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介绍一种在三氏算法(戎嘉树等人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用岩石化学成分计算花岗岩类实际矿物含量的方法)的基础上经长期实践并不断创新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实际矿物含量的计算方法。该方法针对准铝质花岗岩类、铝过饱和、铝强过饱和花岗岩类分别设计了相应的计算方法,同时也兼顾了碱交代花岗岩及碱长花岗岩,不仅适用于新鲜岩石,也适用于部分蚀变的岩石。该方法在处理岩石化学分析数据的归纳和组合上尽量与实际存在的矿物相结合,力求计算结果与岩石中实际存在的矿物相符。计算过程中提出了长石的修正系数χ,用其修正岩石中钾长石和斜长石的含量,从而确保计算结果与实际相符。计算得到主要造岩矿物(Q、Or、Pl、Bi、Ms、Hb)的含量和反映岩石化学特征的两类参数(Ot、AnPl、K-Na、a、b、Mg)及相关图解。该方法不仅可以计算出岩石中主要造岩矿物的含量,同时还可以反映岩石化学特征、演化过程及其成矿专属性等。  相似文献   

2.
花岗岩类自然矿物岩石化学换算是由我国学者朱为方和唐春景设计的针对花岗岩类的标准矿物计算方法.该方法相对于CIPW标准矿物计算做了很大的改进,突出的表现在:(1)几乎能计算出花岗岩中所有的矿物,如各类云母、角闪石、堇青石、夕线石,使标准矿物与实际矿物的组成更加接近;(2)部分矿物的化学组成(如云母、角闪石)会随主岩的成分变化而变化,能够反映这些矿物广泛的类质同象特征;(3)对过铝质花岗岩,将铝区分为四次配位和六次配位,使标准矿物组成更接近实际矿物;(4)能正确计算平时罕见的花岗岩矿物组成.本文在简单介绍花岗岩类自然矿物岩石化学换算方法的基础上,应用Excel VBA设计了一套计算机程序.经检验,程序的计算结果是正确、可靠的,同时,软件具有界面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吸收了一般岩石化学换算法的合理部分,根据稳定矿物组合与化学成分之间的规律性联系,确定了前者的岩石化学特征值.以简单联立方程解出某元素不同矿物中的配比.根据不同岩石化学条件确定成分多变矿物中元素组合和分配方式;并考虑了钾钠长石之间的常见类质同象范围,以确定符合自然实际的矿物组合和含量.计算结果投影于Qu-A-P1三角图,确定矿物成分的岩石命名.本文对各种常见的酸性深成-火山岩都建立了系统的自然矿物换算法和命名系统,其中深成岩系统包括各种含锂的云母类花岗岩、碱性花岗岩、堇青石花岗岩、萤石黑云母花岗岩、榍石角闪石黑云母花岗岩以及黑云母白云母花岗岩等.本换算法改进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华北十一个典型太古代花岗岩体的副矿物,结果表明,太古代花岗岩类副矿物种类简单,含量高,组合稳定单一,几乎都是Mt Ap Zir(Sph)型,这一规律可作为太古宙与显生宙花岗岩类岩石判别的标志。太古宙花岗岩类岩石可能是由早期地壳中的镁铁质和长英质岩石经熔融,混合而成的。  相似文献   

5.
一种计算岩石中矿物组成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广 《铀矿地质》2009,25(6):344-348,379
介绍根据显微下观察,应用岩石化学全分析结果和分子量计算法计算岩石中矿物组成的新方法。所得各种矿物的组成是整块岩石在三维立体体积中各种矿物的质量分数,比目前沿用的目测一个岩石切面上各种矿物的面积百分比法更准确,比CIPW标准矿物分子法更符合岩石样品组合的实际情况,而且可用于含云母族、绿泥石族和铀矿物等蚀变矿化的花岗岩及沉积岩、变质岩的矿物组成计算。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华南褶皱系五指山褶皱带北部加来地区地质特征为基础,进一步研究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岩石化学特征和矿物化学特征,探讨铷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研究表明:研究区内铷元素的水系沉积物异常、土壤地球化学异常、花岗岩类岩石化学特征和矿物化学特征基本吻合;本区花岗岩类中铷元素背景值普遍较高,但不同时期花岗岩类中铷元素背景值不一,中三叠世红岭花岗岩体中铷元素背景值最高;矿物原位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花岗岩类中钾长石、白云母和黑云母是Rb2O的主要载体矿物。  相似文献   

