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661铀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矿流体来源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显微测温学和激光喇曼光谱方法,研究了661铀矿床与铀成矿作用有关的脉石矿物(萤石、石英和方解石)中的流体包裹体。结果表明,成矿早期脉石矿物中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30~250℃,盐度为1.65%~3.44%(NaCl),密度为0.81~1.01 g/cm3;成矿晚期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95~150℃,盐度为1.48%~1.64%(NaCl),密度为0.88~0.96g/cm3。这些资料揭示出该矿床的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低盐度、中等密度热液。激光喇曼光谱气相成分分析主要为H2O,未见其他气体成分。明显不同于岩浆热液矿床中的包裹体特征及其成矿流体的性质,结合该矿床成矿地质特征、氧同位素及区域铀矿床成矿物化条件等资料,进一步分析推断成矿流体的水可能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相似文献   

2.
贾丽琼 《地质与勘探》2014,50(3):550-563
对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1017高地银铅锌矿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地球化学进行了研究。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从成矿早期到主成矿期,流体温度逐渐降低(从303℃~134℃到247℃~121℃),盐度也在逐渐降低(从13.2%~7.2%到13.0%~4.5%),流体密度变化不太大(从0.97 g/cm3~0.81g/cm3到0.99 g/cm3~0.89 g/cm3),流体压力较低(0.33 MPa~8.19MPa),表明该矿床具有浅成、中低温、中低盐度热液成矿特征。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显示包裹体气液相成分主要为H2O。氢、氧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流体早期以岩浆水为主,晚期可能有大气降水的参与。硫、铅同位素分析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于深源岩浆与地层的混合。铅同位素也反映出成矿金属主要来源于地幔岩浆作用,并有壳源铅的混染,且与围岩阿钦楚鲁岩体具有相似的特征。基于野外地质观察,H、O、S、Pb同位素及成岩成矿年龄的对比,认为矿床的形成与阿钦楚鲁岩体密切相关,阿钦楚鲁岩体提供了成矿的物质和流体来源。1017高地银铅锌矿床为岩浆热液型脉状矿床。  相似文献   

3.
满洲里地区银铅锌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满洲里地区是得尔布干成矿带最重要的银铅锌矿床产出地区。文中以额仁陶勒盖银矿床和查干布拉根银铅锌矿床为例,系统研究了该区银铅锌矿床成矿流体特征,探讨了矿床成因类型。研究表明,额仁陶勒盖银矿床以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为主,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42~334℃,平均265℃,盐度(质量分数)为1.73%~4.48%NaCl_(eqv),平均2.70%NaCl_(eqv),流体密度为0.72~0.84 g/cm~3,平均0.80 g/cm~3,流体压力为13~26 MPa,平均18 MPa,对应的成矿深度为0.5~1.0 km,平均0.7 km,成矿流体总体上属于H_2O-NaCl体系。查干布拉根银铅锌矿床发育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含CO_2包裹体和纯CO_2包裹体,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79~367℃,平均261℃,盐度(质量分数)为2.23%~6.87%NaCl_(eqv),平均4.35%NaCl_(eqv),流体密度为0.65~0.91 g/cm~3,平均0.82 g/cm~3,成矿压力为15~46 MPa,平均25 MPa,对应的成矿深度为0.6~1.7km,平均0.9 km,成矿流体总体上属于H_2O-CO_2-CH_4-NaCl体系。两个矿床的成矿流体均属于中低温、低盐度、中等密度流体。额仁陶勒盖银矿床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大气水的混入是银沉淀的主要机制,其矿床成因属于浅成低温热液型;查干布拉根银铅锌矿床成矿流体属于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水,流体不混溶作用或沸腾作用是查干布拉根矿床银铅锌沉积的主要机制,其矿床成因属于中低温热液脉型。满洲里地区银铅锌矿床的成矿时代为早白垩世,成矿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火山-侵入岩浆活动晚期的火山-次火山热液密切相关,矿床产出于伸展背景下的中生代陆相火山断陷盆地中。  相似文献   

