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众包旅游文本中蕴含着大量有待挖掘的旅游者时空行为信息的问题,该文提出基于文本集合的地名权重分配与共现矩阵相结合的计算方法,深入挖掘众包旅游文本中的地名信息,获取旅游地高热度地名间的共现关系。计算结果以共现矩阵和三元组共同存储的方式呈现,便于依据地名类型提取多研究视角下的共现关系子集。以九寨沟为例做实证研究,实现了九寨沟旅游地热度地名自动提取,实现旅游地内热度景观名称之间,及九寨沟与省内、省外热度城市名、省内旅游地名之间4类共现关系的可视化。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适应旅游地理和相关学科对旅游文本内容挖掘的研究需求;挖掘结果对特定群体的旅游空间感知特征与结构有显著的表征意义。  相似文献   

2.
针对众包旅游文本中蕴含着大量有待挖掘的旅游者时空行为信息的问题,该文提出基于文本集合的地名权重分配与共现矩阵相结合的计算方法,深入挖掘众包旅游文本中的地名信息,获取旅游地高热度地名间的共现关系.计算结果以共现矩阵和三元组共同存储的方式呈现,便于依据地名类型提取多研究视角下的共现关系子集.以九寨沟为例做实证研究,实现了九寨沟旅游地热度地名自动提取,实现旅游地内热度景观名称之间,及九寨沟与省内、省外热度城市名、省内旅游地名之间4类共现关系的可视化.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适应旅游地理和相关学科对旅游文本内容挖掘的研究需求;挖掘结果对特定群体的旅游空间感知特征与结构有显著的表征意义.  相似文献   

3.
旅游地图是一种直接为旅游服务的专门地图,因此,它的服务对象及其内容相当明确,其服务对象是旅游工作者和广大旅游者,其内容主要是旅游资源、旅游交通及各种旅游服务设施。从目前所见到的旅游地图来看,其种类基本上可以分为旅游地图册(如中国旅游地图册)、铁路沿线图(如京广铁路沿线图)、区域旅游图(如关中交通、古迹一览图,苏州无锡宜兴旅游地图)、  相似文献   

4.
《测绘》2017,(2)
信息化背景下,移动终端和各类终端应用程序得到普及,旅游者对旅游信息的需求也日渐增强。旅游信息化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慧旅游"方式将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在我国旅游资源富集但旅游信息服务落后的西部地区,智慧旅游发展十分迫切。本文以西部自助旅游线路的典型代表——318国道川藏线为例,通过对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及行为模式调查,基于多模式定位、电子地图、LBS等技术路径对智慧旅游移动终端进行了设计,拟构建一个旅游信息化服务平台,实现传统自驾线路向智慧旅游线路的升级,从而满足旅游者对信息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地图》1991,(1)
一、旅游地图在旅游事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1.旅游地图是旅游宣传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旅游资源国或旅游地能否吸引大批旅游者,不但与当地是否具有新奇的旅游资源和高质量的服务设施有关,而且与旅游宣传是否成功也有很大关系。旅游地图是为旅游事业服务的一种专题地图,包括吃、住、游览、买、行各方面的综合信息,是旅游宣传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国外,旅游地图到处都有,对招徕游客起了很大作用。我国是一个旅游大国。10多年来,我国的旅游业始终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这离不开旅游宣传,其中包括旅游地图的宣传。虽然我国各种类型的旅游地图较多,但与国外相比,内容还不够丰富,装帧亦不够精致。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存旅游App功能较为单一、实时性较差的问题,分析了旅游App应用平台的架构解决方案。综合运用遥感影像、旅游者反馈信息、旅游景点和酒店餐饮等数据信息,根据各模块功能,基于Android平台设计并实现了青岛旅游攻略App服务平台,为旅游者提供了路线实时订制、景点门票、景点信息和酒店信息展示等功能,以达到方便旅游者出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针对互联网上旅游信息量飞速增长导致旅游者难以从海量大数据中检索出有效信息的问题,该文为帮助旅游者从众多Web旅游网站中高效地获取想要的地理信息,基于开源的Nutch搜索引擎框架,结合旅游领域与地理信息的特性,对原有搜索引擎框架的索引及搜索方法模块进行改造,通过设计基于词典的双向最大匹配模型对地理信息进行分词,并集成到Nutch搜索引擎框架的分词模块中,构建出面向旅游领域地理信息的垂直搜索引擎。最后,利用GIS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旅游地理信息垂直搜索系统,对旅游地理信息搜索服务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8.
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祖国大地处处镶嵌着令人神往的风景名胜。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旅游观光、觅史寻踪已成为广大人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国际交往的日益扩大和频繁,愈来愈多的海外游客也向往来中国旅游。旅游者无不期望能够利用有限的休闲田,游览我国最好的景点,留下美好的回忆。编制出版《中国旅游——著名风景名胜导游》,旨在系统全面地宣传我国著名旅游胜地,兼顾新奇景点与热线景点、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旅游选择,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整理出一份实用而新颖的中国旅游指南,使之成为旅游者…  相似文献   

