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传礼 《热带地理》1989,9(1):87-93
标志是一种图画语言,也是一种符号,并广泛用于社会中,它与地图符号性质有共同之处,只是应用范围、特点有所不同。研究“标志”的规律,感受特点和图形变异,可以作为设计专题地图符号的依据之一。地图是通过地图语言,即符号、色彩、文字构成的符号系统,而这三者,也都是标志设计的基本要素,如能将专题地图符号与社会上的标志进行信息交流;这将能迅速与读者建立共同语言,有助于专题地图图例的规范化、标准化,对专题地图符号设计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理学者服务于中国外交的途径之一,是提供中国与周边国家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专题地图。跨界民族分布图就是展现国家地缘关系的一种专题地图。目前的跨界民族地图表达方式不能呈现出国界的影响,无法服务于跨界民族的地区管理,为此,探索接近现实、易于理解的国界两侧跨界民族文化亲缘关系的专题地图十分必要。为弥补常见跨界民族分布地图的不足,从四个角度探索了地缘文化制图形式:跨界民族地区图斑空间单元尺度、多民族构成、两侧行政区边界不完全对位和语言亲缘度,设计了刻画地缘语言的亲缘度系数,而后绘制出专题地图。研究的结论为:第一,从数据的可获得性上看,跨界民族文化亲缘度地图的图斑空间单元以相当于中国县级区域的空间单元较为合适;第二,与传统的跨界民族分布图相比,跨界民族地缘语言亲缘度公式包含更多的因素,所作地图可呈现出更为精细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MapInfo是由美国MapInfo公司推出的一个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它能够把大量信息直观地与地图有机联系起来,使枯燥无味的表格数据可视化。专题地图的编制是其特色之一。专题地图由地理底图和专题内容构成,应用十分广泛,例如在教学中经常会用到人口分布图、年平均降水量图、人口年龄结构图等都属于专题地图。  相似文献   

4.
基于旅行者运动轨迹的时间地图变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时间地图是一种以时间为量测单位,替代传统道路专题地图中空间距离的专题地图。假设可以使用空间方向和时间两个属性来构建时间地图的两个维度,并基于旅行者的运动轨迹,采用地图学制图原理和数学分析方法,给出了传统道路专题地图中的道路变换到时间地图中的数学变换模型,分析了变换模型的特性。研究了时间地图的变形内涵、测度方法,给出了对应的变形测度计算公式,解释了其相应的地理学意义。最后以江苏省道路为实例对象,将江苏省道路专题地图中的道路变换到时间地图中,分析了时空地图的结构和表达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基于旅行者的运动轨迹,可以将传统道路专题地图中的道路变换到时间地图中。旅行者出发点的位置和出发点周围的道路等级、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是影响时间地图结构和表达的重要因素。时间地图和传统地图之间具有相似性。余弦相似度指数能够测度时间地图和传统地图的相似性,地图相似性指数既表征了时间地图和传统地图相互关联特性,也反映了地图认知的难易程度,而且局部相似度指数也反映了时间地图在局部区域受到了外力的作用程度。提出的时间地图变换模型拓宽了变形地图的变换方法,将对交通可达性等问题的研究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近三十多年来,地图事业在普通地图已趋完善的基础上,迅速地发展着各种各样的专题地图和地图集。这样的地图发展趋向标志着认识的深化和科学的进步,也充分反映了我国制图事业的兴旺发达。1984年出版的《山西省自然地图集》,就是其中一本高质量的专题地图集,是值得祝贺和学习的优秀科学作品。  相似文献   

6.
地图制图自动化是地图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对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采用Representation技术,以昆明市入滇河道(管线)专题地图制图项目为例,研究探讨基于规则化数据驱动的计算机地图制图表达,部分解决了传统上必须通过大量人工编辑才能够完成的制图任务,特别是实现了传统上需要以破坏数据的GIS属性为代价才能够实现的地图制图效果,结果表明:基于规则驱动的计算机地图制图表达技术能够兼顾GIS和地图制图对数据的不同要求,可快速完成地图制作,并达到传统地图制图效果,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具有广阔的推广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1 数据绑定的实现。MapX5.0提供了数据绑定的功能。数据绑定就是将数据从数据源放入MarX的处理过程,其作用如下:1)通过数据绑定,可以以地图中的图形对象来显示数据;2)将属性数据绑定到地图中,为创建专题地图打基础。  相似文献   

8.
专题地图作为地图中的一种,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重点反映一种或者几种地理要素,其应用领域也相对较为广泛。在社会经济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专题地图制作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生产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从专题地图的概述出发,讨论专题地图制作的技术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9.
专题地图是应某一方面的专门需要,以特殊的表现手法,突出地表示某一种或数种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或某一现象的多方面指标的地图。人类对复杂多样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认识程度的不断深化,以及相关学科的渗透,促进了专题地图的发展。不仅丰富了专题地图的内容,为专题地图新品种的大量涌现和质量的不断提高提供了可靠的依  相似文献   

10.
基于规则的植被地图综合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植被地图综合是专题地图综合的一个特例,需要遵循地理数据综合规则,以解决因表达空问缩小而造成的地物要素间的冲突问题,确保图面上图形表达的合理、清晰和美观;同时植被地图综合也要遵循植被分布自身的规律。该文主要研究和分析影响植被地图综合的主要规则,首先描述植被地图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讨论影响植被地图综合的主要综合规则,并简要介绍了用于表达综合规则的产生式规则方法,用实例描述了这些规则在植被地图综合各个阶段的应用和结果,以此来反映综合规则在植被地图综合过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世界上地图出现最早的国家之一.历代有过一些著名的地图学家和不少重要的地图作品,在世界地图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只是到了近代才比西方国家落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地图学有了很大的发展.首先建立了国家基本地形图系统,并完成全国1:5万和1:10万航测地形图,编制出版了一批全国和省、县普通地图.在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农业,环境、海洋等专题制图方面取得很大的成绩,编制了相当数量中小比例尺专题地图和全国与省区地图集.在地图投影、制图综合、专题制图、综合制图等理论研究方面已取得一批成果.近十年开展的计算机辅助制图与遥感制图迅速发展,已局部应用于专题地图编制.  相似文献   

