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0 毫秒
1.
航空物探软件系统研制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WINDOWS系统下航空物探软件系统的整体架构、功能,重点探讨了在大型专业软件开发过程中,软件开发标准的制定、文档编写、软件测试等开发方法.  相似文献   

2.
面向对象的分析(OOA)和建模技术(OMT)为摆脱软件危机提供了分析和建模手段,是目前软件开发中的主流建模方法。传统结构化软件开发模式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国内地球物理软件的开发速度和水平。这里以测井资料多井解释系统的面向对象分析和建模为实例,阐述了面向对象建模的技术思路及其特点,为高质、高效地开发易于扩充和维护的大型地球物理应用软件系统提供了建模实例。  相似文献   

3.
淮河流域防汛实时水情信息传输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欣金彪 《水科学进展》1997,8(3):288-291
详细介绍了淮河流域防汛实时水情信息传输系统的形成,系统的信道、构成和功能,系统硬件配置及软件开发,运行情况和系统的效益。  相似文献   

4.
南京狄诺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从事工程设计与研究、软件开发及科研成果转化推广的新型高科技软件企业,公司依托多所高校人才和技术优势,在工程设计CAD、地理信息系统、信息  相似文献   

5.
介绍“水井结构计算机设计软件”的开发过程,包括软件开发平台和环境的确定、水井结构参数的确定、软件的设计思路等。  相似文献   

6.
何涛 《铀矿地质》2002,18(5):318-320
本介绍了用VC++对MAPGIS进行二次开发的方法和基本函数以及软件开发实例。  相似文献   

7.
罗立强  应志春 《岩矿测试》1991,10(2):136-141
本文从定量分析软件、解谱技术、专家系统和化学统计学四个方面介绍了国外文献中X-射线荧光分析领域内数据处理与计算机软件开发的研究近况。  相似文献   

8.
关键词 建设工程电子评标系统 为实现建设工程招标流程的规范化、评标方式的科学化和远程异地集中评标,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设工程交易中心与软件开发公司共同研发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建设工程电子评标系统经过测试,近日正式投入运行。  相似文献   

9.
统一建模语言UML及应用实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UML是从众多最好的软件工程实践经验中发展而来的一种建模语言。它用标准化的图形符号来表示面向对象系统的概念,使其在软件开发前期为用户和系统分析人员提供了可以相互交流的基础,也为软件开发中后期的开发人员提供了交流的依据。同时,UML作为一种模型语言,可与任何面向对象的开发过程相结合来进行使用。这些优点使它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三维地质建模软件发展现状及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三维地质建模软件可以明显地提高工作效率与工程质量,建立勘探区的三维地质模型,检查原始数据的正确性,通过各种“虚拟切割”手段检查各种地质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探讨了三维地质建模软件开发中所存在的几个问题,包括软件开发团队应适时转为公司机制,审慎选择开源工具,三维地质建模的三维模型数据标准,在勘探规范中增加三维地质建模要求,二、三维联动编辑,选准产品的用户群的与盈利模式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贵州梵净山西北新元古代白云岩帽的研究,发现其δ13CPDB值与全球其他地区冰川混积岩(Marinoan冰期)之上的碳酸盐岩帽中δ13CPDB值一样,发生了一次明显的负偏移,从-1.4‰变化到-8.52‰,平均值为-4.52‰;δ18OPDB值从-5.44‰变化到-11.34‰,平均值为-8.68‰。除了白云岩帽顶部的两个数据之外,δ13CPDB值和δ18OPDB值均大体表现为随剖面向上升高的趋势,而且两者显示了弱的正相关性。沉积构造和碳同位素值说明,该套白云岩帽的形成与海底永冻土的固态甲烷释放无关,应为南沱冰期后,气候急剧变暖,大量风化的陆源碱性物质因海平面快速的上升被携带到海洋中,与CO2发生反应,快速沉淀下来的结果,支持了“雪球地球假说”。  相似文献   

12.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集成方法与实践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依据部件对象模型和Active X技术,提出地理信息系统软件集成的“部件组合集成模式”;论述了部件组合和可重用类模块创建的方法和技术要点;以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和沿海围垦监测与评价系统的建设实践,阐述了基于商用GIS软件的集成过程,提出了地理信息系统软件集成的一种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任唯敏 《地下水》2011,(6):57-59
以西安市地下水污染防治GIS系统的构建设想为例,根据GIS软件平台的要求采用基于转换器的数据融合,将所搜集到的不同格式的空间数据通过统一的交换格式转换成为GIS软件平台所能识别的格式,并将所有空间和属性数据导入到统一的关系数据库中,以实现数据库对水文地质空间和属性基础数据的统一管理和调用.通过将GIS控件与其它非GIS...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presents 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based multicriteria decision-making approach for biodiversity preservation of the Ahaggar National Park in Algeria. This tool named spatial decision-making aid (SDMA) enables decision makers to evaluate the relative priorities of conserving the biodiversity in protected areas basing on a set of preferences, criteria and indicators of the area. In this study, we have developed 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solutions to integrate outranking methods (such as elimination and choice to translate reality TRI, preference ranking organizational methods and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of multicriteria analysis in the GIS software to enhance its potential as tools of spatial decision support in land management problems. We integrated the results and other data relevant studied area in a GIS as a starting point for our SDMA prototype for resources management.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we have designed functionalities that allow producing maps of areas which needed urgent preservation. These methods are more appropriate to decision-making problems and their integration into GIS software (ArcView GIS 3.2 software from Environmental Systems Research Institute) that constitutes a powerful tool of spatial decision-making aid.  相似文献   

