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从中国南沙群岛海区(3°—8°N,112°—115°E)水深50—111m处发现头足类乌贼科Sepiidae乌贼属Sepia南沙乌贼Sepia nanshiensis sp.nov。正模标本♀SCSIOAS-M20和副模标本♂SCSIOAS-M141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2.
1979—1982年间,我所于南海东北部水域进行综合考察时,在底栖生物拖网中,获得腔肠动物软珊瑚一新种——小型硬荑软珊瑚Stereonephthya pumilia sp.nov.现描述如下。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棘软珊瑚科Nephtheidae 小型硬荑软珊瑚(新种)Stereonephthya pumilia sp.nov.(图版Ⅰ:1—8) 模式标本 编号,AS-20,采集于南海(112°59′E,20°58′N)。水深52m。碎壳粉砂底质。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采自我国近海的玉蟹科Leucosiidae 两新种:尖齿拳蟹(新种) Philyra acutidens sp.nov. 及假珍珠玉蟹(新种) Leucosia pseudomargaritata sp. nov.。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拳蟹属Philyra及玉蟹属Leucosia系玉蟹科中种类较多的两个属,我们收藏上述两新种的标本数量较多,前一新种产于渤海、黄海及东海北部,后一新种产于南海,尤以北部湾数量较多;它们与亲缘种十分相似,甚至容易造成误定。本文除详细描述新种特征外,还与近似种作了详细比较。  相似文献   

4.
1975年3-5月作者参加了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组织的西沙群岛生物调查,获得不少苔藓动物(Bryozoa)标本,发现其中有五号标本与以往报道的粗胞属(Scrupocellaria Van Beneden,1845)内各已知种显著不同,经研究确认系两个新种。新种的模式标本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5.
南海囊糠虾亚科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囊糠虾亚科Gastrosaccinae 包括的种数并不很多,但有些种数量相当大,是经济鱼虾的天然饵料,在海洋食物链中占较重要的地位。例如黄海的漂浮囊糠虾Gastrosaccus pelagicus Ii 数量很大,普遍发现于底层鱼类胃含物中;此种及其他一些量大的种又可用作养殖鱼虾的饵料。这一亚科迄今已知共7属69种。本文根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1958-60年在南海北部所采的底层浮游生物标本和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1974-81年采自西沙群岛、中沙群岛的标本写成,共发现4属12种,其中6种为中国近海的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6.
本文描述了采自中国南海中南部花水母亚纲一新属四新种:南海宽管水母,新属、新种Laticanna nanhaiensis gen.nov. et sp.nov.,芽拟原帽水母,新种Protiaropsis gemmifera sp.nov.,南海潜水母,新种Merga nanhaiensis sp.nov.和顶室无球水母,新种Rhabdoon apiciloculus sp.nov.。编制了深帽水母科已知属分属检索表和拟帽水母属、潜水母属以及无球水母属已知种分种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相似文献   

7.
笔者分析、鉴定了100多个南海表层沉积样品中的大量放射虫标本,本文仅报道其中的1个新属和12个新种,作为我们对南海沉积物中放射虫的系列研究之一。 本文是我们对南海沉积物中放射虫的系列研究之一,现仅报道1新属12新种。新种的模式标本均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8.
在整理鉴定南海口足类标本中,发现构造特殊的两个新种,标本采自潮下带较深水域(50—260米),形态特征与已描述的属显著不同,经研究确认是一个新属,命名为华虾蛄属Sinosquilla gen.nov.隶指虾蛄科 Gonodactylidae,为假虾蛄组合 Pseudosquilla complex 的成员。其模式种为华虾蛄(新种)Sinosquilla sinica sp.nov.另一近缘种为多刺华虾蛄(新种)s.hispida sp.nov.以下为新属及新种的描述。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华虾蛄属(新属)Sinosquilla gen.nov.体平扁,表面光滑。头胸甲宽而短,前侧角圆形,颈沟不跨越背面,侧板后部有宽的边缘脊,不向前延伸。额角板为强大的粗刺,基部宽,末端尖,有中央纵脊。第一触角柄第一  相似文献   

9.
广东沿岸水域有丰富的糠虾资源,不仅可供食用,还可利用作为水产养殖海马的活饵。本文报道的3个新种采自广东吴川县沙田和南海北部。现将新种描述如下。纤细刺糠虾(新种) Acanthomysis tenella sp. nov(图1) 正模标本成体雄性,体长5.2mm。标本号K78-li,1978年5月采自广东吴川县沙田。副模标本成体雌性,体长5.2mm。标本号K78p-li,3♂♂,3♀♀。标本采集地点、日期同正模。其他材料 12♂♂,24♀♀,体长4.5—5.2mm,采集地点、时间也与正模相同。成体最大体长5.2mm。  相似文献   

