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川铜街子绿鳞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研究了取自四川省铜街子某地凝灰岩和火山碎屑岩浅沼湖相堆积物夹层中的绿鳞石。对该矿物的化学组成进行的研究表明,它是一种比较典型的低镁型绿鳞石。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经历数亿年的地质活动,产出颜色丰富且结构致密的戈壁玛瑙。通过常规宝石学测试、偏光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X射线粉晶衍射、电子探针、红外光谱及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等测试分析方法对绿色戈壁玛瑙的宝石矿物学特征及致色成因进行了深入研究。肉眼观察,阿拉善绿色玛瑙呈深绿色至褐绿色,微透明至不透明,相对密度、折射率、摩氏硬度等均符合石英质玉石的特点。偏光显微镜观察,绿鳞石富集于表层,并向内部呈放射状生长;方解石与石英均为隐晶质结构。扫描电镜观察,绿鳞石呈颗粒状分布于石英及方解石之间。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绿色戈壁玛瑙的物相组成主要为石英、方解石和绿鳞石。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绿鳞石的主要化学组成为SiO2、FeO、Al2O3、K2O和MgO。红外光谱分析也显示存在绿鳞石对应基团的特征峰。表层绿鳞石在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分光光度计下显示出Fe2+与Fe3+的特征光谱,Fe2+与Fe3+之间的电荷转移是其...  相似文献   

3.
张乃娴  曲永新 《地质科学》1993,28(4):383-389
产于四川省铜街子电站玄武岩沉积夹层中的绿鳞石,具有二八面体1M云母结构,与海绿石结构相似,但以其八面体层中的高Mg含量与海绿石相区别。该绿鳞石是玄武岩两次喷发间断中,凝灰物质沉积后经蚀变而成。  相似文献   

4.
对胶东15个金放床围岩蚀变带内30个云母类矿物的地质产状,空间分带,与矿化关系地质调查基础上,着重对各类型金矿床蚀变带内云母类矿物进行了单矿物提纯,矿物化学定量分析,物理性质鉴定,X光衍射分析,差热分析,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晶格常数计算,形成条件等方面的系统研究,确定了蚀变岩带内有9种云母类矿物,5个矿物化学-多型系列,新鉴定出5种云母类矿物,绿鳞石(Celadonite),铁绿鳞石(Ferian Celadonite),铁铝绿磷石(Ferian-Alumino Celadonite),铝绿鳞石(Alumino Celadonite)和伊利石(Illite),总结了云母类矿物各系列的演化特征,查明了金矿床各蚀变-矿化带内所出现的云母类矿物晕,指出了各云母类矿物晕的找矿信息。  相似文献   

5.
四川绿豆岩提取钾肥及其综合利用新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绿豆岩是一种富钾火山凝灰岩,因含有硅质豆粒,颜色鲜艳成绿色,故俗称绿豆岩。绿豆岩按后生变化结果可分力富钾凝灰岩(脱玻后的玻屑凝灰岩)和绿鳞石粘土岩。绿鳞石粘土岩经酸浸分解,析出非晶态二氧化硅,游离出钾、镁、铝等离子,按化工工艺流程生产出硫酸铵钾(俗称钾氮肥)、七水硫酸镁、氢氧化铝等产品。  相似文献   

