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辑同志:今年《陕西气象》第一期,发表了任国拣同志写的“参加新《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编写随感”一文,对我们学好规范很有启示和帮助,希望多发表这类文章,以推动我们对新规范的学习和执行。在任国栋同志的文章中,有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读者来信     
张爱民 《气象》1990,16(5):65-65
编辑同志: 读了贵刊《气象》1989年第9期《特殊情况下非日界降水量的补充观测》一文,我认为这篇文章存在着实质性的问题。因此提出几点看法: 1.作者对《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理解是不够的。他认为规范规定不全面需要补充,其实不然。首先应明白,我们所进行的地面气象观测都是“定时观测”。规范规定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为了提高测报质量我们采用了不少方法,编制“地面气象观测各班工作内容及注意事项”是其中的一种方法。我们把编制的地面气象观测各班工作内容及注意事项贴在值班室墙上,让同志们在当班过程中按照各班工作内容及注意事项去做,这对于防止错漏,提高测报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对新同志或者隔较长时间不当班了的同志起的作用更大。自1978年以来,我们站年年都有新同志参加测报工作,测报人员调动也较为频繁,三年多来调出调进达15人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能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测报任务。下面以小夜班为例介绍地面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 有人问及我们,你们常说某日降水量是多少毫米,到底降1毫米的水,在一亩地上有多少公斤或多少担?我们根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25页注释得知: 1mm的降水相当于31.4克,  相似文献   

5.
国外经济学家,把气候作为一个经济变量来考虑。气候变量,不论在时间上或空间上发生变化,都会对经济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为了了解气候,我们须对每天的天气进行观测,气象观测得到的天气、气候资料,就是分析影响经济的这个气候变量的基础。由此可见,气象观测与经济活动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相似文献   

6.
对气象观测的资料,一直来力求真实、准确、完整。气象台站利用微机编报和制作报表后,测报质量有了极为明显的改善,错情大大减少。但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原因,观测记录漏缺测现象屡有发生。如何避免这种现象,是我们所有的观测员同志都应该注意的问题。结合本人多年观测实践,谈谈如何避免观测记录漏、缺测现象。  相似文献   

7.
地面观测是气象工作的基础。如何才能对工作做到认真负责,使所获气象资料具有“三性”。这不仅是对所有的地面气象观测人员的要求,特别是对於象我们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同志来说,尤为重要。以下把自己在短时间内所迂到的几个测报问题提出来,谈点自己的看法。由於我刚参加工作,理论知识肤浅,实践经验更无从谈起,故未免欠妥。我希望一些老师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8.
在污染气象学这一特殊领域内,我们最关心的问题是污染物质的输送和扩散。这个问题涉及的面很广,既包括自然气溶胶(气雾),也包括人为造成的气溶胶及悬浮微粒,时间尺度可从几分钟到几年,空间分布从局地到全球。这方面的气象观测仪器种类很多,有最简单的仪器,例如作每小时天气观测所用的仪器,还有含复式感应元件、换  相似文献   

9.
湿球纱布吸水不良,多为纱布包扎或用水不符规定引起的。但还有没有其它原因呢?据了解,有的台站对这个问题有争论。今天我们发表了周奇同志的意见,她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查询和资料分析,认为即便纱布包扎和用水适当,但在“高温低湿的天气里,”也会发生吸水不良现象,我们还想请有实践经验的同志,对这个问题谈谈意见,这对统一认识,提高测报质量是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10.
一、全球气象观测系统气象现象在时空上有许多种尺度,要想正确掌握这些现象,就必须进行相应尺度的观测。这样一来,就涉及到气象观测值的代表性问题。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下与行星及天气这种大尺度的气象现象相对应的观测。这是一  相似文献   

11.
气象观测是气象工作的基础,地面气象观测是气象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新的《地面气象观测质量考核办法》,根据测报工作的几个重要环节,针对地面测报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办法与措施,以促进地面测报技术水平和业务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在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常遇到最低温度表酒精柱中断的现象,尤以地面最低表更为多见。遇此现象,我们一般采用“甩动、撞击法”修复。但有时我们只注意修复后放置一段时间拿出使用,而忽视了放置时表身平放还是直放这个问题,往往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待使用时又可能发生中断现象。  相似文献   

13.
科学学简介     
近几年来,在我们的国家里,科学学这个名称讲得很多,许多人都关心这门学问的发展。那么,什么是科学学,为什么我们要学习科学学,学习科学学有什么现实意义等,这些问题许多同志都在学习和探讨,尤其是肩负领导和管理工作的同志更感兴趣,我们想在此作一些粗略的介绍。  相似文献   

14.
L波段雷达探测系统是我国高空气象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地面高空气象观测业务一体化工作的展开,许多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人员开始从事高空气象观测业务工作,出现了不少问题,结合多年来的台站工作经验,就L波段雷达探测系统在使用中的一些技巧经验进行总结,将发现的一些问题提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八月三日,我们走访了商县最大的养鸡专业户张福平,征询他今年以来把气象科学用于养鸡方面的体会。他高兴地说:“今年你们气象台帮了我的大忙,除了及时送来天气预报外,老陈同志还亲自给我们安装气象仪器,为我们培训气象观测人员,真不知如何感激你们!”接着,他介绍了今年用气象条件指导养鸡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云天观测已经列为地面气象观测新规范的第四篇,是改革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要求省、市、自治区气象局和气象台站制定项目普遍开展。但是在全省学习执行新规范会上,对开展云天观测的意义,进行云天观测的必要性,云天观测的具体项目和记载方法,以及经实践检验的作用如何,提出了不少的问题。直至各地举办练训班时,还有同志认为云天观测没有必要作为地面气象观测工作列入规范,不应由地面组进行观测记载。带着这样一些问题以求回答,同时为了修订好陕西省云天  相似文献   

17.
农业气象观测的最优化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必须考虑观测目的、天气气候变化和农业对象的地区性与统计结构。它本身包括以下几个问题:确定农业气象观测的允许误差;评定气象要素的时空变化;解决气象观测合理的时空分布。一般来说,农业生产过程可以表达为(dД)/(dt)=f(M_t,W_t,R_t) (1)Д——由 t 时刻前的环境条件所决定的最高产量(潜在产量),它等于Д=integral from t to t_0 f(M_t,W_t,R_t)dt (2)M_t,W_t——在 t 时刻的农业对象和环境状况;R_t——在同一时刻农业措施的影响;t_0——t的初始时刻。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在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常出现地面最高温度表读数较0厘米温度表读数偏低1—2℃的情况,这个问题曾在《中国气象》上开展过讨论,其结果是众说纷云,莫衷一是。近年来,张掖地区气象局业务科王吉兴同志经过长期实验分析,提出了新的见解与克服滞后性的设想。实验中他发现:最高温度表(地面、百叶箱)上升呈脉动状,0厘米呈线性上升。升温剧烈时,最高温度表狭管处的水银是一滴一滴跳出来的,虽频率较快,但有一定的时间间  相似文献   

19.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湿球用水应当用蒸馏水,禁止用井水。这是保证用干、湿球温度表所测得的湿度记录正确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为了摸清使用不同水质的水对湿度测定的影响程度,我们和台站同志共同进行了对比观测试验,并一起探讨了使用井水造成湿度误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气象观测是气象工作的基础。”这个基础的质量特别是内在质量至关重要。不仅直接影响气象情报、预报、资料和科研的 技术成果,进而影响气象服务的经济效果,而且关系到子孙后代。目前,多数台站上报质量较高,解决内在质量问题即成为台站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