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自动全站仪发射一束红外光,经棱镜反射返回全站仪,由全站仪内置相机采集回光图像,通过获取回光光斑中心的图像坐标,求解全站仪照准棱镜时的偏移值,依据偏移值驱动全站仪自动瞄准棱镜目标。棱镜回光光斑的自动识别与中心定位是实现自动全站仪精确瞄准目标的关键技术之一。提出一种棱镜回光光斑图像的自动识别与中心定位算法,分析了光斑图像的亮度、边界形状等特征,设计了光斑识别与中心定位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2.
圆形标志中心子像素定位方法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采用回光反射材料制作圆形回光反射标志,经摄影后得到标志的“准二值影像”;对标志的椭圆影像进行亚像素边缘提取,经最小二乘椭圆拟合后得到标志中心的子像素级位置。试验表明,可以达到0.02像素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3.
回光反射标志的性能与使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介绍回光反射标志的性能和其在高精度工业摄影测量和特殊摄影测量中的作用,并介绍使用这类标志的几项试验。  相似文献   

4.
郭子甄 《测绘通报》2006,(10):76-77
一、引言徕卡TCA自动型全站仪又称测量机器人,具有自动照准、锁定跟踪、联机控制等功能。TCA应用ATR模式自动识别目标,当全站仪发送的红外光被反射棱镜返回并经全站仪内置的CCD相机判别接受后,马达就驱动全站仪自动转向棱镜,并自动精确测定;由于全站仪自动精确照准,减少了人员照准误差等,提高了观测精度。在LOCK模式下,能自动锁定反射棱镜,即使棱镜的移动速度达到5m/s时(100m处),信号也不会中断。利用跟踪测量模式,可连续跟踪采样,进行实时、快速、动态测量。如果配上RCS遥测系统,及360度棱镜,可实现测站无人操作,由扶棱镜杆者遥控…  相似文献   

5.
测量仪器     
CH20052260圆形标志中心子像素定位方法的研究与实现=Center Subpixel Localization of Circular Retro-reflec-tive Targets/黄桂平(天津大学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5,30(5).-388~391采用回光反射材料制作圆形回光反射标志,经摄影后得到标志的“准二值影像”;对标志的椭圆影像进行亚像素边缘提取,经最小二乘椭圆拟合后得到标志中心的子像素级位置。试验表明,可以达到0.02像素的定位精度。图2表2参14CH20052261基于绝对编码测角算法的电子经纬仪研究=Absolute Coding Electronic Theodolit…  相似文献   

6.
基于全站仪自动照准原理,提出了利用全站仪相机摄影实现目标精确照准的方法。为计算单位像素的角度偏移量,对比了多次取平均法、线性拟合法和视场法,得出视场法简易且精度高于1.5个像素纵向视场的结论。利用视场法分析了相机摄影在不同分辨率和放大倍率的照准精度,其结果表明相机摄影放大倍率不变,分辨率越高,目标照准精度可达1个像素纵向视场;保持相机摄影分辨率不变,放大倍率越高,目标精度可达0.5个像素纵向视场。  相似文献   

7.
一、概述在大平板仪测图中,必需用手提起照准仪左右旋转才能照准测点,在操作过程中又应注意防止手臂  相似文献   

8.
全站仪测距故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全站仪在测距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无论照准任何位置的棱镜,测出的结果总是为一个定值”的测距故障,该故障是采用相位式EDM的仪器出现频率相对较多的一种。这里对该故障的发生进行一些简单分析,和大家一起探讨学习。此外,对“调制光相位均匀性引起的照准误差”超标故障也做一简单说明。  相似文献   

9.
免棱镜全站仪测距性能的测试及精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免棱镜全站仪的基本特点和性能;对Nikon DTM-352免棱镜全站仪在无反射棱镜条件下的测距性能进行了多方面的测试,包括照准不同材质和不同颜色的反射目标测距、以不同的入射角(激光束与目标面之间的夹角)测距、瞄准不同透明度的反射面测距以及对物镜加罩测距,并通过对大量的测试结果进行精度分析,得出了一些对实际工作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在全站仪野外检定过程中通常采用光照准模式,该模式对较远距离点测量时需要较好的气象条件的配合.近年来,我国秋冬季节普发的雾霾天气使得仪器野外测量时无法精确照准目标,使检定工作不能顺利完成.本文主要探讨了应用智能全站仪的ATR照准模式进行全站仪野外检定的可行性,通过选用不同型号的全站仪用光照准模式及ATR照准模式进行野外检定,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采用ATR照准模式进行野外检定可消除雾霾天气的不利影响,得到准确可靠地检定数据的实验结论.  相似文献   