6.
南云  柳益群  周鼎武  周宁超  焦鑫  周鹏 《岩石学报》2016,32(6):1901-1913
火山岩气孔和裂缝填充物作为热液流体活动的产物,携带着流体沉淀时的物理化学环境信息。本文通过钻井岩芯、岩石薄片观察,结合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等测试分析手段,对新疆三塘湖盆地晚石炭世火山岩气孔和裂缝填充物特征及成因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区发育两类气孔填充物:一类气孔填充物的矿物类型多样,包括绿泥石、绿鳞石、片沸石、柱沸石、浊沸石、丝光沸石、方解石、赤铁矿,矿物填充序列为绿泥石/绿鳞石→沸石→方解石,主要赋存于熔岩层上部蚀变较为强烈的灰褐色安山岩中;另一类气孔填充物主要为蒙脱石,局部可见石英,矿物填充序列为蒙脱石→石英,常赋存于熔岩层中下部蚀变较弱的深灰色安山岩中。裂缝填充物分布具明显的分带性,其中由沸石、方解石、绿鳞石填充的脉体主要发育于灰褐色安山岩中,而石英脉仅见于深灰色安山岩中。根据气孔和裂缝填充物的沉淀序列及特定矿物稳定范围,结合岩石蚀变程度,笔者认为灰褐色安山岩火山岩气孔和裂缝填充物为低温碱性流体沉淀的产物,而深灰色安山岩气孔填充物为火山物质水化蚀变的产物,局部受到后期硅质流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滇南普雄黑鳞云母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雄黑鳞云母岩产于白云山-白石岩霞石正长岩体的内外接触带,在内接触带与主岩渐变过渡,具斑状、伟晶和中细晶结构和条带状构造,含霞石、正长石,副矿物有锆石、榍石、烧绿石、独居石、磷钇矿、方钍石。岩石是岩浆结晶的产物,它富含挥发分和稀有金属元素,贫Fe、贫REE,富Mg,富碱,是碱性岩浆不混溶熔离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谭罗荣 《岩矿测试》1987,(2):109-113
通常,矿物的化学结构式是根据提取的纯标样的化学全分析资料来确定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有时纯标样不易得到。本文探讨了在一定条件下,利用衍射定量分析技术对不纯标样的化学结构式进行确定,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我们在四川铜街子某工程基础下的软弱夹层中,发现有绿鳞石矿物。为此,对它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为了确定其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9.
张立飞 《岩石学报》1997,13(3):406-417
利用矿物内部一致性热力学数据,建立了在CaO-Al2O3-MgO-SiO2-H2O体系中含钙铝榴石的葡萄石-绿纤石变质相平衡,确立了在葡萄石-绿纤石-钙铝榴石-绿帘石-绿泥石-石英组合中出现绿纤石-钙铝榴石共生、葡萄石-绿纤石共生、葡萄石-绿帘石共生和绿泥石-绿帘石-钙铝榴石共生的PT区间及其意义。根据该相平衡计算了新疆萨尔托海蛇绿岩中变基性岩石的葡萄石-绿纤石相变质PT条件为T=325℃~335℃,P=0.45~0.475GPa。并讨论了Fe3+=Al替代对于形成钙铝榴石-绿纤石共生的影响。本文的研究表明,葡萄石-绿纤石-钙铝榴石-绿帘石-绿泥石-石英共生组合是葡萄石-绿纤石相中偏高压组合,钙铝榴石-绿纤石共生与绿纤石-阳起石相一样代表着葡萄石-绿纤石相中较高压相,钙铝榴石在葡萄石-绿纤石相中是可以稳定存在的。  相似文献   

10.
五台山早前寒武纪变质岩中的白云母属二八面体的2M型多型变体,其中五台群中的白云母为富含绿鳞石分子的普通白云母,滹沱群为多硅白云母。通过对这些白云母化学成分和b_0值测定,确定五台群变质条件属中低压相系,滹沱群属中高压相系。五台群绿片岩相的变质压力为0.3—0.5 GPa,滹沱群为0.5—0.6 GPa。基于白云母成分和b_0值的研究,对划分变质级别、变质类型;确定变质作用期次;进行地层对比和构造分析等方面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氟钠烧绿石发现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波孜果尔稀土矿床的碱性侵入花岗岩中。本文对其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进行了研究,并按照烧绿石超族矿物分类命名新方案定名为"氟钠烧绿石"。该新矿物及其名称得到了国际矿物学会新矿物及矿物、分类命名委员会(CNMNC-IMA)的正式批准。  相似文献   