10.
1982年4月,南海水产研究所《南锋704》科研调查船在南海北部水深394—525m处,采得角鲨科标本多尾,经鉴定为一新种:尖吻角鲨Squalus acutirostris Chu,Meng et Li sp.nov.正模标本存南海水产研究所,副模标本存上海水产学院。  相似文献   

11.
泡沫放射虫多栖于热带海域和大洋环流区。西沙群岛位于热带边缘海,又是受大洋环流影响的区域,所以,这个类群的种类多、数量丰富;一些骨骼结构精细的大型种类均可在此采到。作者已对此地区该类动物的群体种类先行鉴定分类并发表(宿星慧、谭智源,1985)。本文系同一工作的继续。 已知现生的泡沫虫类对水团指示有一定作用,对第四纪地层学的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本文除分类研究外,对种类的数量分布亦作初步探讨,为相关学科的研究与动物志的编写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2.
海鞘属 Ascidia 于1767年由林奈建立。该名来源于1762年Baster的“Opuscula Subseciva” Vol. 1 ,他给一种单海鞘命名为Ascidium。当时,林奈的海鞘属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属,它包括所有的单海鞘。1816年, Savigny把林奈的Ascidia 属分成次口海鞘 Phallusia 、石勃卒海鞘 Cynthia、波海鞘 Boltenia 和簇海鞘Clavellina 四个属,其中Phallusia 与Ascidia 最为相近。因此,以后的学者有的用Ascidia 作属名,有的用Phallusia 作属名,也有的认为Ascidia = Phallusia,用法较为混乱。直到最近,通过研究才确定海鞘 Ascidia 、次口海鞘 Phallusia 和拟海鞘 Ascidiella 为海鞘科下三个独立的属(Kott, 1969)。它们的主要区别为:拟海鞘属内纵走血管没有乳突,如维京海鞘 Ascidiella virginea (Muller), 1776;而其余两属的内纵走血管皆有乳突;海鞘属的神经腺开口于背节,如悉尼海鞘 Ascidia sydneiensis Stimpson, 1855;次口海鞘属还有次生口的存在,如凹陷次口海鞘 Phallusia depressiuscula (Hellar), 1878。 太平洋两岸海鞘属的种类,日本报道23种(另有琉球群岛2种),中国2种,香港2种,菲律宾2种,越南(芽庄)1种,新加坡2种,爪哇海2种,班达海1种,克伊岛1种,阿拉弗拉海2种,美洲(并含南、北极) 19种,澳大利亚7种。Kott(l952)年曾制订海鞘科世界常见种类的检索表,对该属的分类研究比较详细。 本文报道分布于我国近海的8种海鞘,其中有1个新种,5种为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13.
绵藤壶属Genus Acasta主要是与海绵动物共栖的一类藤壶,少数种埋栖于腔肠动物,如柳珊瑚、角珊瑚、石珊瑚和海鸡头等体内。 Darwin(1854)之后的很多学者指出,绵藤壶属Acasta与膜藤壸属Membranobalanus、刺藤壶属Armatobalanus及舟藤壶属Conopsea等的亲缘关系很近,以致这些属的特征有时难以明确区分。长期以来,绵藤壶由于具有特殊的生境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很自然地被作为一属来描记,而且一直沿用到现在。 绵藤壶属这一特殊类群,国内尚无报告;搞清它们的种类对分析潮间带及潮下带底栖生物区系和群落组成都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根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调查采集的标本写成的,共报告绵藤壶属15种,其中有3新种,10种为我国首次记录。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绵藤壶属Genus Acasta虽然种类很多,但迄今尚无人作过系统全面的研究,一般在一个地区仅发现少数几种;在我国近海能采到15种,数目是相当多的,很有必要作一详细的研究。绵藤壶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南海(中国近海),仅少数种如栉足绵藤壶Acasta pectinipes Pilsbry,向北能分布到黄海。在我国海区,本属的垂直分布范围从潮间带至水下120米左右。  相似文献   

