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矿井地质雷达探测技术的改进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井地质雷达探测技术的改进提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研制的KDL-3型矿井地质雷达系统,是在原有仪器的基础上吸取国际最新技术作了重大改进而成的。系统由发射机、接收机、天线、采样器、防爆微机和喷墨打印机等组成;下井仪器为隔爆兼本安型,具有微机控制、数...  相似文献   

2.
地质雷达数据的拟浅层地震资料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用浅层地震资料处理程序系统,处理地质雷达数据的依据、方法和实例。为地质雷达处理技术共享地震处理程序资源提出可行的作法。  相似文献   

3.
武汉市域内自北向南有6条碳酸盐岩条带呈东西向分布,已发生数十起岩溶地面塌陷,因此对岩溶进行探测,已成为当前工程地质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以位于武汉市江夏区某还建小区为例,根据35m探测尝试的要求,对环境电导率、介电常数、发射频率等影响地质雷达探测效果的参数进行分析,确定了该区溶洞探测参数。施工采用二个型号地质雷达,其中LTD-2100型地质雷达采用的工作频率为100、40MHz,CAS-U25型地质雷达采用25MHz。依据探测数据,圈定了探测范围内溶洞的位置,经钻探验证与溶洞实际位置基本吻合。对比不同发射频率对异常的解释效果发现,100、40、25MHz对异常的分辨能力及探测精度依次降低。  相似文献   

