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雪岭磷矿处于东川断隆与禄劝断坳接合部,为一浅海相沉积层状磷块岩矿床。磷矿主要赋存在下寒武统渔户村组一段,岩性为胶磷矿磷块岩、含磷白云岩、含磷泥质粉砂岩、含磷粉砂质泥岩及含磷白云质灰岩。矿石矿物主要为胶磷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白云石和少量硅质、粉砂质泥质物;矿石化学成分主要为P2O5,CaO,MgO,SiO2,F,酸不溶物。矿石结构主要为不同粒级的颗粒胶结结构,构造以条带状构造为主,以及少量的块状构造。矿床成因属于早寒武世时期海侵背景下磷质随上升洋流在扬子地台沉积所致,后期的风化作用导致了磷质的进一步富集。  相似文献   

2.
福泉磨坊磷块岩矿床是贵州瓮福磷矿的八大矿段之一.主要磷矿层赋存于晚震旦系上统陡山沱组上部,有砂砾状、致密状、团块状及条带状几种矿石类型。矿体厚度品位沿倾向均有线性变化规律;矿体间存在一有相当规模的无矿带,矿石露头局部见磷质叠层石;矿石中磷酸盐矿物以胶磷矿,伴生矿物以白云石为主;碘呈分散状态赋存于磷酸盐矿物中;矿体氧化带深度17~75m,浅部矿石质量优良。矿床成因类型属生物化学沉积的磷酸盐矿床。  相似文献   

3.
建议不再沿用“胶磷矿”这一矿物惯用名称胶磷矿(colloPhane)是沉积型海相磷块岩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细粒致密的磷酸盐矿物。多年来,在国内被地质界广大从事地质、矿床、矿物工作的学者所沿用。实际上,胶磷矿是一种不确切的矿物惯用名称.近年来,在国际地质...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镇雄县银厂湾磷矿为隐伏矿,矿体呈层状赋存于下寒武统梅树村组( 1ms),现已控制三个矿体,矿体产状与岩层产状一致,均较为平缓。矿体矿石矿物为胶磷矿、微晶碳磷灰石和氟磷灰石。通过研究,该矿床形成于海湾潮下低能带的古地理环境,主要由富磷生物碎屑沉积聚集而成,属沉积的碳酸盐-硅质层状磷块岩矿床。  相似文献   

5.
卡哈洛磷矿磷矿石以磷质碎屑(砂屑、鲕粒、砾屑、团块、生物碎屑)结构为主,次为胶状泥晶结构;原生磷块岩矿石主要有纹层-条带状和块状两种构造类型,矿石中磷酸盐矿物为泥晶磷灰石(胶磷矿)。矿床形成于水体较浅、水动力条件强、以波浪作用为主的潮下浅滩环境。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南漳县震旦系沉积型红星磷矿矿体P_2O_5平均含量23.91%,矿石自然类型主要为角砾状磷块岩,其次为白云质磷块岩、泥质纹层状和条带状致密块状磷块岩。工业类型主要为钙(镁)质和硅钙(镁)质磷矿,其次为硅质磷矿。矿石矿物为胶状磷灰石和微晶磷灰石,经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其种属为含碳氟磷灰石。嵌布粒度以细-中粒为主。脉石矿物主要为白云石、伊利石、高岭石、铁质。经测定当磷块岩磨矿粒度小于0.1mm,其磷酸盐矿物单体解离率可达92.53%,这为确定合理的选矿流程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湖北兴山瓦屋Ⅱ、Ⅲ矿段磷矿属沉积型磷矿床。磷矿物以胶磷矿为主,构成不同规模的条带分布。组成条带状、条纹状、致密块状矿石。磷在不同成分条带中的含量不同。通过对不同成分条带原矿石进行工艺性质的研究,并结合化学成分特点,对P2O5及有害杂质MgO进行了化学平衡。为矿床的地质评价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 晋宁磷矿为一大型海相沉积磷块岩矿床。其贫矿带有用矿物以胶磷矿为主,原矿含泥量大(-10μm 粒级者占16.18%),粒径小(小于0.07mm 的矿物占19%),质不纯(单矿物分析P_2O_5含量仅35.53%)。胶磷矿团粒内含石英、白云石等杂质多,且磷矿物与碳酸盐矿物的可浮性极为相近,故属难选矿石。然而,在众多选矿方法中,浮选仍当予优先考虑。笔者对晋宁磷矿贫矿的浮选行为及选矿工艺作了分析与探讨,解决了磷精矿中氧化镁含量太高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9.
一、概述长期来广大岩矿工作者习惯把无一定外形、具有胶状裂纹,正低偏中突起,全消光显微晶质的磷酸盐称为胶磷矿,它是磷块岩的主要矿物成分。1912年前认为胶磷矿是一种非晶质的磷酸盐矿物。1912年劳埃采用伦琴射线研究矿物内部结构,发现胶磷矿是结晶的非均质体,内部质点排列遵循晶体所共有的空间格子规律。随着多种先进测试手段综合运用于这种结晶质磷酸盐矿物的研究中,对其认识日趋统一。目前普遍认为胶磷矿主要是由超微粒状碳氟磷灰石组成,我们研究了贵州福泉震旦纪磷质迭层石、四川峨嵋震旦纪砂屑磷块岩和安微凤台寒武纪砾屑磷块岩中的胶磷矿,得到了相同结论。  相似文献   

