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河南地质》2011,(3):I0001-I0001
胡伟,1963年出生,回族,祖籍河南开封,毕业于南京解放军理工大学,现为开封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长城书画院及河南省大华书画院特聘院士。其作品先后荣获建军八十周年军旅书法家大展优秀作品奖、全国“华山杯”书画大赛二等奖、  相似文献   

2.
《广西地质》2008,(3):F0003
张万卷,1930年3月出生于百色市,自幼酷爱艺术,自学成才,系广西美术家协会、漫画家协会会员,擅长油画、水彩画,有时也画些国画、钢笔画,其作品多次在省级画展中获奖,1990年退休后依然坚持创作,近期,还创作出了《列宁岩》、《兴义马岭河》、《凤山穿窿岩》等一批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3.
文慧  泓艳  雅宁 《山西地质》2014,(4):30-31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大师者也沾染了些许艺术气息。置身于《中国国画创作研究院.水墨视界作品展》的书画活动现场,自己仿佛置身于艺术的殿堂,这里深邃、辽远、无边无际,畅游在这样无限的时空中感受书画世界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4.
庄乾梅,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水墨研究院院士,山东画院特聘画家,浙江钱塘书画研究社社员,北京国画院画家,北京国画艺术家协会花鸟画创作部主任。  相似文献   

5.
《河南地质》2012,(8):I0001-I0001
安延峰,男.汉族.1960年出生,大专文化。2003年调入临颍县国土资源局,先后任副局长、党委副书记。多年来工作之余情系书法.醉心翰墨.勤学苦练.博采众长.孜孜追求。他的作品临摹柳体之俊秀,颜体之雄浑.倾情于王、张之大气,在继承中不断创新。他的几十幅作品先后在《全国庆祝建国60周年“请福、送福、聚福、得福、祈福”书画大赛》、全国“儒林杯”书画大赛、建军85周年全国书法大赛、龙翔鸿运龙行天下全球华人龙年龙宇书法大展.河南省首届公务员书法等大赛中荣获金奖、一等奖、优秀奖。  相似文献   

6.
胡国柱,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国画画家协会理事,山西省美协会员,晋南工笔画研究院副院长,山西民间书画院国画部创作室主任,山西国风书画院展览部主任。其作品入选《九二年全国书画家作品展览》、《首届全国文学艺术大展赛》、《全国中青年书画名家百家精品展》等,先后被日、美及港澳台的知名人士和文博单位收藏。  相似文献   

7.
《河南地质》2010,(3):I0001-I0001
贾松海,号拜石。1962年生,河南临颖人。先后毕业于郑州地质学校、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现任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古生物研究室主任。自幼喜欢书画,坚持自学成才。野外地质生活的磨练和博物馆艺术生活的积累,为艺术创作奠定了基础。师宗李可染画风,十几年以传统笔墨写现代山水。  相似文献   

8.
《河南地质》2008,(11):F0003-F0003
胡伟,笔名子彪。1963年出生于开封,现为河南省书协会员,河南省长城书画院院士。工隶行草。其作品曾在《中国书画报》、《书法导报》、《中国国土资源报》、《开封日报》等报刊发表,多次参加河南省及开封市举办的书法展览并获奖。  相似文献   

9.
《河南地质》2009,(2):I0001-I0001
刘予平,1956年出生,郑州市人,郑州电视台总编室编辑。高级摄影师,中国建筑摄影研究会河南分会常务理事,河南省摄影家协会城市影像艺术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郑州老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从事摄影三十年,作品多次在国家、省、市级报刊发表并获奖。  相似文献   

10.
任庆萍生于江苏丰县,现居北京,专业画家。2000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曾受教于著名画家张立辰、程大利等先生。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级等美展并获奖。并在《中国书画报》等多家报刊、杂志发表作品,2000年举办个人画展。出版《任庆萍花鸟画选》《真水无香》《任庆萍中国画选》等画册专集。著名画家程大利先生评其作品“章法大器,造形很好,有神采。”。现为清华美院全国美术理论研究与书画创作高研班丁雪峰工作室助教,北京国博文物鉴定中心国博画院院长。中国金融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  相似文献   

