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珠江三角洲防洪长期依靠单一的堤防措施.由于历史原因,工程建设之初缺乏地质勘察资料,设计标准亦较低,遗留大量因堤基、堤身和穿堤建筑物工程地质问题,如强透水层地基管涌、软土地基沉陷、堤岸冲刷塌岸、堤身漏水等,影响堤防的防洪安全.本文根据珠江流域(片)重点堤防工程普(复)查成果,对珠江三角洲重点堤防若干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一些可供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黄河堤防险情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重点论述了黄河堤防险情发生的原因及特点。经历年对黄河大堤险点、险段统计,包括老口门、管涌、渗水、裂缝、堤身残缺、堤身缺口、顺堤行洪7项,其中渗水变形占险点总数的46%以上,这说明渗透变形问题是黄河堤防的首要问题。截止2002年,采用放淤固堤、修筑前后戗、垂直截渗墙、锥探灌浆等措施,前后两次所编列的113处堤防险点已基本消除完毕。黄河堤防出险情况呈逐年下降趋势,随着标准化堤防的建成,黄河堤防安全将进一步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采用环境同位素与人工示踪的方法探测北江大堤石角段频发"管涌"的原因,通过对洪水期间不同区域层位的稳定同位素δD(‰)与δ18O(‰)的分析确定了地面涌水的来源,结合孔中的人工示踪方法,最终确定出北江大堤石角段的"管涌"来自基岩断裂强渗漏通道,为下一步的加固工程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黄河大堤隐患的探地雷达探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简略介绍了利用探地雷达探测黄河大堤堤身隐患的试验效果,初步探测的结果表明,探地雷达可以探测土堤堤身内部的洞穴;对土裂缝发育地段,雷达图象清晰;配合少量钻孔资料,可以沿堤身追索历史上溃决口堵层的顶底界并了解堵层的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5.
邕江防洪水堤是南宁市唯一抵御洪水侵害的防线,其堤基为河床和河漫滩相冲洪积物。下部中、粗砂层和圆砾层属管涌层;中部粉砂层、粉土层属流土层;上部粘性土层;底部为第三系泥岩层。本文通过对场地管涌县、流土层判别、水文地质条件概化、地下水回水位预测、盖层变形破坏预测和地下水水力坡降计算,来预测场地发生管涌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马骏 《岩土工程技术》2014,28(6):304-307
青草沙水库地处长江人海口,堤身及堤基由大量沙土和粉土组成,要求对大堤的渗流特性进行专题研究,掌握大堤渗流规律,确保大堤的安全运行。分别于2007年建设期和2010年运行期进行了渗透试验,并将两次试验的渗透参数进行了对比,利用数理统计中样本显著性检验分析,对大堤运行期的渗透参数进行了检验分析,为大堤的渗透变形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数据。  相似文献   

7.
董树国 《地下水》2019,(3):234-235
孙家排灌站出现的混凝土散渗、裂缝、伸缩缝、结构缝渗漏及缺陷,在汛期极易造成严重的渗漏、形成管涌,对工程和大堤构成威胁,因此必须采取适宜的措施和方法对其进行修补和防护处理,通过采用化学灌浆方法进行处理,可使孙家排灌站在汛期能够正常发挥其作用,保证农田灌溉不受其旱涝灾害的影响,确保粮食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8.
沈细中  张慧  杨文丽 《岩土力学》2008,29(4):973-978
因放淤固堤导致河南、山东堤防多处出现纵向裂缝,严重影响了黄河下游标准化堤防工程建设的质量与进度。通过开展现场调研与室内试验,基于饱和-非饱和渗流-应力耦合及湿化变形理论,探讨黄河大堤纵向裂缝的形成原因,据此制定相应的预防与治理对策。研究表明,淤背施工过快是导致大堤开裂的根本原因,堤身湿化变形、淤区排水不畅、堤顶堆载、堤顶重载车辆作用等加剧了堤身裂缝的形成与扩展;控制淤背施工速率、加速淤区排水、避免堤顶堆载等是预防裂缝的有效措施;锥探灌浆、开挖回填等方法可用于治理裂缝。  相似文献   

9.
长江重要堤防防渗与垂直防渗墙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来长江中下游堤防洪水险情不断,堤基渗漏、堤身隐患、河岩崩塌是三大主要险情,而堤基渗漏尤其突出。本文阐述了堤基渗漏的地下渗流场,依渗流规律制定渗流控制措施,同时结合实际叙述了垂直防渗的主要措施-垂直防渗墙技术的多种工法。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17,(2)
浑河清原县城段防洪工程修建年代较早,经过多年使用损坏严重,部分堤段堤身断面瘦小,堤顶高程不足,不能满足城镇防洪标准,汛期常常发生内涝。从防洪标准、治理范围简述浑河清原县城段防洪治理工程概况,分析探讨河道治理工程的防洪效益,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了经济评价分析,为相关防洪治理工程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The study of the hydrogeological evolution of a region or water-carrier complex may be of great importance in estimating the oil and gas prospects of either a region or the stratigraphic section. The cycle begins with transgression, sedimenta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sedimentation waters, and includes the stages of regression, denudation, and seepage, and culminates in a new transgression with cessation of seepage. Such cycles may be compound if a region, developed as a unit, is broken up into segments with different hydrogeological histories — some in the seepage stage while others are submerged and experiencing a new cycle.

