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新疆阿舍勒铜锌矿床矿石化学组分分带研究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王全明  方一平  冯京 《矿床地质》1995,14(4):314-321,328
阿舍勒铜锌矿床是近年来发现的大型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之一。由于矿床成矿后遭受构造变质变形作用,使矿体的形态、产状发生了很大变化,所以矿体的分带结构也很难保留该类矿床所具有的理想分带型。因此,研究矿床分带性,对于了解矿床的成矿方式以及确定矿体的分布型式、产出状态、,进而指导找矿预测等方面均具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矿区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区域地质及矿区地质特征,较详细地介纠了矿体及矿石特征,重点介绍了该矿体的矿化特征及找矿标志,为今后在该区及其他地区寻找同类矿床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安庆铜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矿床由Ⅰ、Ⅱ两相连矿体组成,Ⅰ矿体发育在大理岩中,垂直分带明显,春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月山闪闪长岩体一致,是夕卡岩浆上侵贯入充填成矿;Ⅱ号矿体地球化学特征与围岩一致,是接触热质作用和外生水特环淋滤成矿作用形成,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层。  相似文献   

4.
何耀基 《广东地质》1997,12(3):41-48,T001
玉水矿床赋存在石炭纪早期中晚时碎屑岩(忠信组)顶部与石炭纪晚期早时碳酸盐岩(壶天组)底部的接触面上下。主矿体呈似层状,由碳酸盐岩中微裂隙充填矿体和其下的层状矿体以及碎屑岩内热液蚀变脉状矿体组成,主体是层状的富铜块状硫化物。矿石主要的结构构造是晶粒结构,块状-准块状构造、层纹状构造。矿物组成比较多样,主要矿物是:黄铜矿、斑铜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矿石铅属单阶段演化的正常铅,铅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西藏青草山铜多金属矿所处的区域地质背景和矿区地质特征。矿床位于羌南地块的磨盘山断裂带内,矿体产于花岗闪长斑岩及围岩中,蚀变类型及分带特征与斑岩型矿床蚀变特征十分吻合,因此初步确定矿床成因类型为斑岩型铜矿。  相似文献   

6.
滇中郝家河砂岩铜矿的地球化学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德先  马宏 《地质论评》1994,40(2):183-192
本文论术字滇中生代地层与矿区及春外围马头山组中铜的时空分布与迁移富集规律,揭示了矿床的沉积-后期叠加改造成因。成矿作用经历了同生沉积形成矿源层,后期叠加改造形成矿体的过程。后期改造中铜元素发生了大量迁移,矿质主要来自矿体之下伏紫色矿源层。  相似文献   

7.
铜官山矿田铜金成矿模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袁小明 《地球学报》2002,23(6):541-546
铜官山矿田是长江中下游铜铁金成矿带铜陵矿集区中4个主要矿田之一,矿田由铜官山铜矿床、天马山硫金矿床、金口岭铜金矿床组成。矿田内地表出露志留系至三叠系地层,岩体有铜官山石英闪长岩、天抱蛋山石英闪长岩和金口岭花岗闪长岩等。根据矿体产状、矿化特征、蚀变类型等,矿体分为夕卡岩型矿体、层状矿体及细脉浸染型矿体。不同产状矿体是由不同容矿构造所决定的,夕卡岩型矿体是由接触带构造控制的,层状矿体是由C2 3/D3w层间滑脱面构造控制的,当两种构造交叉时形成“人“形或“Y“形矿体。层状矿体的形成经历了2个成矿阶段,即燕山期  相似文献   

8.
安徽铜陵冬瓜山铜、金矿床两阶段成矿模式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冬瓜山铜金矿床包括层状硫化物矿体、矽卡岩型和斑岩型矿体。层状硫化物矿体具层状形态和层控特征,矿石具块状、层纹状和揉皱状构造。燕山期岩浆岩及其岩浆流体对层状矿体进行了叠加和改造,改变了其结构构造、矿物组合和矿石成分,并在其上叠加蚀变和矿化。层状矿体中的铜是由含铜流体交代块状硫化物矿石形成的。冬瓜山铜金矿床经历了两次成矿作用:第一成矿阶段.在石炭纪中期,海底喷流作用形成了块状硫化物矿床,矿石成分以硫、铁矿为主;第二成矿阶段。燕山期岩浆侵人,一方面岩浆热液与围岩相互作用发生矽卡岩化、硅化、钾长石化、石英绢云母化和青磐岩化,形成矽卡岩型和斑岩型矿体,另一方面岩浆流体对块状硫化物矿体进行叠加改造,致使块状硫化物矿体富集铜等成矿物质。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用以下方法对湖北大悟陈家河激电异常的研究,即:用激电环形剖面确定矿体走向;用主纵剖确定矿体走向长度及变化;用联剖确定矿体产状和向下延伸情况,经钻探验证,肯定了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
切比雪夫曲线拟合实现玉龙斑岩铜矿体深度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功文 《地学前缘》2000,7(2):526-526
矿体深度预测是成矿预测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直接关系到勘探工程 (坑探或钻探 )的决策和矿产资源的评价与开发 ,同时也是矿体三维定位预测及成矿规律研究的重要因子。因此 ,矿体深度预测对于理论与实际地质工作都具有很强的实效性。切比雪夫 (Chebyshev)曲线拟合是实现矿体深度预测的理想方法。其主要功能是通过给定的n个数据点拟合出最佳多项式 ,即拟合出函数曲线。由于钻探工程的花费较大或因深部开采开支大 ,致使较深矿体深度难以确定 ,如玉龙和扎那尕铜矿床 ,影响了资源评价。根据已开展工程 (坑探或钻探 ) ,可以通过矿体成…  相似文献   