4.
相山铀矿田邹家山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对相山铀矿田邹家山矿床铀矿石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的均一温度分布范围较广,为122~360℃。矿床形成温度有两个阶段,分别是高温阶段213~360℃(平均值为263.1℃)和低温阶段122~185℃(平均值为142.7℃),属于中低温热液铀矿床。高温阶段盐度变化范围为(1.74~7.31)wt%(平均值为3.77wt%),低温阶段盐度变化范围为(0.88~2.57)wt%(平均值为1.64 wt%)。矿床成矿溶液高温段的平均密度0.78g/cm3,成矿压力204.57×105 Pa,成矿深度0.68km;低温段的平均密度0.92g/cm3,成矿压力96.08×105 Pa,成矿深度0.32km。据此推测,邹家山铀矿床的成矿流体来源主要是岩浆期后热液,同时伴有大气水热液。  相似文献   

5.
贵州纳雍水东铅锌矿床石英包裹体特征及成矿温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吴波  陈国勇 《贵州地质》2010,27(2):100-105
利用显微测温学的方法,对纳雍水东铅锌矿床中石英进行显微及包裹体测温研究。研究表明,石英的流体包裹体主要以气液相包裹体居多,纯液相次之。包裹体测温结果显示,成矿流体冰点温度为-12.5℃~0.1℃,均一温度变化范围为122.1℃~307.0℃,峰值范围为120℃~150℃,反映出中低温成矿的特征;流体盐度W(NaC leq)%变化范围为0.18%~16.43%,平均盐度7.05%;流体密度为0.8 g/cm3~1.02g/cm3,平均密度0.95 g/cm3;成矿压力为87.86×105Pa~351.94×105Pa,其对应的成矿深度为0.29 km~1.17 km之间,平均成矿深度为0.50 km。综合研究表明本区矿床为典型的中低温热液铅锌矿床,成矿流体呈现中低温、低盐度、中等密度、低压、浅成相的矿床成矿环境特征。  相似文献   

6.
杜荒岭金矿床是产于石英闪长岩、受压性、压扭性断裂和爆破角砾岩筒联合控制的浅成中温岩浆热液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 ①流体包裹体的类型以气液两相包裹体为主,其次为纯液相包裹体、气相包裹体及少量含NaCl 子矿物三相原生流体包裹体,成矿流体属NaCl--H2O 体系; ②主成矿阶段均一温度为200℃ ~ 375℃,集中在230℃ ~ 320℃; 流体具有低密度( 0. 68 ~ 0. 94 g /cm3 ) ,低盐度 ( 3. 39 ~ 13. 07 ( wt%,NaCl) ) 的特征,成矿压力为7. 5 ~ 14. 3 MPa,估算成矿深度1. 2 ~ 1. 6 km; ③ 结合新近同位素、微量元素及年代学研究成果,认为杜荒岭金矿主要与晚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成矿流体源于岩浆热液,流体上升过程中发生隐爆和沸腾作用,同时伴有部分大气降水加入,导致成矿物质快速沉淀富集。  相似文献   

