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AR)数据分布的尖峰性和重尾性,通过研究SAR影像强度的分布规律,提出了基于稀疏特征的SAR影像质量提高方法。首先对SAR影像的基础数据进行压缩分布处理和稀疏先验分布处理,得到质量较好的灰度影像;再利用基于模糊理论的SAR影像对比度增强算法增强了SAR影像的自适应对比度,大幅提升SAR影像的显示效果;最后利用实测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农村公路核查需要人工实地抽查或通过GNSS设备进行信息采集验核,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遥感影像具有成像范围广、时效性高、成本低、能客观反映现实情况等优点。相比于传统方法,将遥感影像引入农村公路核查,能客观、准确、高效地对农村公路相关信息进行核查。本文基于国产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结合农村公路遥感核查业务,采用遥感影像道路提取算法,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农村公路核查方法。将本方法应用于某中部省份农村公路遥感核查业务,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现有农村公路遥感核查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结合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在贵州山区进行生产作业的特点,利用自行研究设计的地理国情普查外业核查全景影像采集系统,大量、快速地获取了用于地理国情普查外业核查的全景影像数据,为外业核查作业人员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影像参考资料,将部分外业工作转移到内业完成,减少了外业工作量,节省了人力物力,提升了外业核查的工作效率,生产出了符合国家规范要求的成果数据。  相似文献   

4.
便携式小型移动全景地理国情调绘核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国情调绘核查关系到地理国情普查的可靠性和现势性,目前地理国情调绘核查以人工外业为主。本文提出了一种便携式小型移动全景调绘核查技术,以车载或人工背负携带式对地理国情调绘核查进行全过程360°实景记录,通过手持GPS终端实现全景影像自动地理参考;进一步与正射影像关联进行地理国情普查要素的室内核查与调绘,提高地理国情调绘核查乃至质检的效率和质量;另外在其他调查类业务中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挖掘资源一号02C卫星(ZY1-02C)数据在土地整理业务中的应用潜能,以内江市威远县界牌镇响罗村土地整理项目为例,以ERDAS,Auto CAD和Arc GIS软件为工具,通过内业核查与外业核查相结合的方式,提出利用ZY1-02C数据进行土地整理项目验收核查的技术路线和操作流程,并对该技术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进行分析。实际应用表明,利用ZY1-02C影像进行土地整理项目验收核查,能准确解译土地平整工程内的地类情况、灌溉与排水工程中的山平塘情况以及田间道路工程中的田间道整治情况;但对于囤水田田坎、排水沟、蓄水池以及错车道等工程,难以从ZY1-02C影像上判读;对于工程施工质量,则无法从ZY1-02C影像判读。根据应用评价结果得出,ZY1-02C数据能为土地整理项目验收核查提供技术支撑,可用于土地整理项目验收核查工作。  相似文献   

6.
我国第一颗自主研制的吉林一号(Jilin-1)高分辨率商业光学遥感卫星,其空间多光谱分辨率为2.88 m分辨率和全色分辨率为0.72 m。针对吉林一号卫星影像成像的方式,采用合适的遥感影像融合算法,能够增强多光谱影像的空间质量,提高影像应用的层次。本文尝试CN融合、Brovey融合、Gram-Schmidt融合、NearestNeighbor Diffusion等4种新的高保真算法对吉林一号卫星影像进行融合实验,并对融合后多光谱影像的质量进行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结果表明:4种融合方法对影像空间信息和光谱信息都具有较高的保真度,而基于Nearest-Neighbor Diffusion方法融合产生的影像在增强了高分辨率空间纹理细节的同时,光谱信息失真度最小,更适合于吉林一号影像的融合。本结论对利用吉林一号遥感数据开展定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地理国情普查内业编辑与整理工作是地理国情普查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该工序质量直接影响到数据入库、统计分析的质量。本文从地理国情普查内业编辑与整理工序的影像、资料、外业核查、要素间相互关系等几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研究其解决办法,希望能对相关的生产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针对海岛礁彩色遥感影像内容单一、色彩不鲜明、反差低的问题,将模糊增强技术与遗传优化策略应用到海岛礁遥感影像增强处理中,提出了一种无人工干预、无先验知识依赖、具有理论最佳色彩的海岛礁遥感影像增强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但提高了海岛礁彩色遥感影像的视觉效果与质量测度,还保持了影像的色彩信息。  相似文献   

