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1 毫秒
1.
大气折射是天体测量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它影响着天体位置测定的精度,气象资料自动采集是自动计算大气折射必不可少的仪器。为观测结果和气象的相关分析提供了可能,本文介绍的气象资料自动采集系统,可实时采集并可用于其它天文观测仪器。  相似文献   

2.
大气折射是天体测量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它影响着天体位置测定的精度。气象资料自动采集系统是自动计算大气折射必不可少的仪器,为观测结果和气象的相关分析提供了可能.本文介绍的气象资料自动采集系统,可实时采集并可用于其它天文观测仪器.  相似文献   

3.
根据经典天体定位测量受天文大气折射的影响和现代空间大地测量对中性大气折射延迟改正的要求,分析了这些修正没有达到预期精度要求的原因:主要在于不能直接测定天文大气折射;文章针对这些影响量对大气分布模型的依赖性,改正值应随着不同的观测站和不同方位而异的要求,提出了提高这两种改正精度的有效途径:在各观测站不同方位的各天顶距,测定天文大气折射值,分别建立不同方位的大气折射实测模型,并利用实测数据,求解出折射率差和映射函数的参数,建立和采用随着观测站、随着方位而异的折射延迟改正模型。这一新方法的实施,将能在避免采用大气分布模型的情况下,把较低高度角的折射延迟改正精度从现在的米级提高到厘米级,并且把截止高度角压缩到5°以内。文章还论述了在各观测站多方向测定天文大气折射值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简述了天文大气折射和电磁波中性大气折射延迟的成因,以及不同观测站、不同方位的折射值存在差异的事实;根据测定瞬时天文大气折射、建立本地实测模型的观测原理和要求,分析了长期以来不能直接测定天文大气折射的几个主要障碍,介绍了现已具备的排除这些障碍的必要条件,为建立天文大气折射实测模型,和随观测站、随方位而异的电磁波折射延迟改正模型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5.
根据测定天文大气折射的原理,叙述了利用相应的观测值获得瞬时大气折射测定值和建立大气折射实测模型的途径,并从各种测定值与最后结果之间的关系,指出了这里对数据处理的要求;文章介绍了对测定值进行波长改正和建立折射延迟实测模型的处理方法,分析了改正模型对天文大气折射测定值的分布要求,给出了观测数据随天顶距的增大而加密的分布模型。  相似文献   

6.
回顾了作为实用天文学和大地测量学中基本研究课题之一的大气折射映射函数研究的进展。介绍了近几年上海天文台发展的大气折射母函数方法 ,以及由此导出的大气折射解析解。对如今广泛地应用在空间测量技术中的几种映射函数做出评述 ;分析了NMF模型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介绍了由大气折射母函数方法引出的大气延迟新连分式映射函数和天文大气折射的映射函数方法。利用VLBI实验中高度截止角与基线长度重复率的关系、探空气球 (radiosonde)观测资料、PRARE资料比较了各种映射函数的结果。特别指出了映射函数方法对天文大气折射和光学波段测距精度的改进。讨论了大气折射计算中的主要误差源。  相似文献   

7.
大气折射对天文观测的影响大气折射还造成另一个影响天文观测的效应,称为大气色散。原来,空气的折射率还与光的波长(即颜色)有关,不同颜色的光在相同的介质中传播,因折射率不同而分散,雨后彩虹展现由红到紫的七色景象,正是由于同样原因(光被悬浮在空气中的小水滴折射并产生色散)。由于大气色散,使得我们观测到的天体像,无论是目视的眼睛所见还是照相的底片留影,星像都呈现为一条垂直的细小光谱,紫端靠近天顶。天顶距越大,色散也越大。  相似文献   

8.
利用子午仪器进行天体位置的绝对测定,大气折射效应是仪器以外的主要误差来源。尤其是在大天顶距的情况下,用目前的大气折射理论,不能给出可用的精确数值。为了提高天体位置的测定精度,本文提出利用低纬子午环在卯酉方向观测,实测大气折射值,期望利用实测的结果,建立更接近于实际情况的大气折射表。同时,可以对不同光谱型的恒星建立专门的大气折射表。  相似文献   