12.
西藏东部和南部变质岩中的白云母及其岩石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旗  张振禹  李炤华 《地质科学》1980,15(4):340-347
变质岩研究工作中一个重要课题是如何确定它的P-T条件,而关键的问题是搞清楚不同变质带的压力类型(或相系)。许多研究工作指出,变质岩中自云母-绿鳞石固溶体成分以及白云母晶胞参数中的b_0和c_0均随环境条件的影响而改变,可以用来作为变质作用温度或压力的指示剂。  相似文献   

13.
碧石属于石英质玉中一类,少有文献对其深入探讨,缺乏系统性分类以及定义界定,不能准确区别于颜色相对应的玉髓(玛瑙).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次研究应用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红外光谱、电子探针、紫外—可见光光谱等多种测试技术相结合方式,初步确定常见单色碧石的致色矿物,其中红碧石的致色矿物为赤铁矿,黄碧石的致色矿物为针铁矿,绿碧石的致色矿物为绿鳞石,紫碧石的致色矿物是锐钛矿和赤铁矿.结合市场实际需求,从宝石学角度以颜色特征作为碧石分类依据,将碧石从宝石学分类角度,分为红碧石、黄碧石、绿碧石、紫碧石、血滴石、风景碧石、多彩碧石等七个大类.同时,根据X射线衍射半定量分析和电子探针测试近似计算结果:红碧石测试样品中赤铁矿平均含量均不低于2.187%,凉山南红样品红色富集区域测试赤铁矿含量不高于1.767%,低于2%.因此可以考虑将2%的赤铁矿含量作为区别红碧石和南红的界限.建议以杂质矿物含量2%对碧石和相似颜色的玉髓(玛瑙)区分界定,进一步补充完善已有碧石定义.  相似文献   

14.
安哥拉Bonga碳酸岩型烧绿石矿床是一个重要的铌矿床,烧绿石是碳酸岩中主要的含Nb矿物。Bonga碳酸岩中发育了5种类型(阶段)的烧绿石(Ⅰ、Ⅱ、Ⅲ、Ⅳ、Ⅴ)。其中烧绿石Ⅰ为岩浆(原生)烧绿石,其余为热液交代形成的烧绿石。烧绿石Ⅰ与氟磷灰石共生,以富Nb贫Ta、Ca、Na占A位和F占满Y位为特征,烧绿石的结晶和Nb、Ta等高场强元素的含量受碳酸岩浆中挥发分F和H2O的控制。Bonga环带烧绿石发育,多为原生的岩浆震荡环带烧绿石遭受了后期低温热液作用改造而成,具有岩浆振荡环带结构和热液烧绿石的化学特征。高温的热液过程中岩浆烧绿石被烧绿石Ⅱ交代,以F和Na含量的降低,Ca含量基本不变,A空位急剧增多为特征。而在稍低的温度下,经热液作用交代形成了烧绿石Ⅳ(A空位高,其他占位元素少)。最晚阶段富Sr的烧绿石Ⅲ(Sr含量较高)和烧绿石Ⅴ形成于相对低温的热液作用过程中,与石英、菱锶矿等热液矿物共生,Sr可能来源于对岩浆碳酸盐矿物的热液交代作用。在整个热液作用过程中,Bonga的烧绿石可能存在以下元素替换机制:3Nb5++2Ca2+→2Si4++Fe3++2(U,Th)4+;2Nb5++Na++2Ca2+→Si4++Fe3++2(U,Th)4++A□。在更低温、氧化的条件下,烧绿石蚀变形成大量的含铌金红石和少量的易解石,此过程中释放出Ce和Th等,形成独居石、氟碳钙铈矿、氟碳铈矿、Sr REE磷酸盐矿物和方钍石等。此外,还发现了含铌针铁矿,显示Bonga烧绿石中的Nb在表生条件下发生了迁移。  相似文献   

