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乐祝  刘雪霞 《地理教学》2010,(11):24-24,20
随着地理信息技术(以下简称“3S”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3S”技术被纳入高中地理课程。  相似文献   

2.
陈继革 《地理教学》2014,(16):57-59
地理信息技术体系主要由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三方面的核心技术组成。总体要求是:初步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内涵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分别对地图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的基本原理与相关知识进行简单认识,能对遥感图像进行简单判读、对3S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军事等领域中的应用有初步了解,形成基本的地理信息素养。高考重点关注“地理信息技术在生产与生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2003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大幅度增加“地理信息技术”的内容,在必修模块“地理3”的内容标准中,专门列出“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的标题,具体内容包括:结合实例;了解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相似文献   

4.
论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该文阐述1995年以来,中国地理学界关于3S(Remote Sensing,Global Positionging System and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的研究与应用;1998年以来,对数字地球有所介绍与了解;2000年以来,对对地观测系统给予充分的关注。国外有“地理信息科学”的杂志,国外也有将3S称为空间信息技术(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ique)的。该文作者长期以来研究并讲授地理信息科学、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全球定位系统等课程,提出航天信息与地理信息一体化网络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信息巨系统,进而提出了新一代的地理信息系统;以天地信息一体化网络系统为基础,提出了天地人机关系,发展了地理学中的人地关系;并且论述了地理信息科学是可持续发展信息社会的重要支柱;指出地理信息科学研究的方向与前景。  相似文献   

5.
提升学生和教师的"生命潜能"是教育时刻在追寻的目标,也是我们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地理学的区域性和差异性特征要求学生能初步掌握地理信息系统这一技能。将地图数据实现电子化,通过3S技术使得传统的地理数据和信息有了现代化的展现空间,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中充分享受现代技术带来的"区域美"和"差异美"。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3S技术的相关技能没有在中学得到应有的重视,地理课堂还是停留在知识的机械记忆层面。因此,通过课程基地建设来提高学生的3S技术素养,挖掘身边的课程资源,"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实现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6.
李方平  吴岱峰  李磊 《地理教学》2023,(2):52-55+28
野外考察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途径。在传统的地理野外考察过程中,师生在短时间内(或即时)获取考察区域(点)气象、地质等资料较为困难。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手机端地理信息技术软件因其功能强大、便捷等特点,为地理野外考察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能够显著提高野外考察的效率。本文以明光市女山火山地貌野外考察为例,介绍手机端地理信息技术软件的实际应用,为提高野外考察质量、培育学生地理实践力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论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阐述 1995年以来 ,中国地理学界关于 3S(RemoteSensing ,GlobalPositioningSystemandGeographicalIn formationSystem)的研究与应用 ;1998年以来 ,对数字地球有所介绍与了解 ;2 0 0 0年以来 ,对对地观测系统给予充分的关注。国外有“地理信息科学”的杂志 ,国外也有将 3S称为空间信息技术 (SpatialInformationTechnique )的。该文作者长期以来研究并讲授地理信息科学、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全球定位系统等课程 ,提出航天信息与地理信息一体化网络系统 ,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信息巨系统 ,进而提出了新一代的地理信息系统 ;以天地信息一体化网络系统为基础 ,提出了天地人机关系 ,发展了地理学中的人地关系 ;并且论述了地理信息科学是可持续发展信息社会的重要支柱 ;指出地理信息科学研究的方向与前景。  相似文献   

