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国际天文联合会(简称IAU)主办并由国际空间科学研究委员会(简称COSPAR)资助下召开的第四届“星际尘埃性质和相互作用”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7月8日在法国名城马赛召开(第一届在夏威夷、第二届在汉堡,第三届在渥太华)。讨论会历时4天。出席大会的有法国、美国、西德、日本、中国、苏联、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的83位科学工作者。提交会议的论文共92篇,其中,安排大会发言的论文有83篇,张贴的论文9篇。我国有两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所提交的两篇论文均在大会上作了发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所  相似文献   

2.
消息报道     
《水文》1987,(2)
第八届国际冰情学术讨论会在美国召开国际水力学研究协会(LAHR)第八届国际冰情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8月18~22日在美国爱阿华大学召开,我国首次派出以陈赞廷为团长的3人代表团出席了会议。与会的151名代表来自16个国家。会议收到交流论文81篇和特邀报告5篇,我国代表陈赞廷应邀作了题为“黄河冰情问题”的专题报告。 (陈希媛)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研究中心和兰州大学地理系承办的“中国西部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5月18日至22日在兰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长期从事于中国西部第四纪冰川与环境研究的专家、学者近百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同时也是1991年将要在我国召开的第13届国际第四纪联合会(INQUA)大会的西部片预备会议。这次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122篇,其中大会报告20余篇。  相似文献   

4.
第32届国际地质大会于2004年8月20日至28日在欧洲文艺复兴的发祥地意大利佛罗伦萨召开。此次会议的主题是:从地中海看全球地质复兴——地质学、自然灾害和文化遗产。会议有来自141个国家和地区的地质学家代表共7414余名,大会共收到各类科技论文6000余篇,我国参加此次会议的代表共有486人。  相似文献   

5.
张美良 《中国岩溶》2003,22(2):161-162
20 0 3年 5月 11- 18日 ,在法国南部地中海岸蒙彼利埃(Montpellier)市举行了第三届岩溶记录 -气候变化的国际研讨会。第一届国际研讨会 ,于 1996年在挪威卑尔根 (Bergen)市举行 ,李彬博士参加了这届研讨会。第二届国际研讨会 ,于2 0 0 0年在波兰克拉科夫 (Krakow)市召开。出席第三届会议的有法国、德国、美国、英国、中国、意大利、加拿大、波兰、以色列、新西兰等 2 5个国家 ,出席会议的专家和代表达 12 0余人 ,其中有国际著名学者 D.Ford,P.Williams,A.Baker,D.Genty,S.E.L auriten和 B.Onac等人。会议共提交论文摘要 10 0余篇 (其…  相似文献   

6.
大会概况:第三十一届国际地质大会于2000年8月6日~17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约3705名,分别来自10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181名是中国(不含台湾)代表。大会共收到并发表论文摘要6139篇,其中5705篇(分146个讨论场)参加学科讨论,434篇(分59个讨论会场)参加专题讨论。会议期间有14位中国地质学家被邀请主持学术讨论会;50余位中国地质学家应邀在各种讨论会上发言。大会安排了7条会前野外地质考察路线,9条会间野外地质考察路线和14条会后野外地质考察路线;7000余人次参观了地质展览会。本届国际地质大会主题是“地质学与可持续性发…  相似文献   

7.
第22届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大会——山地水资源国际会议1990年8月27日至9月1日在瑞士洛桑召开。来自45个国家与地区的507位代表出席了会议。大会共收到343篇论文,在八个专题讨论会上宣读310篇。我国代表共提出论文22篇,其中有9篇在专题会上宣  相似文献   

8.
1987年,冶金地质学会及下属8个学术委员会共召开8次国内学术会议,征集论文537篇(在会上交流的263篇),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的科技人员共652人(表1)。完成人才培训计划2项,参加培训的科技人员共156人(表2)。派出3人代表中国金属学会出席在加拿大召开的“勘探87国际物化探会议”。组织进行了将于1989年在沈阳召开的“国际金矿地质勘探学术讨论会”招掖金矿带野外  相似文献   

9.
国际矿物学协会(IMA)第十三届大会于1982年9月19—25日在保加利亚的瓦尔纳举行。33个国家的400多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共提交论文407篇。我国的谢先德、张培善、郭宗山和秦淑英首次以正式会员国代表的资格出席了大会,提供了6篇论文摘要,并都作了口头报告。 会议开了7天,按专业分为四个大组和三个专题讨论会同时进行。 1.第一大组:综合组,又分四个小组。  相似文献   

10.
《工程地质学报》2006,14(5):648-648
2006年9月6~11日在英国诺丁汉召开了第十届国际工程地质大会(IAEG 2006)。本次大会共有400余位来自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代表参加,其中IAEG中国国家小组20余人参会。本次会议共收到投稿833篇,其中论文集中收录论文450余篇,中国大陆内地论文有65篇,海外中国作者有9篇,位居全部论文总  相似文献   

