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受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委托,广东省地震局于1993年8月30日至9月4日在广东河源召开了和平地电台鉴定验收会。参加会议的有由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兰州地震研究所、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地球物理研究所及天津市地震局等单位组成的鉴定验收组的专家、广东省地震局有关领导、管理人员和课题项目组成员等共30余人。  相似文献   

2.
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一室数据处理组研制的《地震日常监视预报数据处理计算机化软件》于1987年5月4日在北京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举行的鉴定会上通过正式鉴定。鉴定委员会成员:徐果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任主任,赵仲和(局地球物理所、副研)、王愍(局分析预报中心、副研)任副主任,委员为陈颙(国家地震局副局  相似文献   

3.
由地震科学基金会主持召开的《我国地磁台站K指数测量方法的研究》课题,于1992年9月15日在江西省九江顺利通过鉴定。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天津市地震局、云南省地震局、上海市地震局、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的有关  相似文献   

4.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王碧泉、范洪顺等人已将“地震预报专家系统 ESEP 的核心移置到微机上,于1990年完成了转机工作。“地震预报专家系统 ESEP”是由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的王碧泉、陈祖荫、马淑田、范洪顺等人研制的。该项目是国家地震局下达的合同项目,于1989年5月完成,同年11月1日通过了国家地震局组织的鉴定,认为该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转到微机上的 ESEP 称为 ESEP(IG2.0  相似文献   

5.
1989年11月13日,安徽省地震局主持召开了 FG-86-1型质子旋进磁力仪鉴定会。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所、四川省地震局、国家地震局综合队、山东省地震局、安徽省地震局等单位20余名高中级研究技术人员的代表应邀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学报》记者也列席了会议。会上由9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业人员组成了鉴定委员会,并推举安徽省地震局局长、研究员陆远忠同志为主任委员,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五室主任、副研究员林云芳同志为  相似文献   

6.
《地震》1989,(6)
地震综合预报专家系统与地震预报专家系统和地震预报专家系统微机版11月2日在北京同时通过鉴定。参加鉴定会的有国内著名的地震预报与人工智能专家、教授20人。这三个专家系统是由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安徽省地震局分别研制完成的,他们分别应用综合预报或测震学预报地震的专家知识,采用人工智确高技术来解决全国或分区的地震预报问题,这三个  相似文献   

7.
1990年11月20日至24日,由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主持召开的“地震预报方法实用化攻关软件系统鉴定验收会及地震数据库检查测试和鉴定会”在山东潍坊举行。山西地震综合数据处理系统在这次会议上通过了鉴定。有关专家认为该系统已达到了国际水平。  相似文献   

8.
1990年12月20—21日,地震科学基金会在广西南宁主持召开了地磁台网标准化研究课题鉴定会,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广西省地震办公室、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十多名科学技术专家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学院空间研究中心的刘庆龄教授提供了书面意见。会上由6名成员组成了鉴定委员会,并推举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蒋邦本副教授为主任委员。鉴定委员会具体组织鉴定事宜。地磁台网标准化研究课题是由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部分研究人员合作,1986年9月至1990年3月由地震科学基金会资助的,历时3年半。课题组成员经过数年的努力、刻苦钻研,圆满地完成了研究任务,在此期间,他们在北京地磁台做了大量的测试、仪器比测工作,并到琼中等  相似文献   

9.
国家地震局于1990年8月17—18日在武汉召开 DZR-Ⅲ型厘米级卫星激光测距仪鉴定会。应邀参加会议的有中国科学院所属有关单位上海天文台、上海光机所、长春人卫观测站、云南天文台、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还有机械电子工业部1411所、国家测绘局测绘研究所、总参测绘局测绘研究所、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以及华中理工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等单位的专家、教授共40余人。国家地震局邀请了8名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组成 DZR-Ⅲ型厘米级卫星激光测距仪鉴定委员会,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上海天文台台  相似文献   

