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5 毫秒
1.
裂缝型储层流体类型识别一直是国际测井界急待解决的难题。在对流体类型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三种识别流体类型的方法,即核磁共振测井法、常规测井法和产液剖面法,在辽河盆地大民屯凹陷中-上元古界潜山储层流体类型的识别中,取得了良好的地质应用效果,识别的符合率达到了88%。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结果均表明,在地层有效孔隙度适宜的情况下,应用核磁共振测井识别流体性质的效果比较直观和明显,核磁共振测井应用于裂缝型储层流体类型识别是有效和可靠的。对于常规测井,认识到不同流体类型与电阻率比值的高低、粘土含量的多少以及孔隙度的大小等密切相关,并提出了综合这三项因素的流体类型识别参数FTI。FTI接近于0,代表干层;FTI接近于1,代表油层;低产油层的FTI值介于油层与干层之间。实践表明该参数应用效果良好。产液剖面法可与前两种方法配合使用,相互印证。  相似文献   

2.
以川口地区低孔特低渗储层为研究对象,利用研究区岩心数据,物性分析数据,试油数据和测录井资料信息,对研究区内48口井进行电阻率与孔隙度测井值交会分析,用视地层水电阻率正态分布法对储层流体性质进行识别,结果表明采用孔隙度测井、分析孔隙度与电阻率交会能较好的将油层、差油层与含油水层、油水层区分开;视电阻率正态分布法能很好的识别该目的层的复杂油层流体性质。  相似文献   

3.
从碳酸盐岩储层类型划分、储层参数表征、流体性质判别到数学方法的应用等4个方面,系统总结厘定了国内外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的方法技术,通过对比分析各种评价方法可知:根据一定的数学算法,综合利用常规测井和成像测井不仅能很好地识别储层类型,而且能实现对储层参数的半定量、定量计算评价。利用常规测井和测井新技术资料(电测井和声波测井)计算出缝洞储层的各项物性参数,在此基础上,结合常规测井、核磁共振测井和偶极横波测井能进一步判别出流体性质。通过与岩心分析结果比较,该储层参数计算方法不仅有效,而且简单可行。数学算法和测井新技术资料在复杂碳酸盐岩储层评价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能解决复杂碳酸盐岩储层的计算评价问题。以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流体性质为切入点,结合各种地质、地震和测井资料,借助数学算法,准确地识别储层类型与判别流体性质,并精确求解碳酸盐岩储层特别是缝洞储层的物性参数,将是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的重点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裂缝宽度的定量计算及储层流体类型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辽河测井公司完成的声电成像模拟井的基础上,利用声波成像测井资料建立了定量计算裂缝宽度的方法,并应用该方法评价储层裂缝参数,进而通过综合研究识别储层流体类型,在辽河油田复杂岩性储层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基于常规测井资料的储层流体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于纯油气层而言,储层孔隙中部分油被可动水替代后,在常规测井资料上直观地表现为电阻率下降。从岩石导电机理出发,研究了电阻率变化的影响因素,采用支持向量机的数学方法,以不同类型储层有效孔隙度φe、泥质含量Vsh、油柱高度H作为基础资料,建立了纯油层状态下的地层电阻率反演模型,根据反演地层电阻率与实际测量电阻率之间的差异即可判断储层的流体性质。该方法在研究区的低阻油层及水淹层识别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油田开发控水稳油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歧口凹陷歧北斜坡带古近系沙二段致密砂岩储层流体识别效果差、精度低等问题,在储层“四性”关系分析,测井系列优选,测井曲线标准化,岩电和核磁共振实验的基础上,建立储层参数及流体饱和度测井解释模型,采用定性?半定量?定量的方法对储层流体进行识别与评价.沙二段致密砂岩储层“四性”关系复杂,测井解释模型相关系数高,在0.75~0.95;重叠图法可以定性区分高阻油层与水层,Iwa-Φ及Ia-Iwa交会图版可以有效区分油层、油水层及水层,公式法可以定量划分油层、油水层、水层,计算出三者的含水饱和度区间分别为35.5%~91.4%、60.5%~96.5%、77.2%~90.9%,束缚水饱和度区间分别为30.3%~89.9%、58.2%~90.1%、62.1%~64.4%.本次流体识别及评价精度比原方法提高了25%,为研究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碳酸盐岩礁滩油气储层地震预测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层结构和孔隙流体预测是目前碳酸盐岩礁滩油气储层地震预测的重点和难点。这里从流体敏感性参数的选择和基于储层结构模拟的孔隙度预测二方面。研究了碳酸盐岩礁滩油气储层的流体识别问题。其中,基于测井资料统计分析和/或岩石物理岩样测试的参数交会图的制作,是优选烃类敏感参数的基础。在单一敏感参数的基础上,构组复合型的流体识别因子,能获得更好的流体识别效果。储层孔隙度预测是这样实现的:首先,对Gassman流体替换方程通过引入近似关系βp-βs≈βp进行简化;然后引入Eshelby—Walsh储层结构参数以获得直接计算孔隙度的表达式;最后,根据弹性反演得到的纵波、横渡阻抗(或纵波、横波速度)等参数,计算得到孔隙度及孔隙流体预测剖面。经实际地震资料的流体预测结果显示,新方法比常规方法预测的精度高。  相似文献   

