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敏 《河南测绘》2007,(1):14-17
地籍测量是调查和测定土地(宗地或地块)及其附着物的界线、位置、面积、质量、权属和利用现状等基本情况及其几何形状的测绘工作。地籍测量的方法很多,按其采用的仪器设备和达到的精度可分为图解法、解析法和部分解析法3种。图解法是通过直接量距并在近期大比例尺地形图上图解定出界址点及地物点位置而形成地籍图,其缺点是精度差,且不便管理。解析法是用较先进的测量仪器(如动态GPS、全站仪等)在实地直接采集或间接求出点的坐标,并依据这些点绘成地籍图。部分解析法是上述2种方法的综合运用,通常在视野较开阔的地区和街坊外围用解析法,而在复杂地区和街坊内部采用图解法。  相似文献   

2.
城镇土地调查及宗地图成图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城镇宗地权属调查和宗地草图的绘制方法,并综合利用GPS、RTK技术和全站仪进行地籍控制测量和碎部测量,得到碎部点和界址点的坐标。通过南方CASS自动化成图软件利用测得的碎部点编制矢量化地籍图,将外业获得的宗地草图和测得的矢量化地籍图对照,把宗地草图上的地籍要素标注到矢量化地籍图上,形成符合标准的地籍图。  相似文献   

3.
汤静雅  谷金 《测绘科学》2015,(11):155-158
针对GPS RTK测量中坐标系转换参数因选择的公共点不同而导致转换误差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坐标转换残差改正方法:利用测区任意已知点进行"点校正"来求取坐标转换参数,通过测定各个已知点的坐标转换残差,建立残差改正模型,对测量结果施加残差改正,减小坐标转换参数误差对测量结果精度的影响。实例应用表明:所提出的坐标转换方法简便可行且便于编程实现,对于提高GPS-RTK测量精度和可靠性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针对地籍测量精度要求高、现势性强等特点,将具有速度快、效率高等特性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于农村地籍测量。采用测块四周布设CORS点进行点云整体坐标转换,利用CORS配合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通过实例操作与精度验证,得到房屋界址点中误差为±3.76 cm,围墙界址点中误差为±3.64 cm,界址线中误差为±2.14 cm。  相似文献   

5.
孙景领  黄腾 《测绘工程》2013,22(1):55-58
南京长江第三大桥是我国首座主塔采用钢结构形式的特大型斜拉桥,其"人"字形钢索塔的安装定位在国内外尚属首次。针对钢索塔立式匹配的技术要求,研究专用测量控制网的构建,测量特征点的布设;阐述全站仪精密三维坐标法的测量方法,并根据匹配区的实际情况及不利观测条件,计算和分析全站仪精密三维坐标法的实测精度。结果表明,测量方法能满足南京长江三桥钢索塔立式匹配测量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CORS系统精度能否满足二调城镇地籍控制测量要求的问题,结合当前国内外CORS的研究状况,就其定位精度的可靠性进行了研究,详细阐述了其可靠性控制方法理论,并依托桂林市二调地籍控制测量项目,论证了CORS系统的内符合与外符合精度。实践证明,CORS系统应用于二调地籍图根控制测量是完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7.
GPS方位角及其在导线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三、四等和一级导线测量为例,针对利用GPS技术测定导线已知方位角中诸如应满足的精度、应遵守的基本技术规定、起算点坐标的联测、方位角系统转换及对导线的作用等基本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1 前言 在城市规划施测大比例尺地形图中,为了满足规划部门的技术需要,往往要测注楼房或其它地物点的细部坐标。本文就极坐标法测定地物点细部坐标测角采用半测回法进行精度分析。 随着电磁波测距仪和全站仪在测量中的广泛应用,极坐标法逐步被广大测绘工作者所接受,尤其是在地籍测量中被广泛应用。它具  相似文献   