12.
一、制图实验的现实意义 遥感资料的制图分析与处理,是当今地理制图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也是科学信息的重要源泉。 早在三十年代中期,曾世英先生就已提出空中摄影测绘地图对地理研究的重要性。到六十年代初,我国地理学家提出了用航空象片编制专题地图的方向。虽然在五十年代我国已引进航空摄影技术,主要用于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对提高地形图的质量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在专题地图方面的利用,只在一些部门进行局部性试验。例如,地质调  相似文献   

13.
国家经济地图集计算机制图系统的技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启章  刘岳 《地理学报》1994,49(6):517-525
中国国家经济地图集的编辑工作采用了计算机制图技术,其先进性体现在具有地图设计、编辑和制版等多种功能的一体化制图系统中。这个系统选用了合理的软、硬件支撑环境,并自力更生地完成了制图数据库、地图色彩库的设计和建立,以及智能化统计制图软件、地图色彩自动设计软件、电子地图软件等的开发和应用。本文将主要介绍这些实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由福建省地方志编篡委员会编制、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福建省自然地图集》已于1998年出版发行。本图集是以专题地图的形式,把有关福建省的自然条件、资源分布、环境状况等资料综合地表示于其中,以反映福建省的自然地理面貌和各种自然要素的基本特征和分布规律,以及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的成果。该图集的特点:1-它是福建省首次编制的综合性自然地图集,又是作为省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增加省志的科学性、整体性和可读性,这是一大特色,在全国也是创新。2-以地图为主体,综合彩照、文字、统计图表、卫星遥感和机助制图等…  相似文献   

15.
专题地图是现代地图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国际上已成为一门活跃的新兴学科。众所周知,凡与空间分布有关的学科,专题制图无不是它的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的表达方式之一,从而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前景非常可观。 现代专题地图研究的两个基本问题,就是专题地图的内容问题与图型问题。因为专题地图图型比较普通地图图型更为复杂多样,涉及的学科广,要求制图技术高,是一个  相似文献   

16.
地理信息系统可视化专题制图要素分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安荣 《地理学报》1998,53(B12):61-66
本文以地理信息系统(GIS)可视化效果为目标,以制图信息理论为指导,根据专题地图分级表示方法的特点,在分级定量标准和分级方法两个方面,探讨了GIS可视化专题制图要素的分级问题。文章首先确定以地图分级信息量来测度GIS可视化效果,在通用地图综台信息量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拟定了计算“制图要素分级信息量”的新公式;井针对现有数列、级数分级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分段数列、级数分级”方法。然后,以薪公式为分级定量标准和寻优目标,应用分段数列、级数分级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并与传统分级定量标准和分级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获取的优化分级方案具有较好的可视化效果。  相似文献   

17.
王俊友  朱良 《地理教学》2013,(10):12-14,45
正一、心理地图的涵义美国《国家地理标准》认为:心理地图,是人们对地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内化了的印象,它反映了人们对位置和不同尺度区域的认识。心理地图首先是一种地理表象,具有空间性,是对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空间演变和发展的主体的反映。同时,心理地图也是一种记忆表象,它具有记忆的功能,能在头脑中将地理表象保持和再现,可以通过长期有意识的记忆训练,帮助学生获得比较稳定的地域知识和空间认知。本研究认为心理地图的内涵包括以下几方面:(1)心理地图是包含各种地理信息的地图在人  相似文献   

18.
适应国土规划(整治、开发、利用)事业发展形势的需要,近年来我国地学界在总结几十年生产实践和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编制了许多实用性的专题地图,将完成一整套覆盖全国的1∶100万比例尺的自然条件系列地图。这些地图是进行各级国土规划的基础资料,主要供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科技界实际从事规划工作的人员,进行国土规划和经营土地使用,也是科研和教学所需的地理环境和资源信息的丰富资料。  相似文献   

19.
“盛世修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自古迄今地方志与地图就有不解之缘。地图以其简明直观的特点,生动形象的表现方法,信息丰富和替代文字记述的功能,成为方志体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因此,我国历史上有“无图不成志,有志必载图”之说。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地方志的种类增多了,分类也越来越明细。因此,在地图的选题、内容和表示方法以及地图的色彩设计诸方面,对地图制图工作提出了一些新课题。但当前在各类方志编纂工作中,则存在着重视文字表述有余,忽视地图在方志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倾向。我们在大型企业的厂志编纂工作中,对厂志地图制图问题进行了探索。述之如下:  相似文献   

20.
苗李莉  彭胜潮 《地理学报》2014,69(7):1039-1039
正由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杨萍等人编制的大型沙漠化专题地图集《西藏综合自然与沙漠化图集》于2014年在科学出版社出版。该图集内容丰富、设计新颖、印装精美,是近年来我国地图集出版领域的精品之作。图集为八开本,中英文对照,共计150多页。图集以西藏自治区综合自然数据和图件为自然和地理基础,根据研究组多年积累的研究成果、学术论著,科学图件,以西藏沙漠化研究为主线,通过直观、科学的制图表达手段,以图表、数据、实地照片和地图等表现形式,集中表达了西藏沙漠化土地分布状况、成因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