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汤丹铜矿是东川矿区探明的大型铜矿床之一,已探明铜储量超过129万t。矿床位于东川矿区东南部,是典型的东川式铜矿床。铜矿体主要赋存于落雪组白云岩中,少量矿体赋存于黑山组碳质板岩中。矿石类型按产状主要分为2种:一种为产在白云岩中的层状铜矿石,矿石矿物以斑铜矿、黄铜矿、辉铜矿为主;另一种为与菱铁矿和石英共生的脉状富矿石,矿石矿物主要为斑铜  相似文献   

2.
卢社香 《矿产与地质》2007,21(2):152-157
论述了济源西北部地区的地质背景、铜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并与中条山地区铜矿床进行了对比,探讨性地将济源西北部的铜矿归为中条山地区的胡蓖型、铜矿峪型、横岭关型等几种成因类型,并指出在济源西北部寻找这几种类型铜矿床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3.
根据大量的考古出土实物,以及依据古籍中涉及矿物的形态、颜色、光泽、解理、断口、味感和某些化学性质的描述,我们认为中国古代认识的主要含铜矿物已达13种。它们是:自然元素一种:自然铜;硫化物三种:黄铜矿、辉铜矿、斑铜矿;硫盐三种:硫砷铜矿、车轮矿、黝铜矿;氧化物二种:黑铜矿、赤铜矿;硫酸盐二种:水胆矾、胆矾;碳酸盐二种:孔雀石、蓝铜矿(详见正文附表)。  相似文献   

4.
东川铜矿是我国著名的铜矿区之一。前震旦系东川群落雪组白云岩中的铜矿,1941年谢家荣曾命名为东川式铜矿。其中有一种铜矿石呈细脉状,李洪谟、王尚文称为“马尾丝矿”,并认为它是岩浆热液沿灰岩叶理交代生成。谢家荣提出它是藻类组织,“为铜矿所交换或充填者”。1947年孟宪民也作了详细的研究。 1981年龚琳、王承克提出铜矿沿叠层石基本层分布,密集时可连成纹理,构成特有的“马尾丝”构造。“马尾丝”铜矿是富矿,含铜品位一般为1~3%。1984年,笔者在东川穿天坡东川群落雪组,采到一些铜质叠层石,现提出一些看法,对研究叠层石与铜矿  相似文献   

5.
<正>四川会理黎溪地区是西南地区重要的铜矿产地,区内主要分布有两种类型铜矿床:一是以拉拉铜矿为代表的赋存于河口群海相火山-沉积变质岩系的IOCG矿床(Zhu和Sun,2013),二是以黑箐铜矿为代表的赋存于东川群落雪组白云大理岩中的黎溪铜矿(盛东劲,1984)。其中,后者包括黑箐、中厂、铜厂沟等13个小型矿床和矿点(仇定茂,1989),原被认为是喷流  相似文献   

6.
江西九瑞地区是我国铜矿资源重要分布区,已查明铜矿类型主要有斑岩型、矽卡岩型和块状硫化物型.近年的找矿勘查工作,在北山矿区块状硫化物铜矿体下盘碎屑岩中发现了细脉浸染型铜矿化富集地段,这是九瑞地区一种潜在的铜矿新类型.  相似文献   

7.
崔宁  陈建平  向杰 《地学前缘》2018,25(3):13-30
铜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色金属,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韧性,被广泛用作热和电的导体,此外,铜还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和各种金属合金的组成部分。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机械的制造中,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材料。中国铜矿资源丰富且产量巨大,截至2015年底,中国铜矿查明资源储量为9 910.20×104 t,同比增长392.20×104 t,较“十一五”增长23.30%。该研究以矿床成矿系列等先进的成矿地质理论为指导,以Ⅲ级成矿区(带)为单位,全面总结了中国铜矿的成矿类型,综合利用物化探、自然重砂、遥感等资料所显示的地质找矿信息,应用GIS技术,实现对铜矿资源潜力的预测评价。通过该研究,全国共划分了63个铜矿成矿区带,9个铜矿预测类型,379个铜矿预测工作区,获得2 000 m以浅预测资源量3.07×108 t。其中,以西藏的资源潜力最为巨大,其2 000 m以浅预测资源量约为0.60×108 t,约占全国预测总量的28.50%。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中国铜矿资源丰富,区域分布广泛,相对集中,具有显著的时空分布特征,空间上受大地构造演化的控制,时间上以中-新生代为主;中国铜矿可划分为9种预测类型,其中以斑岩型和夕卡岩型在我国储量最为丰富,也是未来找矿的主要类型;铜矿预测资源量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且深部资源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8.
周翔 《云南地质》2012,(3):320-324,304
玄武岩中铜矿的含矿岩系是指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2e)上部~宣威组(P2x)底部的一套含铜背景值较高、且有明显铜矿化及铜矿层存在的含矿火山地层组合。依据容矿主岩,可分为三种类型:玄武岩型铜矿、玄武岩含碳沉积岩夹层型铜矿及沉积间断面上铝土质泥岩铜矿。  相似文献   

