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河北省生产力布局发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论述河北省推进生产力布局的关键问题是选择轴线窨结构模式和实施点地域开发方式,对布局方针和区域效应演化进行分析,对生产力布局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
从基础与发展环境、重点开发地区、分区开发布局等方面,论述90年代河北省区域开发与生产力布局。  相似文献   

3.
现行《高中地理》下册在论述进一步使我国生产力布局合理化的时候,介绍了我国“七五”计划对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以及“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对生产力布局的要求,这涉及到我国经济布局的总体构想以及未来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态势。为此,本文介绍我国近几年来区域经济发展变化及其有关的几种主要理论摸式。  相似文献   

4.
简述河北省生产力布局现状 ,分析生产力布局条件和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变化 ,提出强化石家庄市、唐山市经济中心职能 ;重点开发沿海地带和石黄轴线地带 ;引导生产力布局向京津周围和沿海地区集聚的构想  相似文献   

5.
江苏主要产业轴线发展潜能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对江苏5条主要产业轴线全面比较的基础上,认为沿江轴线是近中期内江苏生产力布局的唯一轴线。  相似文献   

6.
简述河北省生产力布局现状,分析生产力布局条件和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变化,提出强化石家庄市、唐山市结构中心职能;重点开发沿海地带和石黄轴线地带;引导生产力布局向京津周围和沿海地区集聚的构想。  相似文献   

7.
生产力布局是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调控手段,一般以平衡发展理论或者非平衡发展理论为基础,我国的生产力布局多采用非均衡发展模式,并取得了较快的经济增长,但也带来地区差距扩大等问题.在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下,基于可持续发展,以空间均衡的理念为指导,提出能够较好的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的生产力布局模式,并以无锡市为例进行了说明,为新时期的生产力布局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生产力布局的若干经济数学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生产力布局的经济标准 社会生产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生产力布局就是研究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在地域上的合理分布问题。布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的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做好布局工作,首先必须解决一个经济标准问题。其次应当研究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生产力总体布局态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戴先杰 《地理研究》1994,13(3):76-82
面对江苏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南北差距日趋明显这一实际,到本世纪未乃至下一世纪初,全省生产力的总体布局,应在全省总体经济实力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加快苏北经济的发展,以尽快缩小南北间的经济差距.今后该省生产力布局的总体构想应当是:以苏南地区开发为重点,同时加快东陇海沿线产业密集带的建设,以形成“南北呼应,中心开花”的基本态势,争取在下个世纪初期形成“一片经济核心区、一条产业密集带、两个增长中心”的生产力布局格局.  相似文献   

10.
国土规划一般是指在一定区域中,因地制宜地合理布局各项建设事业,协调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整治、保护之间的关系,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趋于和谐与统一。其目的是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共同发展和进步。生产力布局是指生产力的各要素在一定区域中的合理组合,其目的是通过生产力的各要素因地制宜的合理配置,求得区域的经济、环境、以及人口等的最优发展和良性循环。生产力布局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它是国土规划的重要内容,国土规划对生产力布局有指导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生产力布局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经济时代生产力布局具有不同的特点,本文在简述历史时期生产力布局特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特点,支柱产业及其产业布局趋势。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河流水环境容量空间分异与工业生产力的宏观布局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鲍全盛  姜文来 《地理科学》1998,18(3):205-212
在分析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与河流水环境容量资源之间矛盾关系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揭示了水环境容量与生产力宏观布局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根据河流水环境容量条件进行生产力宏观布局与调整产业结构的策略。水环境容量是影响生产力宏观布局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工业生产力布局时,如果能充分考虑水环境容量资源的承载力,则能够以最小的经济代价,换取最佳的环境效益,使经济与环境得以持续、协调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3.
论经济地理研究中的运输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运输化是工业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伴随工业化而发生的一种经济过程,经济发展的运输化过程受一定客观规律的支配。应当重视运输化进程与生产力布局、经济空间结构改善之间的关系,把对不同区域运输化发展水平及运输化进一步走向的分析,与经济发展规划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我国40年来生产力宏观布局几次大的变化,特别是60—70年代“西进”和近十年“东回”战略,进行了总体评价。作者肯定了“西进”战略决策的成绩,并就“东回”战略转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指出在新的形势下认真总结我国生产力布局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孙盘寿  李海金 《地理研究》1986,5(1):105-105
本文是生产力布局方法的探讨。作者应用分布模型于生产力布局实践,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对生产结构从地区和部门作了投入产出分析,2.把一般性的区域模型改造成了确定区域生产结构的数字模型,3.提出了生产集聚指数这一定员化指标,4.以山西省为例,借助电子计算机,应用数字模型对该省的工业生产结构作了概要分析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6.
区域经济集中增长与均衡发展是区域开发布局的基本内容,它们的对立统一是区域生产力分布发生变化的基本动因。 一、区域生产力分布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区域经济的集中增长是指在区域开发和产业布局过程中,将有限资金、技术、人力及产业等在一定地域上集中分布,合理配置,以获得企业间相互协作,达到降低成本、减少运费、增加产出、保证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实力积累及提高生产发展水平的一种经济现象。均衡扩散则是与经济集中过程相反的一种趋势,是生产发展与区域资源条件、生产基础、社会发展、技术进步相协调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7.
生产力布局的改善是发展国民经济的迫切问题之一。苏共26大提出下列措施的重要目的是:“各加盟共和国与各经济区经济发展进一步专业化和按比例发展的基础上,改善生产力布局,提高社会生产效益”。哈萨克斯坦已做出了计划:“在开发自然资源和发展燃料动力与原料基地方面的巨大工程”。  相似文献   

18.
鄱阳湖区的综合开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对其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并深入论述鄱阳湖区的开发整治问题。涉及生产力布局和人工控制鄱阳湖等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旅游生产力空间布局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河南是一旅游资源大省,但其强大的旅游资源优势并没有完全转化为相应的经济优势。其根本原因之一是旅游生产力缺乏合理的空间布局。文章在对河南旅游生产力的布局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重点突出又兼顾整个区域的旅游生产力空间布局网络:3级旅游中心、2条发展轴、4个大旅游区、10个精品旅游区和10条特色旅游线。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多年国土规划工作的实践体会,论述了国土规划中国土主管部门的决策人、规划地区的行政领导及具体规划人员的行为,对规划地区的生产力布局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