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2 毫秒
1.
变天气为武器,邀“雷公”、请“电母”,这些曾经在神话剧中异想天开的镜头,却成了现代大国之间争相研究的课题。如此之后“天气战”“气象战”“气候战”等新生名词在20世纪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2.
1992年10月24—28日,在河北省承德市召开了第11届全国云雾降水和人工影响天气科学讨论会。此次会议由中国气象学会大气物理专业委员会和河北省气象学会及河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联合举办。来自各省、市云雾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第一线的科研人员、研究单位及各院校和有关单位的170余名代表到会参加,国家气象局和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气象学会大气物理学委二_、云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分会及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联合主办的“全国第12届天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科学讨论会”于1996年10月21~26日在北京召开。中国气象局名誉局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邹竞蒙同志到会作了重要讲话。各省、市、自治区气象局、人影办、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以及有关气象院校共205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新疆共派出5石代表(其中含兵团2名)出席了这次会议。这次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232篇,其中包括:(1)云水资源和人工降水;(2)雹云结构和防雹…  相似文献   

4.
李太宇  吴向东 《气象》1999,25(6):2-2
1998年10月,气象出版社出版了《人工影响天气公务手册》(以下简称《公务手册》),不到半年时间,就被有关部门和群众购买一空(现正修订、征订),受到不少人工影响天气部门的好评。这是气象出版社近年来努力为国民经济服务,为气象部门服务而推出的又一成功之作...  相似文献   

5.
杨绍洪 《贵州气象》2003,27(6):39-41
从打造天气预报和气象信息品牌、创建人工影响天气品牌、为农服务的农经网品牌以及把防雷、“121”、电视天气节目预报等几方面论述了创建气象品牌,开展气象营销是时代发展对气象工作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6.
2006年度我院申请的“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农业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控制技术研究”、“人工影响天气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灾害天气精细数值预报系统及短期气候集合预测研究”已分别于2006年10月9日和14日顺利通过了由科技部组织的可行性专家论证。“农业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控制技术研究”项目于2006年11月2日、“人工影响天气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和“灾害天气精细数值预报系统及短期气候集合预测研究”项目于11月9日分别由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组织完成了课题评审会。  相似文献   

7.
木林 《气象科技》1974,(6):50-51
1973年1月28日,美国气象学会对于人类有意与无意影响天气和气候问题发表了“声明”。现摘译如下:一、引言不管是有意的或是无意的,人的活动能够改变局部天气,对某些地区来说是完全肯定了的。不过,大多数大气科学家认为,有目的对大气环境进行重大的人为的改变问题,仍然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70年代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在实践中加以验证,这将促使80年代在人工影响天气的技术方面有重大的进展。美国气象学会向公众发表人工影响天气和气候的新声明以及回答有关的科学问题是适时  相似文献   