14.
塔藤壶科 Family Pyrgomatidae 埋栖于石珊瑚内,主要分布于热帯和亚热带海域,通常称为珊瑚藤壶(coral barnacles)。珊瑚藤壶的分类对研究珊瑚礁生态及蔓足类的进化都具有一定的意义,但这类动物由于深理于珊瑚体内或珊瑚石中而常被忽略,过去研究不多,国内迄今尚无报道。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来采集收藏了许多珊瑚标本。其中共栖有不少珊瑚藤壶标本,主要采自广东省西沙群岛及海南岛等地的潮间带造礁石珊瑚,部分采自南海和东海的深水非造礁珊瑚。 本文共报告塔藤壶科17种,分隶于2亚科,6属,其中有4新种,9种为我国的首次记录,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南海海洋研究所曾对我国南海诸岛丰富的动植物区系进行过多次调查,本文作者对采到的后鳃类软体动物曾发表了几篇论文,共报道104种、2亚种,分隶于22科,50属。近年来这两个研究所在海南岛、西沙群岛又陆续进行了调查采集,获得了一些新资料。经作者研究又发现了29种、2亚种,分隶于17科,24属,其中有16种、2亚种首次发现于我国沿海。 在本文报道的种类中,1种是环热带分布:尾棘无壳恻鳃;9种是印度一西太平洋区的热带种:亲缘蛹螺、线红纹螺、宽条饰纹螺、耳口露齿螺、短丽罗螺、大叶海天牛、海洋凹缘侧鳃、网窝枝鳃海牛、整齐盘海牛;其余21种是西太平洋的热带种,其中有11种为中国-日本特有种:细孔捻螺、波纹月华螺、瓷丽罗螺、小囊螺、碗梨螺、长枝鳃海牛、褐斑扁海牛、相模舌尾海牛、琉球裸海牛、日本巨幕、白斑宽足海牛。 迄今,南海诸岛后鳃类总计有133种、4亚种。有14种向北可分布到东海台湾沿岸,而进入黄海到达青岛沿岸的只有5种;50种是印度-西太平洋的热带种,67种是西太平洋的热带种。在我国和日本南部沿海共有的65种中,有34种是中国-日本特有种。可见我国海南岛和西沙群岛的后鳃类软体动物区系的组成是以热带种为主,它和日本南部沿海的区系相近似,其分布北界大都在台湾东南沿岸。  相似文献   

16.
帘蛤科(Family Veneridae)是瓣鳃纲软体动物种数较多的一科。总共有500多种,分布遍及世界各海洋。中国海的近岸一般深度小、陆棚广阔,帘蛤科的种类较多。现已发现的就有100多种,约占世界总种数的1/5。其中以起源于印度马来的热带种占优势。 本文的材料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十年来在我国沿海陆续搜集的以及全国近海调查底栖生物拖网的标本,共有2,000 号左右。标本是比较丰富的,但对种类繁多的我国沿海来说,一定还会有一些遣漏,尤其是江苏、浙江、福建三省的沿海,采集调查还很不够,标本特别缺乏,加上著者水平低、文献又不够充分,有一些种类一时还鉴定不出来,还有待今后作进一步的补充。  相似文献   

17.
稀孔放射虫遍布于世界各大洋和各个深度的水层。在热带大洋环流和热带海域中,种类和数量都很丰富,但一般较浅的水域较少。西沙群岛位处热带,岛屿附近即为相当深(1000-2000米)的海域,稀孔虫的种类和数量都应较多,但本文所依据的资料仅采自群岛近岸水域,大部分采集点深度不超过1000米:故种类不多,数量也少。在分类研究上仅作到种的鉴定,生态学方面也只作了些初步探讨。 调查范围是15°30′-17°29′N,110°54′-114°0''E。  相似文献   

18.
东海大陆架沉积物中的放射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海洋沉积物中放射虫的研究资料来判別海底地层和解决与海洋学有关的问題, 系探索海洋资源的手段之一。近年来,一些国家对世界大洋的调查研究工作进展很快,目前,除北冰洋外;几乎对各大洋的大部分海域都进行了钻探取样。其中,用放射虫沉积岩样结合地层学进行分析划带的工作已有很大进展。东海大陆架范围辽阔,资源丰富,亟待开发利用,但对其海底情况过去了解较少。为配合当前渔场调查和海底矿产资源的探测,对海底沉积物及有关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是急需的。本文就东海大陆架部分地区(东经121°30′-127°,北纬26°30′-32°30′;图1)海底沉积物中的放射虫进行研究整理、以供作海洋开发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9.
贻贝科在我国至今已发现有50种左右,其中多数种产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有些属(如石蛏属Lithophaga、肠蛤属Botula等)的种类都穴居于珊瑚礁中。在西沙群岛,这一科的种类本应该较多,但由于它们的栖息习性较特殊,一般不易采到,我们虽多次赴西沙考察,然获得的标本还很不够;今后随着我国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可能会发现更多的种类。 西沙群岛贻贝科的种类,过去只有张玺等的零星记载,至今还没有专门的报告。我们根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自1956年以来,多次赴西沙潮间带调査所获得的材料,共研究鉴定标本116个,计11种,分隶于6属,其中有3新种,另有3种为我国近海首次记录。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