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孙瀛  聊洪荣 《台湾海峡》1995,14(4):361-378
本文较详细地讨论了海洋声学体散射理论和海水中悬浮物扩散理论。对比DFS-2100型声学测量系统和TCL-204型双频探鱼声纳的技术性能之后,对国产TCL-204声学系统作了重大改进,使其适于对海洋倾废物进行测量和跟踪。现场实验结果表明,经过改进后的系统是的成功的,同时也说明了文中所用的扩散理论对分析海洋悬浮物的扩散规律是有用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较详细地讨论了海洋声学体散射理论和海水中悬浮物扩散理论。对比DFS-2100型声学测量系统和TCL-204型双频探鱼声纳的技术性能之后,对国产TKL-204声学系统作了重大改进,使其适于对海洋倾废物进行测量和跟踪。现场实验结果表明,经过改进后的系统是成功的,同时也证明了文中所用的扩散理论对分析海洋中悬浮物的扩散规律是有用的。  相似文献   

3.
利用ADCP和LISST-100仪观测悬浮物浓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野  赵亮  魏皓  江文胜 《海洋学报》2008,30(3):48-55
利用黄河口海床基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的周日观测资料对悬浮物浓度进行了反演,反演过程中综合考虑了球面扩散、声学近场的非球面扩散、海水和悬浮颗粒的吸收衰减以及其他因素对回声信号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粒径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利用ADCP仪回声强度反演悬浮物浓度具有较高的精度.结合现场激光粒度仪(LISST-100)测得的粒径分布信息在反演过程中考虑了粒径修正,重点讨论了观测区域粒径变化对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粒径的剧烈变化会降低体积后向散射强度与悬浮物浓度之间的相关性.大颗粒物质的存在使计算得到的悬浮物浓度偏高,粒径修正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这种影响,但线性拟合的相关性并未提高.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依据法制管理疏浚物海洋倾废的国家。几年来,疏浚物海洋倾废研究也相应发展到一定水平。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表明:从疏浚物排海时刻起到污染物的最后归宿止,它所经历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是十分复杂的过程。其中,物理过程是最基本的过程,亦即海洋自净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其沉降、扩散和输运。因此,本文旨在对疏浚物海洋倾废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内容涉及基线研究,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疏浚物沉降过程实验和数值分析,声学追踪试验,同位素技术应用,流场数值分析,标识质点漂移数值跟踪试验,抛泥运移数值模拟以及环境影响预测等。最后介绍一种“疏浚物倾倒区选划模式”并对今后疏浚物海洋倾废研究提出一点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Datasonics声学探测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实时探测水体中悬浮颗粒物浓度的时空分布。本文论述了该系统输出信号与悬浮物浓度的关系,分析了关系式中各项的意义,给出了Data-sonics系统悬浮物浓度的计算实例:并对声学系统参数的确定及其在计算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对于不同的声学系统,可根据各自的系统参数依此方法进行声学信号与悬浮物浓度的标定及计算。  相似文献   

6.
声学方法监测悬浮物浓度的定标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中特别是河口海岸中存在着大量的悬浮物,其中,包含有内陆河流夹带的大量泥沙、海洋内浮游生物及残骸,以及大陆倾倒的大量废水废渣,造成对海洋的污染。研究悬浮物随深度剖面的变化关系,即它的时空特性,将给河口和港湾的疏浚、泥沙综合治理、沿岸工程建设、环境污染防止等方面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直观方便的监测手段。所以,对悬浮物浓度的定标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海洋倾废管理制度和体系日臻完善,既制定了《海洋环境保护法》等国内海洋法律、法规,又相继批准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加入了《1972伦敦公约》,在原则上与国际公约保持一致。但随着海洋经济的蓬勃发展,海洋倾废活动日益频繁,不断出现新的处置方式,从而导致对海洋倾废的定义有不同的理解,并因此引发了一些争议。文章从法律的角度,结合倾废管理实践,对海洋倾废的定义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人类早就把富饶的海洋作为猎取食物及其他资源的一个基地。那么,如果要保持或增加这种食物和资源,则必须对海洋倾废施加管理,需要从法律上确立对海上处置废弃物实行管制。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海洋倾废管理条列》的颁布实施,是海洋环境管理走上法治道路的标志。从而结束了我国海洋倾废史上因无法规造成的放任自流、盲目倾倒的状态,开创了海洋倾废管理新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以往海洋倾废区选划中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国内外海洋倾废区的选划实例,论述了同位素技术在海洋倾废区选划中的重要作用,为了提高倾废区的选划质量,作者建议尽快制定《海洋倾废区选划规范》,并将有关的同位素技术纳入该规范之中。  相似文献   

10.
为了加强天津市海洋倾废管理工作,提高倾废到位率,保护我市的海洋环境。天津市海洋局在全国率先安装了倾废航行数据记录仪,实现了现代科学手段管理倾废活动,有效地保护了我市的海洋环境。过去,由于采用监察队员随船监视的方法管理倾废活动,倾倒不到位现象屡有发生。...  相似文献   