11.
光学经纬仪竖轴系的照准部旋转轴,水平度盘旋转轴,以及水平度盘刻划中心轴,三者应该共轴,但是,由于仪器制造与装校的误差,往往不共轴,就产生了竖轴系偏心差。其照准部旋转中心与度盘刻划中心的偏差,称为照准部偏心差;度盘旋转中心与度盘刻划中心的偏差,称为度盘偏心差。  相似文献   

12.
物体颜色的标定张克植(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基础课部)不发光的物体,之所以呈现颜色,是光源照明的结果。因此物体的颜色,既和照明光源有关,也和物体特性有关,即和照明光源的相对光谱功率分布函数S(A)和物体反射(或透射)系数在(人)有关。如果测出了S(A)和卢...  相似文献   

13.
三角观测快速照准法在三角观测当中,当目标清晰背景又是天空时,利用镜筒上的准  相似文献   

14.
数十年来,各种牌号的大平板照准仪,尽管在望远镜、垂直度盘的读数、平行尺等装置方面有了不少的改进,但在照准仪本身,整个结构上,很少变动,特别在定向和定点两个方面,没有什么大的变动。匈牙利出品MOM大平板的照准仪,虽然在平行尺上装上了比例尺及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比较光学经纬仪照准常用测量觇标时的水平角观测精度。研究结果旨在指导测量员及其野外工作者如何选择不同视距下的最佳觇标。三个仪器操作员观测了位于不同距离处的几个觇标,因而在不同觇标和不同视距处得到了不同的照准精度。从统计上看,各测量员的照准精度差可以忽略。觇标和觇标距离的一些组合产生了较小的标准差,则可认为是“较优”觇标。觇标的稳定性极其重要。装有三角架的觇标,其稳定性要比手持垂球  相似文献   

16.
活动觇标     
将基线测量所使用之轴杆架上部的全部螺丝卸下,倒装后,加上一个木质圆筒(供观测时照准用),便成活动觇标。在按置活动觇标时,应在圆筒上置一圆形汽泡,以便检验圆筒是否垂直。圆筒的直径视三角边长而变更。通过保护轴杆头的圆帽中心挂一垂球,使圆筒中心与地面标志位于同一铅垂线上。利用这样简便的手续,就解决了照准与对中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下架式陀螺经纬仪在寻北测量中,利用经纬仪照准观测目标,照准地面标石中心则是通过陀螺部分的垂球或激光对点器来实现的。因此,在陀螺经纬仪测量中,存在两个不同的中心,当偏心度超过一定范围时需要对其进行检定。偏心度是矢量值,其对方位测量的影响是个变值。首先推导偏心度的影响规律,提出基于经纬仪互瞄法和经纬仪交会法的偏心度检测方法,并对某下架式陀螺经纬仪进行偏心度检测。  相似文献   

18.
首先对普通检校场中部分圆形回光反射标志块进行编码标识,实现了标定控制点在物方空间和像方空间的自动对应;然后根据Weng’s相机模型对视觉系统进行标定,求解系统的内、外方位元素和系统畸变系数;最后依据投影几何中空间直线经中心投影变换后仍是直线的原理,提出了对随机系统的残余误差进行测定和修正的方法。实验证明,本方法实现了双目视觉系统的全自动标定,并明显提高了系统的精度。  相似文献   

19.
基于非相干光源叠加的原理,建立了太阳-激光双光源植被冠层方向反射模型。首先,分析了太阳光和激光的特点,指出了其协同应用对植被定量遥感探测的应用潜力;其次,利用Li-Strahler几何光学模型和辐射传输SAIL模型,进行了双光源情况下的模拟研究,发现在非相干叠加的情况下,当两种光源在不同角度入射时,会出现双热点的现象,并且其强度受到两种光源各自强度的影响。基于上述原理,分别针对两种模型进行试验研究,利用模拟“树木”进行了稀疏分布的几何光学模型研究,利用小麦进行了浓密分布条件下的辐射传输模型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了基本原理及模拟结果的可靠性。结合相关研究分析表明,双光源建模有利于定量遥感机理模型的求解,可以利用构造的“热点”信息进行植被结构参数提取,同时对于主被动遥感协同应用和激光的植被定量遥感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图用回归分析方法来描述短程红外测距仪照准误差的分布状况,作者首先简要介绍了通常采用的图解内插求照谁误差的方法及其存在的主要缺点,然后通过实例介绍用回归分析法求照准误差的原理和应用。通过对比分析,说明了回归分析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