8.
油田勘探开发中,储层裂缝的高效、准确识别一直是一个难题。常规测井裂缝识别方法方便但准确度低,电成像测井裂缝识别方法纵向分辨率高、识别准确但人工识别繁琐。为了解决常规和电成像测井裂缝识别方法各自缺点带来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既高效又准确的储层有效裂缝识别方法。该方法以裂缝在电成像测井上的响应特征为依据,选取裂缝层段为样本,构建常规测井裂缝综合识别因子Y1和电成像测井裂缝识别因子Y2,将两因子结合构建储层裂缝识别因子Y3。利用Y3识别裂缝,采样点间隔为0.002 54 m,远小于常规测井的0.125 m,比常规测井识别裂缝准确度高;自动拾取裂缝效率远高于繁琐的人工识别,比电成像测井识别裂缝省时省力。将该方法应用到王府地区火山岩储层裂缝识别中可快速准确地识别储层裂缝,准确率达到80%左右,对其他类型储层裂缝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常规测井方法识别碳酸盐岩储层裂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于碳酸盐岩储层,裂缝是非常常见并且十分重要的一类储集空间类型。因此,裂缝的识别显得特别重要。利用低成本的常规测井方法识别裂缝是提高碳酸盐岩油田开发能力的重要途径。以新疆某油田为例,通过岩心观察及成像资料与常规测井曲线对比,总结出了几种常规测井在裂缝发育层段的响应特征,并选取典型井段进行实际运用,识别效果良好,证明用常规测井方法来识别裂缝是经济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张杰 《云南地质》1999,18(3):334-347
本文针对赤水地区碳酸盐岩储层特点,探索利用测井手段有效识别 岩储层的方法,首先假储层锡除,然后利用常规测井方法:双侧向测井,双井径曲线,声波测井,三孔隙度组合测井和特殊测井,裂缝识别测井,利用横波,纵波识别裂缝和裂缝倾角,全波波形图识别裂缝,利用横波,纵波时差比值的大小识别裂缝,自然伽玛能谱测井等方法识别储层。对赤水老井测井资料缺乏,提出了利用套管内测井:补偿中子测井,长源距声波测井,碳氧化测井等  相似文献   