11.
浅析吉林省大横路钴铜矿床成矿条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吉林省大横路钴铜矿床赋存于辽吉旱元古宙裂谷中段,老岭背斜的南翼,具体层位为老岭群大栗子组的中部岩性段。属于一套浅变质岩系。该岩系由于受构造作用影响产生了明显的断裂和褶皱。特别是褶皱核部及转折端,是矿体聚集的重要空间,矿体形态产状与褶皱形态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粤东新寮岽铜多金属矿区钻孔深部矿体铜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寮岽铜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粤东地区新发现的铜多金属矿床之一,矿区位于东南沿海锡、钨、铜等重要矿产发育地区,成矿地质条件非常好。本文通过对矿体中黄铜矿的铜同位素研究表明,其δ~(65)Cu值(-0.34‰~+1.37‰)与斑岩型矿床的δ~(65)Cu值基本一致,成矿物质Cu主要来源于深部岩浆,成矿流体显示为中高温(250~420℃)岩浆热液特征,Cu的分馏与岩浆热液活动关系密切,矿体的形成与成矿流体出溶有关。铜同位素组成随深度增加有增高趋势,能形成规模矿体。同时,铜同位素可以直接指示热源的位置,在热液流体石英脉出现的区域,铜矿体δ~(65)Cu值都低于0,在热液接触带、特殊的赋矿围岩和构造作用部位铜同位素值较高,预示着主矿体的边缘或前锋,是最为明显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城门山铜矿床主要成矿元素的因子分析,认为与花岗岩成矿作用有关的矿体具有cu-Ag关联结构模式,与石英斑岩成矿作用有关的矿体除有Cu-Ag关联结构,尚存在有Zn-Ag关联结构模式,成矿作用具有多期多阶段性。趋势面分析结果表明,铜、银浓度场在空间上具有分带性特点。  相似文献   

14.
阿舍勒铜矿是一个层控型海底火山喷气-沉积块状硫化物矿床。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矿床的形成不仅与火山喷气-沉积作用有关,而且有后期热液作用的叠加和褶皱变形构造的改造。褶皱变形不仅造成了矿体厚度的变化,从而使铜矿矿体在褶皱轴部加厚加富,形成独特的矿体形态,而且造成了矿体成分的垂向分带及双层结构模式。构造地球化学模拟实验结果为褶皱变形控矿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相似文献   

15.
青云山铜金矿为次火山低温热液矿床,矿区共有6个工业铜金矿体,矿体受断裂及构造蚀变带控制,Ⅰ号矿体为石英脉型,其余皆属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矿区东矿段天花寨一带的不整合面、西矿段的深部、F37和F3断裂及旁侧次级断裂在走向(倾向)上的变化部位是下一步找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6.
对矿床微量元素的研究表明,矿区双桥山群地层和英安斑岩中,主要成矿元素Cu,Au,Pb,Zn等丰度很高,具有明显的富集,可以为矿床的形成提供足够的矿质来源,矿床的铜金矿化与铅锌矿化系不同的成矿阶段形成的,并存在矿化发带现象,在矿体中不同类型矿化生的微量元素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可以作为相应矿体的近矿指示元素。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上海金山张堰铜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鉴于与成矿作用有关的下列地质事实:1.成矿严格受石英闪长岩与金山群角岩系的接触带制约;2.主矿体与矽卡岩关系密切;3.矿体产出部位钾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硅化等热液蚀变作用比较发育;4.主矿体大多呈透镜状,矿体中主要金属组份分布均匀;5.与成矿有关的张堰石英闪长岩体具有较高的成矿元素背景值;6.成矿的主要金属硫化物矿物的δS34值(0.9‰~4.7‰)显示了硫的岩浆来源。因此,认为张堰铜矿在成因上属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桦甸市八道河子钼矿区地质构造发育,地下水丰富,赋水条件复杂。I号矿体南段现开采标高270 m,已在侵蚀基准面以下140 m,矿体最低控制标高200 m,在侵蚀基准面以下210 m;I号矿体北段现开采标高305m,已在侵蚀基准面以下105 m,控制矿体最低标高260 m,在侵蚀基准面以下150 m。随着矿山采矿的继续,采掘位置将不断加深,巷道内涌水量不断增多,排水量不断加大。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水文地质问题将越来越突出,因此,对吉林省桦甸市八道河子钼矿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有效的排水措施,将对矿山今后的生产安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卡特里西铜锌矿是近年在新疆南部昆仑山一带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有色金属矿床.矿床产于下石炭统托库孜达坂群火山岩地层中,矿体分布明显受地层控制.含矿岩性为双峰式火山岩建造上部的灰绿色基性凝灰岩,矿体多呈平行层状、似层状、透镜状分布于灰岩中及灰岩与含碳粉砂岩的接触处.该矿为海相火山岩型铜矿.主成矿元素为铜、锌,伴生元素为银、铅、硫,共有14个矿体,其中Ⅵ、Ⅷ号矿体为主矿体,矿石品位较富,目前估算铜、锌资源量均超过中型.通过进一步的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工作表明,矿床主矿体向深部仍有较大延深,预测该矿床规模有望达到大型.  相似文献   

20.
琼海烟塘梅岭铜钼矿床位于海南五指山隆起东北侧的一个“角砾岩筒”中,该“角砾岩筒”的形成受南北向、东西向构造一岩浆岩带控制,与燕山期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关系密切。工业矿体主要集中在岩筒边缘接触带附近,共发现大小铜、钼矿体23个,矿体多呈透镜状、脉状,全为盲矿体,埋深数十米至400余米。矿石为细脉浸染状,Cu品位0.4%~0.9%,Mo品位0.01%~0.1%。蚀变带可粗略划分为钾化带、石英-绢云母化带和青盘岩化带,可能属斑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