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籼型杂交水稻气候适应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条件是影响杂交水稻产量和分布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全国联合试验,研究了籼型杂交水稻生育期的时空变化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地区差异,计算了各地区的产量结构气候指数,为杂交稻的布局提供了农业气候依据。  相似文献   

2.
杨永平  吴牡萍  魏俊 《浙江气象》2005,26(Z1):18-24
通过对嘉兴的农业气候灾害的调查研究,摸清了农业气候灾害发生的现状和特点,根据1953~2003年基本气候资料、农业气候灾害发生指标,对嘉兴主要农业气候灾害进行分类,并分析农业气候灾害发生时空分布规律,提出了嘉兴农业气候灾害的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3.
气候对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所以各国和有关国际组织的科技人员越来越重视农业气候的研究。所谓农业气候,一般认为是反映一种农业耕作制度的各种气候条件的综合。它可用气候因子出现的强度、时期、频率和时间来表示,也可用它们对生命组织和土壤总累积性的影响来表示。这些具体数值叫做农业气候指标,它决定着农业生产和气候之间的定量关系。农业气候指标可以是简单的气候要素值,但从农业观点来说,重要的是用一个常用的气候学方法来表示,或者用一些经过处理的适合于动、植物生长和土壤发育的气候值来表示(生长期、活动温度、干燥或干旱指数、土壤含水量、霜冻危害指标等等),或者用一些更复杂的综合了某些  相似文献   

4.
大别山北坡农业气候资源垂直分布特征及其利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设在河南大别山区北坡海拔分别为300、500、800、1000 m的基本气候考察站1983年4月-1986年4月的逐日气候与自然物候观测资料,分析了气温、降水、日照等要素的年际、月际变化特征及该区域的农业气候资源垂直分布特征.根据分析结果,豫南大别山北坡400 m以下光热水农业气候条件配合较好,可作为农作经作层;400-800 m雨量充沛,可作为林业层;800 m以上为保护性开发层.  相似文献   

5.
农业气候是—地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份。分析气候资源,是农业生产引种改制、作物合理布局和农业气候区刘的基础。为了考察本县山区的农业气候资源,我们在不同高度、不同坡向设立了气象观测点。现就一年的观测资料,通过订正外延,根据气候统计方法和农业生产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初步对全县的气候特点和水稻生长季节的农业气候条件进行分析。依据本文整理的资料即可绘制县的气候和农业气候图,并根据农业气候指标,作出水稻和其他作物的农业气候区划。  相似文献   

6.
陕西人居环境气候适宜度评价及人口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ArcGIS技术,计算陕西温湿指数(ITH)和风效指数(K),系统分析二者的时空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定量评价陕西人居环境气候舒适期与适宜性及与人口分布关系。结果表明:陕西的年均ITH及年均K均呈明显的南北差异,整体表现为由南向北、自东向西递减的趋势;陕西省总体不存在人居环境气候高度适宜地区和气候不适宜地区;陕西省人居环境气候适宜度与人口分布有着明显的相关性。气候条件是影响人口分布的重要因素,全省人口明显集中分布于人居环境气候适宜程度较高的地区。  相似文献   

7.
气候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只有对当地的气候资源进行全面的鉴定,掌握其分布和变化规律,才能确定与当地气候条件相适应的种植制度,合理的布局作物的种类和品种,采用适宜的栽培措施,充分合理的利用气候资源。农业气候区划就是完成上述任务的一项不可缺少的科学工作。 一、农业气候区划的原则 1.省级农业气候区划是为省级农业区划提供气候依据的,因此,它必须密切结合本省农业生产的实际,抓住带关键性的农业气候问题,作到当前和长远相结合。 2.区划应综合考虑农、林、牧的需要。在当前条件下,第一步先进行农作物种植业的农业气候区划。 3.分析地区农业气候资源时,要考虑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即既要分析可能利用的光、热资源生产潜力;又要考虑某些限制性因子,如低温、春旱等。  相似文献   

8.
《气象科技》1975,(7):30-30
中国科学院内蒙宁夏综合考察队气候组与其它学科组配合,于1961—1964年对内蒙及宁夏地区气候与农牧业气候进行了全面野外实地考察,总结了各盟的“气候与农业气候”等专题报告。本书是在1965年进行全面总结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后又于1972—1973年作了补充与修改。书内分气候、农业气候和畜牧业气候三篇,第一篇重点阐明本区气候的主要特点及其形成和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农业气候区划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农业气候区划的概念农业气候区划与气候区划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气候区划是以气候形成理论或气候发生学为基础的,而农业气候区划则以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与主要气候要素之间的定量关系为依据. 就农业气候区划来说,由于各家对农业气候区划的认识不一样,选用的区划指标也不同.有人认为农业气候区划是根据与农业生产对象有密切关系的热量、水份资源和作物的越冬条件进行分区;有人认为应以对农业地理分布有决定意义的气候指标为基础,用绘图方法分区;还有人认为是根据农业生产的要求把气候大致相同的地区归并在一起,把气候不同的地区区别开;也有人认为农业气候区划就是按照与农业有密切关系的气候要素,确定适宜或不适宜农作物栽培的地方,并根据产量水平进行分区,等等.  相似文献   