11.
泥页岩属于非常规储层,孔隙度普遍小于10%,渗透率普遍低于1 mD。低孔低渗的特征致使常规实验方法和测井解释方法难以准确获取其孔隙度值。这里选取沧东凹陷孔二段泥页岩样品,对其孔隙度分别进行压汞法、气测法、液测法以及核磁共振法的测量,并将核磁共振实验与核磁共振测井的孔隙度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核磁共振技术是获取泥页岩孔隙度相对适用的方法,高精度核磁共振仪器在选择较小回波间隔(TE=0.1 ms)的条件下,可测得更为全面的泥页岩孔隙度值。在有机质含量较高(TOC≥9%)的泥页岩层段,核磁共振测井信噪比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低信噪比可能是造成核磁共振测井获取孔隙度值偏高的原因。因此在实际测井评价过程中,要考虑信噪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核磁共振测井可以提供与矿物成分无关的孔隙度、孔隙度分布、泥质束缚水体积、毛管束缚水体积、自由流体体积和渗透率等十分丰富的地层信息。通过深入研究P 型核磁测井数据处理方法,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核磁测井数据处理软件,结合相应的常规测井资料,对大庆油田实际的核磁测井资料进行了综合解释。结果表明,核磁测井数据的应用可以增强大庆油田储层流体性质评价的可靠性,修正常规测井方法在复杂储层的评价问题中的一些解释失误。  相似文献   

13.
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古近系为地堑式断陷盆地沉积,其储层主要为重力流成因的湖泊水下扇,具有物源近、堆积速率快、岩性复杂多变的特征,加之后期成岩作用的影响,造成这类砂体物性变异系数大,非均质程度高。储层内部含流体时,流体性质难以识别,易造成测井解释上油气水层的误判。为了能够应用常规测井资料评价此类油气储层,提高测井解释的成功率,通过综合分析本区储层岩性、物性和含油气性特征,结合试油结果建立了本区岩性、物性及含油气性解释模型。岔路河断陷测井解释参数交汇图版可以明显区分出气层、油层、气水同层、油水同层、水层和干层等不同的地层油气产状。图版显示:岔路河断陷产油气储层含油饱和度下限为20%,并且产气层比产油层具有更高的深浅双侧向电阻率差值;纯水层虽然具有较好的物性条件,但含油饱和度均小于20%;干层泥质体积分数均大于22%,总孔隙度小于10.5%,物性变差,一般为无效储层。  相似文献   

14.
核磁共振测井在低孔低渗油气层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宇晓 《新疆地质》2004,22(3):315-318
核磁共振测井具有常规测井无法比拟的优势,它可直观准确地提供储集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区分可动流体和束缚流体.根据差谱分析可以定性的识别油水层.通过求解地层的束缚流体饱和度,结合电阻率测井,采用阿尔奇饱和度解释模型,进行了油(气)层的识别和含油(气)饱和度的计算,从而拓宽了核磁共振测井资料的应用范围,为低孔低渗油(气)层的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裂缝作为地下油气储集空间和油气运移的通道,是裂缝型储层研究的重要内容,裂缝孔隙度是裂缝型储层测井评价中的重要参数之一.虽然裂缝定性识别和描述的方法很多,但是用常规测井资料进行裂缝孔隙度的定量计算一直是储集层裂缝解释中的难题.以阿姆河盆地某气田上侏罗统卡洛夫-牛津阶组台缘上斜坡相对高能滩相和丘滩复合体的裂缝-孔隙型储层为例,提出一种成像测井解释的裂缝孔隙度数据约束条件下,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常规测井资料计算裂缝孔隙度新方法 .针对研究区少量有成像测井资料的井,首先利用深浅双侧向电阻率资料,结合密度曲线数据和声波曲线数据,运用多种经典模型方法计算裂缝孔隙度;然后计算加权因子,将各种模型计算的裂缝孔隙度进行加权计算,利用成像测井资料计算出的精度较高的裂缝孔隙度作为约束,并对计算结果进行标定,完成有成像资料井的常规测井资料的最终裂缝孔隙度计算;最后,运用概率神经网络算法建立起计算的有成像测井资料的裂缝孔隙度与常规测井曲线之间的映射关系,外推计算无成像测井资料所有井的裂缝孔隙度,并利用交叉验证准则确定其最终预测误差.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的裂缝孔隙度与成像测井解释的裂缝孔隙度吻合好,对无成像测井资料的...  相似文献   

