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1 毫秒
1.
矿体含银量>100g/t,其它有益组分不及工业品位,称之为单一型银矿床;矿体含银量>80g/t,其它有益组分达到工业品位,称之为共生组合型银矿床。中国银矿床明显受地层层位控制,其主要赋矿地层有:元古界高于庄组、三岔子组、大石桥组、银洞沟组、歪头山组;古生界为泥盆系。其次为寒武—奥陶系和石炭—二叠系;中生—新生界。赋矿岩石建造主要有5种类型:1.碳酸盐岩;2.中酸性火山熔岩或次火山岩;3.含火山物质的沉积岩;4.沉积碎屑岩;5.变质岩。中国银矿床的形成具长期性和多期次性的特点,其主要表现在岩浆活动、区域变质和构造变动等的改造作用。银矿床的分布基本与活动带的分布区相一致。中国层控银矿床共分四大类和二个亚类。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流砂沟锰矿地质特征及其成因的探讨,认为流沙沟锰矿床为燕山晚期中、低温热液交代充填矿床,矿体形态、规模及其空间分布变化差异较大,其容矿构造不是南北向断裂破碎带,而是与之交汇的次级断裂破碎带。  相似文献   

3.
1 区域背景 吊马垅银铅锌矿位于新华夏系第二复式沉降带浏阳一衡东早晚期隆起带南部,潘家冲一将军庙成矿带中段,是东岗山银铅锌多金属矿田的一个矿区。区内地层发育较齐全,从老到新有中元古界冷家溪群,上元古界震旦系江口组,古生界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新三系、第四系。  相似文献   

4.
蓬莱荆家庄金矿床赋存在胶东岩群郭格庄岩组与燕山早期斑状二长花岗岩的接触带附近 ,矿体受NNW向断裂带控制 ,呈似层状。矿石中共生或伴生的有益组分有银、铜、铅、锌等。具较强的黄铁矿化、绢英岩化、硅化等矿化蚀变现象。属浅而富石英脉型多金属金矿床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丰镇市开花山银多金属矿床赋存于太古宙集宁(岩)群片麻岩分布区的构造破碎带中,为小型银多金属矿矿床,共揭露3个矿体,矿体规模较小,矿石结构简单,矿石品位相对较稳定。岩浆热液和断裂构造破碎带对成矿、控矿具有重要作用。矿床成因属浅成中低温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6.
威海-文登成矿带为胶东东部地区重要金及多金属成矿带,文登汤村店子金及多金属矿床为该成矿带内典型矿床,其形成与分布受米山断裂及次级断裂的控制。米山断裂次级断裂近EW向断裂带内发现7条矿化蚀变带,且在蚀变带内圈定4个金及多金属共生矿体,分别为Ⅰ-1,Ⅰ-2,Ⅱ-1,Ⅲ-1,其中Ⅱ-1矿体规模最大,赋存于Ⅱ矿化蚀变带中,呈细脉状,倾向NNE,倾角60°±,走向400 m,斜深250 m,赋存标高+60 m~-180 m,并共生银及铅、锌等多金属矿。矿石自然类型主要为原生矿石,地表为氧化矿石。矿体主要由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组成,围岩为中细粒二长花岗质片麻岩,围岩蚀变主要是绢英岩化、黄铁矿化等。通过对汤村店子金及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初步建立了成矿模式,进一步指出找矿方向及找矿标志,为后期找矿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广西的氧化锰矿是第四纪表生作用的产物。它是由原生沉积锰矿层或含锰岩石经风化作用后次生富集而成,主要产于第四系的风化带中,是广西重要的锰矿类型之一。与原生沉积锰矿相比,具有品位高、杂质少、易采选的特点。而且通过淋滤,矿床中的有益元素,如钻、镍等进一步富集,可综合利用,提高了矿床的经济价值,是目前工业急需的重要矿产。本文着重对氧化锰矿床的控矿因素进行探讨。认为含锰岩系的存在是氧化锰矿形成的先决条件,气候是氧化锰矿形成的必要和重要因素,地质构造、地形地貌以及水文地质等因素是控制氧化深度、矿床规模及富集程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青海省都兰县丘吉东沟银铅矿位于昆中断裂带内,区内断裂构造十分发育,主要为NW向断裂,与区域构造方向基本一致。区内含矿蚀变带与NW向深大断裂关系密切,NW向断裂为区内的主要的导矿、控矿构造,次级构造或构造膨胀部位及构造拐弯处,均为找矿的有利地段,可作为容矿场所。区内华力西期岩浆活动强烈,该期活动为区内岩浆活动的最高潮,是主要成矿期。研究区圈定2个矿带9条银铅矿体,呈脉状或透镜状赋存于蚀变硅质白云岩之NW向构造破碎带F_8,F_9内,是以银为主的多金属矿体。其中I-5矿体为主矿体,平均厚度2.38m,银平均品位216.87×10~(-6),铅平均品位1.98%,主要矿化蚀变为方铅矿化、黄铁矿化、黄钾铁钒化等。本文分析了丘吉东沟银铅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等,总结了找矿标志,预测了找矿方向,以期为类似地区的银铅找矿工作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韶关市梅子冲银铅锌多金属矿区位于南岭成矿带的中段,岩浆活动强烈,断裂构造发育。矿体受蚀变破碎带控制,呈似层状、透镜状产于大理岩化灰岩、白云岩中。成矿物质部分来源于燕山期黑云母花岗岩熔浆,泥盆系天子岭组地层是重要含矿层位。该矿区原认为以铅锌矿为主,在近年的普查中却发现是以银矿为主,从而打开了找矿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矿区矿床类型主要为岩浆期后高中温热液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铜钼钨铋多金属矿床和中低温热液裂隙充填交代型铅锌银矿床,矿体的形成和就位,受岩浆岩、地层岩性以及构造多种因素联合控制.矿体主要赋存在岩脉接触带矽卡岩、断裂破碎带、宝岭北倒转向斜、宝岭倒转背斜.矿区倒转背斜轴部的虚脱空间,走向逆冲断裂带及其伴生的次生断裂,断裂产状变化的转折端,断裂的交叉部位,侵入构造带、断裂构造带与接触带的复合部位,砂岩与灰岩的层间滑动破碎带是矿体赋存的有利空间.  相似文献   

