国为增加沿岸、近海渔业生产,正积极推进渔场的环境保护、投入人工鱼礁建造渔场和振兴养殖业、发展苗种增养事业等。 1 渔场的环境保护和造成韩国近年开始实施渔场环境净化事业,将堆积渔场海底的各种污染物质和海星等海底生物清除掉。1991年国家支出6.99亿元(韩国币)净化了1.2万公顷渔场,同时环境厅与有关自治体共同努力,在  相似文献   

8.
读编往来     
<正>眼下正是吃黄花鱼的好时节,正好也是这期美食栏目的主菜,在此小编就向读者普及一下相关知识啦。黄花鱼分为大黄鱼和小黄鱼,分别为我国四大海洋业品种之一。大黄鱼也叫大先、金龙、黄瓜鱼、红瓜、黄金龙、桂花黄鱼、大王鱼、大黄鲞;小黄鱼也叫梅子、梅鱼、小王鱼、小先、小春鱼、小黄瓜鱼、厚鳞仔、花鱼,都隶属鱼纲,石首鱼科。大黄鱼分布于黄海南部、东海和南海,小黄鱼分  相似文献   

9.
北太平洋鱿鱼渔场叶绿素a分布特点及其与渔场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根据2001年~8月对位于39°~43°N,152°E~171°W的北太平洋鱿鱼渔场进行的水温、盐度、叶绿素a、浮游植物和鱿鱼捕捞等的调查结果,主要分析北太平洋鱿鱼渔场表层叶绿素a分布特点及其与环境因子、中心渔场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区表层叶绿素a含量变化为0.03~0.32 mg/m3,平均为0.13 mg/m3,其中中部渔场表层叶绿素a含量值最大,东部渔场次之,西部渔场最低;调查海域表层叶绿素a含量分布与表层温度、盐度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叶绿素a含量高值区对应高温区,冷涡区含量最低,暖涡区含量最高;叶绿素a含量随盐度的增加而增加;在西部、中部、东部渔场,表层叶绿素a含量与浮游植物数量呈正相关关系;表层叶绿素a的分布与鱿鱼中心渔场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中心渔场主要位于0.1 mg/m3叶绿素a等值线舌状部分或叶绿素a水平梯度较大处,渔场中心的叶绿素a值大于0.1 mg/m3.叶绿素a分布与环境要素及渔场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叶绿素a可作为鱿鱼渔场分析中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智利外海竹筴鱼中心渔场时空变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牛明香  李显森  徐玉成 《海洋科学》2009,33(11):105-110
根据2005年3~12月14艘中国渔船在智利外海的竹筴鱼生产统计数据和卫星遥感反演的海表温度、叶绿素浓度,分析智利外海竹筴鱼中心渔场的时空变动以及渔场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南半球秋季转入冬季,竹筴鱼中心渔场相应地由南向北、由东向西推移,10月份渔场达到最北端,春末夏初开始南撤;智利外海竹筴鱼渔场的表层水温大致为12~16℃,中心渔场为14~15℃,月间略有差异;渔场的叶绿素质量浓度大致为0.06~0.12 mg/m~3,当渔场的叶绿素质量浓度处于0.08~0.10 mg/m~3时,渔船作业频次和竹筴鱼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1.
根据2004年9~12月在阿拉伯北部公海海域鸢乌贼资源的探捕生产情况,分海区初步分析了海洋环境因子与中心渔场之间的关系。调查表明,中心渔场分布在62°E~64°E、12°N~13°N,59°E~62°E、15°N~18°N和62°E~64°E、18°N~20°N三个海区。中心作业渔场基本分布在冷水与暖水交汇边缘处,并处于冷水涡边缘一侧。中心渔场的适宜表温27~29℃、表层盐度35.5~36.5。不同作业渔场的温盐结构不同。北部渔场的表温相对要高于南部渔场,但是50m以下水层的温度则相反;中部渔场的各层盐度明显低于南部和北部渔场。GAM模型分析表明,产量与表温、50m水温和200m水温以及各层盐度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基于提升回归树的东、黄海鲐鱼渔场预报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高峰  陈新军  官文江  李纲 《海洋学报》2015,37(10):39-48
为提高东、黄海鲐鱼渔场预报准确率、降低渔业生产成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提升回归树的渔场预报模型。研究采用2003—2010年我国大型灯光围网渔捞日志数据,以有网次记录的小渔区为渔场,以渔捞日志未记录的区域作为背景场随机选择假定非渔场数据,以海表水温等环境因子作为预测变量构建东、黄海鲐鱼渔场预报模型并以2011年的实际作业记录对预报模型进行精度验证。验证计算得到预报模型的AUC(area under receiver operating curve)值为0.897,表明模型的预报精度较高。模型的空间预测结果表明,预报渔场与实际作业位置基本吻合,其位置移动也与实际情况相符。这表明基于提升回归树的渔场预报模型可以用来进行东、黄海鲐鱼渔场的预报。  相似文献   