Generalized paleohydrogeologic maps and cross-sections for the Mesozoic of the Cis-Caucasus, based on paleogeologic maps and other data by the I. M. Gubkin Joint Oil and Gas expedition of the Ministry of Economy and Mining Industry, are presented and represent either the seepage or infiltration stage. They show outcrops of water-carrier section, the lack of them, their occurrence beneath younger rocks and undersea. Four hydrogeologic stages, each consisting of two stages, are beginning with Middle Jurassic time Jurassic, Lower Cretaceous, Upper Cretaceous, and Cenozoic. --W. D. Lowry.  相似文献   

12.
均质土坝管涌发展过程的渗流场空间性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守德  徐红娟  田军 《岩土力学》2005,26(12):2001-2004
堤坝发生管涌破坏时,渗流场具有强烈的空间特性,管涌发展过程的数值模拟对于堤坝工程管涌预防与治理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提出以一维通道嵌入三维块体的方法,克服了在三维问题有限元模拟方法上存在的困难。在探讨均质土坝管涌发展过程模拟方法的基础上,使用数值方法分析了土坝管涌发展过程的渗流场时空分布特性;揭示了管涌发展过程中渗流力集中状况及其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改善渗流场的形态是防治堤坝工程管涌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3.
李杰  李强 《地质力学学报》2001,7(3):271-277
在水电、石油、交通等部门的地下工程中,经常会遇到地下水的渗流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可能诱发应力恶化而影响结构稳定。本文以非饱和介质的渗流模型为基础,实现了地下洞室开挖过程中的非稳定渗流场解析。
按分期施工方案,在保持渗流场变化连续性的前提下,对各施工阶段进行了准稳定渗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地下工程非稳定渗流数值模型。其中,对于洞室系统,基于水量平衡原理,采用了子结构模型;对于防渗帷幕,采用了隔水层模型;对于排水井列,采用了杆单元模型。
根据上述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作为数值模拟方法,编写了地下工程非稳定渗流场分析的有限元程序,实现了复杂渗流区域的渗流场的动态模拟。工程实例计算分析表明,用该模型计算的结果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4.
关于矩形基坑中突涌问题的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分析基坑中发生突涌的机制出发,运用弹性薄板理论,探讨了在不满足压力平衡条件下进行施工时,基坑突涌的验算问题,推导出判别矩形基坑是否由于剪切破坏或挠曲破坏而发生突泽的判别式。  相似文献   

15.
李守德  于达 《探矿工程》2005,32(10):2-5
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基坑开挖工程在防渗体出现局部失效情况下,引起渗流在失效部位的集中及渗流场空间状况。提出了以一维通道嵌入三维块体的方法模拟管涌发展过程及渗流场变化特征。讨论了管涌通道渗透性对基坑管涌发展规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砂砾土各级颗粒的管涌临界坡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毛昶熙  段祥宝  吴良骥 《岩土力学》2009,30(12):3705-3709
基于渗透力概念在管涌问题研究中的具体应用,按照渗透力与土颗粒浮重间的极限平衡推导出能计算管涌土的砂砾土料各级大小土颗粒的管涌临界坡降公式,并经过国内外大量管涌试验资料的验证是合理可信的。  相似文献   

17.
广西合山电厂灰水对岩土层工程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溶滤试验和渗透变形试验等方法,重点研究了广西合山电厂灰水对岩土工程性质的影响: 在灰水的长期作用下,溶解并带走土体中难溶的碳酸盐和Al2O3 胶结物等物质,造成土体骨架疏松,降低土体的胶结力,破坏土体的结构,从而使土体含水量、液性指数、渗透系数快速增长,土体渗透变形临界坡降则大幅度下降。因此,在灰水长期作用下,大大降低了土体抗变形和抗塌陷破坏的能力,加速土层中土洞的形成和发展。另外,灰水长期作用,还促进了岩溶作用,扩大了岩溶管道和裂隙,有利于塌陷的形成和发育。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客兰水库库区、坝体、输水涵管、坝基、溢洪道、输水隧洞等工程部位渗漏情况和原因,并对坝体进行了有限元渗流计算与分析。  相似文献   

19.
高喷灌浆在长善垸浏阳河防洪大堤第四系松散地基的防渗、加固中效果显著,与其它防渗措施比较,其施工速度快,成本低,在深度覆盖层堤基防渗中显示出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