9.
李金春 《矿床地质》2009,28(4):473-480
天鹿铜矿床是古生代海相砂页岩型铜矿.其铜矿石主要为粉砂岩型,包括斑铜矿矿石、辉铜矿矿石、辉铜矿斑铜矿矿石、黄铜矿斑铜矿矿石、黄铜矿矿石、黄铁矿黄铜矿矿石等6种自然类型.矿石结构主要为结晶结构和交代结构,矿石构造以浸染状为主.主矿层中的矿化沿岩层垂向具有明显的分带性,从底部到顶板为:斑铜矿→辉铜矿→黄铜矿→黄铁矿,具有典型的化学沉积成因铜的硫化物排列组合特征.这些特点与中国及国外海相砂页岩型铜矿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斑岩铜矿的成矿大地构造类型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我国,斑岩铜矿有二种大地构造类型:地槽型斑岩铜矿和地洼型斑岩铜矿,后者又可称后克拉通型斑岩铜矿。按构造类型,地槽型岩铜矿分为二种:地槽期斑岩铜矿和褶皱带期斑岩铜矿。产于优地槽期下沉阶段的斑岩铜矿,见于中条山铜矿厂,其斑岩体主要由变石英二长斑岩和  相似文献   

11.
模式的提出近二十年来,欧洲的喀尔巴阡-巴尔干成矿带已成为世界上拥有丰富铜矿资源的地区之一.它位于古地中海欧亚成矿带的西部.该带蜿蜒穿过了喀尔巴阡-巴尔干的几个国家,自西北的捷克斯洛伐克经匈牙利、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到保加利亚. 在1979年的欧洲铜矿会议上,西里托根据这一矿带上斑岩铜矿的特征提出了喀尔巴阡-巴尔干斑岩铜矿体系图,简称为巴尔干模式.这是一种四位一体的复合矿床,即除斑岩铜矿、夕卡岩矿、铅锌交代矿外,尚有块状硫化物的这样一种复合矿床(图1). 喀尔巴阡-巴尔干矿带上的这一块状硫化物铜  相似文献   

12.
峨眉山玄武岩组铜矿化与层位关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地球化学急变带控矿的分带性规律,在滇黔边界发现了新类型的铜矿化及工业矿体找矿线索。铜矿化一般赋存在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组,二者之间难于识别,铜矿物以自然铜和黑铜矿为主,赋存于特定的熔结凝灰岩、火山凝灰角砾岩层位,形成作用与有机质有关,很可能形成一种新的铜矿工业类型。基于野外调研和室内岩矿鉴定,按铜矿化的矿物组合及赋存特点,初步划分为:硅质沥青铜矿化;次生氧化、硫化物铜矿化;团块浸染状自然铜矿化;热液蚀变沸石化型黑铜矿化;凝灰角砾岩型黄铜矿化和碳质、硅化木铜矿化等6种铜矿化类型。这些矿化类型分别与相应的玄武岩组韵律层相对应,其中,沥青质铜矿化类型在区域上分布广泛,沥青广泛充填于熔结凝灰岩的气孔和含矿凝灰岩、碳泥质岩石破碎带中,自然铜、黑铜矿等矿物赋存于硅质沥青岩中,矿化层稳定,找矿标志明显,具有重要的创新性研究意义和找矿价值。  相似文献   

13.
赞比亚西北省索卢韦齐县铜钴多金属矿主要存在三种矿化类型,第一种是层控型铜矿,矿石矿物为黄铜矿、黝铜矿、辉铜矿,多呈条带状、透镜状等形态,平行黑云石英片岩和二云石英片岩的片理展布;第二种为沉积型铜矿,受到背斜和穹窿的控制,含矿岩系主要为加丹加超群(Katanga)下部罗安组(Roan)页岩、砂岩,金属矿物主要为水胆石、孔雀石、蓝铜矿,多呈星点状、浸染状、斑杂状、团块状等分布在含矿页岩、砂岩中;第三种是热液型铜矿,充填在加丹加超群及其更老的地层中,矿化类型为黄铜矿黄铁矿石英脉型,一般为小型脉状矿床。该类型矿床可与前两类矿床叠加,使矿石品位提高。  相似文献   

14.
天鹿铜矿床粉砂岩型铜矿石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鹿铜矿床是前陆盆地古生代海相砂页岩型铜矿,铜矿石主要为粉砂岩型,包括辉铜矿矿石、辉铜矿斑铜矿矿石、斑铜矿矿石、黄铜矿斑铜矿矿石、黄铜矿矿石、黄铁矿黄铜矿矿石6种自然类型,矿石结构主要为结晶结构和交代结构,矿石构造以浸染状为主,主矿层中的矿化沿岩层厚度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性,从底部到顶板为:辉铜矿→斑铜矿→黄铜矿→黄铁矿,为典型的化学沉积成因铜的硫化物排列组合特征,上述特点与我国及国外海相砂页岩型铜矿一致。  相似文献   