13.
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最近公布的2000年物种调查数据显示,1996年以来,全世界濒危物种数目出现了令人担忧的严重上升趋势,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正在受到严峻挑战。目前全世界濒危动植物已达10954种。以动物为列,全世界现存鱼类的1/3面临灭绝的危险。人类正面临物种大拯救……东海渔场曾以盛产大黄鱼、小黄鱼、墨鱼、带鱼等四大经济鱼类而闻名于世,海产品捕捞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但是,长期以来人们缺乏对海洋资源的科学认识,盲目发展捕捞力量、酷渔滥捕,致使这四大经济鱼类濒临绝迹、难觅踪影,带鱼资源已形不成鱼汛。带鱼群体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2006-2009年吕泗渔场海洋学调查和已有相关研究相结合.综述吕泗渔场的地形、地貌、水团与温盐要素特征和渔业生物多样性特点.在此基础上,论述吕泗渔场帆张网、坛子方、洋方网、深水方、单根方主要定置渔具的分布及其渔获性能,并进一步阐明辐射沙脊是该渔场最突出特点,适应该地貌开发出不同类型网具的有效性与多样性.吕泗渔场当前定置网具属过量发展,渔业资源已衰退,应该加强管理和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15.
基于分类回归树算法的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渔场预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提高智利竹筴鱼渔场预报水平和满足渔业捕捞生产的需要,利用2002—2008年的东南太平洋公海海域捕捞的中国大型拖网渔船共计15艘的生产统计资料,以及海洋环境数据(包括海表温度、叶绿素a浓度、表温距平、叶绿素a浓度距平、海表温度梯度强度和海面高度异常等数据),基于CART的算法,构建了智利竹筴鱼渔场决策树预报模型。用含1 114条记录的数据集对模型进行训练,并采用ROC方法对该模型诊断中心渔场的准确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2009年各月份的智利竹筴鱼中心渔场预报,并与实际渔场位置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预报渔场与实际生产位置基本一致,表明利用CART决策树方法建立智利竹筴鱼渔场预报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东、黄海围网渔场鲐鲹鱼产量的年际变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1998~2002年我国主要渔业公司灯光围网船在东、黄海的生产统计资料,利用Marine Explorer4.0软件进行渔场分布绘制和年际比较,利用空间距离聚类法对南、北两大渔场的产量重心年际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高产量渔场主要集中在南部的26°~28°N、122°~124°E和北部的32°~38°N、123°~125°E海域.年际间渔场分布及其产量重心有所变动,北部渔场分布范围较大.渔场产量重心分布变化与海洋环境条件存在明显的关系,1998年6~7月由于沿岸冲淡水势力较强,造成了7月份围网渔场产量重心明显向东偏移.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了浙江近海主要汛期,渔场水文特征,与渔况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得出浙江近海渔场水系配置和温盐分布。是判断渔汛汛期迟早、中心渔场形成和变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烟威渔场春季水温的年间差异,对各种经济鱼虾的渔期、渔场影响较大。利用前期水温和气象因子、建立多元回归预报方程,预报后期渔场水温均值,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表层水温结构变化对东南太平洋秘鲁鳀渔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芃  陈新军 《海洋学报》2017,39(4):79-88
秘鲁鳀(Engraulis ringens)是栖息于东南太平洋沿岸的小型中上层鱼类,掌握其渔场变化及其与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有利于企业把握该渔业的生产情况。研究结合2005-2014年渔汛期间秘鲁各港口出港的船数及其所获得的秘鲁鳀渔获量和表层水温数据(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以单位捕捞努力量的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和捕捞努力量(Effort)数据构建的渔场指数(fishing ground index,FGI)为渔场指标,对秘鲁鳀的渔场类型进行分类,探讨水温结构变化对秘鲁鳀渔场的影响。方差分析表明:渔场指数在不同渔汛阶段(渔汛前期、中期和末期,P<0.01)和不同捕捞区域(北部、中部和南部,P<0.01)都有着极显著的差异。以表层水温大于20℃的海水是否入侵到近岸为标志,可以将秘鲁鳀渔场分成两种类型:大于20℃的海水没有入侵到沿岸(A型渔场)和入侵到沿岸(B型渔场)。研究表明,在渔汛前期和中期阶段,A型渔场的出现有利于渔场的形成,其中渔汛前期沿岸19℃或20℃等温线的出现以及渔汛中期沿岸18℃或19℃等温线的出现可以作为中心渔场形成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素来享有“鱼仓”之称的东海渔场,传统的大黄鱼、小黄鱼、乌贼、带鱼“四大鱼产”,现只剩下一种带鱼,近两年带鱼也正面临着万船围捕、超限利用的严重局面。因此,如何采取果断有力措施,切实保护好被渔民视作“命根子鱼”的带鱼资源,是当前海洋水产资源保护的突出重点。本文就针对近两年海洋水产资源保护出现的新矛盾,提出加强资源保护的新思路和新对策,愿与行家们共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