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针对中国气象局T213全球集合预报系统历史样本较短、极端降水天气预报指数数学模型中气候累积概率分布样本不足的问题,选取气候背景和地理地貌特征较为相似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利用扩展时间序列和空间范围的方法,增加T213全球集合预报系统的降水预报气候分布样本数,改进模式降水预报气候累积概率分布,利用2011年6月10—20日集合预报资料进行极端降水天气预报指数预报试验,分析气候累积概率分布敏感性。结果显示:扩展时间序列和空间范围增加模式T213集合预报气候样本数的方法,生成的模式气候累积概率分布较单一格点方法更具代表性,能提高极端降水天气预报指数的识别技巧,并提前8 d发出长江中下游地区极端强降水预报信号。  相似文献   

2.
张先恭 《气象》1980,6(9):11-13
(一) 什么是气候预报?目前并没有统一规定。我国气象业务部门,习惯上把15天以上到一年的预报叫长期天气预报,而一年以上10年、20年的预报叫超长期天气预报。长期和超长期天气预报在国外都叫气候预报。严格地说,气候预报就是估计未来某一指定时间内,某一具体气候状态出现的可能性。气候状态就是  相似文献   

3.
评估气候预报在电力和天然气行业的应用及应用潜力的目的是:1)明确改进气候预报的需求以指导未来研究。2)帮助用户合理利用气候预报。为了评估气候预报已有的应用及其应用潜力,对6个公司的56名决策者进行了全面有组织的调查,其中仅3人使用气候预报。80%的被调查者打算使用气候预报,但要做些改动并附加一些信息。气候预报最初用于能源贸易、负荷预报、燃料采购和电网计划,只是用户间的兴趣不尽相同。公司职员懂得概率预报,但还需要与预报结果有关的气候学知识,包括相似预报的类推和预报解释。所需预报时效从一周到3个月不等,最长为一年。从1995年开始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新的预报提供了所要求的预报时效及更长时间的预报。使用中的主要困难是预报格式难以理解,没有公司决策人的认可以及缺少专业知识。最近,政府管理法规的变化使公共产业有所改变,形成了一个更具有竞争性的社会,从而使未来天气状态的信息具有更大的价值。政府天气预报部门扩大服务的努力似乎有助于公共产业恰如其分地、越来越多地使用气候预报。私立气象部门也有服务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气候多层次的趋势预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论述了子波气候诊断中的边界效应和非周期性对趋势预报的影响,在消除子波变换边界效应基础上,将气候层次理论和子波诊断技术相结合,提出了气候多层趋势预报法则和评判标准,最后利用若干气候资料进行了多层次趋势预报,试验表明,相似延伸法能有效地消除边界效应,提出了气候多层次趋势预报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烟台小麦产量与气候条件的关系进行分析,建立趋势产量方程,并分离出小麦趋势产量和气候产量,再用气候产量对应年份的气候因子建立气候产量的预报方程,最终预报2012年烟台冬小麦产量,并与当年实际产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预报方程可行。  相似文献   

6.
从理论和实际角度描述了天气和气候可预报性的认识过程.天气和气候的可预报性,特别是10~30天预报依赖于空间和时间尺度,预报包含了可预报分量和混沌分量.可预报性研究的最大挑战,来自气象极端事件的可预报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500hPa平均环流形势月预报水平的评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该文讨论了500hPa 平均环流形势预报水平的评估问题.平均来说,各月都是气候预报的准确率最小,年际变化持续性预报次之,月际变化持续性最高.T42L9模式延伸预报的第一旬和月平均环流的预报准确率均高于气候预报与持续性预报,表明确是有技巧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年轮与阿勒泰县春小麦气候产量关系的初步探讨表明:当年轮与作物气候产量受相同的主要气候限制因子制约时,可用年轮来延长作物气候产量序列,并由此外推得到作物气候产量的多年预报值.这既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提供作物气候产量的预报,同时又能弥补从气候因子预报气候产量时效短的不足,为作物的长期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王惠清 《气象》1987,13(5):38-39
一、引言 气候时间序列的变化存在着某种周期振荡规律,这种规律是造成气候变化诸因子的综合反映。在气候变化原因和机制尚不甚清楚的情况下,气候周期振荡规律即可作为气候趋势预报的重要依据。时间序列的周期分析外延预报也就成为当前气候趋势预报的重  相似文献   

10.
不同方法在湖南省早稻产量动态预报中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产量趋势预报的准确性和定量预报的准确率,利用1962—2002年气象、早稻产量和田间观测资料,建立基于气候适宜度、关键气象因子、作物生长模型的湖南省早稻产量动态预报方法,进行回代检验;并利用2003—2012年资料进行预报检验。分析表明:3种方法的预报准确率比较接近,平均在93.8%以上;基于气候适宜度预报方法的趋势预报准确性最高,较基于关键气象因子的预报方法高4%~6%;基于作物生长模型预报方法的误差5%以内样本百分率最高,较基于气候适宜度的预报方法高2%~20%。研究结果为湖南省早稻产量动态预报筛选出了较优的方法,即产量趋势预报选用基于气候适宜度的方法,定量预报选用基于作物生长模型的方法,同时可供我国其他早稻区的产量动态预报方法研究借鉴。  相似文献   

11.
初值信息在气候预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胞映射全局分析方法,研究初值信息在气候预测中的作用。针对人们认识气候的实际过程,分别提出4种初始条件,研究一个最大简化的大气模式做逐日级别预报和量值预报以及月平均级别预报和量值预报的能力。结果表明,初值信息掌握得越多,预报误差就越小,预报的相对准确率就越高。  相似文献   