11.
由美国陆军冷区研究和工程实验所(CRREL)、美国陆军研究局及阿拉斯加州联合主持的“第三届国际土冻结讨论会(ISGF)”于1982年6月21—24日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西黎巴嫩市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西德、英国、中国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大约136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共宣读了约60篇论文。黑龙江省低温建筑科学研究所袁忠淮所长和笔者作为中国代表出席了会议,并分别在会上作了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质学会勘查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勘查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1982年10月11日至17日在昆明召开.来自地质,冶金、能源、科研和大专院校等系统129个单位的264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大会共收到区域化探、矿区化探、综合方法、化验分析,数据处理及成图五个方面的论文221篇.会议期间按上述五个专题组宣读了68篇论文,32名代表在大会上作了发言.  相似文献   

13.
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筹备工作报道──第30届国际地质学术计划委员会成立和第一次委员会会议1995年1月11日~12日在北京回龙观宾馆召开了成立大会和第一次学术计划委员会会议,会议出席代表70余人。会议由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秘书长、地矿部副部长张宏仁作...  相似文献   

14.
第二十七届国际地质大会于一九八四年八月四日至十四日在莫斯科召开。出席会议的有112个国家,约6000余位代表东道主苏联最多达2500余人,外国代表以美国为最多达340人。中国地质代表团以地质矿产部朱训副部长为团长,共78位地质科技工作者组成。大会收到论文摘要5768篇,苏联居多,外国代表提交会议的论文摘要美国352篇,我国提交315篇。大会分设二十二个学术分组讨论会,其中水文地质学列为第十六分组。本组会议召集人,为上届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主席吉伯特、克斯坦尼教授[G.CASTA-  相似文献   

15.
《水文》1982,(6)
国际水文科学协会为庆祝其建立六十周年大庆,于1982年7月19月至30日在英国埃克塞特召开了第一次国际水文科学大会。这次国际水文科学大会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气象组织的赞助,共同发起。国际水文科学协会下设的6个专业委员会分别负责6个专题讨论会,各国代表共提出论文200多篇,参加的代表近460人。讨论的重点是水文测验技术的新进展,水资源系统优化分配,地下水  相似文献   

16.
第五届国际工程地质大会于1986年10月20日至24日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召开。这次大会共有36个国家的450名代表参加。会议论文集共编入265篇论文,列入大会宣读的论文计148篇。我国由11个部委系统的23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我国共有70篇论文编入文集(占25%强),有22篇论文在大会宣读。 这次会议共分成六个专题组,即为土木工程和采矿工程的岩体工程地质研究;与软岩地基和开挖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土体地基的工程地质研究;与水利水电建设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公路、铁路和海岸工程的工程地质;环境规划和城市区的工程地质。另外,还举办了地热工程方面的工程地质和与核废料处理有关的工程地质两次专题讨论会。 会议决定,第六届工程地质大会将于1990年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举行。 由于一些原因,我们只发表孔德坊和陈德基、许兵撰写的两篇综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中国金属学会第一次矿山岩体力学学术讨论会于今年5月22日至26日在长沙召开。来自廿二个省市、一百卅四个单位的二百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共收到论文一百余篇,有九篇论文在大会上进行了  相似文献   

18.
1986年8月1日至7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市举行了第九届国际洞穴学大会,同时还召开了国际洞穴学会成员国代表会议。共有35个国家的代表450余人参加了大会,中国有3名代表出席。 会议论文集共2卷,纳入论文256篇,近30个国家提交了论文。中国共提交论文16篇,分别由中国科学院地质所、地理所,地质矿产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岩溶地质研究所及四川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  相似文献   

19.
第六届国际地面沉降会议于2000年9月24~29日在意大利拉维那市(Ravenna)召开.与会代表共145人,来自20多个国家.会议出版的论文集分两卷,含68篇.论文按内容分成地质问题、抽吸流体、提取固体、措施和决策制定、测量和监测、以及理论和模型等6大部分.东道主意大利的代表79人,论文篇数达24篇.中国代表共6人出席,其中包括2名台湾同胞,有4篇论文刊登于论文集,其中1篇在大会发言,3篇在展厅张贴(台湾1篇).会议期间还对意大利波河三角洲的地面沉降现象进行了实地考察.闭幕式上会议主席宣布下一届国际地面沉降会议有可能在中国上海举行,全场报以热烈掌声.  相似文献   

20.
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于1983年8月在西德汉堡召开了第十八届大会。会议期间举行了联合会所属各学会的多种学术讨论会。“地下水水量和水质关系”学术讨论会即是国际水文科学协会(IAHS)组织的十一个讨论会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