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胡光道  李振华 《地球科学》2002,27(3):306-310
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是我国今后几年的工作重点.国土资源信息化的基础是国土信息的集成.在国土信息集成的工作中, 主要存在3个方面的问题: (1) 不同GIS间的数据无法共享; (2) 不同种类的国土数据无法集成; (3) 不同行政级别单位间数据无法共享.不同GIS的数据共享可以通过在GIS的ODBC层和数据库之间加一层GIS格式转换层来解决; 将不同种类的国土数据划分成不同的图层, 以空间控制点方式对这些图层进行叠合, 以使它们在空间关系上成为一个比较一致的统一系统; 借鉴数据仓库的管理模式, 不同的行政单位对应于不同的比例尺的数据, 高级别单位数据的综合度高, 存放的数据少, 低级别单位数据的细节性强, 存放的数据多, 整体上呈现出金字塔结构, 金字塔中不同层次的数据通过空间控制点进行传送.国土信息集成的目的是构筑一个国土信息系统的基础平台.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基础平台是一个基于数据中心的、能统一管理信息的、支持现有流行GIS访问的、能与上下级数据中心无缝互连的国土资源基础设施系统.它处于整个国土信息系统的底层, 目的是向上层的信息系统提供一个能满足各种格式的数据需求的、而与具体的信息系统无关的独立的数据平台.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2017,(1)
随着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带有地理位置信息的数据在数据容量、数据类型、数据结构等方面日益复杂。从大数据与GIS的概念出发,通过分析大数据对GIS发展的影响,从数据采集、数据管理、空间分析与可视化三个方面对大数据GIS的发展进行阐述探讨。提出通过完善水文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以及在水文数据分析与挖掘方面,建立分布式并行或云计算构架等方式构建水文空间数据管理基础设施,以支撑水文数据统一管理与共享,加快GIS与大数据技术结合,实现大数据为GIS所带来的重大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3.
将GIS技术与BIM精细化模型技术结合,对测绘工程和社区管理业务深入研究,利用信息化技术和智能化模式,基于EasyEarth平台,以关系型数据库为依托,构建社区地理空间系统。该系统运用GIS技术强大的数据存储和分析能力,将社区信息统一管理,并通过多源传感器技术获得实时动态数据,实现社区地理空间信息的三维可视化管理。通过该系统能直接管理多源多类型的社区数据,大大减少了社区地理空间信息管理的复杂程度,节约人力物力资源,并设计实时监测预警模块对社区突发事件进行预警,并提供实时数据分析用以辅助决策。通过对GIS系统在社区地理空间信息管理中的探索和研究,希望能为GIS技术在精细化,实时化的社区数据管理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1:25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是将通过调查得到的数据整理后进行属性数据、图形数据采集,利用GIS软件形成不同格式的地质图空间数据库从而达到数据库存储、查询、分析、检索的目的,并实现信息共享。通过利用MAPGIS软件以及基于MAPGIS上开发的RGMAP数字填图系统建立1∶25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分析了数据库的内容和功能,重点提出了建库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不断完善,利用GIS的空间数据(矢量化数据)与化探测量数据(定量数据)的有机结合,建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数据库对已有的海量化探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并开发基于GIS空间信息技术的地球化学异常查询系统,是化探相关地质信息提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基于矢量结构GIS的证据加权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永良  刘大有  王全明 《地质论评》2000,46(Z1):141-145
大多数GIS软件平台的数据结构是矢量形式的,因此,在矢量结构GIS中实现矿产资源预测的证据加权模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初步探讨了基于矢量结构GIS的证据加权模型的计算机算法,以MapInfo为软件平台,用该平台的二次开发语言MapBasic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使从事GIS矿产资源预测的研究人员可以通过MapInfo软件平台实现证据加权法,开展矿产资源潜力制图研究.  相似文献   