12.
农业气象产量预报方法中权重系数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气候适宜度指数的作物产量预报中,各旬气候适宜度加权集成构成了气候适宜度指数,权重系数的确定对预报的准确性至关重要.本文以山东省冬小麦为例,分别采用绝对值法、归一化法和相关系数法确定各旬产量预报的权重系数,分析不同权重系数确定方法得到的气候适宜度指数之间的相关性及气候适宜度指数与农业气象产量的相关性,并利用相对较优的方法进行冬小麦产量动态预报.结果表明:与绝对值法和归一化法相比,采用相关系数法确定的权重系数计算的气候适宜度指数与气象产量的相关系数多数均通过了P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可较全面的反映冬小麦生长发育随气候条件的变化关系.建立的冬小麦产量动态预报模型历史回代检验的准确率基本均为94.5%以上,标准化均方根误差n-RMSE均小于7.0%,表明建立的模型模拟性能较好.对2010—2011年山东省冬小麦产量的外推预报表明,预报平均准确率为93.0%以上,多数预报准确率为96.0%以上,可满足冬小麦产量预报的业务需求.  相似文献   

13.
“圣帕”与“桑美”台风成功决策服务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台风影响长沙前的气候背景、预报服务背景、预报依据结论、决策服务及效果等方面分析了"圣帕""桑美"影响期间的决策服务情况.结论表明:两个台风影响前气候背景不同,但预报服务背景相似;对长沙造成的影响、决策气象服务的重点不同;把握好当前的气候背景与预报服务背景,做好做准台风预报,是台风决策服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了最佳气候找相似的预报方法来制作长期天气预报。由于这种方法使用了地面、高空、太阳活动和海温资料,具有长时段,多要素,综合性强的特点,所以预报较客观,对预报年的年景能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由于不同站点资料代表着不同地区的气候背景,因而能分片制作短期气候预测,为解决目前短期预报中小尺度天气难的问题提供了较为详实的气候背景和可靠的预报依据。此方法虽属统计方法,但与中、短期数值预报有某些相似之处,主要体现在预测因子的同时性和连续性,对要素的预测如同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  相似文献   

15.
短期气候预测评估方法和业务初估   总被引:71,自引:16,他引:5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目前的基本现状,提出了短期气候业务预测效果评估的几种参数。使用这些参数对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近20多年来全国范围月、季、年几种主要预测业务的降水距平百分率和平均气温距平的预测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表明,月尺度预报中,温度预报好于降水预报;年度降水预报以对春季预报为最好;汛期降水预报水平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MJO预报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 (Madden-Julian oscillation,MJO) 是次季节-季节时间尺度气候变率的支配模态。它不仅对低纬度地区天气气候产生重要影响,还能够通过经向传播和激发大气遥相关波列对中高纬度地区产生影响,是延伸期尺度最重要的可预报性来源。因此,MJO预报是次季节-季节气候预测中极为重要的部分,近年来受到国际学术界广泛关注。该文回顾了MJO预报发展历史,概述了当前国际上主要科研业务机构的MJO预报发展现状。目前基于统计方法和气候模式的MJO预报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特别是多个耦合气候模式和一种基于时空投影方法的统计模型均能够显著提升MJO预报技巧 (有效预报可达20 d以上)。该文还介绍了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在MJO预报技术发展和业务系统研制方面的新进展,当前基于第2代大气环流模式的MJO业务预报填补了国内空白,技巧为16~17 d,而耦合气候模式试验的技巧已达到约20 d。总体来看,利用耦合模式预报MJO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其中,面向MJO的模式初始化和集合预报新方法研究将是关注重点。  相似文献   

17.
使用近10 a气温降水资料,采用CCCma、Ccsr、Gfdl、Csiro和Hadley海-气数值模式对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和4市平均的2000、2009年平均气温变化进行模拟预报,对模拟结果进行气候态方法检验。结果表明,部分气候模式模拟的气温气候预报检验达到可信的程度,可以使用其结果作延伸预报;2010-2050年气候模拟预报结果表明未来的40 a年平均气温累计上升1.1℃。  相似文献   

18.
最优气候相似法及其在降水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兵 《气象》2004,30(5):7-11
介绍了一种短期气候预测方法———最优气候相似法 ,并应用于张家界地区 1 999~ 2 0 0 2年 5~ 7月总降水预报中 ,结果显示最优气候相似法能够有效地提高短期气候的预测能力 ,特别对气候异常具有良好的反应能力 ,适合于短期气候业务预报。  相似文献   

19.
为检阅我省气候和长期预报方面取得的成果,推动这方面的业务和科研工作更好地为气象业务建设和国民经济服务,省气象学会气候和长期预报专业委员会于1月8-9日在沈阳召开了辽宁省气候和长期预报学术研讨会. 参加会议有来自11个市局、省气候资料室、沈阳中心气象台、沈阳区域气象中心研究所等业务  相似文献   

20.
黄小燕  史旭明  刘苏东  金龙 《高原气象》2009,28(6):1408-1413
以1960-2007年共48年6月份西行进入南海海域的热带气旋样本为基础, 将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速作为台风强度, 以气候持续预报因子作为模型输入, 采用模糊神经网络方法, 进行了热带气旋强度预报模型的预报建模研究。结果表明, 对175个独立预报样本模糊神经网络方法的南海热带气旋强度24 h的预报平均绝对误差为3 m·s-1。另外, 根据相同的热带气旋样本及预报因子, 还进一步将该预报方法与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气候持续法热带气旋强度预报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 气候持续预报方法的预报误差明显偏大, 独立样本强度预报平均绝对误差为4.54 m·s-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