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东海北部海域虾类不同生态类群分布及其渔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1986~1991年对东海北部海域(26°00’~326°00’N,100m水深以浅)虾是调查资料,研究了不同虾类的栖息水深与调查区水系分布之间的关系,把本海区的虾类资源划分为广温低盐,广温广盐和高温高盐三个生态类群,并阐明各生态类群及主要种类的分布特点。文中还叙述了东海区拖虾渔业的发展现状,讨论了今后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浙江中南部外侧海区的虾类资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1986年8月至1987年11月浙江中南部海域(27°00′~29°30′N,125°00′E) 拖虾调查资料,分析了虾类资源的种类、组成,拖虾渔获量及主要种类的分布,提出进一步开发凹管鞭虾,假长缝拟对虾等新的虾类资源的建议,并讨论了合理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南海5类重要经济鱼类资源声学评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997年12月至1999年6月,利用“北斗”号调查船配置的Simrad EK500回声探测-积分系统在南海北部海域进行了渔业资源声学调查,调查分春(4~6月)、夏(7~9月)、秋(10~12月)、冬(12~2月)4个季节进行.根据调查资料,运用渔业资源声学评估方法对该海域的带鱼科、蓝圆鲹、竹荚鱼、金线鱼科以及大眼鲷科等5类23种经济鱼类进行了评估与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种类在南海北部海域仍具有一定的资源储量,其资源量分别为5.04×105,1.63×105,1.04×105,9.8×104和9.2×104t;分析了其资源量的区域分布和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4.
闽南-台湾浅滩海域鱼类资源生产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海洋生态系统营养动力学为理论依据,根据调查所获得的有关闽南-台湾浅滩海域的初级生产力资料,检测了该海域的浮游植物有机碳含量,测算了生态效率,检测了52种主要经济鱼类营养级及其有机碳含量.采用营养动态模型和Cushing模型估算了该海域生态系统中鱼类资源的生产量(自然生产量),同时采用Cadima模式和MSY简单模式估算鱼类资源最大可持续开发量.估算结果如下鱼类资源生产量为98.63×104t,最大可持续开发量为 48.35×104t.1997年以来实际年渔获量为48.64×104t -53.83×104t,超过了鱼类资源的最大可持续开发量,呈现过度捕捞态势.还讨论了加强该渔场渔业资源管理的7项重要措施,以促进鱼类资源的较快恢复.  相似文献   

5.
我国黄、东海鳀鱼资源十分丰富,据中挪联合资源声学评估调查结果,其资源蕴藏量为280×10~4t,年可捕量为500000 以上,是一种大有开发前途的小型中上层鱼类。但是我国至今尚未对这一资源很好地开发利用,80年代中期以前,年产量仅30000t,近几年70000~80000t。 目前,黄、东海大型鱼类资源严重衰退。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行之有效的鳀鱼捕捞方法,组织开发利用鳀鱼资源,对发展我国的海洋渔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崇光 《海洋科学》1990,14(6):51-52
当前,世界主要沿海渔业国家为适应资源变化的形势,十分重视新渔场和新捕捞对象的开发利用,并从底层鱼类资源的利用逐步转向对中上层鱼类资源的开发利用。80年代以来,世界中上层鱼类的年产量达到27×10~(6t),占世界海洋鱼类年总产量的36%左右。日本海洋鱼类的年产量为11×10~(6t),中上层鱼类的年产量约占49%。而我国近年来的海洋捕捞年产量约  相似文献   