9.
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包括地面照片和遥感影像实例,是制作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库的基础资料。文中针对地理国情普查中遥感影像解译样本的采集、整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利用GEOWAY地理国情普查外业调绘核查软件完成遥感影像解译样本的采集、整理,实现了解译样本的一体化生产流程,并与传统的纸质调绘、PDA数字调绘进行对比分析,充分证明解译样本的一体化生产流程自动化程度高,减少了人力、物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0.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主要基础影像是航空摄影遥感影像,但是卫星遥感影像在本次地理国情普查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可以作为无法获得航空摄影遥感影像地区的基础影像补充,并将成为地理国情普查时点核查数据更新和修正的主要数据源影像。中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可以用于时点核查时快速发现变化地类,并用于评估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的准确度。卫星遥感将是未来实现持续地理国情监测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由于天气和光照等外邵因素的影响,常常会出现亮度和对比度低的影像本文将基于Rctincx理论的算法和经颜色空间变换后对亮度和饱和度分量进行增强的算法进行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Rctincx理论的改进算法,在保证色调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对亮度和饱和度进行调整,同时加入影像边缘细节特征,使增强后的影像更加符合人眼视觉特性,亮度和对比度大幅提高,影像细节更丰富,并避免了颜色失真以低照度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并采用清晰度、色调偏差指数和墒等影像质量评价指标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中的地表覆盖成果作为重要的基础性空间数据,将发挥对各类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的基础支撑作用,其成果质量水平将影响各类自然资源统计、分析、评价结果的可靠性。根据测绘重大工程质量控制实践,为确保最终成果质量,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统一的成果质量评价标准,并开展全面、高效、准确的成果质量检查。本文深入分析了地理国情监测、国土调查等已开展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程中地表覆盖相关数据成果的质量特性,以及相关工程中地表覆盖成果质量评价标准、质量检查技术方法的现状及关键技术需求。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基于定量化指标评定法的地表覆盖成果质量评价技术方法,应用面向对象、深度学习等遥感影像智能信息提取技术辅助的地表覆盖分类精度质量检查技术方法,以及应用新型远程化、增强化外业调绘核查技术辅助的地表覆盖成果外业质量检查技术方法,为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中地表覆盖成果质量控制的实施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地理国情信息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以广安市为研究区开展了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技术方法研究,从数量、质量和价值3个方面,运用数值统计与空间分布格局相结合的方法探究编制广安市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结果表明:(1)地理国情矢量数据作为制作自然资源资产数据集的基础数据,在统计自然资源资产面积和空间分布上有极大的优势,可以直观地反映上述两项指标。(2)多光谱遥感影像数据,可用于部分质量和价值指标核算。(3)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需要多部门专业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4.
云检测是气象卫星各类定量遥感产品的基础,无论是以云图为基础的天气分析还是以去云为前提的各类大气和地表参数反演、沙尘火情等灾害检测,都需要对遥感影像中的云进行准确识别,尤其是薄云和云边缘等细节识别。针对静止气象卫星(以Himawari-8为例)精细化云检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视网膜图像增强的动态云检测算法。该算法基于云层与背景信息辐射特征不同的原理,构建可见光和红外波段的晴空辐射背景场,通过多尺度图像增强和最大类间差方法对辐射差值进行云细节信息的增强和提取。利用2021-2022年的75景MODIS云检测产品作为验证数据进行算法精度验证,整体上算法精度达到91.13%,召回率为94.02%,精确率为86.71%,有较强的适用性和稳健性,且已经较好地支撑了近两年的定量遥感产品业务化应用。  相似文献   