7.
扈震  王勇 《地球科学》2006,31(5):699-703
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越来越复杂, 利用GIS和数据库技术建立空间辅助决策平台来处理规划管理业务显得尤为迫切。介绍了空间决策支持系统(spati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SDSS), SDSS是通过空间数据引擎(spatial data engine, SDE) 建立与商用数据库的关系与存储, 其结果体现利用了GIS的VRML和3D技术, 设计出城市规划空间辅助决策软件平台的体系结构和应用模型.文章提出了决策平台核心内容在于建立成熟完备的决策模型库和决策算子的实现过程, 以及计算结果的多样化表达.通过决策软件平台的建立能够为城市规划管理决策提供客观准确的理论依据, 为决策者科学决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二调中MapGIS数据到ArcGIS数据转换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琴 《安徽地质》2012,(3):223-225
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两种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pGIS软件和ArcGIS软件,都各自占有很大的地理信息市场.但它们的各自都拥有自己的数据格式.一直以来地矿部门所采用GIS软件基本上是MapGIS软件,随着ArcGIS软件在我国各领域应用逐渐广泛,这就需要我们将目前拥有的大量MapGIS格式的GIS数据转换成ArcGIS数据.因此在资源有效利用驱使下,迫切需要实现这两种数据格式的共享.本文深入讨论了实现GIS软件之间数据格式转换的各种方法,并描述了由MapGIS格式数据转换为ArcGIS格式数据的详细过程.通过转换过程分析这种转换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GeoMedia的考古探测GIS数据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金沙遗址考古探测数据的分析,结合考古探测的具体需求,详细阐述了考古探测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数据库的设计目标、逻辑结构,以及针对探测数据设计的数据分析功能。同时,还介绍了在GeoMed ia软件平台上,金沙遗址考古探测GIS数据库的建立过程,并实现了数据存储和数据分析功能。通过该数据库的建立和分析,体现出探测GIS数据库在考古探测中的功能和意义,为考古探测GIS系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移动GIS技术在地质灾害数据采集领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移动GIS技术基于PDA(掌上机)及WinCE作为软件运行的软硬件平台,掌上机具有进行野外数据采集的很多独特优势。将这种独特优势与传统数据采集技术相结合,现场采集地质灾害数据,并以数字化技术延伸至野外,从而可有效地解决目前地质灾害数据采集面临的反馈信息严重滞后,采集信息不完整,在数据采集手段上存在的记录内容随意、记录格式不规范及野外使用不方便等问题。该系统采用ESRI的ArcPad Application Builder二次开发软件,对ArcPad进行面向地质灾害数据采集领域的功能定制,使系统集成了GPS或手工定点的空间信息在基础地理底图的显示、地质灾害点属性信息通过友好的界面实现录入及数据的入库以及野外采集到的空间及属性信息与室内ArcGIS软件平台顺畅的数据交流功能,实现了利用移动GIS技术与地质灾害预警预报过程中地质灾害数据采集的全程数字化操作,并摸索了一套完成的工作流程。这种技术的采用有望对传统野外地质灾害数据采集手段带来质的突破。  相似文献   

11.
王尊  杨国东 《世界地质》2005,24(3):308-311
依据第二松花江地理信息系统测绘数据特点,采用ArcSDE技术对其进行管理较传统管理方式具明显优点.通过ArcSDE,对完全CAD要素格式和GIS要素格式测绘数据进行入库,并对其进行安全维护、库管理、数据备份与恢复.该技术的应用,将实现空间数据的集成管理和高效率的信息查询.  相似文献   

12.
西北地下水资源数据库包括地下水资源属性数据库和地下水资源空间数据库,属性数据库采用AC-CESS97存储格式,空间数据库采用ARCVIEW3.1存储格式,文中介绍了西北地下水资源数据库的基本内容,组织结构及其元数据,阐述了其在网上发布的动态网页设计思路及基于WEB GIS的数据浏览,查询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航空物探多样化数据和海量数据的存储、分析和处理等问题,保证软件长久的生命周期,减少应用软件的开发成本,自主设计开发了具有统一数据存储格式、数据显示方式和应用扩展功能插件式集成接口的软件平台。该平台具有数据存储量大、数据访问高效、功能易扩展、用户界面友好等特点,可作为开发航空物探或其他具有相似数据特点的应用软件系统的通用支撑平台。  相似文献   