8.
0.背景“十二五”期间,我国测绘事业发展的战略调整为“构建数字中国,监测地理国情,发展壮大产业,建设测绘强国”,这表明我国测绘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测绘技术的应用范围和服务对象也将扩大到与地理信息相关的各个领域,数字化基础地理信息将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数字地理空间支撑条件。基于3S技术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获取与处理方面的研究业已成为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9.
一、“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选修模块“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目的是要使学生对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地理信息技术有一基本的了解,初步掌握有关的工作原理、主要功能及应用技术等。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教育教学手段日益丰富。本文探究如何使用教育APP辅助地理日常教学,尤其注重在课堂教学的环节结合生活情境进行课堂讨论、开展探究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以注重地理信息技术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一课为例,进行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1.
地理信息技术是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素养的重要手段,本文探讨了QGIS软件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的适用性,并基于QGIS软件设计了以“上海市土地利用变化”为主题的地理综合实践课程,旨在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12.
正地理信息技术作为地理学应用技术层次的重要发展方向,对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有着巨大作用,且其应用日益大众化。《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将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纳入必修范围,在高中阶段开展地理信息技术教育,对培养学生的现代科学素养有重要意义。而《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把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纳入必考内容,是要把地理信息技术与解决地理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以引导学生学习利用新技术手段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考  相似文献   

13.
结构化思维视域下的地理信息加工教学要注重地理信息加工的三个阶段(收集、整理与分析),把握地理信息加工课堂的三种探究形式(情境探究式、主题研究式、交流反馈式),形成地理信息加工教学的实践样式框架。可行的信息加工评价标准及实施策略,是确保地理信息加工教学实践取得最大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传统工程测量技术的服务领域主要包括水利、交通、建筑等行业。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现代的数字化技术、全球定位技术(GPS)、地理信息技术(GIS)、遥感技术(RS)等各种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中得以应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随着3S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应用方法进一步成熟。本文以陕西省某县(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为背景,依据3S技术的原理及应用方法,充分利用高精度多时相遥感影像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空间分析等技术,结合陕西省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项目,针对如何高效地获取大范围内的自然资源实物量、质量及其变化情况这一问题,探索并形成一整套基于3S技术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地理信息技术体系主要由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三方面的核心技术组成。总体要求是:初步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内涵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分别对地图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的基本原理与相关知识进行简单认识,能对遥感图像进行简单判读、对3S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军事等领域中的应用有初步了解,形成基本的地理信息素养。高考重点关注"地理信息技术在生产与生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各行各业都在自己的领域里创新和拓展。3S技术(3S包括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iem}RS{Remote Sensing}GIS{Geotayaphical Infoymation System})的发展,使社会的各个行业拓展和创新进行亮化和保存。地理信息系统(GIS)与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的集成,已经深刻地影响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各个方面,推动人类社会飞速向前发展。数字地球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扩展,3S技术所具备空间数据采集、数据管理、空间分析多要素及多要素综合分析以及动态预测,具有开放式环境及很强的系统可扩充性。  相似文献   

18.
何玲 《中国地名》2010,(7):71-71,73
本文简要介绍了各种新技术(数字化技术、全球定位技术GPS、地理信息技术GIS、遥感技术RS)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及其优点。  相似文献   

19.
李颀 《中国地名》2010,(7):46-46,50
本文阐述了3S技术在管道数据完整性恢复中的支撑作用,并以(A标段管道完整性恢复项目)输油管道为例,详细地介绍了3S技术在输油管管道数据完整性恢复项目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20.
张琪  杜建会  田贺  黄一鑫 《热带地理》2018,38(3):364-371
基于3S技术,利用2011和2015年2期不同时相高分辨率QuickBird影像和DEM数据,研究了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毗邻区域“假林线”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该区域“假林线”分布的海拔介于317~1 569 m,其中80%集中分布在700~1 200 m的范围内。2)与2011年相比,2015年“假林线”在不同坡度和坡向上分布的平均海拔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变化不显著(P>0.1)。3)“假林线”主要分布在5°~35°的坡度,极少出现在<2°的平地或>55°的垂直坡上。不同坡向“假林线”海拔分布存在很大差异(P<0.001),呈现出北坡高于南坡,东坡略高于西坡的特点。各坡向上“假林线”海拔分布的最大值出现在西北坡,最小值出现在南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