15.
硫铟铜矿在福建紫金山铜金矿床的发现及深部找矿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少怀  何升  黄宏祥 《地质通报》2014,33(9):1425-1429
硫铟铜矿(CuInS2)是一种罕见的铟独立矿物,在中国未曾报道过。在研究福建紫金山铜金矿床深部矿石矿物组成时,首次发现了硫铟铜矿。硫铟铜矿通常见于中高温热液矿床,紫金山铜金矿床东南矿段铜矿体中出现了硫钨锡铜矿、硫钼锡铜矿、硫铁锡铜矿、硫砷锡铜矿、锡砷硫钒铜矿、似黄锡矿、辉钼矿等高温矿物,指示紫金山矿床深部成矿温度较高,成矿流体中In、Sn、Pb、Zn、Mo、W含量较高,具有斑岩型等中高温热液成矿系统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6.
南秦岭柞山地区铜矿成矿类型、成矿规律及找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西社 《地质与勘探》2012,48(4):750-741
[摘 要]南秦岭柞山地区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其西起柞水县,东到山阳县,面积约3000km2。其地处南秦岭海西-印支褶皱带东段,主体夹持于商丹缝合带与凤镇-山阳大断裂之间。作者总结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对热卤水喷流沉积型铜(银铅)矿、沉积-改造层控型铜矿、热液脉型铜(镍)矿、矽卡岩型铜(铁)矿、震裂岩型铜矿、斑岩型铜(钼、金)矿等6 种铜矿成矿类型的特征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柞山地区铜矿的成矿规律,指出热水喷流型铜矿、斑岩型铜矿、沉积-改造层控型铜矿最具找矿潜力。目前已知的矿床(点)均受具导浆、导热、导流、导矿功能的区域性凤镇-山阳大断裂控制,并沿其两侧展布。未来一段时期,柞山地区铜矿找矿主攻类型为热水喷流型铜矿、斑岩型铜矿、沉积-改造层控型铜矿。找矿靶区首推柞水县银洞子矿床深部、山阳县池沟铜矿点、柞水县冷水沟铜矿点,次为柞水县张家坪铜矿点、山阳县色河铺铜矿点。通过进一步勘查有望取得铜矿找矿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7.
论“东川式铜矿”的成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龚琳  王承尧 《地质科学》1981,(3):203-211
云南东川地区,元古界昆阳群落雪白云岩中规模巨大的层状铜矿,1941年由谢家荣命名为“东川式铜矿”[1],用以代表与闪长岩有关的岩浆热液矿床。李洪谟、王尚文(1941年)、孟宪民等(1948年)[3]对这一成因观点都有详细的论述。1960年后,孟宪民指出,东川铜矿可能为沉积成因。笔者在东川白锡腊、因民、落雪、汤丹等地,发现铜矿床中保留了很多沉积成岩的标志,同时根据脉状铜矿是变质脉、岩浆岩的同位素年龄小于层状铜矿等特征,从而提出了沉积变质的成因认识。1975年,桂林冶金地质研究所提出此类矿床应更名为火山—沉积—浅变质矿床[4]。近年来,通过对含矿层的岩相和岩石学的研究、铜矿与藻类叠层石关系的研究,笔者认为,“东川式铜矿”的成因不是单一的,是沉积成岩、蒸发成岩、变质改造等多成因、多阶段形成的一种复合矿床,本文就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苏海图火山岩属于纸房-琼河坝火山岩带,出露的地层主要有泥盆—二叠系火山岩。首次在新疆苏海图地区蚀变玄武岩中发现自然铜矿化,矿化与绿帘石化、碳酸盐化、孔雀石化、硅化等关系密切,显示热液成矿特点。电子探针研究初步表明,铜矿物组合为自然铜、赤铜矿和黑铜矿等,自然铜被赤铜矿、黑铜矿不同程度交代;已发现的铜矿物中,尚未发现自然铜与其它铜的硫化物之间存在接触关系,暗示自然铜为原生铜矿物,矿化与火山间歇期热液活动有关,属于火山岩型铜矿化。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苏海图含矿玄武岩不具有地幔柱玄武岩特征,自然铜矿化和地幔柱岩浆作用无关。同一岛弧带上的琼河坝地区以斑岩型、矽卡岩型铜矿为主,苏海图地区火山岩广泛分布,可能存在多种铜矿化类型,自然铜矿化是该地区一种新的矿化类型,对寻找铜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收集研究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铜矿床的发现和勘查过程、矿床地质特征、物化探异常特征、勘查方法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矿体特征进行了归纳,提出了将长江中下游主要铜矿体划分为二型四式的矿体类型划分方案.分别建立了四种类型铜矿体的找矿模型,并建立了铜矿体综合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20.
吴礼锟 《云南地质》1989,8(2):154-163
易门铜矿是我省大型铜矿山之一。大量地质勘探和矿山开采所积累的资料表明,矿床不仅有一定的地层层位,与一定的岩性(岩相)有关,而且受控于一定的构造,对控矿构造可归纳为几种类型。一、概况易门铜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是元古界昆阳群。铜矿床主要赋存于落雪组铜厂段和绿汁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