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地质实验测试工作已经走过了六十年的历程,为我国地质事业和地质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地质实验测试工作六十年之际,由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地质矿产实验测试分会与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主持编辑出版了《地质实验工作60周年文集》。该文集由吴淑琪、周金生、罗代洪主编,2013年11月地质出版社出版发行。五十周年时,由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地质矿产实验测试分会与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于2003年主持编辑  相似文献   

2.
徐洛  金敏  赵丽丽 《安徽地质》2016,26(3):163-164
地质实验测试提供的数据和结果是提供准确勘查成果的科学依据,在省财政出资的地质勘查项目中,承担实验测试工作单位只有通过计量认证、取得地质勘查的实验测试资质的前提下,才能开展具有计量认证能力范围内的实验测试工作。  相似文献   

3.
针对地质实验测试工作的新发展以及面临的新问题,讨论了地质实验测试档案中电子文档与纸质文档各自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提出了电子文档管理的合理方式和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地质实验测试科技八五进展及九五发展计划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金生 《岩矿测试》1996,15(1):42-52,57
从岩矿测试、岩石矿物学研究、选冶技术、非金属矿开发利用、标准物质与标准方法、分析仪器的研制与技术改造等专业例举了代表性成果,对八五期间地质实验测试领域技术主要进展作了回顾;并依据地质矿业生产与发展的客观实陆,提出了九五期间地质实验测试技术发展计划设想,其重点是加强基础研究,发展高新技术、增强经济效益,促进地质科学研究和地质的矿取得重大突破以及地矿产业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结合具体实例探讨了地质实验测试过程中的有效信息和异常信息及异常信息提取的相关问题,阐述了地质实验测试异常信息的集成应用在地质科学研究、地质勘查和地质实验测试中的意外作用。意在强调地质实验测试技术人员应充分重视异常信息的发现、提取和集成,加强学科间的交叉与合作,推动地质实验测试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曹景阳 《地质学刊》2008,32(4):323-323
2008年10月24日~26日,一年一度的华东地区地质实验工作交流研讨会在风光旖旎的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召开,来自华东地区的九家地质实验单位3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周康民副院长主持。与会代表就各自单位近年来在地质实验领域的分析测试及科研取得的成绩、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取得的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充分交流,并就目前地质实验测试行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工作思路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我国十年地质调查实验测试研究主要成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屈文俊  吴晓军 《岩矿测试》2012,31(2):201-209
我国地质调查实验测试研究项目主要来源于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成立十年来,在地质"野战军"装备计划的大力支持下,在地质行业强大需求的推动下,我国的地质实验测试技术得到发展,分析测试仪器装备得到加强,实验测试人才队伍逐渐壮大,分析测试水平及能力明显提升。基本建立了从主量、微量到痕量元素分析,从无机组分到有机组分分析,从固体、液体到油气样品分析,能全方位覆盖地质调查样品类型、满足地质调查需求的实验测试技术方法体系及相应的样品分析能力。文章介绍了十年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支持的地质调查实验测试研究项目情况,从无机测试分析技术方法、有机测试分析技术方法、同位素测试技术方法及应用、地球化学系列标准物质研制、地质实验仪器研发及升级改造、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推广等六方面总结了我国十年地质调查实验测试研究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8.
地质实验、测试工作,是地质调查、矿产普查、勘探和地质科学研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各项试验测试参数的精确度、灵敏度以及实验测试工作的生产效率对提高地质找矿效果,推动地质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地质实验、测试工作与许多因素有关:如各类实验测试人员的理论和技术水平;各类实验测试仪器装备的水平;实验测试工作的管理水平。作者认为前两者是基本前提,后者是关键。地质实验、测试管理工作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它既包括硬科学的理论和技术,又包括软  相似文献   

