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王智济 《地质科技情报》2005,24(Z1):137-141
地球系统科学对全球变化进程的研究中特别关切对人类有意义的时间尺度上的作用与发展.对几十年到几百年的时间尺度上的工程地质作用进行了探讨.岩石风化作用既是地壳固体物质形态转变的重要途径,也是产生块体运动灾害的必要前提条件,其类型和强度受区域气温及降雨条件的控制;水的侵蚀作用的区域性规律受地貌成因和气候条件的制约,它对陆地环境的最大冲击是对海洋、湖泊及水库岸滩带的侵蚀和改造;流水的溶蚀作用可在几十年内对可溶岩类地区产生影响.人类活动可对自然地质作用的强度、频率和速率产生重要的影响,如酸沉积物是人类活动的间接产物,会对人类环境产生多方面的效应.探索地质作用对长期运行或永久性工程的负效应尤为迫切,需要开展及时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广东沿海陆地表层地质灾害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地质环境背景资料和近350个地质灾害点和数十个水土流失区的数据库对广东沿海陆地表层地质灾害进行了综合分析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地质灾害的主要控制因素可分为三大类:地质环境因素、气候气象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其中地质环境因素又可分为构造不稳定因素、斜坡不稳定因素和地面不稳定因素。指出,在广东沿海地区,除了地震灾害外,陆地表层地质灾害的主控因素是气候气象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这是与山区以地质环境因素(尤其是内动力作用)为主是不相同的。降雨强度和时间、台风雨和风暴潮以及人类活动等对边坡和植被的改造是在沿海地区现有的地质环境背景下地质灾害多发的主要动力源。  相似文献   

3.
工程活动下的冻土环境研究   总被引:29,自引:18,他引:29  
吴青柏  朱元林  施斌 《冰川冻土》2001,23(2):200-207
冻土与人类活动及环境息息相关,人类工程活动能诱发冻土环境、生态环境变化和冻融灾害及工程稳定性变化,因此,人类工程活动下的冻土环境变化及冻融灾害问题已日益引起国内外冻土研究的重视。人类工程活动加快了冻融过程变化,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文章主要从冻土稳定性、地面敏感性评价;冻土环境与工程建筑物的稳定性及相互关系;冻土环境保护和土地合理利用;冻土区生态环境研究等四个方面评述了近年来人类工程活动对冻土环境的影响研究。  相似文献   

4.
系统分析了近年来河北省水文地质环境变化 ,认为在几十年至百年的时间尺度上 ,人类活动对水文地质环境的剧烈变化起者主导作用。工程技术对地表水资源时空分配的调整与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方面取得了辉煌的经济成果 ,另一方面 ,负作用的累积使得水文致灾因子的强度加大甚至已经导致了水文地质灾害。为了避免因水文地质环境变化导致更大的损失和影响 ,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经济时 ,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在资源环境的承载力范围内寻求最佳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5.
该图通过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差异和主要人类工程活动引起的地质灾害,来反映主要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从而,圈划出主要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强列地区,它们是沪宁杭地区、湘中南桂东地区、攀西一六盘水地区。  相似文献   

6.
黑河流域水环境演变及其驱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基于近几十年来诸多学者对西北干旱区典型内陆河流域——黑河流域水环境演变诸方面研究成果,综述了上游山区成水环境、中游绿洲用水环境和下游荒漠天然绿洲水成环境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演变过程及其驱动机制。通过对各种古环境代用指标的对比研究表明:在大尺度上,流域上下游表现出阶段性的一致性水环境演变趋势;在小尺度上,则表现水环境演变的时空异质性。驱动机制方面,在空间上,流域上、中、下游水环境演变的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驱动作用各有侧重;在时间上,表现为不同尺度上气候变化与流域人类活动耦合作用的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7.
"人类世"(Anthropocene)一词是由大气化学家诺贝尔奖得主Crutzen与生态学家Stoermer在2000年首次正式提出的,一经提出即在学术界引发广泛讨论。当前,相关国际会议上有关人类世的议题逐渐增多,国际上一些相关的研究计划和新期刊也陆续推出,人类世问题已成为环境科学、地球科学、考古学、生物学及其他相关学科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目前国际人类世研究前沿热点集中在人类活动驱动的地球系统变化、人类世下限的确定等方面;研究焦点是找到一个确定人类世的边界或标志物——地质学界公认的"金钉子"(GSSP)。人类世是在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性环境问题这一背景下提出的,强调人类活动也是一种重要的地质营力,其对地球改造的程度与后果足以与传统意义上的地质营力(地震、造山运动等)产生的影响相匹敌。由于中国巨大的人口规模和有限的生存空间,在过去几十年中对国土地理环境改造的幅度是空前的,因此从未来既要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又要保护好国土环境与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角度而言,在中国开展人类世问题研究不但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针对我国人类世问题的研究现状,提出了设立人类世专业委员会、组织召开人类世研究学术会议、参与人类世研究国际有关的组织与相关协会、资助人类世研究计划与项目等以推动人类世研究工作深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象征着全世界人类环境向更美好的阶段发展,标志着世界各国政府要积极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作出贡献.世界环境日的目的意义在于提醒全世界注意全球环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要求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在这一天开展各种活动来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为让更多的人为保护环境,关心、爱护地球献出一片情,献出一  相似文献   

