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正>"累计投资7000余万元,建立了3个矿山修复生态补偿示范区,种植各类树木30万余株,完成恢复治理面积4500多亩……"2018年以来,郏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立县"发展战略,以"绿满郏县、绿秀郏县、绿美郏县、绿富郏县"为目标,采取"区内修复,区外补偿"方式,大力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新机制,全面推进露天矿山环境治理、生态恢复工作,用一个个跳动着高质量发展音符的数据,  相似文献   

2.
<正>"我们将在2020年底,计划再建成绿色矿山36个。目前,全市61处有证露天矿山已停产整治,共完成恢复治理面积2.9万余亩,植树270万余株,清理碎石6万余方,对全市50处采矿废石废渣等固体废弃物进行了综合治理,为打造坚实的绿色矿山迈出有力的一步。"平顶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负责人兴奋地说。近年来,该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推动矿山生态修复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通过矿山布  相似文献   

3.
“累计投资7000余万元,建立了3个矿山修复生态补偿示范区,种植各类树木30万余株,完成恢复治理面积4500多亩……”2018年以来,郏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立县”发展战略,以“绿满郏县、绿秀郏县、绿美郏县、绿富郏县”为目标,采取“区内修复,区外补偿”方式,大力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新机制,全面推进露天矿山环境治理、生态恢复工作,用一个个跳动着高质量发展音符的数据,交出了喜人的“成绩单”。  相似文献   

4.
露天矿山对区域土地与环境产生了复杂多样的负面影响,已成为生态系统修复等方面研究解决的焦点问题。本文分析、诊断、识别了废弃露天矿山修复目标、存在问题及特征,归纳总结了常用的治理模式;厘清了废弃露天矿山治理思路与方法,创新构建了更具针对性、实用性的技术体系;针对废弃露天矿山典型现状,归纳总结出研究区几种典型修复方法。旨在为泰安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区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提供技术参考,同时,对我国类似矿山开采区的恢复治理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2023年3月29日河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露天矿山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露天矿山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活动,均适用本条例。本条例所称露天矿山,包括在建、已建露天矿山,以及有责任主体废弃露天矿山和历史遗留露天矿山。本条例所称历史遗留露天矿山,是指露天矿山生态修复责任主体灭失或者因政策关闭且已经废弃的露天矿山区域。  相似文献   

6.
正一是国土资源保护水平明显提高耕地数量基本稳定,质量有所提升。到2020年,全省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2076亿亩以上,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0211亿亩,完成国家下达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占优补优";"三区两线"范围内露天矿山实现关闭,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率达到70%。优势矿产保护明显加强,地质遗迹和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更加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7.
<正>10月18日,辽宁省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应急管理厅、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印发《辽宁省露天矿山综合整治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今年年底前我省要完成露天矿山摸底排查工作,逐矿逐项登记汇总,建立"一矿一策"台账,制定矿山整治清单,并依法开展露天矿山综合整治和露天矿山生态修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研究山东省废弃露天矿山现状,分析存在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在总结以往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情况的基础上,以“双碳”战略目标为引领,对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所涉及的对象、技术、修复方向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总结了生态复绿、农业用地、科普教育基地、旅游业用地、建设用地5种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模式。以山东省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经验为例,说明5种矿山生态修复模式在历史遗留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中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9.
信息荟萃     
正许昌市发布露天矿山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11月26日,许昌市发布《许昌市露天矿山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强调到2020年底,全市露天矿山"三率"指标和"三废"排放要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在"三区两线"内责任主体灭失露天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  相似文献   

10.
正"山绿了,水清了,不仅生活环境变好了,而且收入也多了!"近日,在信阳市上天梯非金属矿管理区,刚刚领到矿业发展共享金的群众高兴地说道。当天,共有1.41万名群众领取了矿业发展共享金,这是近50年来,上天梯群众首次尝到绿色矿山建设带来的"福利"。2019年以来,该区以绿色矿山建设为抓手,紧紧围绕露天矿山生态修复,高标准规划、高质量推进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示范基地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打造矿山生态公园信阳市上天梯非金属  相似文献   

11.
国内瞭望     
宁夏启动11个矿山环境治理项目宁夏国土资源厅积极开展矿山环境治理工作,建立了矿山治理恢复的经济补偿与保障机制。今年,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安排资金3510万元,开展11个矿山环境治理恢复项目。宁夏矿山环境和生态恢复保证金的管理和使用按照"企业所有、政府监管、专款专用"的原则,本金及利息  相似文献   

12.
东西南北     
正江苏//新增耕地122万亩"十二五"期间,江苏厅严格落实资源保护责任,完成耕地保护目标任务,全省划定基本农田6440万亩,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2436.4万亩,整治土地659.9万亩,新增耕地121.9万亩。查处土地违法案件2662件,用地秩序明显好转。全省市场化交易补充耕地指标6.3万亩。此外,治理恢复矿山环境面积3400余万平方米,有力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海南//颁发首批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近日,海南省海口市石山镇道育村740户村民领到了《农产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这是海口市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以来,  相似文献   

13.
"我们先后投资5453万元用于绿色矿山建设,恢复治理土地110.8万平方米,植树71150棵,绿化面积达80万平方米,建成矿山游园1处,成为平顶山市首座露天开釆的国家级绿色矿山."在宝丰县永顺铝土矿开采现场,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宝丰县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以"一年见成效、两年展新貌、三年全覆盖"为目标,坚持...  相似文献   

14.
<正>6月19日,全省推进"三区两线"范围内露天矿山开发及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现场会在焦作召开,贯彻落实《关于开展"三区两线"及特定生态保护区范围内露天矿山开发及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意见》,部署我省"三区两线"范围内露天矿山开发及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相似文献   

15.
2019年,浙江省矿业权管理工作在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自然资源中心工作,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三服务"活动,统筹生态保护与资源保障,积极实施自然资源十大改革,严格落实禁止新建露天矿山建设项目,认真部署露天矿山综合整治。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河南省地矿局环境一院主动适应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积极与地方政府对接,全力服务地方生态环境修复保护。郏县地处河南省中部偏西,矿产资源丰富。多年来,矿产资源的不规范开采,严重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为此,郏县县委、县政府强力推进露天矿山治理和生态恢复工作。环境一院被郏县自然资源局确定为矿山生态修复技术支撑单位,全程指导郏县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17.
<正>修武国土资源局紧紧围绕建设"生态示范县"的目标与定位,狠抓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目前,全县43家矿山企业已收缴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34万元。修武县国土资源局十分重视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采取措施,积极推进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经省政府同意,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河南省环境保护厅、河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露天矿山开发与综合整治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持续加强对全省露天矿山,特别是自然保护区、景观区、居民集中生活区和重要交通干线、河流湖泊直观可视范围等"三区两线"周边露天矿山的开采与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矿业绿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记者从焦作市国土资源局获悉,该局坚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同步,遵循"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确保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落到实处。截至2016年底,矿山企业累计缴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27973.0327万元。其中,2016年度持证矿山共缴存1034.05万元。焦作局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建设中,充分把握矿山地质环  相似文献   

20.
矿山地质环境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遗留露天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日益紧迫。本文在查明山东省济宁市历史遗留露天矿山分布、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及特征、已开展工程采取的治理措施及存在问题等的基础上,结合城镇、交通、河流、自然保护区等国土空间及生态保护格局,着力构建“一核、一带、两片区”矿山修复总体布局。提出因地制宜选择植被修复措施,设计阶段应重视养护和管护措施的提出和制定,积极吸引社会资金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