7.
1984年6月和1985年12月,对东海进行了首次黑潮实验性调查.整个调查区涉及到东海及东海黑潮区。作为综合调查项目其中之一的生物调查,在全调查区进行了取样:冬、夏两航次共采集浮游动物样品115份,经分析共鉴定出莹虾类4种。夏季(6月)出现中型莹虾 Luciferintermedius、正型莹虾 Lucifer typus、刷状莹虾 Lnckfer penicillifer、东方莹虾 Lucifer oriental-is;冬季(12月)出现中型莹虾 Lucifer intermedius、正型莹虾 Lucifer typus,可以明显地看出莹虾类的数量分布和种类分布与水温、营养盐、水团、流系等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并且莹虾类的数量分布与渔场的位置也有一定关系。据本次调查及资料分析,夏季可将中型莹虾作为东海混合水的指标种;正型莹虾可作为黑潮水的指标种;刷状莹虾可作为台湾暖流的指标种,为水文的调查提供较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闽南-台湾浅滩海域生态系统渔业资源容纳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方森 《台湾海峡》2003,22(4):449-456
以在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开展的海洋科学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有关闽南-台湾浅滩海域的初级生产力为基础,通过对渔业资源种类组成和结构的调查、浮游植物有机碳含量,鱼类、虾类、蟹类、头足类等主要种的营养级及其有机碳含量检测和生态效率的测算,采用营养动态模型和Cushing模型估算该海域渔业资源容纳量(自然生产量).同时,采用Gulland模式和MSY简单模式估算渔业资源最大可持续开发量.结果表明该海域渔业资源容纳量为125.23×10~4t,最大可持续开发量为61.92×10~4t.1996年以来实际年渔获量在62.05×10~4~67.29×10~4t,平均64.74×10~4t,超过了渔业资源的剩余产量,呈现过度捕捞态势.  相似文献   

9.
1989年度国内外对虾养殖生产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权 《海洋科学》1991,15(2):27-30
据统计,1979年,世界各类水产品中,养殖对虾的年总产量尚不足10000t,1983年上升到100000t,1989年又猛增到600000t。10年内总产量增加了几十倍。 虾类养殖生产之所以能得到高度发展,其原因还在于:1.世界各地沿海可供养虾的水域面积极广(约有60×10~8亩浅海滩涂和沼泽地);2.虾种资源十分丰  相似文献   

10.
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取排水过程的卷载效应、冷冲击效应和余氯效应均会对渔业资源造成一定影响。文章以温州LNG接收站工程为例,根据2017年11月在工程附近海域的渔业资源现状调查资料,定性分析了取排水对渔业资源的影响,并对卷载效应和余氯排放造成的渔业资源损失进行定量估算。温州LNG接收站工程建成投产近期运行期间,将造成鱼卵损失量为1.45×107 ind./a,仔鱼损失量为1.66×107ind./a,鱼类幼体损失量为7.56×104 ind./a,虾类幼体损失量为8.68×104 ind./a,蟹类幼体损失量为0.04×103 ind./a。  相似文献   

11.
南海北部沿岸污损生物中的苔藓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传燕 《台湾海峡》1992,11(1):61-68
作者于1979年9月至1989年8月,先后在广东、海南及广西沿岸港湾进行污损生物和人工鱼礁附着生物周年挂板试验,并调查沿岸港湾浮标、船只、码头、水产养殖设施及其他水下设施的污损生物,获苔藓虫3871号标本,经分析鉴定为88种,隶属3目30科。它们多数是高盐暖水种和广分布种。有少数河口低盐种,遍布于中国沿岸的有26种,黄、渤海已发表的有29种,东海31种,仅南海沿岸水域28种。南海北部沿岸苔藓虫终年都能繁殖附着,附着高峰期为冬春季节的低温月份。  相似文献   

12.
A PRELIMINARY STUDY ON FAUNA OF PLANKTONIC COPEPODS IN THE CHINA SEA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 total of 345 species of planktonic copepods have hitherto been found from the China Seas. Among them, tropical and warm-water species are dominant. The similar pattern of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these species is ascribed to the common influence of the coastal currents, the Kuroshio, and the South China Sea warm current. The number of species of planktonic copepods along the coastal waters of China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latitude, and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longitude. The composition of the copepod fauna in the China Seas shows that the Bohai Sea and the northern Huanghai Sea belong to the north temperate zone fauna, that the South China Sea, offshore areas of the East China Sea and the southeastern part of the Taiwan Strait belong to the tropical fauna, and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Taiwan Strait and the northwestern part of the East China Sea belong to the mixed distribution area of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fauna.  相似文献   

