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纪念我国著名矿物学家陈光远先生诞辰九十周年,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专业委员会、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联合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环境矿物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学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定于2010年10月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召开“资源环境与生命过程中的成因矿物学——纪念陈光远教授诞辰90周年”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2.
2012年10月12至14日,由我会成因矿物学找矿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及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我会环境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共同举办的第三届全国资源环境与生命过程成因矿物学研讨会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召开。本次会议正值中国地质大学成立60周年之际,会议也作为  相似文献   

3.
20 0 0年是陈光远教授诞辰 80周年和逝世 1周年的不平凡的年度。为缅怀陈光远教授为科学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 ,学习他追求真理、甘于奉献的高尚品德 ,弘扬他为科学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精神 ,2 0 0 0年 1 2月 1 7日 ,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成因矿物学找矿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在北京联合组织召开了“陈光远教授学术思想讨论会”。陈光远教授是国内外著名地质学家和矿物学家 ,是我国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学科的开创者与奠基人。陈教授一生为探索地质科学的奥秘 ,追求地质科学的真理 ,指导地球资源的开…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资源、环境与生命过程成因矿物学研究的交流和发展,为纪念著名矿物学家、俄罗斯科学院乌拉尔分院外籍院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陈光远教授诞辰90周年,第二届资源、环境与生命过程成因矿物学学术研讨会于  相似文献   

5.
2012年7月18日至20日,由我会所属的六个专业委员会(工艺矿物学、矿物岩石材料、环境矿物学、矿物物理矿物结构、成因矿物学和找矿矿物学)主办,中国硅酸盐学会工艺岩石学分会协办,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物岩石材料开发应用国家专业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西南科技大学教育部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的"2012年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在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北戴河校区召开。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20所科研院所和高校的140余位代表出席会议。中国地质大学  相似文献   

6.
(1 92 0— 1 999)陈光远教授是国内外著名的地质学家与矿物学家 ,1 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地质地理气象学系 ,1 951年获瑞典额普赛拉大学副博士学位 ,先后在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地质学院以及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任教。他长期从事结晶学、矿物学、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是中国现代矿物学的奠基人之一 ,也是我国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的开创者。半个世纪以来 ,在引进发展建立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的完整体系、推广应用和培养人才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他著有教材 2部、专著 9部 ,发表中外论文 1 30余篇 ,…  相似文献   

7.
前言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岩石矿物学杂志》2003,22(4):321-322
作为一门新的前沿性交叉学科 ,环境矿物学在国内外的发展方兴未艾 ,愈来愈引起地球科学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重视。在 2 0 0 2年 9月于英国爱丁堡召开的以“新世纪矿物学”为主题的国际矿物学大会上 ,环境矿物学作为主要论题之一又进一步安排出 4个专题 ,共有来自2 3个国家的专家学者提交了涉及矿物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生物矿化作用与有机成因矿物、环境矿物与人类健康、污染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等内容的论文共 91篇 ,比 1 998年多伦多矿物学大会提交的环境矿物学论文增加了 59篇 ,表明了这一学科发展的强大生命力。本刊 1 999年第 4期和 2 …  相似文献   

8.
环境与生命矿物学的科学内涵与研究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环境与生命矿物学是矿物学、环境科学与生命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是成因矿物学在生命领域的拓展和延伸,是地球系统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起源的矿物表征和矿物作用;极端环境下的生物多样性及生物与矿物的关系;生物体的矿物组成、作用、宏微观形貌和自组装结构;生命矿物成核、生长和自组装过程的有机质调控及其响应环境变化的标型特征;生物矿化的过程、机理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矿物(含药用矿物)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过程与机理及其开发利用,是环境与生命矿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生命矿物有其自身的特点,选择用于环境及其变迁研究的生命矿物时,应遵循"贯通性"、"灵敏性"、"统计性"和"周期性"等四原则。根据生命矿物进行环境分析研究时,要注意甄别影响矿物学特征变化的环境要素;既要善于利用较便捷成熟的成因矿物学研究手段和方法(如热发光,简称TL),还要充分利用其他学科中的技术(如计算体层摄影术,简称CT),创造性地开发生命矿物学的环境标型。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的首届国际矿物学大会于 2 0 0 2年 9月在英国爱丁堡举行。继上届首次增设环境矿物学专题后 ,环境矿物学问题成为本届大会的一个重要论题 ,提交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明显提高。会议收录了 2 3个国家 (上届 14个国家 )的环境矿物学方面论文 91篇 (上届 32篇 ) ,提交论文较多的国家有英国 (2 3篇 )、美国、意大利 (各 9篇 )、日本 (7篇 )和中国(5篇 )等。论文主要分为 4个主题 ,分别是矿物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6篇 )、生物矿化作用与有机成因矿物 (18篇 )、环境矿物与人类健康 (2 8篇 )及矿物学和污染地球化学 (39篇 )。1 矿物与微生…  相似文献   

10.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中国地质学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物岩石材料专业委员会主办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和中国地质学会环境矿物学分会承办的“首届全国环境矿物学学术研讨会”经过两天的紧张讨论 ,于 2 0 0 1年 5月 9日圆满结束。会议得到全国从事环境矿物学和环境矿物材料领域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和有关科技管理部门的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参加会议的代表、专家和学者达 12 0多人。会议共收到论文 5 0余篇 ,交流论文 4 0余篇。这些论文反映了近年来我国环境矿物学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 ,探讨了环境矿…  相似文献   

