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雪峰古陆加里东期金的成矿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雪峰古陆为江南古陆的西南段,是华南最重要的金成矿带之一。湖南省80%以上的金矿床分布于该地区,在黔东亦有许多金矿产出。该区的金矿床主要产于前寒武系浅变质岩系中,层控特征明显。近年一系列中、小型金矿床的发现,以及沃溪金矿深部找矿的重大突破,表明该区仍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
花岩冲金矿位于江南占陆南缘元古代隆起与古生代拗陷的过渡带,为一典型的含金石英脉型矿床。控矿围岩属板溪群马底驿组,NEE—NE向与NNE—近NS向断裂交切部位控矿,富矿体金品位高达78克/吨,矿石主要矿物为自然金、黄铜矿、黄铁矿、石英等。该矿床的发现扩大了江南古陆的找矿范围。  相似文献   

3.
地质.矿床河南抢马金矿床金的富集规律………………………………………………叶传庆(1.1)冀东金矿成矿条件与成矿模式………………………………………………王永山(I.7)江南古陆土龙山金矿的发现及其找矿意义…………………:………”:…”曾从政(1.14)赣南钨矿带中的金.锡.钨共生砂矿床………………………………………钟东球(1.16)鲁德内阿尔泰一种新形态成因类型金矿化的地质特征和形成条件……徐雪明译(1.22)红土化砾石层——红土型金矿的一个新指示层位7……………………云雅娟译(1.25)略论太古代原生金矿床的系列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4.
百定金矿位于广西田东县北部,为与辉绿岩类关系密切的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在桂西地区亦被称为辉绿岩型金矿床。针对本区的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前期研究较少,通过研究百定金矿区的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异常及围岩蚀变等特征,分析控矿因素、矿床成因以及找矿前景。研究结果表明,构造对金矿的控制作用表现为褶皱与断裂构造的组合控矿,矿区处于“背斜加一刀”的有利成矿构造空间;金矿床的形成经历了主成矿期(热液期)和表生期;矿区找矿潜力较大,并提出3个找矿靶区。研究成果为下一步金矿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礼县赵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浅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志平 《甘肃地质》2003,12(1):70-77
赵沟金矿床位于礼—岷金矿带东部 ,是李坝大型金矿床外围的中型金矿床。随着找矿工作的深入 ,发现本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与李坝大型金矿床有相同性 ,矿 (化 )体受构造及岩脉的控制。据控矿因素分析 ,已知矿体深部及西部找矿潜力很大 ,应进一步开展找矿工作。本矿床有望成为礼—岷金矿带继李坝、金山大型金矿床之后的又一大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6.
槐树坪金矿床是近年来发现的以缓倾斜构造控矿为主的大型构造蚀变岩型金矿,该矿床主要赋存于中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中的缓倾斜层间滑脱断裂构造(带)中。笔者通过系统研究槐树坪金矿床成矿地质信息、地球化学及地球物理综合找矿信息,归纳总结了槐树坪金矿床控矿地质因素及各类找矿标志,初步建立了槐树坪金矿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找矿模型;建立槐树坪缓倾斜金矿床综合找矿模型,对寻找该类型金矿床具有重要地质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天井山金矿位于江南古陆东南缘,扬子准地台与华南褶皱系的结合部位。晋宁运动运动结束了华夏古陆向江南古陆俯冲、碰撞和拼贴的过程导致了扬子板块呈准稳定态,并开始了盖层沉积的新阶段(邢凤鸣等,1992)。晋宁期后皖南及其东南侧的华南地区属于边缘海域,具有沟、弧、盆体系和小型地块的复杂大陆边缘特征(王自强等,1990)。该区域经历了多期次构造、岩浆岩和成矿活动,是我国重要的有色及贵金属成矿带。天井山金矿是皖南地区第一个独立的原生金矿床,是该地区规模较大的金矿床,其矿化类型有石英脉  相似文献   

8.
山东半岛是我国重要的黄金产地,已先后发现了数十个石英脉型金矿(玲珑式)和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焦家式)。近年来,中国科学院黄金创新工程项目在乳山-牟平地区成功地进行了金矿找矿预测工作,在胶莱盆地东北缘变质基底地层中找到了胶东金矿床新类型——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由此得到启发,并在胶东地区掀起了一个沿中生代盆地周边寻找和研究金矿床的热潮。本通过对位于胶莱盆地东北缘蓬家夼金矿的研究,认为该金矿是一个与低角度层间滑动断层有关的金矿床。  相似文献   

9.
金矿普查中的物探工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邹光华 《物探与化探》1990,14(5):321-333
本文分析了金矿床的地球物理前提,以找矿实例阐述了物探方法在金矿普查中的成功应用,主要是:1)发现含金硫化物富集带(体);2)圈出容矿围岩或地层标志层;3)探测控矿构造;4)划分热液蚀变带。并初步探讨了几种金矿床的地质一地球物理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10.
<正>湖南省东北部(简称湘东北地区)位于江南古陆中段(符巩固等,2002;贺转利等,2004;Xu et al.,2007),是华南地区极为重要的、以金为主的金-铅-锌-铜-钴多金属矿集区,目前已控制的金储量达200 t以上。该区除产有早已知名的黄金洞、七宝山等金矿床外,上世纪80年代来还相继发现了大万(大洞-万古)、洪源、雁林寺、半边山、青草、官桥、南桥等一大批金矿床(点)。此外,一批铅锌矿床(点)(如栗山、芦头)  相似文献   