15.
微生物介导的铁循环是调控地表有害物质迁移转化等地球化学反应的关键因子之一。为了探明腐殖酸对微生物还原含铁黏土矿物的影响,选取了富铁黏土矿物绿脱石和不同土壤中提取到的腐殖酸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验,在有、无腐殖酸2种条件下对比了典型异化铁还原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 CN32对绿脱石结构Fe(Ⅲ)的还原效率,同时分析了微生物作用后绿脱石的晶体结构差异。实验采用化学方法检测Fe(Ⅲ)的还原程度,利用X射线粉晶衍射(XRD)及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对微生物作用前后的绿脱石进行了矿物学表征,利用扫描电镜(SEM)研究了反应前后绿脱石的形貌差异。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腐殖酸均具有促进微生物还原绿脱石结构Fe(Ⅲ)的能力,但其促进效率存在差异。绿脱石中的结构Fe(Ⅲ)经微生物还原后,其矿物结构被破坏,结晶程度逐渐降低,矿物形貌由不规则片状变为松散疏松的网絮状。本研究对深入理解自然环境中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环境效应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黏土矿物具有浓缩、保护和催化的功能,很可能在生命起源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大量研究关注氨基酸在富铝黏土矿物(如蒙脱石)表面的吸附和缩合反应,然而,富铁镁黏土矿物(如绿脱石)很可能广泛存在于早期地球,氨基酸在绿脱石表面的吸附和缩合反应研究却非常缺乏。本文使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手段,通过逐步减少水分子数量模拟脱水过程,研究脱水对氨基酸在绿脱石表面的吸附、有效反应对的形成和水化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基酸通过氨基与绿脱石表面氧形成氢键稳定地吸附在绿脱石表面,并在绿脱石表面形成有效反应对。脱水不仅有助于氨基酸在绿脱石表面的吸附和有效反应对的形成,而且还能降低体系的水化能,使体系在水化时释放更多能量。体系的水化能在热力学方面有利于肽键的形成,可能成为肽形成的驱动力。综上,绿脱石很可能对肽在早期地球的形成中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7.
2000年,美国的Weber和Ewing提出钆锆烧绿石(Gd2Zr2O7)可能是钚及次锕系核素的理想固化基材。随后人们对钆锆烧绿石本身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钆锆烧绿石的A2B2O7型结构相对于一般固化基材,A、B位可以同时取代而具有宽泛的取代范围,并且Gd元素是一种优良的中子  相似文献   

18.
作者在内蒙古温都尔庙群地层中发现的绿纤石产于古生代蛇绿岩岩石组合中,与蓝闪石、硬柱石、黑硬绿泥石、绿泥石、钠长石、绿帘石、阳起石共生。本区绿纤石属绿纤石到低铁绿纤石之间的过渡类型,随着变质作用增强,铁绿纤石的组成不断增加。 温都尔庙群中绿纤石的发现,进一步证明该区低温高压变质带的存在,并对进一步研究板块构造、岩石学、构造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陈涛  韩文  李甜  皱倩 《地球科学》2012,37(5):981-988
对我国浙江青田山炮绿、福建寿山月尾绿以及西安绿3种绿色图章石分别利用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环境扫描电镜以及能谱分析对其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微形貌特征以及颜色成因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 3种图章石的绿色部分均由具二八面体结构的2M1型多硅白云母组成, 属于云母型图章石; 它们的次要矿物组成中山炮绿含有白云石、黄铁矿和磷灰石, 月尾绿含有高岭石, 西安绿含有白云石, 次要矿物组成对绿色图章石的产地鉴定具有一定意义.3种白云母的微形貌特征揭示了西安绿中白云母结晶程度高于月尾绿中白云母, 而山炮绿中白云母经历热液蚀变后晶形不完整重结晶程度不高.另外, 白云母八面体层中杂质离子的化学成分分析表明, 月尾绿和西安绿中白云母的绿色是由Fe3+和Ti4+离子形成, 而山炮绿的翠绿颜色主要由白云母中Cr3+离子以及Fe3+、Ti4+离子共同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20.
2010年国际矿物协会-新矿物及矿物分类、命名委员会CNMNC-IMA批准颁布了烧绿石超族矿物分类命名新方案(Atencio等,2010),废除了原烧绿石族矿物的分类方法。新方案将原烧绿石族改定义为超族(supergroup),而原来的亚族上升为族,烧绿石超族矿物化学分子式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