11.
《山西地质》2013,(6):26-27
陈毓生 袁晓园先生入室弟子,民革党员,政协委员。读书自学,潜心书画数十载。以文养书,以书入画。工写兼到,书画双修,不拘一格,有感而发。擅于书画理论,撰文在《人民日报》、《美术报》、《中国书画报》、《中国书画》、《书法导报》等报刊发表,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其理论专著四部。  相似文献   

12.
7月24日,河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举行“我为单位做贡献”演讲比赛。参赛选手以自身的体会,诉说了对工作的热情和对单位的热爱,为台下观众提供了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本刊现将获奖选手的参赛作品刊登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葡萄状白云岩是天然气藏的重要储集层和铅锌矿床的重要容矿围岩,但关于其特征和成因研究却充满争议。基于传统沉积学研究方法和手段,结合地球化学分析,并与前人研究成果进行对比,认为四川盆地灯影组葡萄状白云岩主要由顺地层、(层间和穿层)溶蚀孔缝中产出的拟晶白云石化的葡萄状团块和葡萄状、栉壳状胶结物或充填物组成。葡萄状团块主要顺地层产出,包括核心和包壳两部分:核心为葡萄石,主要成分为泥、微晶高镁方解石,由沉积阶段的海水沉积作用和微生物捕获、粘结作用形成;包壳主要成分为等厚纤维状环边文石,主要形成于沉积—同生阶段,有厚、薄之分,其中薄包壳形成于相对动荡的海底,而厚包壳形成于相对安静的海底。葡萄状、栉壳状充填物主要在溶蚀孔缝中产出,主要成分为等厚纤维状文石和高镁方解石,为准同生阶段大气淡水作用和海水沉积作用的产物;也存在顺地层葡萄状团块、内碎屑等颗粒粒间或顶部产出的葡萄状、栉壳状胶结物或层状胶结壳,主要为同生—准同生阶段海水潜流带沉积。在葡萄状或栉壳状团块、充填物、胶结物的形成过程中,文石和高镁方解石结晶析出后迅速发生拟晶白云石化作用,并保留其原生的结构和构造。文中关于葡萄状团块和拟晶白云石化作用的研究,为葡萄状白云岩成因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认识。  相似文献   

14.
正武重义(Vo Trong Nghia)(图1)[2],越南著名设计师,他擅长采用传统的智慧设计既便宜、耐用又节能的绿色建筑。近年来,他的建筑设计作品在国际上广受认可,获得多项大奖,被认为是越南最有潜力获得普利兹克奖的建筑师。他试图在工业化社会重新开辟竹建筑的地位,挖掘其艺术价值,用传统的捆扎技术搭建了没  相似文献   

15.
2009年2月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孟广友的中篇小说集——《国土所长曾代表》。现任河南省作家协会和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会员的孟广友,供职于巩义市国土资源局。2005年以来致力于以国土题材为主的中短篇小说创作,已在《莽原》《延河》《延安文学》《国土资源文学》《阿拉善文学》等纯文学刊物发表作品40余万字,作品多次在当地获奖,2007年获得中华宝石文学奖2004-2006杰出新人奖。  相似文献   

