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水电站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灌溉、发电、防洪等,但是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尤其是在水环境方面,如:水土流失、水污染等。通过建立环境监测系统,并其监测结果的分析,可充分了解水环境情况,并以此为基础制定水污染和环境措施的治理措施。结合委俄水电站的实际情况,对该水电站对水环境的影响作具体分析,并对其环境监测措施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
黑水河流域由于长期的侵蚀而导致各种灾害的发生,流域生态建设工程是保护沿河人民群众安全的重大战略。本文通过对辽宁黑水河流域河道治理现状目标进行分析,对生态治理中存在的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河道堵塞严重、水污染污染严重和水质变差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应通过重点治理和一般治理相结合的方式,改善流域沿河生态环境,建设人水和谐的美好社会。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2021,(1)
以承德市为例,为研究承德市水污染现状,对承德市入河排污口排污量进行调查,并从水系划分方面对承德市入河排污口污染物排放量和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可知:承德市入河排污口20个,有13个排污口污染物排放超标,超标率为65.0%; 2012-2018年各水系监测入河污水总量为11 391.3万t/a,入河COD总量2854.4t/a,入河氨氮总量225.3 t/a;针对水污染现状,应通过采取加强水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建立健全配套法规、建立入河排污口常规监测制度以及积极开展污水治理等措施改善承德市水污染状况,促进区域水生态环境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安琪  付强  乔洁  韩美玲 《地下水》2020,(1):155-157
水资源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健康的水环境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本文从廊坊市地理位置、气候特征、水资源基本状况和水资源保护工作现状等方面分析了廊坊市目前的水资源现状以及现行保护措施。结果认为,推进国家节水行动、建设水资源配置工程、推进水污染的防治、统筹修复水生态环境以及完善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机制,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面对水污染,要从根本上解决水污染,污水回用要合理,真正做到水资源的"开源"与"节流"。  相似文献   

5.
魏艳民  李民  杨培培 《地下水》2009,31(3):92-93
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陶城铺灌区地下水的严重污染,已对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居环境的优化构成威胁.依法治理水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对于实现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
龙瀛  贾海峰  何永 《水科学进展》2006,17(1):122-128
在对区域水污染控制系统CAP模型进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采用UML技术进行CAP模型的结构设计,提出了采用Geodatabase作为CAP模型的开发模式。以佛山市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为例,介绍了采用CAP模型进行辅助规划的具体步骤。实践证明,采用CAP模型辅助区域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可以提高规划效率及数据完整性,是其便捷的CAP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河流污染总量控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2015,(5)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水污染负荷增加。水污染总量控制是进行水污染防治的水环境管理重要举措。污染物排放总量必须消减,水质必须改善。通过对污染物衰减系数、纳污能力的计算,叙述了怎样规划河流的污染物总量的控制方案,对水环境进行有力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刘德清 《地下水》2020,(1):72-73,101
通过统计分析国内外典型水污染事件和近年来发生的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并对水污染风险传导全过程进行探讨。危害程度大、持续时间长为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显著特征,应该增强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监管和处理力度,从源头上遏制事件发生。污染事件发生后,为降低危害程度并缩短持续时间,应及时采取有效人工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21世纪中国的城市化特点及其生态环境挑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化是世界范围的历史进程。中国的城市化虽然起步较晚,但是由于速度快、规模大、资源能源消耗高,从而带来一系列水环境和热环境问题。系统梳理了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的双重压力下,中国城市面临的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日益严重的城市热岛和生态水文灾害等生态环境挑战,提出要以城市生态水文学的理论和手段,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提升中国的城市化质量,实现宜居城市。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20,(3)
采用非平稳时间序列模型对本溪地区主要河流的生态足迹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从2009年开始本溪地区河流生态赤字递减趋势明显,城镇化下对河流生态足迹影响最为明显。通过河流水生态环境治理,本溪地区河流水环境承载能力得到一定程度提升,但水污染依然是河流生态足迹变化的主要因素。研究成果对于本溪地区河流生态环境保护治理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