7.
平顶山金矿床位于佳木斯地块东北部,矿床的产出受断裂构造控制,矿体主要赋存于高角度张性破碎带中,矿石类型为石英脉和蚀变岩两种。笔者在对平顶山金矿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详细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各成矿阶段代表性的原生流体包裹体进行岩相学观察、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探针分析,探讨了成矿流体性质和矿床成因类型。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流体包裹体以气液两相为主。主成矿阶段流体均一温度具有中低温(142.2℃~267.3℃)、低盐度(1.90%~4.32%NaCl)、低密度(0.81~0.94 g/cm3)的特征。包裹体气相成分主要为H2O,其次为CH4和CO2,液相成分主要为H2O和CH4。综合研究表明,平顶山金矿属于受断裂控制的中低温热液脉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8.
胡鹏 《地质与勘探》2018,54(6):1215-1226
印度尼西亚Woyla金矿床位于西苏门答腊地体北段,为一中型规模的金矿床。本文通过对含矿石英脉开展详细的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成分分析,结合石英的H-O同位素和黄铁矿的S同位素特征分析,结果如下:其中,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含金石英脉中的石英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变化范围为152~324℃,集中在200~280℃。盐度为(0.88~6.16)wt%NaCleqv,集中在(1.00~3.00)wt%NaCleqv,成矿流体密度为0.70~0.94g/cm3,平均为0.82g/cm3。成矿压力为9.63~25.84MPa,平均值为18.37 MPa。成矿深度为0.96~2.58km,平均为1.86km,以上显示Woyla矿床成矿流体具有中低温低盐度和浅成的特征。包裹体气、液相成分测定显示气相成分以H2、N2、CO 、CO2、CH4和H2O为主;液相成分中阳离子以Na+、K+和Ca2+为主,阴离子以富SO42-和Cl-为特征,成矿流体属Cl--SO42--Ca2+-K+型。氢氧同位素测定显示成矿流体δ18DV-SMOW=-78.3‰~-92.4‰,δ18OH2O=-3.0‰~-5.5‰,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可能有少量岩浆水参与。黄铁矿硫同位素组成为-0.21‰~1.22‰,平均值为0.34‰,说明成矿物质的S具有深源岩浆硫的特征。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流体研究,首次提出Woyla金矿床属典型的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9.
综合研究广西栗木矿田香粉厂、老虎头、牛栏岭、金竹源矿床矿石中的石英流体包裹体,结果表明,成矿热液矿物中的原生流体包裹体类型主要为纯液相包裹体,其次为气液两相包裹体。香粉厂矿床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平均值为203.5℃,盐度为5.54wt%NaCl,密度0.885g/cm3,压力为55.31MPa,成矿深度为5.94km;老虎头矿床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平均值为168℃,盐度为6.50wt%NaCl,密度0.934g/cm3,压力为46.72MPa,成矿深度为5.42km;牛栏岭矿床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平均值为187℃,盐度为5.03wt%NaCl,密度0.919g/cm3,压力为46.00MPa,成矿深度为5.37km;金竹源矿床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平均值为178℃,盐度为5.54wt%NaCl,密度0.913g/cm3,压力为48.42MPa,成矿深度为5.51km,总体属中低温度、低盐度、中等密度的体系;表明该矿床形成于中深成环境。  相似文献   