9.
许靖华 《第四纪研究》1992,12(2):179-180
由于他们所关注的是现代世界,所以HCSU、IGCP计划组织者们一开始就认为:在今后几十年甚至一个世纪内地质学家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活动天地不大,因为地质过程是缓慢而渐变的,而全球变化研究计划则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今后几十年和几个世纪的环境变化上,因此没有理由认为以百万年为尺度的变化与今天的人类或下一代有多大关系。  相似文献   

10.
正编者按语:湖泊是陆地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国土资源。然而,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及其不稳定性和人类活动,造成湖泊生态与环境的恶化,湖泊环境已成为当前区域自然环境变化和人与自然相互作用最为敏感、影响最为深刻、治理难度最大的地理单元。另外,湖泊是以水为纽带,将地理学、地质学、构造学、沉积学、生物生态学、气象气候学、地球化学等多学科交叉在一起的一个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质灾害时空分布特征与形成条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中国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频次高、强度大、灾情严重。在气候、地形、地质构造和社会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下, 不同地区地质灾害的种类、强度和破坏程度差异巨大, 全国可分为东部和西部两大灾害区, 两大灾害区又可进一步划分为12个亚区。地质灾害活动具有不规则准周期性和累进性特点。多数地质灾害在强弱变化中显示不断增强的趋势。从可持续发展高度来说, 防治地质灾害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生态意识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玲 《吉林地质》2000,19(2):51-55
生态意识是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观点和看法,在全民中树立生态意识,以生态价值观念取代传统的人类价值观念,对于维护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非常必要的,为了人类的生存,人类必须理性地解决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坚持可持续发展这一人类生存在最佳模式,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有责任尊重自然,充分重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的自然界的整体性。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的思维观念、道德观念都发生根本的改变。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决定于人类生态意识的建  相似文献   

13.
湿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态系统,也是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湿地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而它的退化和萎缩是全球面临的问题。湿地是由水、浸泡于水中之土及其中的动植物和各类矿产这三大要素构成。可划分为人工湿地、天然湿地两大类及若干亚类及小类。合理利用并加强湿地的保护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4.
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提出了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评价体系的建立应遵循空间跨度和时间跨度相结合,简洁和区域分类的原则。人地系统的可持续性由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资源环境的数量、质量状态及它们的协调度所决定。深圳和东莞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表明,深圳可持续性从1980年至1990年逐渐增强,但1991年开始下降,东莞可持续性从1980年以后逐渐增强;目前两市处于弱可持续阶段。  相似文献   

15.
加强地球表层系统的研究和地质制图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球表层是地球各层圈相互作用并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重要场所,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空间和资源。由于天然和人为的作用,地球表层环境遭受的破坏日益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加强地球表层系统的研究,有计划地编制地球表层系统系列地质图件,是地质工作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徐公愉 《吉林地质》2000,19(2):74-75
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人口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当今矛盾双方力量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和物种灭绝方面。地学哲学工作者面临一次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7.
发展农业与环境污染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资源环境日益紧张的社会中,由于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及不合理的利用方式导致环境污染及灾害,农业环境地质已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焦点之一。在加入WTO的社会中,我国需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理念。  相似文献   

18.
人工神经网络在环境灾害预测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人工神经网络在环境灾害预测中的应用进展,包括对污染型环境灾害、生态环境灾害、地质环境灾害以及气象环境灾害等灾害的成灾因素分析、危险性预测以及灾情预测和动态演变规律预测,揭示了人工神经网络探索灾害隐含信息方面的优越性,并对其在环境灾害预测中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中国活动构造与环境灾害研究中的若干重大问题   总被引:30,自引:10,他引:20  
活动构造与环境灾害是密切相关的。活动构造可以直接引起地质灾害,构造活动引发的地震又可以派生出一系列地质灾害,人类不恰当的工程活动还可以恶化地质构造环境而加剧地质灾害。在活动构造与环境灾害相关性研究方面,我国急待启动四大科学问题的研究工作:基于现代大陆动力学的中国大陆区域地壳稳定性分区评价研究;青藏高原隆升与地质灾害;活动断裂的工程危害及其防治;地质灾害的内外动力耦合成因机理。  相似文献   

20.
地质灾害的分布和发生发展过程具有空间特性, 其影响因素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复杂性。作者开发的地质灾害图象分析系统(GHMIAS)是以典型地质灾害为主要对象、以空间信息管理和分析为主要功能的应用性地理信息系统, 该系统有独特的空间分析模型扩充, 融矢量、栅格和Windows图形用户对象为一体, 支持多种数据格式相互转换, 具有丰富的制图功能和高质量的制图输出, 可以快速生成灾害专题图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