10.
周建平 《云南地质》2011,30(1):92-94,91
胶磷矿的矿物组成,主要是微碳—低碳磷灰石,及细晶磷灰石。而胶磷矿细微颗粒,经电镜观察鉴定,主要由磷酸盐化有机碎屑及藻席碎屑组成,早寒武世磷块岩的形成是生物学、沉积学、古地理—古构造等综合因素沉积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正> 白塔村磷矿是云南省已探明的大型磷块岩矿床之一。地处“康滇古陆”东缘,昆明凹陷西侧,香条冲背斜之比冀。磷矿层赋存于下寒武统渔户村组中。共见两层矿,分别称上层矿和下层矿。本文着重讨论磷块岩矿石的磷酸盐矿物种属及磷矿物的形态类型等方面问题。组成磷块岩的磷酸盐矿物多为隐晶质,颗粒极细小,长期以来,把这些隐晶质钙磷酸盐矿物笼统称为“胶磷矿”,这一命名並不准确。因此,对磷块岩中磷酸盐矿物做进一步的研究,对探讨成矿理论及指导选矿工作,都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晋宁磷矿中低品位磷块岩工艺矿物学研究刘光碧(昆明冶金研究院,昆明650031)关键词晋宁磷矿磷块岩工艺矿物学研究用的矿石取自晋宁矿区的Ⅲ、Ⅳ矿段。鉴定结果表明,两矿段矿石的矿物组成基本相同,只是相对矿物含量有所不同。矿石中的磷灰石以氟磷灰石为主,另有...  相似文献   

13.
岩矿鉴定和X光粉晶衍射测试、镜下鉴定及化学分析存在各自的独特性和局限性。为了进一步查明莲花山磷矿矿物组合特征,对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综合确定的矿物组合为:Ph1和Ph2磷块岩主要为胶磷矿和氟磷灰石,次为白云石;Ph3磷块岩主要为胶磷矿和氟磷灰石,次为石英和白云石。胶磷矿是粒度极细的氟磷灰石。3个层位磷块岩均含少量有机质和陆源碎屑矿物,Ph1和Ph3磷块岩含少量细脉状矿物。  相似文献   

14.
贵州织金新华磷矿床首次发现独立的稀土矿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于晚震旦世和早寒武世的不少海相沉积磷矿床富含碘、稀土、钒、镍、钼等可综合利用的元素。贵州早寒武世梅树村组早期的沉积磷块岩以富含稀土元素为特征,查明其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不少研究认为稀土元素主要是赋存于胶磷矿中,但由于缺少有力的实验证据,对于稀土元素在胶磷矿中的具体存在形式,仅从理论上推测稀土元素是以类质同象的形式存在。最近,我们利用电子探针对贵州织金新华磷矿稀土元素赋存状态进行研究,在胶磷矿中发现了独立的稀土矿物———方铈矿。织金新华磷矿产于早寒武世梅树村及筇竹寺阶底部含磷岩…  相似文献   

