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根据数理统计中的F检验法,采用附有条件的问接平差法,依据现有的电算程序,对控制网的起始数据进行检验,当附合网中多余起始数据之间,自由网的起始数据与加测的边长及方位角之间,存在显著矛盾时,对起始数据进行合理取舍,保证控制网外业的实测精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数理统计中的F检验法,采用附有条件的间接平差法,依据现有的电算程序,对控制网的起始数据进行检验,当附合网中多余起始数据之间,自由网的起始数据与加测的边长及方位角之间,存在显著矛盾时,对起始数据进行合理取舍,保证控制网外业的实测精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相关条件平差理论计算和讨论了扩充水准网(包括加密网)起始点先验协方差对平差值和待定点精度的影响问题。对传统上认为起始数据与观测值相比,一般都具有较高的精度,因而可不顾及对平差值的影响,提出修改意见。本文认为在电子计算机迅速普及的当代,采用广义平差法对控制网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是目前适宜的平差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GPS网约束平差或联合平差中,起算数据的质量直接影响成果精度,因此,对起算点的数据质量进行检验与可靠性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起算数据检验与可靠性分析的基本方法,重点阐述利用"检查点法"确定最佳起算数据的方法,并以华亭GPS网为例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利用信噪比概念对测量平差质量提出了一种度量检验方式.分析了复共线性、数据列短型、待估参数数量级差异和模型误差等影响平差质量的一些关键因素,找到了这些因素在信噪比中的数值反映.通过对这些数值的进一步分析,给出了关键因素对平差质量综合影响的一种解释.对于研究测量平差特别是病态问题平差的质量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对自由网作秩亏平差,即求其最小二乘范数解,是近十年提出的一种自由刚平差的新方法。业已证明,这种方法所求的未知数精度均匀,协因数阵的迹为最小,网中观测量的改正数及其函数和它们的精度(一般称之为不变量)与网中有必要起始数据的经典自由网平差(条件平差或间接平差)的相应结果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7.
一个控制网的精度,除了按作业规定要求保证外业成果资料的精度外,还和所选择的起算数据的精度有关,尤其是当有多余起始数据而它们之间存在着显著矛盾的时候,以往的处理方法主要是根据附合闭合差的大小进行判断,舍弃其较大者以满足附合条件,这种方法看来是不够全面的,也缺乏必要的理论根据。本文运用数理统计中统计假设检验的思想,对起始数据进行若干检验,从概率观点判断它们对控制网精度影响的程度,从而决定其取舍,我们认为这是一种有理论依据的比较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高精度GPS形变监测网数据处理的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高精度GPS形变监测网数据处理中系统误差的影响,给出了顾及系统误差影响的自由网平差模型;针对粗差在GPS观测数据中存在的广泛性,在对平差模型进行整体性检验的基础上,采用检验方法消除粗差对平差结果的影响;结合抗差估计,对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工程1999~2003年观测数据进行了处理,验证了模型的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述了间接平差中能对大规模网同时考虑观测误差和起始误差影响的精度估算新方法;计算分析了几类典型图形中起始误差与观测误差影响的比例关系;用两种不同方法计算分析了我国天文大地网的最弱点点位中误差,精度为±2.0m。  相似文献   

10.
杨建忠 《三晋测绘》2000,(1):36-39,46
本文论述了WGS-84基准点的获取方法,重点阐述了约束平差时起始数据的配置问题.起始数据的误差对GPS网的精度影响。  相似文献   

11.
各级控制网中的起始数据都是含有误差的,尤其是在插点加密、控制网同级扩充或分期布设等情况下,只有考虑了起始数据误差的影响,才能真实地反映控制网元素的实际精度。本文以高低两级网为例,对假定各级网未作统一整体平差时顾及起始误差的精度评定与整体平差后的精度评定进行比较。由于前后两  相似文献   