10.
侯鹤楠  任云生  王超  王辉  鞠楠 《世界地质》2012,31(4):704-711
刺猬沟矿床是中国东北地区典型的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为确定该矿床的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及形成深度,对不同标高的同一条含矿石英脉中的流体包裹体开展了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含金石英--方解石脉中的石英与方解石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及少量富液相包裹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变化范围为112. 2 ℃ ~ 377. 7 ℃,集中在200 ℃ ~ 240 ℃,盐度( w ( NaCl) ) 为0. 18% ~ 10. 87%,平均值为3. 43%,成矿流体密度为0. 57 g /cm3 ~ 1. 00 g /cm3,平均值为0. 89 g /cm3。结合包裹体气相组分的激光拉曼光谱分析认为,成矿流体属低温、低盐度、低密度的NaCl --H2O ( --CO2 ) 体系。根据包裹体测温结果,估算出该矿床的成矿压力为7. 99 ~ 37. 89 MPa,平均值为14. 92 MPa,对应的成矿深度为0. 27 ~ 1. 26 km,平均值为0. 50 km。与国内外同类矿床的对比研究表明,该矿床剥蚀深度较小,深部仍具有一定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1.
绿纱铜(钴)矿床一直缺乏对矿床流体包裹体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本文对与矿化密切相关的热液矿物开展了系统的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以及碳、氢、氧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矿区成矿流体具有中高温(220~500℃)、中高盐度(27.40%~42.60%NaCleq)、中等密度(0.79~1.17g/cm3)的特征,成矿环境为低压(2.0~8.0MPa)环境。同沉积初始富集阶段的成矿流体为含海相碳酸盐的岩石组合的变质脱水,晚期流体为变质流体与岩浆水的混合流体,并有不同程度的大气降水参与。热液中的碳早期由海相沉积碳酸盐岩经溶解作用提供,晚期为岩浆和海相沉积碳酸盐岩经溶解作用共同提供的。主成矿阶段的成矿流体存在三种端元,即高盐度、高温的岩浆流体(25%NaCleq,400℃),高盐度、中高温的变质流体(25%NaCleq,200~400℃),低盐度和中低温的大气降水(10%NaCleq,150~300℃),流体混合是矿区金属沉淀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2.
对印度尼西亚金马石金矿的普穗蒙古、金巴克和金盆维特3个矿段的矿石中石英流体包裹体进行岩相学观察和显微测温,结果表明:包裹体类型简单,以富液相气液两相包裹体为主,属于NaCl-H2O流体体系;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240~320℃之间,盐度峰值为14%~17%;流体密度峰值为0.85~0.95 g/cm3,流体的压力值介于4.1~46.8 MPa之间,相应的成矿深度为150~1730 m,总体具有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特点。根据地质特征和矿石的石英流体包裹体特征推断,金马石金矿是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可能属于斑岩-(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型成矿体系;Au沉淀以流体混合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13.
甘肃北山地区白山堂铜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流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山地区是我国重点成矿区带,蕴含很大的矿产资源潜力。以往工作发现斑岩型铜矿是北山地区重要的成矿类型,白山堂铜矿是其代表性斑岩型铜矿,但该矿至今一直未开展成矿流体的相关研究。本文进一步研究矿床地质特征,系统开展了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发现其流体包裹体形态简单、多为气液两相,中低温(成矿期含矿石英脉均一温度230℃~260℃及160℃~170℃,共生黄铜矿爆裂温度约301℃)、低盐度[w(NaCleq)]为11%~15%,均值11.32%及3.4%~7.7%,均值4.8%)、中等密度(约0.95~1.00 g/cm3)、中低压力(约5×103~101×103 kPa)等物理化学特征,综合认为流体具有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化特征,结合地质特征及近矿外围一系列环绕石板泉二长花岗岩分布的中低温热液脉型-矽卡岩型-斑岩型Cu、Fe、Pb和Zn等矿化分带模式,认为白山堂铜矿为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化类型,代表岩浆热液系统演化到晚期阶段的产物,并认为环绕石板泉二长花岗岩周缘的系列斑岩型-矽卡岩型-热液脉型矿化存在某种联系。  相似文献   

14.
马攸木金矿床是西藏最近发现的独立岩金矿床.对马攸木金矿床热液成矿期各矿化阶段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温度与压力、盐度与密度、包裹体成分和H、O同位素诸方面的初步研究表明,成矿流体属中低温(198~259℃)、低盐度(3.10~7.08%NaCl)、低密度(0.85~0.93g/cm3)的流体,属(SO24-)Cl--(K )Na 水化学类型,成矿环境为低压(22.7~26.7 MPa)浅成(0.825~0.971 km)环境.成矿流体可能主要来源于与大气降水有成因联系的地下热水.马攸木金矿床可能是与热泉相关的浅成中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5.
西藏西部马攸木金矿床成矿流体的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攸木金矿床是西藏最近发现的独立岩金矿床.对马攸木金矿床热液成矿期各矿化阶段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温度与压力、盐度与密度、包裹体成分和H、O同位素诸方面的初步研究表明,成矿流体属中低温(198~259℃)、低盐度(3.10~7.08%NaCl)、低密度(0.85~0.93g/cm3)的流体,属(SO24-)Cl--(K )Na 水化学类型,成矿环境为低压(22.7~26.7 MPa)浅成(0.825~0.971 km)环境.成矿流体可能主要来源于与大气降水有成因联系的地下热水.马攸木金矿床可能是与热泉相关的浅成中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6.
马攸木金矿床是西藏最近发现的独立岩金矿床。对马攸木金矿床热液成矿期各矿化阶段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温度与压力、盐度与密度、包裹体成分和H、O同位素诸方面的初步研究表明,成矿流体属中低温(198~259℃)、低盐度(3.10~7.08%NaCl)、低密度(0.85~0.93g/cm3)的流体,属(SO42-)Cl--(K+)Na+水化学类型,成矿环境为低压(22.7~26.7MPa)浅成(0.825~0.971km)环境。成矿流体可能主要来源于与大气降水有成因联系的地下热水。马攸木金矿床可能是与热泉相关的浅成中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7.
新疆发现优质绿柱石(祖母绿)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本文主要对新疆绿柱石(祖母绿)矿的包裹体矿物学及成矿地质条件进行研究,发现流体包裹体主要有2种类型:A型,两相盐水溶液包裹体;B型,三相盐水包裹体(含子矿物)。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变化范围为:270~500℃,主要集中在300~480℃,最高峰值为500℃,属中高温度流体。流体包裹体盐度变化范围为:18%~60%,主要集中在20%~50%,最高峰值为60%,属中高盐度流体。成矿流体密度为0.95 g/cm3。成矿流体的压力约为65 MPa,确定新疆绿柱石矿床类型为中高温气成-热液型。  相似文献   