13.
联合利用中国沿岸长期验潮站实测资料和全球海潮模型NAO.99b在中国海域的结果,进行潮汐非调和常数的计算.分别对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海域潮汐类型复杂,渤海、黄海、东海以半日潮性质为主,南海以日潮性质为主;渤海、南海平均大潮差多分布在0.42~2.09 m,平均小潮差分布在0.27~1.33 m,东海、黄海平均大潮差多分布在1.12~4.44 m,平均小潮差多分布在0.41~2.41 m;渤海、黄海平均大潮高潮位分布在0.48~1.77 m,东海在0.42~2.41 m,南海在0.21~1.35 m;渤海、东海以及南海北部浅海海域潮高日不等现象显著.  相似文献   

14.
The monthly water mass variations in the Yellow Sea and the East China Sea are investigated using over 40 years of historical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observations via a cluster analysis that incorporates geographical distance and depth separation in addition to the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Results delineate monthly variations in the major water masses and provide some insight into formation mechanisms and intermixing. The major water masses include the Kuroshio-East China Sea water (KE), the Yellow Sea surface water (YSS) and bottom cold water (YSB), mixed water (MW), and coastal water (CW).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KE water mass reveals the intrusion pattern into the area west of Cheju. A separate mixed water type appears between the KE water mass and the Yellow Sea water masses during winter.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YSB appears to be the surface cooling and active mixing in winter. In the East China Sea, during summer, surface water is differentiated from the subsurface water while there is no differentiation during winter. In the Yellow Sea, a three layer system exists in the summer and fall (May–November) while a two layer system exists during the rest of the year. A fresh water mass generated by Yangtze River discharge (YD) is present over the northern East China Sea and the southern Yellow Sea during summer.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August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海头楯目(后鳃类)的区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外学者已报道我国近海的后鳃类有456种,其中在我国全部沿海都有分布的种类只有13种。迄今分布于我国的只有少数种类。 在456种后鳃类中,分布于渤海的共有48种,无壳目只发现一个标本;黄海共有78种;东海共有206种(台湾分布47种,台湾海峡35种);南海共有324种(香港66种,海南岛6种,西沙群岛26种,南沙群岛6种)。具体分布见表1。 我国近海分布的头楯目已报道有145种,分隶于15科、45属,其中有11种区系性质不详。 总的来看,我国近海头楯目的区系可归纳为热带、亚热带种为主要成分,温带种所占的比例也相当大,没有发现冷水性种和环热带分布种。  相似文献   

16.
2016年夏季黄、渤海颗粒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根据2016年6-7月黄、渤海航次获得的调查数据,分析了黄、渤海海域颗粒有机碳(POC)的浓度变化、空间分布特征并结合盐度、叶绿素a、POC/PON、POC/Chl a平面分布特征和相关性分析,探讨了黄、渤海海域POC的来源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6年夏季渤海海域POC平均浓度(500.2±226.5)μg/L,北黄海POC平均浓度(358.2±101.5)μg/L,南黄海POC平均浓度(321.0±158.1)μg/L,渤海海域POC浓度高于黄海,整个海域POC浓度表层高于底层。POC的平面分布特征为近岸高,外海低。调查海域表层POC/PON均值为8.89,POC/Chl a均值为182.52;中层POC/PON均值为8.87,POC/Chl a均值为179.56;底层POC/PON均值为9.41,POC/Chl a均值为178.80。黄海海域浒苔衰败对POC/PON与POC/Chl a影响较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渤海海域盐度、总悬浮物和叶绿素a与POC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是影响POC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南黄海除表层POC浓度与盐度、总悬浮物和叶绿素a浓度有很好的相关性外,中层和底层POC浓度与盐度、总悬浮物和叶绿素a浓度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渤海海域POC主要受陆源和浮游植物共同影响,浮游植物是POC的主要贡献者,而黄海海域POC受长江冲淡水、黄海暖流、苏北沿岸流、生物活动和底层沉积物等多种因素影响,其中苏北近岸和青岛外海,有机碎屑为POC的主要贡献者。  相似文献   