15.
基于GeoMedia的考古探测GIS数据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金沙遗址考古探测数据的分析,结合考古探测的具体需求,详细阐述了考古探测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数据库的设计目标、逻辑结构,以及针对探测数据设计的数据分析功能。同时,还介绍了在GeoMed ia软件平台上,金沙遗址考古探测GIS数据库的建立过程,并实现了数据存储和数据分析功能。通过该数据库的建立和分析,体现出探测GIS数据库在考古探测中的功能和意义,为考古探测GIS系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As a GIS tool,visibility analysis is used in many areas to evaluate both visible and non-visible places.Visibility analysis builds on a digital surface model describing the terrain morphology,including the position and shapes of all objects that can sometimes act as visibility barriers.However,some barriers,for example vegetation,may be permeable to a certain degree.Despite extensive research and use of visibility analysis in different areas,standard GIS tools do not take permeability into account.This article presents a new method to calculate visibility through partly permeable obstacles.The method is based on a quasi-Monte Carlo simulation with 100 iterations of visibility calculation.Each iteration result represents 1% of vegetation permeability,which can thus range from1% to 100% visibility behind vegetation obstacles.The main advantage of the method is greater accuracy of visibility results and easy implementation on any GIS software.The incorporation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n GIS software would facilitate work in many fields,such as architecture,archaeology,radio communication,and the military.  相似文献   

17.
在GIS中实现地质变量选择与赋值的自动化可以显著提高GIS矿产预测工作的效率 ,同时也为实现GIS矿产预测全程自动化提供了技术前提。不同软件平台所提供的“二次开发”环境不尽相同 ,考虑软件平台的实用性、软件价格高低及其二次开发环境的好坏等因素 ,选择MapInfo作为基础平台 ,研究了在该平台内自动选择地质变量并对其赋值的计算机算法 ,用平台的“二次开发”语言MapBasic编制了算法的计算机程序。  相似文献   

18.
模型驱动架构是一种通过用于定义模型和推动不同模型类型之间的转换实现系统与平台无关性的设计和实现方法。提出基于模型驱动架构进行GIS应用系统开发思想--用模型驱动的原理隔离GIS应用系统的系统设计和系统实现来独立建模业务行为和领域元素,使二次开发者关注系统应用的本身,而不是将特定的GIS基础平台作为系统开发的中心。并对通过建立领域应用模型和通用GIS服务模型来构建应用系统的平台无关模型、利用GIS平台提供的UML Profile将平台无关模型影射到平台相关模型、以及利用建模工具软件将平台相关模型生成应用代码的原理和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移动GIS技术在地质灾害数据采集领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移动GIS技术基于PDA(掌上机)及WinCE作为软件运行的软硬件平台,掌上机具有进行野外数据采集的很多独特优势。将这种独特优势与传统数据采集技术相结合,现场采集地质灾害数据,并以数字化技术延伸至野外,从而可有效地解决目前地质灾害数据采集面临的反馈信息严重滞后,采集信息不完整,在数据采集手段上存在的记录内容随意、记录格式不规范及野外使用不方便等问题。该系统采用ESRI的ArcPad Application Builder二次开发软件,对ArcPad进行面向地质灾害数据采集领域的功能定制,使系统集成了GPS或手工定点的空间信息在基础地理底图的显示、地质灾害点属性信息通过友好的界面实现录入及数据的入库以及野外采集到的空间及属性信息与室内ArcGIS软件平台顺畅的数据交流功能,实现了利用移动GIS技术与地质灾害预警预报过程中地质灾害数据采集的全程数字化操作,并摸索了一套完成的工作流程。这种技术的采用有望对传统野外地质灾害数据采集手段带来质的突破。  相似文献   

20.
盖迎春  冯敏  尚庆生  郭建文 《冰川冻土》2007,29(6):1012-1018
GIS二次开发中通常使用的GIS组件方法,大多受到开发商限制或组件提供的扩展接口不能满足系统功能需求的限制.在青藏铁路地理信息系统中为满足应用需求,采用了"IDL+C#+ArcS-DE"的开发模式,将IDL集成到青藏铁路地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中,并利用IDL实现了GIS的功能.最后阐述了利用IDL进行时态钻孔数据分析、处理及可视化过程和冻土模型输出结果的可视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