9.
线型空间三维坐标组合式测量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在狭长条带状测量空间内进行三维坐标测量的难度较大这一问题,该文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分析探讨了经纬仪测量系统的支导线测量方案,指出了构建全局控制的必要性。设计了两用觇标模型,提出了全站仪配合两用觇标构建全局控制、经纬仪测量系统检测细部的组合式测量方案,解决了两者的精度匹配问题。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该组合式测量方案可以显著提高线型空间三维坐标测量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
界址点测量是土地确权勘测定界的重要工作之一。文中介绍了界址点的不同测量方法,主要包括全站仪坐标测量法、常规GPS-RTK测量法、单基站CORS测量法和网络CORS测量法,并以实例分析了这四种不同测量方法的精度,得出了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喻永平 《测绘工程》2015,(11):73-75
随着CORS测量在城市测量中的广泛应用,CORS外业检核测量对保障成果的精度显得非常重要。可选择已有的城市导线点作为检测点,但城市导线点由于起算系统等原因,与城市CORS系统往往存在系统误差。文中介绍楼顶CORS外业检核点建设方法以及数据处理方法,保证CORS检核点成果与城市CORS系统的一致性,为相关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为了满足地下工程中精密坐标传递的需求,设计了一种高精度三维导线测量及数据处理方法。受三联脚架法的启发,提出了利用三联全站仪法构建精密三维导线的思路。利用U型卡扣将球棱镜靶座固联到全站仪提手上,标定出球棱镜中心与仪器中心的空间关系,据此改化观测值;以仪器中心之间的连线构成三维导线,避免了人工测量仪器高和棱镜高带来的误差。设计了一种实用的铅垂线不平行性改正模型,利用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合理确定了多类观测值的权,使三维导线平差过程更为严密。以某隧道工程测量为实例,利用三联全站仪法建立了由15条导线边构成的三维闭合导线。与传统三维导线平差结果相比,经铅垂线不平行性改正和方差分量估计后,单位权中误差明显减小,导线点坐标精度明显提高,精度优于±0.5 mm;用数字工业摄影测量系统进行验证,点位外符合精度达±0.32 mm。通过采取各项有效技术措施,所提方法经受了短边、大垂直角等严峻条件的考验,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GPS RTK点与城市导线精度匹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紧密结合现行的城市测量规范,分析了城市导线精度,从常规测角与量边概念探讨了GPS RTK点与城市导线匹配问题,并对全站仪检测RTK点位精度的观测数据,运用统计方法,分析了这个问题,进而讨论了当RTK点提供城市导线测量起算数据时,RTK点距离应满足的要求,为RTK在城市导线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地物特征点之间的几何条件建立条件方程,通过平差计算得到地物点测量的精度,由于不同于传统的地物点高精评定方法(对已测完的地物,再架设仪器测量特征点,用两次结果的差值评定地物点精度),故称为地物点测量精度的自评定法。其特点:一是通过平差计算可得到地物特征点测定中误差、地物面积的中误差和面积相对中误差;二是使基础地理数据有很好的几何上的一致性;三是绘图和精度同步,即当用平差后坐标绘图的同时,便知道其点位精度和面积精度。通过全站仪对直角楼房测量实验证明本文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无反射棱镜全站仪是不用棱镜作为照射目标就可以进行测距的全站仪,是无反射棱镜测量距离技术与一般全站仪的融合,具有一般全站仪不能替代的优点。利用无反射棱镜可以方便、快捷地测量距离,实现了"即测即得"。已普遍应用于数字地形图测绘的此类全站仪,其所测定地物点的精度满足规范的要求,因此,对无反射棱镜测量这项新技术的工作原理、成果精度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与总结。  相似文献   

16.
以500 kV库湾至曲江、库湾至汾水解口输电线路控制测量为例,分析比较CORS和快速静态测量两种不同作业模式,在已知点残差、控制点平面和高程精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在较长的带状地形控制测量中,CORS平面精度与快速静态基本一致,高程精度优于后者。故在类似工程中CORS可取代常规快速静态测量。  相似文献   

17.
主要利用GNSS接收机与全站仪对基坑控制点进行恢复测量,GNSS接收机通过RTK技术在基坑周边重新布设5个控制点,利用全站仪假定方向推算出控制点的坐标,并且分析其相对精度。通过实地观测计算分析,推算出的坐标与基坑中心点位置X方向相差5 mm、Y方向相差4 mm,恢复后的控制点能够对其他特征点进行详细测设。利用高精度的0.5″级全站仪进行点位测量精度对比分析,点位精度在2 mm范围之内,可以得出工程单位所用的仪器可满足精度,能够用于此类工程点位测设工作。  相似文献   

18.
我国工程测量项目的数据成果一般统一在西安80坐标框架下,GPS以其高精度、高效率等优势在控制测量、地籍测量、新增地物补测等有着重要应用,即涉及到不同空间域WGS-84坐标与西安80坐标的转换。本文通过大区域测区与小区域测区的坐标转换实例,对比不同空间域坐标转换方法的选择、公共点数量对转换精度的影响,得出在大区域坐标转换中,应采用七参数法且合理选择较多数量的公共点;在小区域坐标转换中,采用四参数法进行坐标转换优于七参数法,且公共点数量合理。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大型结构件全局测量中多测站测量统一坐标系时的误差积累问题,该文以徕卡TM30全站仪测量系统作为测量手段,模拟实施测量方案获取点位坐标信息。基于七参数转换模型,利用Matlab编程,比较分析了作为初步转换法的四元数法、奇异值分解法和罗德里格矩阵法,对比其进行初步转换的精度差异,从而优选坐标转换方法。在初步转换的基础上,分别基于原始观测值和公共点坐标观测值进行整体平差解算,编程实现了全局测量中各公共点误差及各站坐标转换总误差的计算与分析。最后,对两种整体平差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分析,指出在实际工程中可综合应用两类整体平差方法的技术优势,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误差积累,提高整体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20.
为方便三维点云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工程应用,需要为其提供统一的坐标基准。在数据采集阶段,对于在控制点可通视的测区内,可利用后视定向的方法完成点云扫描测量工作。针对控制点无法通视的测区,本文提出基于全站仪三维自由设站控制测量的方法,建立间接设站点平差模型并进行平差,进而解算标靶点坐标,利用标靶将扫描点转换到绝对坐标系中。试验结果表明:标靶坐标的测量精度和点云拼接的精度符合要求。在测区观测条件不好的情况下,自由设站法的应用为点云拼接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