11.
正柿竹园钨多金属矿区位于湖南省郴州市东南25千米处,属超大型矿床,以钨、锡、铋、钼为主,并伴生丰富的萤石、铜、铅、锌、硫、铁、金、银,以及铍、铌、钽等多种矿产。累计探明储量:钨70.13万吨、锡48万吨、铋26.58万吨、钼11.8万吨,以及铍、银、金、铜、硫、铌、钽等伴生储量。矿区地处华南加里东褶皱系中心地段,位于湘南千里山花岗岩体东南缘与泥盆系碳酸盐岩层接触带。矿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震旦系和泥盆系。震旦系分布于矿区东侧,主要为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通天庙地区主要见有三种类型铁锰矿床:风化淋滤型、沉积型及铁帽型。它们分别受控于不同地质条件:风化淋滤型主要受第四系地层或构造盆地控制;沉积型主要受二叠系、石炭系和泥盆系地层控制;铁帽型主要受泥盆系地层和构造控制,因此,在本区内寻找以上三种类型的铁锰矿床,特别注意在第四系、二叠系、泥盆系地层中和构造盆地叠加部位。  相似文献   

13.
白石坡银铅锌多金属矿床产于以中元古界龟山岩组为基底的NE向白石坡正断裂带内,与中生代火山活动有密切关系.文章较系统地从矿区地质、矿床地质、微量元素、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特征等方面分析了该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介质来源、控矿因素及成矿机理,认为属火山活动后期的中-低温热液矿床,并划分为3个成矿期,建立了矿床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广西凤凰山银锰矿床中S-Fe-Cu-Ag-Sn系列矿物黄锡矿、含银黄锡矿、银黄锡矿、硫银锡矿的化学成分标型、标型矿物组合特征的研究,为该矿床的成因、深部隐伏银矿化、矿区及其外围的找矿提供了一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虎鹿夼银铅矿床是山东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近年来在鲁东地区发现的一处银铅共生矿床.该矿床赋存于新太古代回龙夼单元的条带状细粒含角闪黑云英云闪长岩体内,矿体受构造破碎带控制,是一处矿体形态简单、矿化较连续且银品位较高的中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6.
一、宝玉石矿产资源概况及其成矿特征 (一)宝石类 1.红、蓝宝石(刚玉、AL2O3)坡积-洪积型砂矿多分布于牡丹江上游、穆棱河水系河谷中,明显受敦-密深大断裂带及第三纪玄武岩控制。伴生矿物有:红锆石、紫苏辉石、普通辉石、顽火辉石、顽火透辉石、镁铁石榴石、镁铁尖晶石、钛铁矿、磁铁矿、镁铁橄榄石、歪长石等。上述矿物共生组合呈深源捕虏晶见于第三纪碱性玄武岩中。黑龙江红、蓝宝石成矿带,属我国大陆东部新生代蓝宝石成矿带北段,成矿条件好,储量丰富,为我国少有的红、蓝宝石共生矿带。该类型矿床以穆棱县红、蓝宝石砂矿为代表,以下简述其特征。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辽上金矿床位于郭城断裂带东侧 ,赋存于荆山群野头组大理岩与震旦期花岗岩之接触带附近 ,矿体受NE向次级构造裂隙控制 ,呈盲矿体产出。  相似文献   

18.
广西上泥盆统榴江组是一套海相硅质岩为主的沉积物,对其沉积环境前人有过种种看法。如六十年代以前,区调工作者曾认为属浅海隆起带的沉积物),七十年代以来,较多的研究者认为是浅海台沟或台盆的沉积物。1982年9月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澳依斯特教授来广西大厂地区考察时,曾认为榴江组中的扁豆状灰岩属潮上带的沉积物,其形成机理与中东波斯湾地区的鸡笼状灰岩相似;并认为大厂地区多金属硫化物矿床中的硫元素主要来源于扁豆状灰岩中原先的  相似文献   

19.
北秦岭古生代断陷带是指夹持在瓦穴子—乔端—明港断裂带与朱阳关—大河—信阳断裂带之间的一个复杂的构造地质体,主要由二郎坪蛇绿岩建造和小寨复理石沉积组成。蛇绿岩中基性火山岩系在西峡一带以大庙组为核部组成向斜,二进沟组、火神庙组分别为向斜两翼,属同一层位;桐柏地区以张家大庄组为核部组成向斜,大栗树组、刘山岩组分别为向斜两翼,属同一层位。该向斜构造隔南阳中、新生界盆地相互对应,构成连续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带和贵金属矿床、金属硫化矿床、高铝矿物成矿带,为在南阳盆地以西的蛇绿岩建造中寻找金、银、钢矿床及在南阳盆地以东的小寨复理石沉积中寻找蓝晶石、红柱石矿床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20.
赋层于泥盆系中统棋梓桥组中段含生物碎屑白云岩中的铅锌矿床是近年来在临武长冲新发现的层控型铅锌矿床,作者在综合分析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的基础上,认为前泥盆系矿源层经后期地下水热液或深循环热卤水溶液热液成矿;成矿经历了沉积-成岩阶段和后生交代阶段,属沉积+改造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