12.
在进行GPS网的约束平差或联合平差时,为了保证GPS控制网的精度不因约束数据的影响而显降低,对起算数据质量的检验是很必要的。本给出了一种起算数据质量的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高精度GPS形变监测网数据处理中系统误差的影响,给出了顾及系统误差影响的自由网平差模型;针对粗差在GPS观测数据中存在的广泛性,在对平差模型进行整体性检验的基础上,采用检验方法消除粗差对平差结果的影响;结合抗差估计,对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工程1999~2003年观测数据进行了处理,验证了模型的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利用信噪比概念对测量平差质量提出了一种度量检验方式。分析了复共线性、数据列短型、待估参数数量级差异和模型误差等影响平差质量的一些关键因素,找到了这些因素在信噪比中的数值反映。通过对这些数值的进一步分析,给出了关键因素对平差质量综合影响的一种解释。对于研究测量平差特别是病态问题平差的质量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用正交的附加参数组对自检校光束法区域网平差进行相关分析和附加参数的显著性检验。主要讨论了区域网平差坐标的理论精度、附加参数的理论精度、附加参数之间及其与坐标未知数之间的相关系数,以及如何由附加参数显著性检验结果决定附加参数的取舍。所有这些讨论均在附加参数取不同的权时进行的。得到的主要结论有:(i)自检校区域网平差中平差坐标和附加参数的理论精度,以及附加参数与坐标未知数之间的相关均与附加参数所选择的权有关。(ii)正交的附加参数组,在一定的几何图形下,它的某些参数也可能与坐标未知数产生强相关。(iii)针对区域网平差的几何图形和所用的附加参数组,采用模拟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就可以找出其中可能存在的对权敏感、不易测准的或引起未知参数强相关的附加参数。只要将这些参数剔除或给予一个较大的权,则可保证自检校平差获得可靠的精度改善。此时平差结果对附加参数的权变得不敏感了。(iv)反过来,如果能精确地按照信噪比确定附加参数的权,在不考虑对系统误差的拟合误差时,可免去对平差结果的相关分析和显著性检验,而获得有效的精度改善。文章最后结合文献[1]、[2]的研究结果,对实际生产中如何使用自检校平差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平差计算的目的是为控制网提供精度可靠的数据。经典测量平差方法包括四种平差模型,每种平差模型虽各有其自身的特点,但计算结果是一致的。为了检验平差计算过程的正确性,采用条件平差和间接平差两种平差方法进行计算并比较计算结果,确保平差计算结果正确可靠。  相似文献   

17.
关于《电子速测仪坐标导线平差计算方法》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第5期《测绘通报》刊载了《电子速测仪坐标导线平差计算方法》(以下简称《方法》)一文,提出了一种直接利用实测坐标进行平差计算的方法。本文对该方法有不同见解,并提出了另一种平差计算方法,供参考。 一、几点讨论 1. 《方法》一文作者认为,其平差方法是将角度误差与边长误差综合考虑进行平差的,比普通简易平差(将角度误差与边长误差分别进行分配)更为合理。笔者认为这两者是不可以比较的。因为在电子速测仪导线中仅仅测算出了坐标闭合差Fx和Fy,并没有测算出方位角闭合差Fα,只有2个多余观测,也就只能列出2个条件方程式(即就是测算出了Fα,《方法》中也未考虑)。普通简易平差用于普通导线测量中,要测算出方位角闭合差Fα,有3个多余观测,即有3个条件方程式。显然普通简易平差是将方位角闭合差Fα和坐标闭合差Fx与Fy绝对分成两步进行的,但其平差结果的精度肯定要比《方法》平差结果的精度高。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测绘中存在"现在测绘面积"与"过去丈量面积"的矛盾,在分析了实验区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多边形图形平差的方法,并推导了平差模型,最后用实验区的数据进行了检验,证明图形平差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在实际工程中,可能需对不同地形和地貌条件建立不同等级的导线控制网。目前对导线网的平差一般采用在不同阶段或不同精度进行模块化平差计算的方法。该方法将导致不同精度导线模块之间的平差存在一定不足:①增加了平差计算时的工作量,增大了投入,还可能导致模块衔接时出现平面点的错位现象;②利用普通近似方法平差使得导线的平差结果与实际数据差距较大,导线产生旋转或平移。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赫尔默特方差分量估计的不同精度导线网平差方法,并进行了适当的定权计算,减少了人为定权的主观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大规模复测水准网的动态平差,本文从常规的动态线性数学模型出发,导出了复测水准网动态平差的基础方程。为平差无起始数据的自由水准网,文章叙述了伪观测值平差法,并给出了在进行自由网两期整体平差时附加阵 GT 的具体形式以及在此情况下各种精度的估算公式。最后,介绍了当两期水准网不完全重合时,如何进行动态平差的两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