9.
把普尔科沃大气折射表的第4、第5版进行完全计算机化,用多项式拟合大气折射表,直至天顶距83°为止,公式和表列值完全符合,同时用实际计算进行了精度比较。中丹水平子午环大气折射计算采用了计算机化的算法。大气折射是精密天体定位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它除了影响光学天文定位外,还严重地影响射电天文、激光精密定位及GPS比对精度,随着天文定位精度的提高,大气折射的研究更显出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大气反常折射的迫切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就地球大气对天体测量观测的影响作了分类,介绍了对各类影响的传统处理方法,也介绍了低纬子午环的分别对待方法,特别强调了短周期的和不规则的反常折射影响对提高观测精度的限制,并提出了测定这些影响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1.
范瑜  冒蔚 《天文学报》1993,34(4):405-410
本文简述了大气等密度层倾斜对天体测量观测结果的影响,根据低纬子午环绝对测定瞬时大气折射的原理,提出了利用子午方向和卯酉方向交替观测,测定大气等密层倾斜的方法推导了解算倾斜量的公式,并对测定精度作了估计。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大气湍流理论始于大约30年前。湍流理论的发展使得天文学家对大气湍流对天文观测的影响有了很好的认识,尤其是它为天文台选址和天文高分辨率技术提供了基础。近年来新的天文观测对已传统的大气湍流理论提出了挑战,并可能给地面天文观测带来一场革命。在回顾了大气湍流理论的发展历史后对传统大气湍流理论的基本特性及其应用作了系统的综述,并介绍了新的天文观测事实以及为此而提出的新的大气湍流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3.
天文大气折射的较差测量方法及试观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到大气折射的影响,天文观测上通常回避仰角15°以下的目标的观测,但作为大气折射的完整理论研究,低仰角下的大气折射仍然是值得分析探究的.特别是对某些工程应用方面,低仰角的目标有时必须要观测.提出了一套新的利用较差方法测定大气折射的思路.利用一台较大视场的望远镜从天顶开始,在不同高度上对星空作一系列观测,计算不同天顶距处大气折射函数的各阶导数,最后经数值积分可给出大气折射实测值.该方法不依赖于严格的地方参数和复杂精密的观测仪器,并且观测原理相对简单. 2007年底,利用一台简易的大视场望远镜在兴隆观测站进行了试验观测,根据较差方法实测得到真天顶距44.8°至87.5°的大气折射值,初步证明了大气折射较差测量方法的可行性.受到观测条件的限制,本次实测结果精度有限,偶然误差最大约为6",并且存在一定的系统差.在天顶距84°时,与普尔科沃大气折射表的差值约为15".如何消除因积分模型误差引入的累积误差是今后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普尔科沃天文台大气折射表第五版并对表列的平均折射结果进行了一些分析。指出:对应于原苏联-73标准大气模型的普尔科沃大气折射表与作者采用美国标准大气的计算结果略有差异,对于Z_o≤80°,最大误差不会超过0.5。但是研究表明,平均天文折射存在着地区性的差异。在同一地区,还存在着周年与周日的变化。其影响可能大于不同大气模型算出的结果。在高精度的观测中,必须注意这些影响。  相似文献   

15.
针对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对中性大气折射延迟改正精度的要求,阐述了折射延迟改正值应随测站和随方位而异的必要性.指出,在尚不能直接测定天文大气折射值的情况下,现有的各种改正模型对大气分布模型的依赖性,不能达到预期的精度和降低观测的截止角.根据云南天文台低纬子午环的特殊结构,和测定大气折射的实践,提出了提高折射延迟改正精度的新方法,即:利用各观测站不同方位从天顶附近直到低地平高度角的天文大气折射实测数据,求解得到折射率差和映射函数的参数,从而建立随测站和随方位而异的大气折射延迟改正模型.这一新方法的实施,将能在不需采用大气分布模型的情况下,把天顶延迟的改正精度提高到1 mm以内,低地平高度角的折射延迟改正精度提高到厘米级,并且把截止高度角压缩到5°以内.  相似文献   

16.
在过去的时间纬度工作中,对大气反常折射的研究证明,大气反常折射给时问纬度测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而当时大多数星表的编制都是时间纬度测量的副产品,无疑大气反常折射也给这些星表带来严重的误差影响。过去我国的经典天体测量工作以测时、测纬为主,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重视。在星表和参考系工作已成为我国基本天休测量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的今天,对大气反常折射的测量与研究,尤其对有效的测量应得到足够的重视。作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测量和研究指出,大气反常折射主要由观测室周围不良小气候的造成,其中以具有周年变化和周日变化的大气反常折射对初始星表系统的影响最为严重。并分别讨论了这种反常折射对子午星表、等高星表和参考系的影响,提出了今后开展这方面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测定瞬时天文大气折射值和建立本地实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天文大气折射在空间大地测量中的新用途,并指出,为了满足这一新用途的高要求,必须有一种有效的方法,能直接测定瞬时大气折射值,建立与观测站周围地理环境相适应的大气折射模型,再转换成中性大气折射延迟改正模型.文章简述了测定大气折射值必须满足的条件.阐述了云南天文台探讨出的利用低纬子午环的观测原理,在不同方向和不同天顶距直接测定瞬时大气折射值的一套方法,并给出了用实测数据在东,南、西,北4个方向建立的按恒星光谱型分类的大气折射实测模型.  相似文献   

18.
关于大气分布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大气垂直分布情况和高空探测方法,分析了目前只能采用球对称大气分布模型的原因;论证了随观测站、随方位而异的天文大气折射实测模型和折射延迟改正模型,已经包含了观测站上空大气实际分布的非球对称特性,不必再去寻找或建立随地势而异和随季节而变的大气分布模型,避免了大气分布模型选择不当的影响,从一个方面为提高天文大气折射改正精度和电磁波大气折射延迟改正精度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9.
严豪健 《天文学进展》2000,18(2):104-113
回顾了作为实用天文学和大地测量学中基本研究课题之一的大气折射函数研究的最新进展;介绍了近几年发展的大气折射母函数方法。对如今广泛地应用在空间测量技术中的几种映射函数,如CfA2.2、MTT等模型作出评述;特别分析了NMF模型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还介绍了由大气折射母函数方法引出的大气延迟新连分式映射函数和天文大气折射的映射函数方法,利用VLBI实验中高度截止角与基线长变化的关系和探空气球(radios  相似文献   

20.
大气湍流理论的进展及其天文学意义(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大气湍流理论始于大约30年前.湍流理论的发展使得天文学家对大气湍流对天文观测的影响有了很好的认识,尤其是它为天文台选址和天文高分辨率技术提供了基础.近年来新的天文观测已对传统的大气湍流理论提出了挑战,并可能给地面天文观测带来一场革命.在回顾了大气湍流理论的发展历史后对传统大气湍流理论的基本特性及其应用作了系统的综述,并介绍了新的天文观测事实以及为此而提出的新的大气湍流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