16.
塔河油田四区奥陶系油藏主要产层为鹰山组碳酸盐岩储层,该套储层曾长时期受成岩作用、构造运动和岩溶作用的强烈改造而形成不同类型的储集空间,给测井解释带来极大困难.针对该区储层孔隙结构类型多样、储层非均质性严重等情况,将研究区储层分为4种类型:①未充填洞穴型;②部分(全)充填洞穴型;③裂缝-孔洞型;④裂缝型.结合试采资料定性分析了每种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在此基础上,以典型性为原则挑选出自然伽玛、深侧向、浅侧向、声波、密度、中子等6种测井信息作为参数,针对常规BP神经网络的缺点,采用改进BP神经网络方法对储层进行了自动分类识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鄂尔多斯盆地环西—彭阳地区长8段储层蕴含丰富油气资源,但储层非均质性强,孔隙结构复杂,且受异常低压、黏土矿物附加导电以及高束缚水饱和度影响,油水层分异差,测井响应特征差异不明显,流体性质识别难度大。本文通过岩芯薄片观察、常规测井等资料,对长8段储层四性关系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8段岩性主要是中、细砂岩,平均孔隙度14. 68%,渗透率7. 13×10-3 μm2。在此基础上引入视地层水电阻率作为有效参数,建立RwaAC交会图版,该方法考虑了不同储层物性的差异对储层电性的影响,克服了储层孔隙结构复杂因素的影响,突出了含油气信息,能有效识别不同的流体类型,通过该方法实现了12口井70个层位流体性质测井判别,与试油资料验证良好。研究成果对于长8段储层测井评价和油气勘探开发具有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8.
巴西桑托斯盆地盐下白垩系储层埋深4000~6000 m,流体性质极为复杂,流体类型识别困难.基于CO2不含氢元素及其超临界状态下与油密度相当的物理特性,选取反映流体含氢指数的中子测井、随钻核磁共振测井与电缆核磁共振测井及密度测井,在有随钻核磁共振测井情况下通过密度孔隙度-电缆核磁共振总孔隙度与随钻核磁共振总孔隙度之间的...  相似文献   

19.
裂缝性碳酸盐岩裂缝的双侧向测井响应特征及解释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裂缝评价是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评价的关键, 其常规评价方法受到裂缝发育的不均匀性及储层各向异性的影响而存在诸多困难.采用三维数值算法, 利用宏观各向异性地层模型, 研究不同的裂缝参数条件下双侧向测井响应特征, 由此导出一种用于裂缝孔隙度计算的快速算法.分析表明, 裂缝的双侧向响应同裂缝孔隙度与孔隙流体电导率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 裂缝的倾角造成双侧向测井曲线幅度差异的变化; 不同倾斜情况下, 将双侧向测井响应近似表示为岩石基岩电阻率、裂缝孔隙度、裂缝流体电导率的函数, 用于裂缝孔隙度的快速计算.实际资料处理表明, 利用双侧向依据该方法确定的裂缝参数同成像测井资料具有良好的对应性.   相似文献   

20.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东北部长6油层组为典型的低孔特低渗砂岩储层,由于储层的物性较差,孔隙度分布的范围变化较大,其在测井响应特征上的反映并不灵敏,会导致储层物性参数的测井解释精度变低。对岩心分析孔隙度进行岩心归位处理后,将声波时差和自然电位曲线按照泥岩段重合的原则进行重叠,两条曲线之间的幅度差反映储层的物性特征,并利用对孔隙度敏感的声波时差测井资料与层点分析孔隙度建立合理有效的孔隙度参数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声波时差测井参数与层点分析孔隙度的相关性较好,且利用该方法预测的孔隙度与岩心分析孔隙度符合程度较高。根据该孔隙度参数测井解释模型定量预测陕北斜坡东北部砂岩储层孔隙度,可以为预测优质储层和有利含油区提供一定的依据,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