15.
胶磷矿晶体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小芬  张覃 《矿物学报》2011,31(3):566-570
详细叙述了磷灰石的晶体结构,并采用多种方法对磷灰石结构中配位多面体各元素间的化学键力进行计算,分析了磷灰石的表面特性。针对贵州典型磷矿区具有代表性的胶磷矿试样,其主要由微晶磷灰石组成,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胶磷矿试样的物相组成、结晶度、晶胞参数以及磷灰石晶粒大小。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2种胶磷矿多呈集合体形态,两种胶磷矿中磷酸盐矿物主要为氟磷灰石。  相似文献   

16.
对昆阳磷矿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矿体中稀土元素总量在50×10-6~250×10-6之间,以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为特征,Y含量在30×10-6~155×10-6之间,稀土元素总量与胶磷矿含量呈正相关关系。重砂矿物查找结果显示,昆阳磷矿中缺乏独立的稀土矿物。物相分析结果表明,稀土元素主要赋存在胶磷矿中,碳酸盐相和硅酸盐相中稀土元素含量极低。LA-ICPMS测试结果表明,胶磷矿单矿物中稀土元素总量在280×10-6~420×10-6之间,而白云石单矿物中的稀土元素总量均低于10×10-6。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昆阳磷矿中的稀土元素应主要以类质同像的形式存在于胶磷矿中。  相似文献   

17.
陆建有 《云南地质》1999,18(4):398-404
云南具有丰富的磷矿资源,储量近200×108t,尤其是滇池地区的磷块岩分布广、质量优,产于安宁、昆阳、晋宁、海口、澄江、江川一带,方圆约1200km2,探明的储量>60×108t。矿石埋藏浅、易开采,是云南的一大资源优势。关于滇池地区沉积磷块岩矿床的特征,已有不少报道。但迄今为止,对磷块岩中的磷矿物研究甚少。由于成岩环境的差异以及后期的风化、淋滤作用,生成的磷矿物种类繁多,特征各异,给合理地开发利用带来了一定困难。为使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利用,笔者对该区磷块岩及其胶磷矿的矿物学特征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赵东旭 《地质科学》1985,(4):381-390
泥晶磷块岩(micritic phosphorite)是磷块岩的主要类型之一。我国的磷块岩矿床也多有这种矿石。过去往往把组成泥晶磷块岩的磷酸盐矿物叫做胶磷矿(collophane)。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观察结果表明,胶磷矿实际上也是结晶质磷灰石,只是由于颗粒极其微小而已。由这种泥晶磷灰石组成的泥晶磷块岩也同样不像过去描述的那样单调,而是具有比较复杂的结构、构造。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永善县务基磷矿赋存于下寒武统梅树村组中谊村段地层中,矿石矿物以胶磷灰石为主,具砂屑、砾屑及鲕粒结构,薄-中层状、块状及条纹条带状构造,矿石自然类型为砾屑状磷块岩、条纹状白云质磷块岩、条带状白云质磷块岩、硅质磷块岩。通过分析矿区所处古构造、古地理特征和矿石结构特征,认为务基矿区磷矿为浅海相沉积磷块岩矿床。  相似文献   

20.
王畅  程文斌  张玙  杨豫川  金灿海  董树义  张君  赵伟  李承泽 《地质论评》2023,69(6):2023060027-2023060027
为了解我国扬子地区早寒武世磷块岩矿床磷酸盐的富集沉降机制,本文以川西南雷波县小沟大型磷矿床大型磷矿床为解剖对象,采用共焦激光拉曼和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分析(LA-ICP-MS)技术,从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小沟矿床磷块岩主要由胶磷矿、碳酸盐矿物、有机质、硅质及少量黄铁矿组成;矿石中微生物发育,鉴定其可能为Eoentophysalis和Obruchevella;胶磷矿LA-ICP-MS原位REE分析表明,所有点位均具明显的负Ce异常,指示沉积成矿过程中氧化—次氧化的底层水与孔隙水条件。综合上述研究认为,成矿与有机质沉降及胞外聚合物(EPS)关系密切:①氧化—次氧化底层水条件下,生物有机质沉降,并在埋藏过程中迅速分解导致孔隙水中溶解磷酸盐达到过饱和是磷富集沉淀的主因。②胞外聚合物(EPS)粘附细胞和有机碎屑,加速了生物有机质的聚集沉降,埋藏过程中,EPS为磷质聚集提供大量成核位点,促进了胶磷矿的快速析出与沉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