9.
旅游地图是一种主要表示旅游要素的专题地图。旅游要素包括作为旅游客体要素的旅游资源(如:自然风光、历史古迹、人工游乐园、宗教场所、民俗风情等),作为媒体要素的为旅游行为提供条件和决策依据的地理事物和信息(如旅游城镇、车站、加油站、宾馆、饭店、交通线路及有关的信息介绍等),作为主体要素的旅游者的有关信息(如客源地分布、客流量等)。由于旅游地图在表示内容上对三要素的侧重面不同,便产生了以下几种不同类型的旅游地图:1)以旅游客体为主要内容为某旅游区内旅游者服务的导游图;2)以旅游媒体为主要内容为公出人员、…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了旅游地图的定义、分类及其功能。在分析以过去、现在和将来存在的旅游要素为表示内容的各类图的基础上,提出旅游地图是表示旅游客体、主体及其媒介三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位置、分布和联系,及其变化和发展,为旅游者、经营管理部门和研究人员服务的一种专题地图。按地图的功能和内容可分为普通旅游图、专题旅游图以及旅游工作图3种。普通旅游图是综合反映一定区  相似文献   

11.
在旅游文本中,旅游地内的细粒度地名贯穿了整个旅游过程,起到了景观符号和旅游记忆载体的作用。文章阐述了细粒度旅游地地名的概念和其研究意义,选取样本旅游地对网络上旅游文本中的细粒度地名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细粒度旅游地地名的4个特点:尺度小、定位明确、形象直观和承载记忆;以Apache服务器和MySQL为平台,构建细粒度地名数据库;结合百度地图API和PHP语言编程,实现细粒度地名的识别与可视化方法。以黄山风景区为研究样例,构建了旅游地细粒度地名可视化应用实例,提供了一种地图辅助的旅游文本阅读模式。  相似文献   

12.
范明华 《地图》1993,(1):53-56,52
我国在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经济方针以来,旅游事业发展迅速,为旅游地图的繁荣提供了巨大的消费市场。旅游地图是适应旅游事业发展需要的一种专题地图,它服务于旅游,直接起到旅游管理、旅游规划、旅游宣传和指导旅游的作用。近年来,旅游地图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目前我国各省会城市、开放的大中城市和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和景点都出版了旅游地图。旅游地图不但从数量上有所增加,而且质量也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旅游地理信息系统存在的个性化服务程度低,旅游者主观判断难以获得最大动机利益等问题,文中设计开发一种服务旅游者个性化兴趣需求的兴趣旅游地理信息服务系统。在分析系统开发需求的基础上提出设计技术路线,以缓冲区模型和单向神经网络迭代模型为关键算法模型,对系统的结构层次和主要功能进行设计开发,同时分析系统的主要功能,以实例分析研究系统所具有的智能旅游路线规划功能,实现旅游者旅游动机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武汉之旅     
杜斌 《中国测绘》2005,(1):78-78
为了更好地宣传、推广武汉丰富的旅游资源,方便国内外游客到武汉观光旅游,湖北省地图院在武汉市旅游局大力支持下,编制出版了《武汉之旅》旅游图册。《武汉之旅》采用最新的现势资料,以地图为载体,详细介绍武汉旅游信息,为来汉旅游者认识武汉、了解武汉、游览武汉增加了新的向导。  相似文献   