11.
本文依据营口鲅鱼圈港倾废区8个航次的疏浚物监测和追踪调查数据,深入了解了倾废海区中悬浮物、浊度、COD和pH等指标随潮汐变化的时空分布规律。调查结果表明:虽然该倾废区实施疏浚物倾倒已达4a,但该区中除悬浮物含量略有增加外,其他指标(如COD,DO,pH等)基本处于一类海水正常值范围。疏浚物倾倒后20min内可引起水中悬浮物和浊度含量的急剧上升,对海水的pH和COD含量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表面浑水团主要随表层流和风向运移,悬浮物和浊度降至海区背景浓度的时间约需35~45min,迁移距离可达1.3nmile,影响面积通常可达0.3km2.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以往海洋倾废区选划中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国内外海洋倾废区的选划实例,论述了同位素技术在海洋倾废区选划中的重要作用。为了提高倾废区的选划质量,作者建议尽快制定《海洋倾废区选划规范》,并将有关的同位素技术纳入该规范之中。  相似文献   

13.
为保障海洋倾废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安全性,有效遏制违法倾废行为,文章设计海洋倾废记录仪数据实时安全传输系统并模拟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基于北斗短报文卫星通信网络,采用AES与RSA相结合的加密算法,集成DTU模块、北斗短报文卫星通信模块和Hellobeidou云平台等,可在移动通信网络盲区实时传输海洋倾废记录仪采集的数据,数据加解密兼具快速性和安全性,与经由中国联通通信网络传输数据相比更加持续和稳定,可用于监控倾废船舶,便于执法人员及时获取违法倾废信息并现场查证,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依据营口鲅鱼圈港倾废区8个航次的疏浚物监测和追踪调查数据,深入了解了倾废海区中悬浮物、浊度、COD和ph等指标随潮汐变化的时空分布规律。调查结果表明:虽然该倾废区实旋疏浚物倾倒已达4a,但该区中除悬浮物含量略有增加外,其他指标基本处于一类海水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15.
尽管我国倾废立法近30年,但较之欧、美发达国家,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当前海洋倾废法律体系较之于我国海洋开发的现状以及今后的需求呈现出滞后性。目前,有关倾废法律正在修订中,而正确、科学的立法修订指导思想是构建先进倾废管理立法的前提要件。文章针对当前我国海洋倾废新形势,对倾废法规修订的指导思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如何将海洋要素测量数据用于海洋管理和其他社会公益服务,一直是制约我国海洋研究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保障海洋研究投入与产出良性循环的关键。本文作者试图从海洋倾废区监测的角度出发,就监测设备和方法,数学模型的建立,以及如何将倾废区监测和模型计算结果用于倾废区监查管理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台风过程可使海洋悬浮物浓度的分布在短时间内发生极大变化,并影响海洋生态环境以及海洋资源的分布。受台风期间海洋观测数据的限制,台风过程对海洋悬浮物浓度的影响尚不明确。本文利用GOCI (Geostationary Ocean Color Imager,GOCI)卫星遥感数据,以2019年8月台风“利奇马”为例,对其过境前后东中国海表层悬浮物浓度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台风“利奇马”对闽浙沿岸的影响程度最大,使悬浮物质量浓度中高值(≥5 mg/L)覆盖面积和浓度平均值分别增大92%和62%,影响持续时间为4 d;对长江口附近海域的影响程度次之,使悬浮物浓度中高值覆盖面积和浓度平均值分别增大19%和17%,影响持续时间为3 d;对苏北浅滩的影响程度最小,悬浮物质量浓度中高值覆盖面积变化不大,但浓度平均值增大了30%,影响持续时间为4 d。研究结果表明卫星遥感数据可以量化台风过程对东中国海表层悬浮物浓度的影响,弥补极端天气条件下无法进行现场观测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海洋内波ADCP监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内波与声场的相互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内波是影响声信道特征的重要因素;反之,受内波影响的声场也包含着海洋内波动力过程的信息.针对二者之间的关系,从工程的角度上介绍了利用声学多普勒海流剖面仪(ADCP)对海洋内波进行监测的原理和方法,并结合实际的海试情况给出声学多普勒海流剖面仪对海洋内波的监测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上海市海洋倾废管理在法制建设、资源化利用、倾倒活动控制、采样检测和评价标准、审批效率以及倾废监管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加快推进海洋倾废管理法制建设、引导促进疏浚泥的资源化利用、科学调控海洋倾废活动、制定新的疏浚物采样和成分检测评价标准、通过审批标准化提高审批效率、建立海洋倾废综合监管机制6个方面的对策措施,从管理、审批和执法3个环节对海洋倾废活动实施全方位、全覆盖和全过程监管,为上海市海洋环境综合管理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0.
利用倾斜仪、ADCP、PC-ADP、扇形声纳、OBS等先进仪器组建海洋沉积动力过程原位监测平台,并利用此平台获得了北部湾底部同步连续的波浪数据,流速剖面及近底紊流数据,距底0.5、0.9、1.3m的悬浮物浓度数据以及不同时间的地貌图像.实际观测表明,原位监测平台能够克服极端条件,系统地监测波流、悬浮物浓度以及地貌演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