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声波在不同沉积物类型中传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声波在7个沉积物类型中实验结果,分析了若干项参数对不同沉积物类型中声速变化的影响和机制,对今后利用声遥感遥测天然海底沉积物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深水海浪向近岸浅水区传播的过程中,由于变浅作用,海浪的频谱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文章以华南沿岸实测浅水台风风浪资料为基础,通过分析比较深水风浪频谱与实测台风风浪频谱的不同,并对实测资料进行统计处理,得出适用于华南沿岸浅水台风风浪的频谱。文章还将该频谱与已有的两种深水风浪频谱和Basinski-Massel浅水风浪频谱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在深水海浪向近岸浅水区传播的过程中,由于变浅作用,海浪的频谱 相应的变化。章以华南沿岸实玫水台风风浪资料为基础,通过分析比较深水风浪频谱与实测台风风浪频谱的不同,并对实测资料进行统计处理,得出适用于华南沿岸浅水台风风浪的频谱。章针该频谱与已有的两种深 浪频谱和Basinski-Massel浅水风浪频谱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位相频谱原来是在-π~+π之间随机均布的。本文介绍了一种“相解开”方法,并对美国夏威夷Ala Moana海滩的波动记录作了“相解开”,解开后的位相频谱成为看起来比较有规律的连续函数.本文建议将解开后的位相频谱代入到波动记录的有限傅里叶展开式中去,使得随机海况的合成模拟不但包含要研究海区的振幅频谱的信息,而且还能包含位相频谱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三参量的风浪频谱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本文基于风浪由单色波发展为充分成长状态的物理背景,阐明了一种描述谱形变化的谱宽度参量,进而确立了三参量风浪频谱的理论形式。在传统谱形的基础上,通过谱宽度参量的引入而建立了随成长状态变化的形式更为普遍的风浪频谱,在此频谱中不仅包括Neumann谱、P-M谱、JONSWAP谱、Wallops谱等重要的风浪频谱,而且还在谱的高频部分比例于频率的-4次方的假定下,导出另外一种风浪频谱。同时本文还为构造新谱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色散缓变光纤中脉冲频谱演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了高斯脉冲的频谱在色散缓变光纤中的传输特性及初始啁啾对频谱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色散缓变光纤可以有效的抑制频谱的展宽,将其应用到超长距离光纤通信系统是可行的;初始啁啾使脉冲频谱严重展宽,应采取消啁啾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X-波段雷达近海海浪频谱反演的神经网络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X-波段雷达作为国内海浪观测的一种新工具,在海浪频谱获取和有效波高反演方面仍存在较多问题.本文利用非线性回归方法,将现场实测浮标数据频谱和雷达一维图像谱分别与标准频谱模型进行拟合,发现浮标频谱和一维图像谱具有标准频谱的特征,能够较准确地获取相应的谱参数.提出了建立由雷达一维图像谱参数反演海浪频谱参数的神经网络模型,同时在模型中加入影像序列信噪比,进而反演有效波高,并将反演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和传统算法(建立影像序列信噪比与有效波高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获取谱参数的误差和反演有效波高的平均误差在20%以内,而传统算法计算有效波高平均误差在20%以上.  相似文献   

8.
戴德君  王忠  王伟 《海洋与湖沼》2000,31(6):676-681
孙孕等(1994)提出了外频谱的概念,并推导出外频谱的理论形式,但其控制参量是由内频谱导出的,不便于实际应用,通过对实测海浪数据的分析,得到了控制外频谱的3个和内频谱有关的参量与波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而将外频谱表示以有效波高和有效波周期作为控制参量的形式,应用实测资料将本文得到的外频谱形式与理论外频谱进行了比较,发现二者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 海浪功率谱是描述海浪波面随机过程的基本特征参数,它既可研究海浪能量相对于频率的分布,又可研究海浪波面对外表现的统计规律。因此,准确求出海浪频谱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目前常用的海浪频谱估计自相关法和周期留法,它们都引进一些假设及某种权函数的主观意志。最大熵法(MEM)是资料自适应谱估计法,它的窗函数是不固定的,是自身适应一个频率又一个频率,在一个频率上估计谱值很少受其它频率的方差  相似文献   

10.
常用的数字频谱分析存在有一些问题,本文研讨了最大熵法进行频谱估计的原理和步骤,文中对最大预报误差的过滤系数,以图形作了分析比较,并可看出对最大熵谱图形特性变化。实例计算是在 DPS8/49计算机算出的。本法特别适用于仅有短期资料要求分辨率高的频谱分析。  相似文献   

11.
海浪外频谱的一种表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孙孚提出的海浪波高与外观频率的联合概率分布及海浪能量的外观分布概念,定义了一种新的外观分布,导出了其外频谱的解析形式,并讨论了它的一些性质。结论表明,本文提出的外频谱在高频处比例于外观频率的负4次方,与通常海浪频谱的高频特征相同,但不同于孙孚导出的负5次方的结论;二阶矩与海浪频谱的二阶矩完全相同,此结论亦与孙孚导出的结果不同。  相似文献   