8.
威海市气象服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如何发挥气象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威海市气象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气象为“三农”服务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威海气象事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中应重点建设的方面:完善大气综合监测体系,提高天气的预警预报水平;加快业务现代化建设步伐,进一步升级和优化气象监测信息数据传输及存贮系统;进一步提高气象预报预警的服务水平,优化决策气象预报预警工程;完善人工影响天气决策、指挥、管理系统,完善现代化的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9.
人工影响天气中心有5名专家参与了奥运会及残奥会开闭幕式消减雨技术保障工作,提供现场技术指导。专家们应用“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人工影响天气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奥运人工消雨提供卫星、雷达和数值模式模拟等技术产品,为奥运会及残奥会开闭幕式的人工消减雨工作的成功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因在北京奥运气象服务中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348号  《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已经 2 0 0 2年 3月 1 3日国务院第 5 6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 ,现予公布 ,自 2 0 0 2年 5月 1日起施行。总 理  朱基二○○二年三月十九日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管理 ,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的有关规定 ,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人工影响天气活动 ,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人工影响天气 ,是指为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 ,合理利用气候资源 ,在适当条件下通过科技手段对局部大气的物理、化…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气象》主要刊登气象科技领域的综合评述及研究论文,包括:天气、气候诊断分析与预测;气象业务技术经验及业务现代化建设;人工影响天气的有关技术;气象灾害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工影响天气事业5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五届全国云降水与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会议”于2008年10月8~11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会议由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主办,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吉林省气象局承办。来自财政部、科技部、农业部、中国气象局,各省、市气象局,有关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的近5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与吉林省副省长王守臣出席纪念大会并致辞,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13.
陕人影办发 [2 0 0 0 ]3号  2 0 0 0年 1月 1 3日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管理 ,推动全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稳定、健康发展 ,更好地为全省经济建设和防灾减灾服务 ,根据《中华共和国气象法》及有关规定 ,结合本省实际 ,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人工影响天气 ,是指为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 ,合理利用气象资源 ,在适当条件下通过科技手段 ,对局部大气的物理、化学过程进行人工影响 ,实现增雨 (雪 )、防雹、消雨、消雾、防霜等目的的活动。第三条 凡在本省境内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 ,必须遵守本办法。第四条 人工影…  相似文献   

14.
简讯     
本刊讯:12月5日,内蒙古气象科学研究所承担完成的内蒙古气象局科技创新项目“Gps/Met在人工影响天气中的应用研究”通过了专家的评审验收。该项目首次将GPS/MET资料应用于人工影响天气领域,将3套GPS/MET设备分别放在二连浩特、呼和浩特白塔增雨基地、内蒙古气象科研所3个地点进行水汽观测实验,对资料进行了数据质量分析;分析了观测点2008年1—10月的降水情况和影响降水的天气系统情况;  相似文献   

15.
生于1938年,原籍四川省仁寿县。1958年,考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就读于应用地球物理系天气控制专业。1963年大学毕业分配到新疆气象科研所人工影响天气研究室工作,任技术员;1981年,评定为工程师。1982年初,调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先后任业务组长、主任工程师;1987年11月取得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1988年7月至1990年3月在自治区气象科研所人工影响天气研究室任高工。1990年4月重新调人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先后担任副总工程师、副主任;1993年开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5月经中国气象局评审取得正研级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  相似文献   

16.
正《内蒙古气象》主要刊登气象科技领域的综合评述及研究论文,包括:天气、气候诊断分析与预测;气象业务技术经验及业务现代化建设;人工影响天气的有关技术;气象灾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及防灾减灾决策  相似文献   

17.
正《内蒙古气象》主要刊登气象科技领域的综合评述及研究论文,包括:天气、气候诊断分析与预测;气象业务技术经验及业务现代化建设;人工影响天气的有关技术;气象灾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及防灾减灾决策  相似文献   

18.
正《内蒙古气象》主要刊登气象科技领域的综合评述及研究论文,包括:天气、气候诊断分析与检测;气象业务技术经验及业务现代化建设;人工影响天气的有关技术;气象灾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及防灾减灾决策;  相似文献   

19.
20 0 0年 1 1月 1~ 5日 ,第十三次全国云降水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科学讨论会在古城西安隆重召开 ,此次讨论会是继 1 996年北京昌平讨论会和 1 998年庐山人工影响天气 40年进展和展望讨论会后的又一次云雾降水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盛会。会议由中国气象学会大气物理委员会及其所属的云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研究分会、中国气象局科技教育司、陕西省气象局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5家联合主办 ,陕西省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承办。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梁景华秘书长、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倪允琪院长、陕西省气象局陈洪田副局长等出席了开幕式 ,并分别…  相似文献   

20.
<正>《内蒙古气象》主要刊登气象科技领域的综合评述及研究论文,包括:天气、气候诊断分析与预测;气象业务技术经验及业务现代化建设;人工影响天气的有关技术;气象灾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及防灾减灾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