10.
地震分析尺的研制系国家地震局合同制项目。1988年年底,国家地震局派专家组对样尺进行了技术鉴定。鉴定委员会对该尺的评价是:该尺具有一尺多用的特点,可以测量钟差、到时和振幅,计算震中距、震源深度和震级。其设计精巧,可容纳走时表和量规函数等,理论依据科学合理。由于采用游标尺等技术,可提高量片分辨度,并应用列线图原理,替代量片,由各震相到时的相互关系相互判断或检验震相,为震源精确定位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1987年7月28日至8月2日,由国家地震局杭州干部培训中心和国家地震局教育处发起,辽宁省地震局承办,在辽宁省兴城市联合举办了“软科学在地震系统推广应用学术讨论会”。国家地震局政策研究室、综合计划处和全国部分省局、所、队的有关领导、专家参加了研讨。国家地震局陈颙副局长自始至终参加并主持了会议,还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2.
由国家地震局和德国马普学会联合发起组织的“首届中德地震学研讨会”于1993年9月14—16日在北京举行。中方参加会议的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陈运泰,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所长马宗晋等17位专家、学  相似文献   

13.
《地震》1982,(6)
北京八宝山断裂带活动性问题,是地震工作者及广大群众都很关心的问题。最近,国家地震局邀请了在这一地区从事多年地震地质工作的北京大学、河北地质学院、地质部全国资料局、北京水文地质公司、北京矿务局、国家地震局地震地质大队、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等单位的科学工作  相似文献   

14.
国家地震局1981年下达,由山西省地震局承担组建的重点项目——临汾无线遥测地震台网,在国家地震局的直接关怀,山西省、临汾地区有关领导部门的热情支持和兄弟单位的无私援助下,经过省局和临汾中心地震台业务技术人员加刻苦努力,于1983年7月胜利建成,国家地震局9月11日—16日在临汾召开“临汾无线遥测地震台网验收暨无线遥测技术交流会议”,国家地震局科拉监测司副处长葛洽洲、山西省地震局局长孙国学、甘肃兰州地震研究所副所长杜振民、云南省地震局高级工程师童汪练以及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分析预报研究中心、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仪器厂,江苏、安徽、山东、上海、辽宁、四川、云南、河南、广东、内  相似文献   

15.
动态     
《地震》1982,(2)
一九八一年我国地震系统 仪器研制获得成果 国家地震局所属各单位广大科技人员,经过多年努力,研制成功了一些地震仪器,1981年有21种通过了国家地震局组织的鉴定,其中六种仪器达到了较高的技术水平,得到好评,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6.
由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所研究所,内蒙地震局、山西地震局、河北地震局、河南地震局、山东地震局和天津地震局共同承担的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华北遥测地震台网联网系统”于1992年9月18日—20日接受了国家地震局主持的系统验收。验收会在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举行,会上验收专家组听取了由该项目技术组组长  相似文献   

17.
第五届国际地震区划会议在法国尼斯召开高孟潭,叶洪(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陶夏新(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第五届国际地震区划学术会议于1995年10月17—19日在法国尼斯召开,来自35个国家的342位地球科学家、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18.
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今年8月8日—13日在兰州召开了全国Ⅱ类基准地震台站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全国Ⅱ类基准地震台站的代表,和今年4月未参加武汉会议的部分全国Ⅰ类基准地震台站的代表,以及黑龙江、甘肃、云南、四川、山东、新疆、内蒙等省(区)地震局的台管部门代表,还有特邀代表共八十八人。国家地震局顾问袁维丹,甘肃省地震局党组书记尹之席,局长郭增建,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汪伟林等同志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会议由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梁中庸  相似文献   

19.
国家地震局零磁空间实验室验收会于1989年9月26日在北京白家疃地震台隆重举行,会议由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陈章立司长主持。应邀参加本次会议的有22个单位的科学家、技术专家、医学专家和科技管理人员50余人。国家地震局副局长高文学和陈颙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  相似文献   

20.
国家地震局于1986年11月23—27日在广东省海口市主持召开了“新的中国地震区划工作会议”,国家地震局局长安启元、副局长高文学主持了这次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来自国家地震局各直属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办)和国家科委、城乡建设部、水利电力部、铁道部、交通部、石油部、冶金部、化工部、国家环保局、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