15.
无人机遥感影像林地单株立木信息提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提取单株立木信息的限制性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自动单株立木信息提取方法。对原始无人机影像进行光谱信息增强处理以突出局部细节特征;通过引入DBI指数自动化确定K-means聚类方法的最优聚类数目,进而对影像像素进行标记;通过利用高斯马尔可夫随机场模型进一步对影像进行分割;使用数学形态学算子等方法对分割结果进行后处理得到单株立木树冠信息,通过图像几何矩原理计算得到单株立木位置以作为其识别的依据。结果表明,应用该提取方法,油松林区和樟子松林区单株立木识别总体精度分别为89.52%和95.65%、单木树冠提取精度分别为81.90%和95.65%,均具有较好地适用性。该方法不需要大量的人工干预和先验知识的输入,大大提高提取方法的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16.
朱红  宋伟东  谭海  王竞雪 《测绘学报》2016,45(9):1081-1088
鉴于现有超分辨率重建方法难以突显重建影像细节信息的问题,提出多尺度细节增强的遥感影像超分辨率重建模型框架。首先,通过最小二乘滤波方法将序列影像分解成包含大尺度边缘的平滑信息和包含中小型尺度的细节信息;其次,利用插值方法得到相应的高分辨率细节信息和平滑信息,构造纹理细节增强函数,提升中小型细节的增强幅度;最终,融合细节信息和平滑信息,得到初始的超分辨率重建结果,并利用局部优化模型进一步改善重建影像质量。选取同时相和多时相遥感影像作为试验数据。试验结果表明,本文重建结果与插值方法、TV方法和MAP方法相比,在客观评价指标上均有显著提高,明显改善了重建影像的纹理细节。论文提出的多尺度细节增强的超分辨率重建方法,可以使重建影像提供更多高频细节信息,具有较好鲁棒性和普适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热传导方程给出了一种像素级遥感图像融合模型和方法:1)给出了空间域内高分辨率图像与低分辨率图像之间的扩散关系,作为特例得到了Brovey变换(Brovey Transform,BT);2)给出了图像融合与增强的统一表达式并得到基于亮度平衡的融合方法;3)低分辨率多光谱图像的方差较小情形,指出基于方差的标准图像融合方法将会丢失高空间分辨率全色图像信息。实验表明,除了图像量化误差以外,所提议的方法不会丢失已知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和波谱信息。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基于小波包的遥感图像融合方法,实验采用熵、光谱扭曲指数和边缘指数等作为评价融合质量的定量指标,表明了通过这一融合方法比传统的IHS,PCA,HPF以及小波融合具有更高的光谱信息保持和纹理信息增强能力。  相似文献   

19.
张永军  王博  黄旭  段延松 《测绘学报》2014,43(7):717-723
提出了一套适用于影像匹配粗差的剔除方法。首先消除匹配像对间的系统性差异;然后通过构建匹配同名点的三角网结构,实现匹配结果的局部面元分割;在局部面元上进行矢量统计,引入针对局部敏感的矢量描述子指标,根据误差分布满足正态分布规律的假设设定合理的阈值,并最终实现影像匹配粗差的快速剔除。多组数据的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卫星影像与低空影像的自动化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20.
图像质量评价是遥感图像融合必不可少的环节,对融合图像的客观评价具有较好的研究价值,好的客观评价指标应尽量与主观评价一致。针对全色图像和多光谱图像的融合质量评价,在考虑人类视觉系统的多通道分解和对比度敏感特性的基础上,首先修改颜色失真和结构相似度来分别评价光谱信息和空间信息,然后综合两者作为融合图像的整体评价。以SPOT5图像和高分二号卫星图像为原始数据,对7种融合图像的质量进行了评价。实验表明,对于高分辨率的遥感图像,这种引入了人类视觉特征的融合评价方法与主观评价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