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四川会理—河口地区褶皱基底的双层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一轮1∶5 万区调揭示出康滇地轴中段会理—河口地区褶皱基底具明显双层结构。下褶皱基底由古元古代优地槽型沉积的河口岩群、通安组中浅变质岩与黎溪—新发超单元组合变质侵入岩组成,定型于1700Ma±的中条运动;上褶皱基底由中元古代冒地槽型沉积的会理群浅变质岩与溜姑—云甸超单元组合侵入岩组成,定型于900 ~850Ma ±的晋宁运动。二者变形,变质等特征迥然有别。  相似文献   

2.
四川境内扬子地台的基底可划分康滇运动形成的结晶基底和晋宁运动形成的褶皱基底。结晶基底地层为康定群,时代属太古代—早元古代。褶皱基底优地槽型地层有恰斯群、盐边群、黄水河群、盐井群、碧口群、火地垭群;冒地槽型地层有会理群、峨边群、登相营群以及板溪群。除板溪群、盐井群时代为晚元古代外,其余均为中元古代。组成结晶基底的变质地体,花岗岩化和混合岩化作用强烈,属多相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类型。组成褶皱基底的变质地体,属单相区域动力变质作用类型。  相似文献   

3.
一、地质背景(图1) 罗茨——武定地区位于康滇地轴中段,夹持于西昌——易门和元谋——绿汁江两深大断裂之间,处于武定——易门台拱成矿带北端。含矿地层昆阳群为以泥质沉积为主的具复理式韵律的冒地槽沉积,大致可分为两大沉积旋回。该套地层在区域变质作用的基础上,叠加了程度不同的热变质和热液接触交代作用,  相似文献   

4.
湖南的上前寒武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上前寒武系分布广泛,地层发育齐全,沉积类型复杂,矿产资源丰富,是研究我国华南地区地质构造重要地区之一。本文叙述了上前寒武系的地层层序,进行了地层分区,将板溪群分为三个区,震旦系分为四个区,概述了各区地层特点。并提出了上前寒武纪的划分对比方案。对湖南晚前寒武纪的地史演化及沉积特征等,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冷家溪群属大洋环境优地槽型沉积,尔后洋盆扩张,地壳类型转化,板溪群既有冒地槽型又有优地槽型沉积;震旦系地壳稳定性增强,因此既有浅海碳酸盐台地沉积,又有海水相对较深的炭硅质盆地沉积,以及深海泥砂质复理石浊流沉积。总之随着时间的发展,陆壳自北西往南东增生,地槽往南东迁移。  相似文献   

5.
滇中地区前震旦系发育良好,可分为上下两套岩系,两者间存在早期构造活动(时限18—20亿年)形成的界面。下岩系(大红山群、直林群)为优地槽沉积建造,其下部具厚的火山岩系,并经受了强烈的区域变质,构成结晶基底,其中产有大红山式铁铜矿床,次要矿产有金、石墨和云母等;上岩系(昆阳群)为冒地槽沉积建造,以沉积岩占绝对优势,夹零星的火山岩,仅经受轻微变质,构成褶皱基底,主要赋存有迤纳厂式铜铁矿床、东川式铜矿床和鲁  相似文献   

6.
板块构造观点认为,地球上的沉积作用主要发生在大陆边缘,其次是大洋和大陆内部。大陆边缘可分为被动大陆边缘和活动大陆边缘两种。据其岩石组合、沉积特征以及与火成作用的关系,可以认为活动大陆边缘的岩石组合即相当于优地槽型沉积,被动大陆边缘的岩石组合即相当于冒地槽型沉积。这两种大陆边缘在一定的地质作用下可以相互转化。原来的被动大陆边缘在沉积作用过程中,由于洋脊扩张或板块移动产生的压力,使“冒地槽”带中的沉积地层发生褶皱造山。继之随挤压力增大地壳发生断裂,造成板块俯冲,“地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盆地形成过程的研究,认为风火山盆地经历了基底、古地貌盆地、沉积盆地及构造盆地4个阶段,在晚白垩世沉积形成.地层含矿性特征表明,晚白垩世风火山群砂岩夹灰岩组和砂岩组地层是含矿地层,其中砂岩夹灰岩组是主要含矿地层,与铜矿成矿关系密切.矿床成因分析认为,盆地附近的隆起区作为蚀源区,其晚三叠世地层及其他浅成侵入岩等,为沉积盆地提供了沉积物,也为盆地地层沉积提供了铜质来源.在砂岩夹灰岩组和砂岩组地层中,还原、碱性环境下沉积形成的灰绿色碎屑岩形成了矿源层,经过后期的活化、迁移、富集,形成了沉积一改造型层控铜矿床.  相似文献   

8.
中原生代     
中原生代的一般特征中原生代包括表壳岩和深成岩,它们形成于基诺兰地壳变动之后或在它的末期,一直到2000—1900百万年前卡累利阿地壳运动结束才完成,因此这个代约800百万年。存加拿大称阿费布,澳大利亚称努拉津。世界范围成型为卡累利阿超群。主要沉积建造类型有地台型、冒地槽型和优地槽型。以地台型和冒地槽型发育最广。  相似文献   