16.
大泽山葡萄产地生态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调查了大泽山葡萄产地地球化学环境,研究了土壤、植株及植株中元素迁移富集规律。结果表明,土壤元素有效量与葡萄植株元素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叶片与叶柄中元素有很好的相关性。不同葡萄品种间植株中个别元素含量有显著的差异,叶片、叶柄元素含量均远远高于果实。元素在植株和葡萄中的分布,只与元素性质有关,与葡萄品种无关。大泽山葡萄园土壤达到了国家果园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土壤中镁与钙的有效量分别与葡萄酸度和甜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川东南地区灯影组葡萄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长期以来,人们对灯影组葡萄石的成因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对灯影组葡萄石及基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讨论了灯影组葡萄石的形成环境。灯影组葡萄石与基岩相比,具有较明显的Ce负异常和相对低的稀土总含量,说明了葡萄石并非是和基岩同时沉积而成;葡萄石中Na、K元素含量低而Mn、 Fe含量较高,具有很低的Sr/Ba比值,同时具有碳、氧同位素明显偏负和87Sr/86Sr值偏高的特点,表明葡萄石是在淡水的作用下形成的。证实了灯影组在沉积过程中有过一次短暂暴露过程,这次沉积间断使灯影组暴露地表接受淡水淋滤,形成了小规模的岩溶现象,为葡萄石的形成创造了条件。这次短暂暴露过程对人们更好地理解葡萄石的成因及灯影组中部储层的形成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充分收集、整理分析昌黎县葡萄种植区内地质、水文、化探及农业生态方面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种植区内的成土母岩、成土母质、耕种土、葡萄植株进行系统取样分析,研究了该区土壤肥力、土壤环境的地球化学特征以及矿物质元素在岩石-土壤-葡萄植株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结果显示:昌黎县葡萄种植区内土质优良,各元素含量适中,土壤绿色无污染,土壤中的化学成分组合和分布对花岗岩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和依赖性,P、Ca、Cu、Mg、Mo、Zn、B、Mn、Se、K等元素是葡萄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从土壤中大量吸收的营养元素。  相似文献   

19.
牟传龙  王秀平  梁薇  王远翀  门欣 《沉积学报》2015,33(6):1097-1110
上扬子地区晚震旦世灯影组及其相应地层白云岩中广泛发育一种外形奇特的具有圈层结构的肾球状体、椭球体、葡萄体及不规则状的球体(以下统称为葡萄体),宏观上呈钙华状成片产出,沿层面或裂隙分布,大量学者认为其为受大气淡水影响形成的。在详细野外观察描述的基础上,应用偏光显微镜、阴极发光和扫描电镜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四川南江杨坝地区灯影组一段白云岩中的葡萄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葡萄体为具核心和明暗相间皮壳层的半球体,矿物组分以白云石为主,局部含少量自生石英,为围岩固结成岩后的产物;核心及暗色皮壳层中发育藻黏结集合体,并见大量不规则的微生物丝状体,且矿物组分中含有较高的碳元素,发较亮的红色阴极光,结合海底硬底的存在,说明其为海水环境中的生物-化学沉积物;葡萄体的外层主要为亮色皮壳层,呈等厚亮晶纤状胶结物,多发暗红色阴极光,并造成葡萄体间呈多面体交汇,说明后期葡萄体的形成以胶结作用为主,为海水潜流带的产物;葡萄体的大小和形态与基底上不规则凸起的形态及生长空间特征密切相关,固定的生长质点和规则的结构指示葡萄体形成于稳定的水体中;葡萄状白云岩的原始组构应为文石或高镁方解石,扫描电镜下呈晶粒结构,为白云石化作用的产物;葡萄集合体的组分、阴极发光性与其围岩相似,按照其产状和形态特征,把这种具有固定生长质点且具等厚皮壳层的半球体称作葡萄状构造,应为生物-化学成因的沉积-成岩构造,形成于稳定的海水中。  相似文献   

20.
借助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电子背散射衍射仪、电子探针、拉曼探针等现代仪器,对云南昭通巧家杏仁斑状玄武岩晶洞中灯笼状葡萄石聚集体的形貌和成因进行系统研究。葡萄石主要与水晶、绿帘石等矿物共生。葡萄石中普遍含有0.03%~0.06%的SrO,与其共生的绿帘石中SrO的含量(0.18%~1.70%)明显高于葡萄石;与葡萄石共生的水晶中气液包裹体主要成分为H_2O及少量CH_4。灯笼状聚集体由板柱状葡萄石单晶呈扇形密集分布,大多数晶粒的[010]方向垂直于灯笼状聚集体的横切面,[100]方向和[001]方向均平行于灯笼状葡萄石聚集体横切面且按一定的角度呈发散状。分析表明,葡萄石形成于低温(151.5℃~169.1℃)、低盐度(10.11%~11.81%)的热液环境中,成矿热液中少量甲烷等有机成分的存在,使葡萄石聚集体倾向于生长成整体具有更小比表面积的球形。晶洞中锶的来源与玄武岩层下的下二叠统(P1)富含锶的碳酸岩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