12.
高分辨率地震剖面显示,在珠江口外伶仃洋海底有大面积含气沉积物。根据含气沉积物地震反射特征将其分为声学空白、声学幕、声学扰动、不规则强反射顶部和相位下拉等类型。对含气沉积物声波衰减初步分析表明约在3.3kHz附近有一衰减峰值,将实际资料与理论模型计算进行对比,认为此峰值频率对应于等效半径约6mm的气泡的特征振荡频率,此等效半径气泡的阻尼振荡是引起声波衰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频谱分解技术是将地震信号从时间域转换到频率域,分析振幅、相位在频率域的变化。频谱分解能够得到高于常规地震剖面分辨率的成像效果,提高不同地质体对信号的响应能力。针对南黄海崂山隆起碳酸盐岩,通过对比短时傅里叶变换、连续小波变换和S变换等不同算法的频谱分解方法,探讨了各自的适用特点,最后优选出S变换对南黄海崂山隆起地震资料进行频谱分解。结果表明,该项技术提高了地震分辨率,为研究区储层和断层识别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不规则波浪作用下Wigley型船的运动响应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采用统计学方法深入探讨了船舶不规则运动幅值和响应周期的分布规律,并通过傅里叶变换对船舶运动响应进行了频谱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船舶横摇方向与升沉和纵摇方向随机运动的响应特征有显著差异。在升沉与纵摇方向,波浪谱峰频率远离自振频率,前十分之一大振幅运动对应周期离散性较小,基本稳定在波浪谱峰周期附近,但小振幅运动周期分布离散性较大,频谱分析指出船舶升沉与纵摇运动响应频谱在波浪谱峰频率附近出现明显峰值。而在横摇方向,波浪谱峰频率与自振频率相耦合,不同振幅的横摇运动响应周期均稳定在自振周期附近,且周期离散性较小,频谱分析也表明横摇运动响应频谱主要集中于船舶运动自振频率附近。  相似文献   

15.
对入射平面脉冲声波,由其频谱和层系的反射系数可通过数值计算得到其在液态平面层系上的反射波。这对室内与海上声学实验及某些类型的水声仪器设备的研制都是一个有用的辅助手段。本文举出了一些计算的例子。  相似文献   

16.
风浪频谱中的特征量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侯一筠  王涛 《海洋与湖沼》1993,24(2):126-131
在三参量风浪频谱的基础上对谱参量进行深入地研究,给出了谱参量与风场要素、波场要素的关系,提供了依据风场要素、波场要素及实测波浪资料计算谱参量的方法。从而可以依据上述因素直接计算出三参量风浪频谱。此外还根据谱宽度的变化,描述了风浪频谱的成长方式,解释了传统的波陡、波龄关系中经验常数的不同选取所代表的物理背景。  相似文献   

17.
基于数值模拟的三维随机海面,从时间域和空间域两个角度对海浪的外观特征和内部结构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一些在工程应用上有参考价值的结果.文章认为,将波面看作是若干随机正弦波叠加的海浪结构模型,用于描述平稳、均匀和窄谱的海况时,其频谱分析结果与外观统计结果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当海面处于谱宽度较大的风浪或混合浪状态时,一些频谱分析结果必须经过修正才能应用.同一海况下,海面波动的时间过程和沿主波向的空间分布是明显不同的.当海面有突发性大浪时,外频谱能够很好地反映不平稳海况,而频谱则把这种不平稳性平滑了.文章着重讨论了波长和波陡的计算、频谱和外频谱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在油井开采过程中,为了解油井的产油能力,掌握生产动态,测量油井的液位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井下液位的测量一般是采用声波测量法,即利用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的原理。液位测量仪发射声脉冲信号沿着油套环形空间向井下传播,当遇到油液面等障碍物时便产生反射脉冲,返回的声脉冲由接收器接收,通过所测得的时间计算液面的深度。主要介绍一种在油田测量抽油井套管内液面位置的自动测量液位的装置。  相似文献   

19.
20 0 1年初 ,在北冰洋高纬度区进行海底测量的美国潜水调查船“Hawkhill”号上工作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两座以前未知的活火山。在北地群岛 ( 86°N ,85°E)以北 ,利用声纳发现了两个不规则状尖顶隆起 ,其高度分别约为 50 0和1 0 0 0m。这些海山位于延伸 1km以上的加克利海岭的东部 ,该海岭分隔了南森和阿蒙森海盆。声波的高反射率说明隆起的顶部是光秃的 ,几乎未被新鲜的沉积物覆盖 ,它们是由年轻的玄武岩组成的。以夏威夷地球物理和行星学研究所MHEdwards为首的美国地球物理学家小组根据这一事实及在该区发现的特征性线性磁异常得出结论 :…  相似文献   

20.
王鑫  侯一筠 《海洋与湖沼》2008,39(6):541-545
为研究三参量风浪频谱随风浪的成长关系,从而直观地描述风浪频谱成长过程中的超射现象.并证明三参量谱谱型的合理性.基于已得到的谱参量随风区的变化关系,对三参量风浪频谱以及风浪频谱成长过程中存在的"超射"现象作深入的研究,得到三参量风浪频谱随风区的成长关系:S(-ω,-m0,-ω0,B)=-m0(-x)/-ω0(-x)B(-x)[-ω/-ω0(-x)]-p(x)exp[-p(-x)/q(-x)([ω/ω0(-x)]-q(-x)-1)]在此基础上,得到无因次风区:300、500、2000、5500、10000、15000下,风浪频谱的谱线,从而直观地描述了风浪频谱成长过程中的"超射"现象,并认为在风浪频谱的成长过程中确实存在着"超射"现象,但是该现象并不如Hasselmann等提出的理论中阐述的那样存在于风浪频谱成长的全过程,而是仅存在于风浪频谱成长的初期.随着风浪的不断成长,"超射"现象逐渐减弱,直到风浪接近充分成长,"超射"现象也随之逐渐消失.经过不同风区下实测数据的检验,证明S(ω,-m0,-ω0,B)、S(ω,-H,-T,B)、S(ω,-H,-T,-δ)以及S(ω,-H,-T,β)四种形式的三参量风浪频谱谱型是合理的,同时也进一步证明了谱的零阶矩、谱的峰频率、谱宽度、波高、周期、波陡和波龄随风区变化关系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