7.
高放废物深部地质处置目前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花岗岩是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工程的候选围岩,深入了解处置库花岗岩的强度及破坏特性对于处置系统的设计及性能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矿物颗粒的集合体,花岗岩是一种由石英、长石和黑云母等矿物组成的非均质岩石,矿物粒径对其宏观力学特性影响明显。以我国高放地质处置库预选区阿拉善花岗岩为例,选取矿物粒径差异明显的似斑状花岗岩和中粒花岗岩两类岩石,采用单轴压缩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矿物粒径对岩石力学特性的影响。单轴压缩试验在MTS815岩石力学试验系统进行,数值模拟采用基于离散元的颗粒流程序PFC2D完成。数值模拟过程中,以试件表面图像为基础,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获取岩石内部矿物组分的实际空间分布,从而建立了精确反映花岗岩内部矿物种类及其空间位置的数值模型。利用该模型对花岗岩的单轴压缩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试验结果对比,论证了模型的可靠性。试验及模拟结果表明,阿拉善花岗岩破坏形式为脆性张拉破坏,裂纹大多平行于轴压方向,数字图像数值分析方法可真实地反映材料细观结构。矿物粒径对材料力学特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细粒、等粒结构的岩石强度高,粗粒、不等粒结构的岩石强度低。研究成果可为掌握矿物粒径对岩石强度及变形特性的影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朱泽奇  肖培伟  盛谦  刘继国  冷先伦 《岩土力学》2011,32(12):3780-3786
以三峡花岗岩为例,利用有限差分程序FLAC进行非均质岩石材料的破坏过程模拟.首先,利用花岗岩微观结构观测图像确定数值模拟计算网格的合适尺寸;进一步结合花岗岩的矿物鉴定结果,在数字图像处理的基础上,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实现了数值计算模型与材料真实细观结构的耦合分析,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更加方便快捷的非均质岩石材料数字...  相似文献   

9.
钠长花岗岩(Albite granite)是以钠长石和石英为主要成分,含有少量暗色矿物的花岗岩类岩石。它以不含(或偶含)钾长石为特征,故区别于大陆的钠长花岗岩、奥长花岗岩和花斑岩等花岗岩类岩石。Thayer  相似文献   

10.
冀东太平寨紫苏花岗岩类深熔成因的矿物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冀东太平寨地区紫苏花岗岩的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该类岩石中的主要组成矿物具有残晶相和结晶相矿物共存特点。残晶相和结晶相矿物与围岩中同类矿物对比研究表明,该区的紫苏花岗岩类是由其围岩—石英闪长质-英云闪长质紫苏斜长片麻岩深熔而成。  相似文献   

11.
湖南大义山地区锡多金属矿成矿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义山地区处于华南褶皱带南岭成矿构造带中段北缘.郴州-邵阳NW向隐伏基底断裂带与阳明山-大义山.上堡EW向基底断隆带在此区域交汇.区内锡矿主要受岩浆岩、构造、地层等因素联合控制.矿化以大义山岩体为中心分为内、外两个矿化带:内带主要为云英岩脉型、蚀变花岗岩体型锡矿;外带主要为矽卡岩型锡铜多金属矿、裂隙充填交代型、石英脉型...  相似文献   

12.
以华南某花岗岩型铀矿田为例,利用ASTER热红外数据进行了辐射定标、大气校正、温度/发射率分离及SiO2含量的定量反演,在反演图上识别出了研究区内明显的硅化断裂带、花岗岩及红层分布区,识别结果得到了实地验证。  相似文献   