11.
近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的李国武教授团队率先实现了突破——在云南东川铜矿带发现了两种新矿物,经国际矿物学协会新矿物命名及分类委员会(IMA-CNMNC)高票通过,获得正式批准,批准号:IMA2021-058、IMA2021-065.  相似文献   

12.
近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的李国武教授团队率先实现了突破——在云南东川铜矿带发现了两种新矿物,经国际矿物学协会新矿物命名及分类委员会(IMA-CNMNC)高票通过,获得正式批准,批准号:IMA2021-058、IMA2021-065.  相似文献   

13.
国际矿物协会秘书长、联邦德国马尔堡大学矿物学与结晶学研究所S.S.Hafner教授应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邀请,于1987年9月19—22日再次访问贵阳,并应邀在全国第二届矿物物理、矿物材料和宝石学会议上做了题为“近年来矿物物理研究的某些进展”的报告。在回顾了矿物学发展历史的基础上,Hafner教授主要讲了以下四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床矿物成因矿物学委员会和山东省地质学会联合主持召开的全国黄金矿床矿物学与成因矿物学学术会议于1983年10月5日至10日在山东省掖县举行,到会代表和工作人员共145人(来自86个单位)。会议收到论文99篇。会上报告的12篇。在大会报告的有武汉地院北京研究生部陈光远教授“对苏联、法国、北朝鲜、墨西哥及国内某些金矿床矿床矿物与成因矿物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陈光远教授等的新著《胶东金矿成因矿物学及找矿》一书,已于1989年3月由重庆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有关金矿成因矿物学和找矿物学的专著.作者在我国重要黄金生产地区一胶东的主要金矿床进行了长时间地,较全面的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  相似文献   

16.
由国际矿物协会(International Mineralogical Association,简称IMA)博物馆委员会(the Commission on Muse-ums of IMA)组织,保加利亚矿物协会承办,索菲亚大学等单位协办的第九届国际矿物学和博物馆会议(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Mineralogy and Mu-seums,简称MM9)于2021年8月22-27日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地球与人类国家博物馆(Earth and Man National Museum)成功举办.国际矿物协会是联合国国际地科联(IUGS)组织主要成员之一,成立于1958年,为世界最大的矿物学专业协会,现有38个成员国家,现任主席为中国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空间学院鲁安怀教授.国际矿物协会博物馆委员会(IMA-CM)建立的目的是有效连接沟通世界各地博物馆中展示的矿物,博物馆中往往收藏有世界最好的以及第一次描述的矿物标本,矿物学发展历史与博物馆矿物收藏历史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我国矿物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学科的发展,促进相关学科领域的广泛合作和各学科最新成果的交流,我会理事会决定于2007年4月27~30日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召开第十一届学术年会。1.会议主题:落实科学发展观:资源与环境。2.会议通过网上注册和提交论文。3.会议拟以《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增刊的形式出版论文摘要集。每篇摘要1500~3000字左右,只附必要的图表;文献限于10条以内。电子文件为word格式。其余格式和规定完全按照《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的要求。征集的截止日期为2007年3月5日。4.会议学术交流形式分为综合性主题会场特邀报…  相似文献   

18.
1999年4月,经中国地质学会批准,在中国地质学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中成立环境矿物学分会。该分会的挂靠单位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物岩石材料开发应用国家专业实验室。第一届环境矿物学分会组成成员如下:主任委员:鲁安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物岩石材料开发应用国家专业实验室副主任委员:曾荣树,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王 宁,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委员:吴大清,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陈从喜,中国地质学会秘书处王 驹,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环境保护中心秦 善,北京大学地质学系陆建军,南…  相似文献   

19.
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在我国70多年的发展中已逐渐形成一套兼具理论和应用的学科体系.近十年来,原位微区分析技术推动矿物成分标型理论及其应用取得长足进步,在成岩成矿过程精细刻画、热液成矿规律与找矿潜力评价、成矿类型甄别与划分等方面表现出巨大潜力,尤其是黄铁矿、石英、磁铁矿、绿泥石,磷灰石、石榴子石等若干典型矿物成分标型在成矿理论与找矿实践表现出独特优势.可以推测,矿物成分标型必然在未来成矿规律研究与找矿评价中体现出巨大指导价值,同时也从一个侧面证实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物学学科体系在地球系统科学领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展望未来,成因矿物学还将在环境与生命过程等其他诸多领域有很大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矿物晶体生长、矿物相转变、矿物温压计、宇宙矿物学、深部矿物学、矿物晶体化学与综合物性、生物矿物交互作用等领域均有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另外,采用统计学和大数据集成方法以及矿物标型定量模型,深度解析矿物学"基因"信息,发展矿物学"基因编辑"技术,将有可能为解决地球科学面临的矿产资源需求和人类健康等作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全国矿物材料、工艺矿物及工艺岩石联合学术研讨会于1999年10月13~15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工艺矿物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硅酸盐学会工艺岩石学分会共同主办,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承办。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等部门,80名代表与来宾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