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当前海图产品质量评定方法的不足,运用数学分析方法,结合模糊综合评判原理,建立了一种海图产品质量评定的数学模型。首先介绍了当前海图产品质量评定的方法及模糊综合评判的基本原理;然后通过分析海图质量的影响因素和质量分级方案,确定相应的评判方法和质量标准数值化方法;最后按照模糊综合评判的一般步骤构建适用于海图产品质量评定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利用各评价因素对不同质量等级的隶属度来体现其反映的质量信息,使质量本身所具有的模糊属性得到体现和尊重,避免了基于刚性质量观的评价所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矢量地图数据的加密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闵连权 《海洋测绘》2005,25(2):55-57
加密技术是保障数据安全的最主要的手段,结合矢量地图数据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混沌序列的数据加密算法。实验证明,该算法加密效率高,保密性好。  相似文献   

3.
以Shape格式矢量数据的结构特点、存储方式为基础,采用ADO.NET技术,实现了Shape格式地图矢量数据的数据集的转换和存储。为采用关系型数据库技术管理Shape格式数据以及建立Shape数据的空间拓扑关系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罗胜  刘萍  何乔 《海洋测绘》2007,27(5):66-69
分析了影像地图质量的各级质量元素,并针对影像地图的多质量因素,且大部分因素无法用固定数学模型描述等特点,引入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估,经实例证明此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5.
刘兴科  李滨 《海洋测绘》2013,33(3):79-82
针对目前地图数据手工分发方式时效性差以及网络分发安全性低的问题,将信息隐藏技术引入到地图数据网络分发过程中,旨在提高地图数据分发的安全性和时效性。在对地图数据网络隐藏分发一般流程进行描述的基础上,重点对地图数据的分发前组织与接收后重组、地图数据隐藏与分析等关键技术进行详细的剖析,为地图数据网络隐藏分发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基于栅格瓦片技术生产的Web电子海图虽解决了跨浏览器显示的问题,但其显示速度、渲染效果及交互能力仍无法满足现在用户的需求。为了实现Web电子海图的大规模应用,针对栅格瓦片技术支持的下电子海图中存在的缺陷,提出基于开源地图服器Geoserver与地图可视化JS库Leaflet的矢量瓦片技术优化方案,包括海图数据预处理、矢量切片的制作、矢量瓦片数据多样式显示及矢量瓦片数据要素查询等,通过在实验室海洋信息展示平台中的验证与测试,实现了矢量电子海图数据在Web页面上的多样式灵活显示及交互功能,证实了优化方案的可行性及高效性,整体提升了Web海图服务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当前多源地图数据的非共享性等特点严重制约了地图数字出版流程的顺利开展。为了有效解决多源地图数据到印前数据的转换问题,根据多源地图数据的类型及特点,结合出版对地图数据的特殊要求,建立并实现了一套完整的由多源地图数据转换为印前数据的方案,并通过具体应用得到有效的验证。  相似文献   

8.
海洋工程结构的多目标模糊优化设计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从模糊综合评判的角度出发,研究了海洋工程结构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追逐目标的重要性因子;通过模糊变换求得方案的模糊评判;并用理想评判集的模糊识别法确定设计方案的优劣。从而进行结构的优化设计。文章还给出了海洋平台桩腿结构的模糊优化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9.
琉球群岛邻近海域浮游植物多样性的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基于1997年7月中日合作副热带环流调查的资料,运用模糊数学原理对流球群岛岛链两侧副热带环流水域的海洋浮游植物多样性程度进行了模糊综合评判,界定了各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的阈值评判集合,结果表明,此海域服游植物的多样性程度是属于高的,用相同的多样性指数阈值评判集合对调查海域的浮游硅藻和甲藻分别进行多样性程度的模糊综合评判,结果表明,浮游硅藻和甲藻的多样性程度评判结果有不同程的下降,表明不能用与浮游植物相同的评判信息对同一群落的硅藻和甲藻分别进行评判。Shannon-Weaver指数较适合于浮游植物多样性的模糊综合评判,但必需同其他多样性指数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10.
用模糊聚类方法,得出每种矿产的聚类中心,由此定义一个新的从属度,对预测单元进行模糊综合评判。该方法基本解决了预测单元多,已知条件少的成矿预测问题。  相似文献   