18.
托克赛中型铅锌矿位于西天山成矿带赛里木微地块。矿床成矿过程划分为喷流沉积、变质改造和岩浆热液3个时期。喷流沉积期具典型SEDEX矿床特征,"岩控性"与"层控性"明显,成矿流体以海水为主;变质改造期发育富液相包裹体,包裹体均一温度210℃~271℃,w(NaCleq)为12.7%~13.6%,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变质热液;岩浆热液期发育富气相、富液相和含子矿物包裹体,包裹体均一温度190℃~341℃、w(NaCleq)为4.8%~40.8%,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与大气水的混合。矿床的矿源层形成于古元古代的海底喷流沉积环境,后期经历了变质改造和岩浆热液叠加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大兴安岭北部砂宝斯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不同阶段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学和包襄体激光拉曼光谱等的分析,研究其成矿流体性质和演化,并探讨矿床成因类型,结果表明:流体包裹体主要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另有少量含CO2 三相和纯CO2 包裹体.包裹体气相成分主要为N2,CH4,CO2和H2O.主成矿期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介于156℃~365℃(平均267℃),流体盐度介于5.4%~6.3%(平均5.9%),流体密度为0.82 g/cm3~0.87 g/cm3(平均0.86 g/cm3);成矿晚期辉锑矿阶段流体包襄体的均一温度介于164℃~224℃(平均182℃),流体盐度介于7.2%~8.3%(平均7.7%),流体密度为0.93 g/cm3~0.96 g/cm3(平均0.95g/cm3);成矿后期石英大脉阶段漉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介于129℃~253℃(平均184℃),流体盐度介于5.4%~11.2%(平均7.6%),流体密度为0.88 g/cm3~0.98 g/cm3(平均0.95 g/cm3).从主成矿期、成矿晚期到成矿后期,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降低、盐度增加、密度增大,表明随着流体的演化,变质流体逐渐减少,而地层建造水增加.主成矿期流体压力介于62 MPa~73 MPa(平均65 MPa),对应的成矿深度为6.3 km~6.9 km(平均6.5 km).砂宝斯金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世界造山型金矿类似,应属造山型,其形成于蒙古-中朝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之间的陆-陆碰撞造山环境.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赤峰山湾子金矿床位于赤峰—朝阳金成矿带东部,产于早白垩世义县组一段安山岩中。为了研究该矿床成矿年龄及成因特征,本文对该矿床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氢、氧同位素和年代学研究表明:流体包裹体主要以纯液相包裹体为主,少量气-液两相包裹体。包裹体气体成分主要是H2O和CO2,反应了成矿流体为NaClH2O-CO2体系。均一温度变化范围为219~49℃,盐度为0.35%~3.23%NaCleqv,属于低温低盐度范畴。成矿压力为2.7~33.8 MPa,成矿深度为2.78 km左右,表明矿床具浅成特征。利用LA-ICP-MS方法锆石U-Pb测年,获得赋矿围岩安山岩的形成年龄为(123.59±1.0)Ma和(124.5±0.68)Ma,对成矿时代进行了限制,即成矿时代不早于早白垩世。综合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流体研究,认为山湾子金矿床属低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