17.
印度洋-西太平洋海洋动物谱系地理演化格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海域,拥有大量浅海大陆架、边缘海和岛屿,孕育了全球最丰富的初级生产力和渔业资源,尤其是作为该区域陆源物质输入、两大洋能量汇聚中心和生物多样性中心的东印度三角,在全球海洋生物分布和进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结合物理海洋和化学海洋环境,通过线粒体基因和核基因等分子标记研究结果,归纳分析了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区域海洋动物谱系生物地理演化格局及其可能的成因。具体结果如下:(1)雷州半岛-海南岛、冰期暴露的台湾海峡和长江冲淡水等沿岸海区,阻碍了海洋动物在海区间的扩散,南海、东海和黄、渤海广布类群,多由一个星状辐射谱系组成,种群经历最近的数量扩张和区域扩散,而仅分布于南海的物种,一般具有多个深度分歧的遗传谱系,种群呈现出数量平衡状态,同一广布物种的南海和东海种群,因区域海洋环境差异,种群数量动态演化历史不同;(2)黑潮影响区的沿岸广布类群,黑潮海流促进了顺流扩散、限制了跨海流基因交流;(3)东印度三角区,存在"华莱士线"、"赫胥黎线"和"印度洋-太平洋线"等生物地理边界,该区域海洋或咸淡水溯河洄游动物多呈现为分布在生物地理边界两侧的2个遗传谱系;(4)西太平洋,存在与目前东西向大洋环流垂直的南北向跨赤道扩散和基因流现象,可能受到目前南北向随季节反转的沿岸流和深层海流影响;(5)印度洋东西海岸共享物种,受印度洋西向赤道流影响,海洋动物多由东印度洋向西印度洋跨洋扩散;(6)西印度洋广布物种/类群,呈现了两种不同种群分化格局——遗传同质均一种群和深度分化的遗传谱系;(7)东、北印度洋和南海区域共享大量物种,可能是海盆间双向扩散的结果;(8)海洋生物谱系生物地理进化史信息,可以用于地质事件、海洋环流和古气候重建。  相似文献   

18.
我国沙尘暴与赤潮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近十几年来我国北方沙尘暴和近海赤潮的危害和发生趋势 ,并对两者间的相关性做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 :我国东海和南海赤潮的发生受沙尘暴的影响很小 ,而黄海和渤海赤潮的发生与北方的沙尘暴有一定的相关性。要正确估价沙尘暴对海洋生态系 (包括赤潮 )的影响 ,必须对沙尘暴的迁移规律、入海通量以及沙尘暴粒子在海洋中的物化反应做详细的调查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东海西部沿岸海域冬季的逆温跃层现象及其与环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引用《渤海、黄海、东海海洋图集──水文》分册(1992)中有关逆温跃层分布变化的图幅以及温盐历史资料,指出东海西部沿岸(22~32°N)冬季出现逆温跃层的区域北起长江口,南到南澳岛以南几乎相联成片的现象,论述了这一分布与中国东南近海冬季潜伏于深底层的暖流水的区域相吻合,从而从水文结构上证实了冬季在深底层粤东沿岸的南海暖流北上通过台湾海峡西部与闽浙沿岸的台湾暖流相接这一环流特征。  相似文献   

20.
环节动物多毛纲是大型底栖生物重要类群,对其生物多样性和区系分类的研究,有助于分析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对生物的影响。之前我国底栖多毛类的多样性研究主要集中在黄海等局部海域。现系统整理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未包含三沙海域)底栖多毛类的物种名录,并计算了分类多样性指数和相似性系数。结果表明,平均分类差异指数(Δ+)东海最高,达93.23;渤海最低,为90.56。而分类差异变异指数(Λ+)渤海最高,达277.83;东海最低,仅210.45。科级和种级的相似性系数表明,科级水平上4个海域间的相似性均较高,种级水平上渤海和黄海的相似性最高,达0.486;渤海和南海的相似性最低,仅0.128,表明4个海域的底栖多毛类有明显的区系分类差异。通过分析底栖多毛类生物在中国近海的分类多样性差异,初步探讨中国海底栖多毛类的动物区系,以期加深对我国底栖多毛类多样性的认识,为中国海多毛类的多样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