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勘察设计》2006,(4):64-64
各有关单位: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事关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城乡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大局,是在住宅建设领域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我国在新时期住宅建设的战略发展目标。为了贯彻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的指导思想,在建设部领导和相关司局的关心和支持下,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中国建设报社决定共同主办《全国节能省地型住宅设计竞赛》。  相似文献   

2.
《中国勘察设计》2023,(4):56-58
<正>截至2023年4月3日,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中国中冶、中国能建和中国化学(以下简称“六家央企”)率先披露2022年度财务报告。本文对六家央企年度数据进行盘点。在2022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剧、市场环境错综复杂的背景之下,六家央企展现了雄厚的发展底蕴,均保持正向增长态势,勘察设计业务毛利率维持在高位,新签合同额表现突出。从单家企业来看,中国交建勘察设计业务规模最大;中国能建勘察设计业务收入增长最快,毛利率最高,净利润最高;中国中铁勘察设计业务新签合同额增长最快。  相似文献   

3.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历程表明,经济发展初级阶段要靠开发资源拉动经济增长,进人经济发展高级阶段更需要大量地消耗资源去维持高速的发展。近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有了根本性改变,13亿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应当看到,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成就是与持续消耗原材料-矿产资源为前提条件,现实情况是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矿产资源消耗大量增加,供求缺口不断扩大,一些主要矿产资源储量增长赶不上产量增长,产量增长赶不上需求增长,资源消耗进入高增长爬坡阶段,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以河北省为例;我省正处在工业化进程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消耗大量的矿产资源,近二十年来,河北省矿产资源储量总体呈现负增长,1986年以来,我省累计消耗地质储量约77亿吨,  相似文献   

4.
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指导,文中讨论了某些地质作用,诸如侵蚀与沉积、陆壳的消亡和增长等.在陆壳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种构造单元不仅位置而且在形态上均有重大的改变。陆壳主要消失在古陆边缘的正性活动带。在造山带发展过程中,与侧向缩短的同时伴有大规模的纵向伸展。所有各种地质作用,如造山运动、岩浆活动、侵蚀与沉积,以及变形等,都是在长时期发展起来的。为了表达上述认识,从寒武纪到现代以5张构造格局图示出中国西北部的地质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5.
《探矿工程》2011,(6):58-58
本刊讯新疆目前是国内投资和建设方面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为了能够参与到这个经济蓬勃的市场中并为其做出贡献,2011年5月27日,阿特拉斯.科普柯携多款世界领先的采矿与建筑设备亮相中国新疆国际矿业技术装备展览及论坛。  相似文献   

6.
2011年,国家出台了"十二五"规划,各行业相继制定了行业规划指导意见。今年"两会",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将GDP增长目标下调到7.5%。中国经济增长从1979年到2011年年均增长率达到9.9%,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世界经济奇迹。但任何高速增长的经济总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这既是自然规律,也是经济发展规律。中国政府主动降低增长目标,是为了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从低基数高比例增长到高基数的匀速前进,避免出现"不均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大起大落,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  相似文献   

7.
《湖南地质》2009,(10):42-4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煤炭需求急剧增长,产量从1978年的618Mt增加到2007年的2523Mt。经过煤炭人30年的辛勤努力,中国煤炭T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深入研究中国煤炭工业的现状、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剖析影响行业健康发展的问题,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影响。  相似文献   

8.
胡光 《吉林地质》1998,17(1):71-75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国际社会为了保证人类社会正常发展于70年代提出来的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战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含义是保持人类社会的持续进步而不损害其后代的发展。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正面临着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能带来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也能给本以恶化的人口、资源、环境带来难以想向的破坏。即由于人口的增长高于经济的增长抵消了经济增长的成果;由于科技水平限制,对资源能源  相似文献   

9.
邹礼卿 《湖南地质》2010,(12):35-38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中国的声音是反复讲“开放”,在外媒不断渲染中国限制稀土出口的背景下颇具意味。数据显示,中国矿业投资继续增长,但在海外投资矿产却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10.
国际全球变化研究发展态势文献计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变化研究是国际上地球系统综合研究的重大跨学科研究领域。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国际上先后组织发起了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四大科学计划WCRP、IGBP、IHDP、DIVERSITAS及其组成的地球系统科学联盟ESSP,开展对全球变化和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当前,全球变化问题不仅是科学界关注和研究的问题,也是政治界、经济界都关注的重大问题。 科技文献能够反映科学前沿的发展动态。对SCIE和SSCI数据库收录的全球变化研究文献进行统计,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分析国际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发展态势,了解中国全球变化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可以看出:国际上全球变化研究的论文数量一直呈增长趋势,以地球科学多学科、生态学、环境科学、自然地理学、植物学等学科领域为主。中国自2000年以来在该领域的发文数量增长较快,特别是中国科学院的发文量已进入国际前列,但中国在该研究领域尚缺少高影响力的论文。  相似文献   