9.
一、地质概况 2780砂岩型铀矿床,位于南天山地槽褶皱带内的山间断陷中。断陷两侧为高角度逆冲断裂,形成地堑式构造,它是以石炭—二叠系为基底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盆地近东西向展布,其形态受盆缘断裂控制,基底呈向南倾斜的不对称坳陷。盖层沉积在盆地北翼表现为T—J—K—R由北而南平行叠置;南翼地层则发育不全,并深埋于南缘断裂之下。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阿木山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玉清  张婷 《中国地质》2016,(3):1000-1015
阿木山组自建组以来就被广泛应用,20世纪曾是内蒙地槽区上石炭统的代名词,随着地质研究程度的不断提高,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地层区划等也在发生变化。通过区域资料的综合研究,现认为阿木山组是华北板块北部晚古生代大陆边缘的沉积产物,出露区只限于索伦—西拉木伦河断裂以南,形成时代为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C_2-P_1),灰岩层内富含蜓、珊瑚等化石。其与三面井组是同一地层区不同地层分区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本文論述之地区属地台凹陷沉积区,是两个相邻含煤盆地。其基底为片麻岩,硅貭灰岩,海相石灰岩,出露于煤田边緣。区內除石炭紀、二迭紀之含煤地层外,尚有二迭、三迭紀之陆相地层,侏罗紀含煤地层,第三、第四紀地层和近代沉积。石炭、二迭紀含煤地层主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主要构造单元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省大地构造具有明显的两分性,东部扬子准地台,具有典型的基底与盖层二元结构.基底具双层模式,下层为结晶基底,上层为褶皱基底.盖层包括南华系-中三叠统,以碳酸盐岩为主,富含扬子古生物群.西部为松潘-甘孜地槽褶皱系,包括巴颜喀拉冒地槽和沙鲁里山优地槽.  相似文献   

13.
一我们现在编制地层表,首先要作一个地层区划图。而地层区划图的编制主要是根据地层沉积环境,也就是地槽、地台的分布等古地理现象进行的。但是我们对地槽、地台概念的认识,还是有分歧的。地壳上的地层沉积有些地方比较厚,另一些地方则比较薄,而且较厚的地层往往成条带状分布,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为地质工作者所都承认。这个沉积厚地层的长条带地区,地质工作者称之为地槽。问题是地槽是怎样形成?地槽的活动性质如何?以及地槽产生在什么地方?则是长期以来地质工作所探讨的对  相似文献   

14.
新疆天山的上古生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山上古生界发育完好,特别是泥盆系和石炭系在各地区都有出露,是各时代地层中分布最广泛的地层.二叠系则主要出露于天山南北山前地带或山间盆地内.整个晚古生代,天山都可分为南北两个沉积区,两区各有其独特的岩石类型、岩相建造和生物组合面貌.简言之,北天山区为优地槽沉积,火山岩发育,厚度巨大,生物群属北方生物区系;南天山区为冒地槽沉积(柯坪为台相沉积),以碳硫盐岩及碎屑岩为主,火山活动微弱,厚度总的较北天山区小,生物群与我国华南地区相似.  相似文献   

15.
桑继镇 《地质与勘探》2018,54(S1):1451-1458
新疆和田县甜水海地区上石炭统恰提尔组沉积地层沉积了一套陆源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地层,岩石类型较多,且灰岩中化石发育。该套地层主要岩石类型包括:泥质板岩、粉砂岩、粉砂质板岩、石英砂岩、含岩屑石英砂岩以及微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角砾灰岩等。根据野外地质特征由下至上可将其划分为三个岩性段;结合岩石类型及岩性组合可以识别出三种沉积相带:浅海陆棚相、碳酸盐岩台地—斜坡相、滨岸相,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海侵—海退的沉积旋回,与区域上裂解事件相对应。  相似文献   

16.
凤县铅洞山铅锌矿床硫化矿物标型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矿床位于柞水—礼县海西冒地槽凤(县)太(白)矿田南部之铅洞山—水泊沟背斜西部倾伏端。矿床地质概况区内出露的地层为中泥盆世浅  相似文献   

17.
华南泥盆纪生物地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南方泥盆纪地层分布广泛,长期以来就以地层发育完整、化石丰美而著称于世。总的来说,华南泥盆纪沉积,可以根据大地构造单元、地层发育特征和生物群面貌,进一步划分为东、西两区:西区包括西藏、滇西、川西、西秦岭和昆仑山南坡一带,主要是冒地槽类型的海相沉积,与下伏志留系呈整合接触,产大量的底栖生物和浮游生物。东区包括龙门山地槽和康滇古陆以东的广大地区,基本上属于地台型沉积,产丰富多种的各门类化  相似文献   

18.
中国海相碳硅泥岩含铀沉积建造中产有重要铀矿床。这些建造是:地台区(或准地台区)及构造过渡区稳定型及过渡型含铀建造;地槽区活动型含铀建造。属前者的有中国各地台边缘及其相邻构造带中,发育在前寒武基底之上的,震旦-寒武纪以炭质页岩和碳硅泥岩过渡型沉积为主的含铀建造,以及发育在加里东褶皱基底之上的以碳酸盐沉积为主的晚古生代含铀建造。活动型含铀建造主要有发育于加里东冒地槽沉积区的寒武-志留纪炭质页岩、炭硅质页岩建造及早中志留世硅质岩建造及碎屑岩-硅灰质岩建造。文中还评述了我国碳硅泥岩主要含铀层的分布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格伦维尔造山运动以后,加丹加造山运动之前(在1000—650百万年之间)形成的各种岩系都划归末原生代(Epiprotozoic)。在这个时期沉积杂岩内出现的冰川沉积物是该代沉积物的最重要特征。区域评述和主要岩系欧洲在欧洲,这个代的地层,大多数是地台和冒地槽型岩相。地台型岩相分布在俄罗斯地台和波罗的地盾的  相似文献   

20.
鞍本地区鞍山式铁矿区地质构造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鞍本地区,从太古宙到新生代地层齐全,其中有鞍山式铁矿,菱镁矿,煤,粘土矿等沉积破产,有古基底构造和盖层构造,有径向裂谷构造和纬向地槽构造,特别是在鞍山狭小范围内出现多期间回归性垂直运动,蔚为地质构造奇观,所有这些都体现了两极挤压构造运动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