13.
姜大志 《地质科学》1989,(3):226-234
本文研究了四十年代以来确定变形岩石应变椭球体的方法,并结合实例给出一种简明、精度较高的从三个或更多任意截面上的二维应变测量数据,计算三维应变椭球体之主轴大小和方向的算法。  相似文献   

14.
鹿井铀矿田位于诸广山复式岩体中段,区内出露印支-燕山期粗粒黑云母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以及寒武纪浅变质岩系,成矿围岩主要有花岗岩和浅变质岩系。铀矿床类型为花岗岩型和花岗岩外带型,成矿年龄47~116.4Ma,矿体多呈脉状、树枝状、透镜状。断裂、裂隙控制了铀矿体的定位,晚期小岩体穿插对铀矿化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不同期次岩体接触界面控制了铀矿体的聚集。  相似文献   

15.
晚期小岩体归宿及其在找矿中的意义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提出了晚期小岩体不是花岗岩浆演化的产物,而是相当于超浅成的次火山岩。由于它与铀成矿关系密切,因而花岗岩型铀矿与火山岩型铀矿成矿机理相同。对比火山岩中两大系列铀矿,即与次火山岩有关的早期铀矿和与红盆发生发展有关的晚期铀矿,认为花岗岩中也应有相应的两期铀矿。今后找富矿、找深部矿时应注意寻找早期铀矿。同时根据花岗岩中面型蚀变体的存在,推论在面型火山岩铀矿深部应寻找次火山岩型铀矿。  相似文献   

16.
良源铌钽铷钨矿床位于南岭东西向构造岩浆带与武夷山北东向构造带交汇部位.良源铌钽铷钨矿床是粤北地区近年在石英型钨矿、云英岩型铌钽铷钨矿和花岗岩型铌钽铷多金属矿勘查评价取得最重要突破矿区,新发现铌钽铷钨矿体4条,共、伴生Nb2O5资源量3425.72吨,平均品位0.0108%;Ta2O5资源量1428.99吨,平均品位0....  相似文献   

17.
湘赣边界鹿井铀矿床是一个大型的花岗岩型铀矿床,位于鹿井矿田的中部。本文系统收集及整合鹿井铀矿床的三维空间多源信息,包括地质、钻探、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信息等,构建了地质数据库及三维地质模型,实现地质空间的三维可视化。在此基础上,根据研究区赋矿地层、含矿岩体、控矿构造等地质要素与矿化空间的耦合关系,以及地化异常等找矿标志,构建了该区找矿模型。通过三维距离场、三维形态场等三维空间信息分析方法,确立含矿构造带、不同岩性接触界面,以及岩体隆起与凹陷的致矿影响范围,并对控矿要素信息进行提取。结合区内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矿化识别标志,建立预测评价模型。利用三维证据权法开展定量预测,圈定了3处成矿有利靶区,为指导研究区深部及外围铀矿找矿工作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8.
The No. 302 uranium deposit, located in Guangdong Province, is a typical granite-type uranium ore deposit RE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all rocks, pitchblende, altered rocks, calcite and fluorite from this deposit have been systematically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alkali-metasomatic granites and other altered rocks have the same REE distribution patterns as Indosinian granites.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hydrothermal ore-forming solution had altered the Indosinian granites, and ore-forming materials may directly originate from the Indosinian granites. Calcite and fluorite of different stages are the products derived from the same source but different stages. The evolution and degassing of the mineralizing solution might induce LREE enrichment to varying degree. Mantle fluid and a large volume of mineralizer may be the crucial factors controlling uranium mineralization, and the hydrothermal solution with mineralizer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U transport and concentration. Meanwhile, the degassing of CO2 might promote U and REE precipitation.  相似文献   

19.
巢小林 《铀矿地质》2007,23(5):305-309,315
在苗儿山地区已知花岗岩型铀矿床上的试验结果显示,在矿化规模较大、品位较高的钻孔岩心剖面上观察到了分布范围大大超过矿体,且强度较高的210Po异常。据此认为,在勘探最后阶段通过测定钻孔岩心的210Po可以判断钻孔深部以及周围是否还存在隐伏矿体,以指导进一步钻探。本技术有望用于花岗岩型铀矿床的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