11.
据《中国地质报》报道,美国为了扩大塑料的应用领域,降低成本,在塑料生产中大量用云母,高岭土、硅灰石、滑石、石棉等矿物作填料。1981年在塑料工业消费各种矿物填料为72万吨左右,大部用于聚氯乙烯和聚脂产品上。在聚丙烯、尼龙、环氧树脂、酚醛塑料上的用量也在不断增长。塑料中添加矿物填  相似文献   

12.
《矿床地质》2004,23(4):508-508
据预测,2005年中国钢产量将增长18%,达到2.9亿吨。中国最近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进口量约占世界海上矿石贸易的1/3。  相似文献   

13.
石油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给中国油气勘探提出了更高更紧迫的要求。为了增加油气供给,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必须寻求油气勘探的新途径,强化油气勘探,促进油气发现。在总结过去油气勘探,特别是“十五”期间所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和今后中国油气勘探面临主要问题,包括资源品位降低、勘探条件更加复杂、关键理论技术研究滞后、投入不足等,进而探索未来油气勘探的战略方向和储量增长趋势,即立足大型盆地,不断开拓勘探新领域,稳定东部、发展西部、加快海上、开拓新区。  相似文献   

14.
从中国黄金矿产储量和产量的增长,矿床类型的突破,地质科学研究的成果,新技术和新方法应用等方面,概括性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金矿地质勘查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对未来的50年中国黄金的需求,储量变化,资源潜力和找矿方向,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金矿地质勘查的管理举措等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矿产资源对2010年国民经济建设保证程度论证及地质勘查和矿产资源开发建议研究报告》通过评审验收国家计委和地质矿产部为了论证我国经济建设对矿产资源的需要增长到2000年、2005年、2010年三个时限阶段矿产资源的保证程度,于1992年8月联合...  相似文献   

16.
中国油气资源勘探现状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潘继平 《地质通报》2006,25(9):1055-1059
石油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给中国油气勘探提出了更高更紧迫的要求.为了增加油气供给,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必须寻求油气勘探的新途径,强化油气勘探,促进油气发现.在总结过去油气勘探,特别是"十五"期间所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和今后中国油气勘探面临主要问题,包括资源品位降低、勘探条件更加复杂、关键理论技术研究滞后、投入不足等,进而探索未来油气勘探的战略方向和储量增长趋势,即立足大型盆地,不断开拓勘探新领域,稳定东部、发展西部、加快海上、开拓新区.  相似文献   

17.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转制为科技型企业后,努力适应改企转制的全新要求,根据建设事业需要和自身改革、发展的实际,不断深化全院改革。经过三年多的实践,全院科技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效益持续增长,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深化全院科技体制改革,开创经济效益增长的  相似文献   

18.
李静 《地质通报》2003,22(11):877-880
中国93%的一次性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都来自矿产资源,而绝大多数的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的耗竭性资源,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和国家的经济安全,以及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较长一段时间以来,围绕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9.
石油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给中国油气勘探提出了更高更紧迫的要求.为了增加油气供给,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必须寻求油气勘探的新途径,强化油气勘探,促进油气发现.在总结过去油气勘探,特别是“十五“期间所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和今后中国油气勘探面临主要问题,包括资源品位降低、勘探条件更加复杂、关键理论技术研究滞后、投入不足等,进而探索未来油气勘探的战略方向和储量增长趋势,即立足大型盆地,不断开拓勘探新领域,稳定东部、发展西部、加快海上、开拓新区.  相似文献   

20.
《湖南地质》2012,(4):40-42
每年一度的“两会”,已成为观测意见气候的最佳场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型,这些关键词无疑是今年”两会”的重要议题,也预示着中国或许正经历着改革开放30年来最重要的一次调整重组时期,这是从中国整体经济层面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