14.
城市地质数据存在"信息孤岛",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融合是城市地质大数据建设的必然要求。因此,采用多源异构技术实现数据融合是十分必要的。多源异构数据集成方法是将结构化、空间、非结构化的城市地质数据按照统一的分类方式、统一的ETL标准、统一的存储模式和统一的调度方法在关系型、非关系型数据库中进行有效的存储和管理,其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用于多来源、多格式、多用途调查监测数据集成的结构化数据集成方法,用于不同介质、不同格式、不同标准成果资料集成的非结构化数据集成方法,以及用于存储多源异构城市地质数据的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应用GIS技术建立成矿区带矿产资源评价的多源地学信息系统 ,本文对物化探信息按GIS技术上的要求 ,建立了科学、规范、实用的数据分层标准及数据记录格式。将物化探信息分成重力、航磁、化探、物探异常、化探异常等 5个大类 ,及 11个主题图层。制定了分层和命名规则。在此基础上系统地编制了数据纪录格式  相似文献   

16.
以陕西黄土丘陵地区为例,通过分析山顶点的形态特征,利用GIS软件平台,采用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窗口计算功能以及叠置分析提取规则格网DEM的山顶点。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设置不同的邻域分析窗口和高差阈值,两者在山顶点提取中呈自相关性,为规则格网DEM提取山顶点时受尺度阈值的影响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7.
姜敏 《山西地质》2012,(4):88-90,92
传统的空间地理信息系统中,各类地理信息数据来源、格式不同,在各个系统中独立存在,无法叠加分析。“一张图”的信息资源整合主要包括将各种信息进行规整,建立统一坐标系统,以可视化图层的形式展示。通过不同要素图层叠加,实现各种信息的可视化融合,同时共享电子地图信息。本文从多源多尺度的数据整合与存储技术研究入手,为“一张图”的信息资源共享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GIS技术(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特定且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是多种学科交叉的产物。它以地理空间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实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提供信息技术支撑。近年来,GIS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因其能够将获取的数据准确快速整合,将视觉化效  相似文献   

19.
基于GML的WFS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显刚  谢忠  吴亮  刘丹 《地球科学》2006,31(5):639-644
网络要素服务(webfeature services, WFS) 是空间数据互操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能为不同GIS数据格式提供要素级的交互.基于地理标志语言(geography markup language, GML) 的WFS能够为Web环境下的空间数据互操作技术和空间信息处理互操作技术提供简单而又有效的基本数据访问、要素编辑(包括添加、删除、更新)、要素的组合查询.通过研究开放式GIS联盟(open GIS consortiumInc., OGC) 的标准规范, 使用MAPGIS基础平台和.NET编译环境实现WFS, 使用XML传输和存储地理信息, 其中包括属性和地理要素的几何属性.最后给出了以MAPGIS平台为基础的基于GML的WFS的体系结构和实现方法.WFS只解决了空间数据互操作的一部分, 为了更好的进行空间数据互操作, WCS、WCTS的实现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20.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准则决策的系统分析方法,其原理是把复杂系统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上确定评价单元和评价因子权重确定,对各评价因子指标进行量化和敏感性分析,采用归一化数值变换方法统一量纲,在评价指标权值确定和数据归一化的基础上,利用GIS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数据的空间叠加与统计,分析确定易发性区划的分界点,将评价结果分成不同等级。其目的是通过对影响地质灾害发育的诸多因素分析,采用半定量方法进行分区计算,作为对定性评价的补充。在GIS分析成图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修改完善,最终得出对评价区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评价的综合分区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