15.
运用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对河南省5A和4A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首先以河南省各省辖市为主要旅游城市,建立点缓冲区,分析以各省辖市为驻足地进行旅游的旅游景区分布信息及可达景点的空间距离;然后以河南省主要国道干线为基轴线,建立线缓冲区,分析旅游景区与国道的关系,为自驾车旅游者提供可达景点的空间信息;最后结合基于点、线的缓冲区分析,总结了该地区旅游景区沿国道密集分布的线状特征与以城市为中心密集分布的点状特征相结合的特征,为旅游者选择线路提供参考,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马爱芳 《地图》1999,(4):50-51
最直观的地理信息传递媒介莫过于地图,“一图在手,万象尽呈”。在人们。心目中,旅游图是理想的“交通工具”和“导游员”。人们出差、旅游大都离不开旅游图,因此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地图市场亦空前繁荣。在车站、码头、旅馆以及大街小巷的书摊上,旅游地图随处可见。然而由于种类不同、特色各异,特别是还有许多错误严重、质量低劣的旅游图也流入了市场,游客在购买旅游图时需要认真对比、识别和挑选。如果能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相信您能购买到满意的旅游图。种类是否合适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旅游图虽然形式多种多样,但不外乎三种…  相似文献   

17.
旅游者地理空间认知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耀峰  李君轶 《遥感学报》2008,12(2):378-384
根据地理空间认知理论,探讨了旅游者对地理空间认知的基本过程、特征以及基于不同空间信息表达方式的旅游者空间认知效果.研究发现旅游者的空间认知效果受到空间信息表达形式的影响;指出作为特殊群体的旅游者,其地理空间认知明显不同于一般人群,而主要集中在空间特征感知、空间对象认知和空间格局认知3个层次.旅游者空间特征感知受制于旅游场景;在空间对象认知方面侧重于旅游要素认知,主要采用旅游要素决定模式,其中距离认知采用时间决定模式;方向认知主要采用地标定向和拓扑关系判别模式;旅游景区的认知主要依据心理意象,大尺度旅游者采用文化差异选择模式,而中小尺度的旅游者则是功能差异选择模式;旅游空间格局认知则是旅游功能特征、旅游空间对象和地理特征认知的综合.  相似文献   

18.
GIS技术目前能否用于制作旅游地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沈元宝 《地图》1998,(1):48-52
一、前言本论文中,“旅游图”这一词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它扩展了传统制印地图的界限,使制图工作者找到了更有效地表达空间信息的方法。我们在设计旅游图时,都希望在一张图纸上能够尽可能地包含用户所需的所有信息。在这篇论文中,将尽力回答这样一个问题:GIS技术是否是一种制作旅游图的解决方法?这个制图问题可以通过分析旅游者的需求和通过GIS技术提供的工具来解决。二、旅游图的作用在旅游中,地图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或许一个最具有特征意义的形象就是一位旅游者站在拐角,“咨询”一幅地图。地图是否提供了我们所需的信息?让一…  相似文献   

19.
基于C#语言、.Net环境和MapGISK 9组件开发技术,完成了洛阳旅游辅助决策系统。系统具有地图基本操作、景点信息查询及景点周边设施搜索、路径分析、旅游方案设计及评价等功能。本系统最显著的特点是,可以从旅游者感性的偏好出发,结合景点的分布及特点,理性、综合地为其选择景点组合,并辅助其设计最优旅游线路。  相似文献   

20.
旅游地图是旅游业与旅游者认识空间的重要工具。随着旅游业的兴旺,旅游人口不断增加,旅游者的文化素质也在不断的提升,需要有更好品质的地图以满足其日益增长的需要,旅游地图的编制面临着空前的挑战。本文以黑龙江省旅游地图为例,根据省级旅游地图表示内容要求和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旅游区的定义、划分原则和黑龙江省旅游图中的划分实践,为省级旅游图设计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