4.
钻孔雷达是探地雷达的一种。传统的钻孔雷达可以确定目标地质体的深度,却无法判定目标地质体的精确方位;定向钻孔雷达不仅可以确定目标地质体的深度,还可以精确地确定目标地质体的方位。本文研究的定向钻孔雷达包括1个发射天线和4个接收天线。本研究通过增加移动窗口,进行窗口内的方位识别计算来实现残差法的改进。传统的残差法只能对一个目标进行方位识别;改进后的残差法可对井眼周围任意多个目标进行方位识别,并且利用4个接收天线所接收到波形的不同来确定目标地质体的精确方位,并开发了三维成像算法。最终利用模型得到合成数据,求得方位角,结合方位角进行三维成像,三维成像结果中井眼的正东方向和正南方向都有一个明显的异常,与原模型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5.
地质雷达在隧道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隧道施工完成后用常规方法很难对衬砌质量做出系统评价,地质雷达利用超高频脉冲电磁波探测目标介质的介电常数,很容易掌握砼衬砌结构的厚度、衬砌周围回填及空隙情况,围岩断层裂隙构造情况等,为工程技术评价提供依据。文章以实例,介绍了利用地质雷达对隧道进行检测所使用的仪器、工作参数及地质雷达资料处理解释步骤,并通过对几幅典型雷达图像进行分析介绍了不同异常结构在雷达剖面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6.
根据工作时仪器放设的位置不同,地质雷达可分做地面和井中雷达两类。工作时,发射天线向地体内发射一个高频(10—1000 MHz)电磁脉冲,信号在地下的传播主要受地质体内高频电特性的影响。当遇到电性分界面时,信号将发生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瞬变电磁场分布变化规律,在理论上推导了不同阻尼状态下的瞬变电磁暂态响应方程,并采用Simulink对瞬变电磁场暂态过程进行模拟仿真,设计开发了激励电流、发射回线、地质异常体、接收回线等效电路模块和互感关系模块;系统研究了电感、分布电容和电阻对发射和接收回线等效电路的影响。结果表明:发射回线的阻尼状态决定了瞬变电磁场激励波形特点,接收回线的阻尼状态则直接影响瞬变电磁场的衰减特征和观测质量。电路仿真结果对于抑制非地质因素的影响和指导瞬变电磁观测系统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模拟探地雷达极化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探地雷达偶极天线具有电磁极化特性,其发射天线主要发射沿着天线长轴方向的线性极化波,而接收天线对这种极化方向的电磁波也最灵敏。因此,在对混凝土中钢筋、电缆等目标体进行检测时,利用天线的极化特性可以了解目标体的延伸。时域有限差分法是麦克斯韦方程的直接时域法,其计算简单、直观、灵活性强、计算精度高、动态范围大。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对地质雷达极化测量进行了正演模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地质雷达是浅部勘探的一种有效的勘探方法,广泛地应用于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调查,以及地质灾害调查等方面,本文简要地叙述了地质雷达的探测原理,介绍了它在工程建设方面的应用,结合实例,展示其作为一种快速,准确的探测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和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0.
电性参数、系统参数以及处理方法,对探地雷达的探测深度、分辨率以及精度有重要的影响。这里主要讨论发射脉冲波形对探地雷达响应的影响,即首先产生汉宁、高斯、柯西和泊松四种窗函数所对应的发射脉冲波形,然后通过二维时域有限差分正演模拟方法分别获得上述激发波形在钢筋模型和薄层模型的响应,最后在分析响应结果的基础上,总结出不同激发波形对横向和纵向分辨率的影响。从正演模拟结果可以发现,在同一地电模型和相同的发射天线中心频率情况下,发射脉冲波形的宽度越小,其探测分辨率越高,探测深度越浅;柯西脉冲波具有较好的横向分辨率,而高斯脉冲波在横向和纵向上都具有较好的分辨率。所获得的结论对于不同地电模型的正演模拟以及探地雷达数据的解释,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探地雷达在公路质量无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探地雷达是利用高频电磁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规律进行勘查和检测的一项现代高新技术,广泛地应用于灾害地质调查、公路工程质量的无损检测等浅层及超浅层工程地质勘查中。本文以探地雷达在公路工程质量无损检测中的应用为基础,简述其在该领域应用的方法原理,讨论了公路结构模型与探地雷达反射信号间的关系,最后给出应用实例,以说明该方法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谷松 《城市地质》2011,6(3):47-48
本文简述了探地雷达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阜新高德东山探测防空洞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高建东 《地质与勘探》1999,35(2):35-36,58
以地质雷达在大站水库防渗墙位置探测的实例,探讨了地质雷达在水利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几种探地雷达技术的机理、性能和探测效果进行对比研究,得出了它们的共性和各自特点,对探地雷达技术的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应用MATLAB实现探地雷达数据小波变换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应用Matlab实现了探地雷达原始数据的读取及分析处理,并给出了Matlab下探地雷达数据的小波变换处理实例,应用效果令人满意,为探地雷达数据自主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We present the results of the use of the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GPR) method on saline and nonsaline soils in permafrost rock zones. GPR records are geologically interpreted during thermokarst and pingo study. The usefulness of the GPR method for mapping the top and bottom of permafrost rocks is explored for saline soils.  相似文献   

17.
探地雷达在桩基工程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列举深层搅拌桩连体墙和碎石桩质量检测及桩底持力层探测的实例,简要介绍了探地雷达在一些特殊的桩基工程质量检测方面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地质雷达在高速公路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薛建  田钢 《世界地质》1997,16(2):100-104
阐述了地质雷达的基本原理,介绍了应用SIR-2型地质雷达对高速公路路面厚度检测的实现过程和数据处理方法。讨论了拖地天线悬挂使用中悬挂高度对检测精度的影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不同地质雷达测量参数对数据采集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质雷达探测技术是近年来适应快速、准确、无损的探测地下障碍物及对地下工程质量评价而迅速发展的方法技术。而这门方法的一个根本环节就是数据采集。本文通过结合工程实例来探讨不同的地质雷达测量参数对数据采集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复信号分析技术在地质雷达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作者利用复信号分析方法分离出地质雷达信号的瞬时振幅、瞬时相位、瞬时频率等参数,通过一维数值模拟对其进行多参数分析,并进行了工程应用。模拟实验和工程实测表明,地质雷达瞬时相位有助于提取深部弱信号;瞬时振幅与瞬时频率为进一步进行土层和岩石特性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依据;多参数综合分析方法对提高地质雷达图像解释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