9.
吴淑琪 《岩矿测试》2013,32(4):527-531
地质实验测试是地质工作的眼睛.我国地质实验室从1952年成立地质矿产部开始,至今已走过60周年的风雨历程.60年来,我国的实验测试队伍从当初只有几十人,发展到今天近万人.测试技术从当初只有重量法、容量法和光度法,发展到今天集光谱、质谱、色谱为一体的多种现代化检测技术体系.社会功能从当初单纯服务于地质找矿发展到今天能全面支撑我国资源、环境和地学前缘科学研究.地质实验测试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有力地支撑了我国基础地质研究和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工作,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里凝聚了我们几代地质实验测试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和智慧.本文通过对我国地质实验测试60年来的工作回顾,梳理我国地质实验测试工作的发展脉络,展示几代地质实验测试人的丰硕成果,激励我们发扬优良传统,勇攀科学高峰,为建设一流的地质实验室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0.
余志峰 《甘肃地质》2016,25(3):27-33
地质实验测试是"地质找矿的眼睛",甘肃省中心实验室是地质实验测试行业的重要一员,成立于1942年,至今已有70多年的发展历史。解放前是西北的重要化工策源地,1952年划归地质部,为白银厂铜矿的开发承担了大量分析测试工作。甘肃省地矿局建局后,陆续增设了岩矿鉴定、光谱分析、选矿试验、物性测试等专业,发展成了一家综合性地质实验测试机构。建立了国内规模最大的火试金实验室及贵金属富集方法;承担了镜铁山铁矿、金川铜镍矿等矿山元素赋存状态研究及选矿试验工艺研究;参与编写了地质实验测试专业教科书《岩石矿物分析》第1版至第4版[1],编写了《非金属矿物化性能测试规程》[2]及《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点规程》[3]等专业书籍;作为主要单位参加了1∶20万化探扫面测试方法的制定及样品测试工作;参与了岩石、土壤、水系沉积物及超基性岩、铬铁矿、非金属矿标准物质研制工作;协助西北地区其他单位实验室的组建并培养了大量分析人员。在属地化后,检测能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检测人员积极开展方法创新,利用XRF、ICP-MS、ICP-AES等大型设备代替了部分传统方法或化学分析方法,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度;建立了"甘肃省金属贵金属矿产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科研立项和矿物综合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2001年9月26日,河南省科协科技创新月活动之一的“河南省实验测试与非金属深加工新技术研讨会”在河南省科技馆召开。到会省内学术界代表50余人。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河南省地质学会理事长段子清致开幕词。特邀嘉宾:省硅酸盐学会秘书长李广才发表了热情讲话。段子清理事长在开幕词中指出,我省岩石矿物实验测试与非金属开发具有光荣历史,  相似文献   

12.
周金生 《地质实验室》1997,13(3):145-150
综述了地矿部门实验测试各专业在“八五”期间科学技术的主要进展,提出了“九五”期间需要重点发展的关键技术,对地矿部门实施“二次创业”中发挥实验测试技术的优势和特长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佳木斯地区地下水弥散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佳木斯地区地下水弥散实验研究祁敏(地矿部九○四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双城150100)在开展佳木斯城市环境地质勘察工作中,为了对野外地下水污染的水质运移规律进行模拟,计算弥散系数等水文地质参数,为野外现场弥散试验以及地厂水污染防治提供依据,我们进行了...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地质实验室测试技术和装备有很大发展,技术方法基本配套,对地质勘查,科学研究、矿产资源的评价和开发利用都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地质实验管理水平与测试技术和装备的发展不相适应,严重影响地质实验工作潜力的发挥。尤其与国外条件相似的地质实验室相比,由于管理水平不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能力在许多方面有较大的差距我国地质实验工作在管理领域里也曾有过不少探索,但缺少系统深入研究,对正反两方面经验进行实事求是的总结重视不够。建国初期,管理体制和方法基本上照搬苏联的模式。当时曾对新中国地质实验工作建设起了奠基作用。1958年以后直至10年“文革”,地质实验工作多次受到“左”倾思潮的冲击。规章制度破坏殆尽,队伍涣散,纪律松弛,质量低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地质实验管理工作才开始有了新的变化。按中央科技体制改  相似文献   

15.
奚小环 《物探与化探》2005,29(2):170-170
为使目前开展的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建立在对样品精密测试基础上,受中国地质调查局委托,由国家地质测试中心主办,安徽省地质实验研究所承办,2005年1月6~13日,在安徽合肥举办“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样品形态分析培训班”,推广学习安徽省地质实验研究所研制的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样品形态分析方法。参加培训人员主要来自四川、湖南、山东、江苏、辽宁、江西、福建、吉林、海南、湖北、  相似文献   

16.
程寿森 《地质学刊》1998,22(A12):71-72
经过40年的发展,江苏省地矿厅已形成一支全国著名的颇具规模和现代化的地质队伍,40年来,完成了以亿计的地矿实验项目和样品,提交了1000多份实验研究报告,保证了江苏地质勘查和重点建设工程的完成;先后有44项科技成果分别荣获国家,省,部科技成果奖4项产品分别中类重大奖项和专利技术,为地质找矿和我国地质实验工作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7.
矿物学是地质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也是地质找矿工作中最基础的工作之一。随着现代实验测试技术的飞速发展,矿物学的研究已经从研究矿物外部特征、化学成分、基本结构等描述矿物学阶段,进入到研究矿物矿物学是地质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也是地质找矿工作中最基础的工作之一。随着现代实验测试技术的飞速发展,矿物学的研究已经从研究矿物外部特征、化学成分、基本结构等描述矿物学阶段,进入到研究矿物  相似文献   

18.
《岩矿测试》2011,30(4):389
2011年7月4日—9日,第七届全国地质与地球化学分析学术报告会在嘉峪关召开,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主办,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承办。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局属单位、省局地质实验室、中  相似文献   

19.
《河北地质》2009,(4):F0002-F0002,F0003
中心始建于1965年。是一个具有实验测试分析、选冶试验研究、矿产资源质量监督检测和综合利用技术开发研究等功能的综合性实验测试研究机构。具有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样品测试分析、国十资源部地质勘查实验测试(岩矿鉴定、岩矿测试、选冶试验)、  相似文献   

20.
《岩矿测试》2011,(6):654
《岩矿测试》是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和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共同主办的地质分析测试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是中国唯一的地质分析测试专业期刊,所载内容反映了中国地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