11.
江南古陆某些金矿床成因讨论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江南古陆金矿床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种广义层控金矿床。本文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和氢、氧、硫铅同位素组成证明,成矿物质部分来自围岩-中晚元古宙地层,另一部分来自深部抑或燕山期花岗岩体。成矿时代为中生供,燕山期的花岗岩也是成矿之能源。  相似文献   

12.
中蒙边境塔林大型金矿化带发现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蒙古国与我国内蒙古、新疆和甘肃等省 (区 )毗邻 ,同属相类似的大地构造环境 ,即西伯利亚与华北陆台过渡带。区内深大断裂纵横交错 ,岩浆岩发育 ,钼金铂矿床 (点 )星罗棋布 ,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金属成矿带之一。 1999年底 ,距中蒙边境 4km的蒙古国一侧塔林大型金矿化带的发现 ,暗示了本区存在有巨大金矿床的成矿与找矿潜力。据有关专家预测 ,中蒙边境地区有可能是本世纪初全球金矿床找矿勘查的“热点”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3.
碧口古陆金铜锰矿床控矿因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通国 《甘肃地质》1999,8(1):33-41
近年来,碧口古陆在地球化学找矿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发现了一大批金、铜矿床。应用地球化学特征讨论地层及岩性、区域构造、岩浆作用对碧口古陆金铜锰矿床的控矿作用,并依据区内矿床(点)分布、区域矿化及区域地球化学带的展布等特征,初步划分出白皂—两河韧性剪切带铜金及文县—康县金锰两个成矿带。进而总结出各矿床类型的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4.
热尔金矿处于若尔盖—九寨印支—燕山期金矿富集带内。矿区外围先后有数家地勘单位开展找金工作,发现了数十个金矿床(点)。测区北西侧有京格尔金矿床,南侧为巴西金矿床,南东侧为水神沟金矿、马脑壳金矿等,该文通过对矿床区域及矿区地质、矿体特征、围岩蚀变的分析,对控矿因素,找矿标志进行了讨论,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主要为中低温充填交代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5.
《四川地质学报》2022,(3):438-440
热尔金矿处于若尔盖—九寨印支—燕山期金矿富集带内。矿区外围先后有数家地勘单位开展找金工作,发现了数十个金矿床(点)。测区北西侧有京格尔金矿床,南侧为巴西金矿床,南东侧为水神沟金矿、马脑壳金矿等,该文通过对矿床区域及矿区地质、矿体特征、围岩蚀变的分析,对控矿因素,找矿标志进行了讨论,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主要为中低温充填交代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世界(不包括中国、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600多个金矿床的储量、品位、地质特征及发现史等资料,本文综合得出如下世界金矿找矿的新趋势: 1.由“兰德型变质砾岩型金矿床”一型独霸发展到“多极化” 的新趋势; 2.层状、层控型金矿床的重要性引起新的关注; 3.风化型金矿床初露头角、方兴未艾; 4.太古代绿岩带中不整合型金矿床“活力不足”和块状硫化物型金矿床“活力不减”; 5.复合类型和中间类型矿床急剧增加; 6.低品位大吨位金矿床的开发和矿石的综合利用势不可挡。  相似文献   

17.
1.熊耳山地区找矿的新突破:小秦岭含金石英脉型金矿床早已被开采利用。熊耳山地区找金工作则始于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继熊耳群中发现了上宫大型金矿床之后,又发现了许多中、小型金矿床(点),因而该区的普查找矿工作,多在熊耳群中。近年来在陶湾群和上栾川群中又找到了多处金矿床(点)。小河口金矿和三合金矿具有  相似文献   

18.
通过综合研究五台山条带状铁建造金矿床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体)地质特征,应用层控说、构造控矿等成矿理论,总结了该类金矿主要控矿因素,认为后期构造叠加是富集成矿的首要的、关键性控矿因素,构造叠加改造的矿源层是最有利的成矿部位和最佳找矿地区。并归纳了找矿标志,意在推动本区金矿找矿突破,运用地、物、化等综合方法找矿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条带状铁建造(BIF)型金矿,亦称与前寒武纪绿岩带含铁硅质建造有关的霍姆斯塔克(Homestake)型金矿,是世界各国传统的金矿找矿类型。五台山太古宙绿岩带(五台群)条带状铁建造型金矿发现于七十年代末期。经历了十余年的曲折认识后,至“八五”以来该类型金矿的找矿和勘查工作有了长足的进展,目前已发现金矿床、矿(化)点二十余处,显示出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0.
研究区位于中国重要成矿区带南盘江-右江成矿区北部卡林型金矿富集区,自1978年在册亨县板其首次发现本类型金矿以来,经过40年的找矿勘探,先后查明一批大中型至超大型金矿床,累计查明金资源储量近700 t,并逐步深化成矿认识。本文从构造控矿入手,结合勘查实际,在对金矿分布与构造的相关性进行总结与分析的基础上,划分了10个金(锑)控矿构造带;据已知矿产地的相对集中分布,圈定16个矿集区;在简要成矿分析基础上,预测了25处找矿靶区,以期为下步探边摸底、攻深找盲扩大资源规模,早日建成我国千吨级黄金基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