11.
曾渊  杨晗熠  熊丛博 《海岸工程》2006,25(2):100-106
根据港口评价的过程和特点,引入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判等研究方法,进而提出了修正AHP-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并以此为理论基础建立港口评价模型。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主观因素对评价的影响并使港口评价定量化。工程的应用结果证明,该评价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浅剖数据质量评价指标不一、定量化不足的问题,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原理,结合德尔菲法及模糊评价方法,建立了浅剖质量评价的模糊层次分析技术流程,构建了多层次的浅剖质量评价模型,确定了3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给出了各指标在质量评价中的定量权重,定出了4个质量评价等级。文章应用评价模型对深海及浅海两套浅剖数据集进行了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及最大隶属度原则,深海浅剖数据总体质量为中等,浅海浅剖数据总体质量为良好。结果显示,该模型可以有效地将专家主观经验以知识驱动的形式转成定量化评价指标,给出的评价结果客观、可量化,减少了数据质量评价过程中人为主观因素影响和片面性,可为数据进一步应用提供较为准确的应用等级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水质评价是进行地下水资源开发、管理的基础,地下水水质预测是对未来的地下水水质变化趋势进行预报,可为地下水污染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在模糊综合评价中,分别采用聚类权法、加权平均算子和级别特征值法,对传统方法的权重确定、算子选择和结果向量分析等关键环节进行改进;在指数平滑预测中,根据拟合结果确定指数平滑的类型,采用试算法选取权系数,并应用于大沽河地下水源地水质评价和预测。评价结果表明,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可解决传统方法的不适性问题,可根据级别特征值比较评价等级相等的水质,更具实用性和合理性;预测结果表明,李戈庄采区和仁兆-朴木采区未来十年水质将持续恶化,且通过卡方检验分析2016-2017年预测的误差,验证了预测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大多数传统的水质评价方法往往将评价标准或参照标准处理成点的形式存在一定的不足,将可变模糊评价方法引入海水水质评价,设计并建立基于 ArcEngine 的海水水质可变模糊评价系统,通过ArcSDE数据引擎和专用开发数据库访问类访问SQL Server中的海水水质评价数据库,在Visual C#2008开发环境下,将可变模糊数学模型与GIS空间分析手段集成,实现了海水水质等级评价结果的直观化、可视化表达。结果表明: GIS技术和可变模糊评价方法应用于海水水质综合评价中是完全可行的,为控制环境污染、进行环境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海洋灾害地质评价基础上的我国近海海底稳定性区划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杜军  李培英  李萍  高珊 《海洋学报》2014,36(5):124-129
通过对我国近海灾害地质类型的分析、评价进而进行海底稳定性区划研究,旨在反映近海地质环境对人类工程活动的适宜程度。文中提出了海底稳定性评价的概念,构建了以地震动、工程地质、地貌、直接型灾害地质类型和限制型灾害地质类型为主要评价指标的海底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权重值;将我国近海海底划分为6′×6′的网格单元,并以近海海底灾害地质图、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地貌图等矢量化图层为数据源,建立了模糊评价模型并对近海海底稳定性进行了定量评价。在此基础上将我国近海海底区域稳定性从稳定到不稳定划分为五级。  相似文献   

16.
针对莱州湾南岸咸水入侵区地下水质连续、渐变和边界模糊的特征,利用规格化变换对莱州湾南岸地下水化学组分数据进行标准化,采用夹角余弦法作为相似系数,用平方法计算传递闭包构造模糊等价矩阵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将莱州湾南岸地下水划分为3类并绘制其平面分区图.在此基础上,用探索性数据分析技术的箱线图分别识别各类地下水各组分的分位数、中位数、极值等数据分布情况,并结合 Radial 图绘制各类地下水各组分均值;利用基于 CA 舒卡列夫分类方法的 Piper三线图识别了各类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最后在相关分析基础上选取代表性指标绘制等值线图,结合模糊聚类分区探讨了分区各指标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内在机理.综合上述分析,定义玉区为海水入侵重点治理区,域区为海水入侵综合防范与整治区,芋区为卤水区.  相似文献   

17.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芝罘湾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如何科学地评价海水水质是备受大家关注的问题,海水的评价目前共有三类模型,前两种方法已得到广泛应用,本文运用第三类方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芝罘湾水质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证明海水水质的下降是由于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该方法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各因素的综合影响,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海上油田由于合注合采导致中、高含水期油层的油水分布复杂、影响因素多、识别难度大等问题,而且考虑到海上油田“寸时寸金”的现实情况,根据密闭取心井资料,提出了利用密闭取心现场实验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识别油层水淹状况的有效方法。选择了6个油层水淹状况评价参数,构建了模糊评价矩阵,确定了各参数权重系数,利用加权平均的算法,计算了油层水淹状况综合评价指数。从现场实验评价和岩心观察评价两个方面对油层水淹状况进行了二级综合评价。利用该方法对绥中36-1-B19井进行了综合评价,并给出其纵向水淹强度的排序,及时有效地指导了该井的射孔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