10.
山区热量资源具有较大的地区性和不均衡性,其数量多寡和时空分布特征以及与其他要素(如降水、风、CO_2等)组合状况,构成了各种农业气候划区,其中热量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不同类型(如作物布局、品种特性、耕作制度等)和气候产量的高低。 为了深刻揭示山区热量资源所具有的特殊规律,于1981年1、4、7、10四个月对都庞岭山地进行了综合考察试验研究。本文以灌阳温度资料为例,重点说明山区热量条件和作物(以水稻为主)安全生育期的计算方法。这对作物合理布局,品种合理搭配,  相似文献   

11.
前言农业生产是在大自然中进行的。在这个“露天工厂”里受天气、气候的影响极大,各种农业技术措施的采用还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气候条件有关。为确保农业高产稳产和降低成本,本文试从农业气候条件分析风翔县这个半干早地区发展农业生产问题。  相似文献   

12.
海南岛农业气候区划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依据农业气候适宜度进行海南岛农业气候区划,其方法是应用模糊数学扩展原理建立农业气候模型,得出各地可表示农业气候资源优劣的资源指数、表示它们之间配合程度的效能指数和表示可供挖掘的资源潜力的效能利用率;以它们为区划因子,通过模糊聚类分析和模糊相似优先比进行划区。全岛分为六个农业气候区。   相似文献   

13.
根据新疆乌鲁木齐地区9个气象台站1961—2009年的气候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和基于GIS的混合插值法,对近49 a该地区农业气候热量条件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乌鲁木齐地区热量资源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差异,年平均气温、无霜冻期、≥0℃、≥10℃持续日数和活动积温在空间分布上均表现为"平原高于山区、北部...  相似文献   

14.
欧氏距离系数在农业气候相似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根据地理纬度板为相近的中国河北省和美国密苏里州各13个有代表性的气象站点的30年(1951—1980年)气候资料,采用计算欧氏距离系数的方法,就5组指标(包括气候指标和农业气候指标)分析了两地区之间气候、农业气候、冬小麦气候和春玉米气候的异同及其相似区,并对欧氏距离系数反映农业气候相似程度的可靠性进行了探索,从而为以上两地区之间引进和驯化优良品种以及其它农业技术交流提供了农业气候依据,并对两地区之间各种作物的气候生产力、农业技术和各种农业问题(如作物生态、农业土壤、农业病虫害等)的比较性研究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秦岭山横贯我省南部地区,是亚热带和暖温带气候分界线,面积五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四分之一,蕴藏着大量矿藏和生物资源,是我省林、付特产生产基地之一。秦岭山区气候多样,变幻莫测,为了摸清其光、热、水气候资源及其时空分布规律,按自然规律规划农、林、付特产对秦岭山区组织一次农业气候资源  相似文献   

16.
艾比湖盆地位于准噶尔盆地的西部边缘。艾比湖湖面海拔189米,盆地多在海拔450米以下,属天山北坡西端的一部分。该地区热量较丰富,光照充足,水热条件配合较好。本文着重从农业气候角度分析艾比湖盆地发腱葡萄生产的前景。一、葡萄生态气候条件分析葡萄的栽培品种甚多,全世界总数在8000种以上,新疆也达200多个品种。按其地理分布和生理特征可分为三大种,即欧亚种、东亚种、北美种。各种下又分若干种群,不同种(群)间,生态气候条件差异较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的南宁市细网格立体农业气候资源分析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苏永秀  李政  孙涵 《气象科学》2007,27(4):381-386
根据气象台站最新30年的气候观测资料和台站地理信息,建立了南宁市主要气候要素的空间分析模型。在GIS的支持下,对无测站地区500 m×500 m网格单元上的气候要素值进行了推算,并利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法进行残差订正,制作了南宁市农业气候资源的细网格立体分布图,分析了南宁市气候资源的特点及时空分布规律,为该市气候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成都地区种植制度的热量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勇  郑全红 《四川气象》1997,17(1):24-25,4
通过对成都地区现行种植制度的热条件,复指数及气候产量进行判别分析,得出本地区复种指数临界值,产气候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找出本地区最合理,最经济的复种指数,从而达到充分挖掘农业气候生产潜力,稳定粮食生产,促进本地区“两高一优”农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气候图和农业气候图是气候学和农业气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气候图是获得某区域气候要素和农业气候条件及农业气候资源的基本途径之一。这种气候图从气候对地形特征的依赖性出发,分析气候要素和自然界中的土壤、植被、径流等各种成分相互间的联系。阿·伊萨钦科把自然地理学绘图分为二部分:1.广义地讲,就是绘制各种图的总和。在图上表示出各种自然——地理成分,包括地貌、土壤、植物。2.狭义地说,就是地理综合体或景观在图上的反映。因此,在广义上应该承认气候图是物理地图的一部分。气候图可以看作反映局部地势的资源图,也是系统自然资源图的一部分。在绘制气候图之前,必、须先标明种类,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冬春小麦、秋粮、经济、瓜果、特种作物生态气候条件的基础上,将17 种作物进行生态气候适生种植区的划分,并提出提高气候资源利用途径。从农业气候资源、自然生态条件、农业生产特点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将全省划分为12 个农业气候资源综合利用区并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