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7 毫秒
1.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霍洛台花岗闪长岩的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表明,霍洛台花岗闪长岩(145 Ma)为早白垩世岩浆侵入产物。元素地球化学组成表明,为一套具埃达克岩特征的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表现为高SiO_2(65.64%~66.00%)、高K_2O(3.67%~3.77%)、低MgO(0.09%~1.21%)、高Sr含量(814.00×10~(-6)~893.00×10~(-6)),低Yb(0.194×10~(-6)~0.536×10~(-6))和Y(6.38×10~(-6)~7.73×10~(-6)),A/CNK为0.94~0.958,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La/Yb(92.54~245.88)、Th/La(0.17~0.2)、Th/U(4.01~4.84)和Mg~#值(26.70~29.22)等特征显示霍洛台花岗闪长岩为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背景,认为霍洛台花岗闪长岩为受蒙古—鄂霍茨克构造体系影响下地壳加厚挤压-伸展转换阶段作用产物。  相似文献   

2.
王安镇杂岩体主要由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花岗岩、石英闪长岩、二长闪长岩组成,LA-ICP-MS锆石U-Pb测年显示,花岗闪长岩和石英闪长岩分别形成于129±2.7Ma和128.3±1.9Ma,说明该杂岩体形成于早白垩世。王安镇杂岩体具有高Sr/Y比值(3.63~83.5),和高Sr(373×10-6~821×10-6),及低Y(7.36×10-6~22.21×10-6)、Yb(0.95×10-6~1.27×10-6)含量的地球化学特征,这与埃达克岩相似。该杂岩体具有相对低的87Sr/86Sr初始比值(0.706538~0.709484)和明显偏低的εNd(128Ma)值(-18.4~-12.8)。结合太行山中生代中-基性侵入岩中地幔包体已有的研究成果,认为具有高Sr/Y特征的王安镇杂岩体是在下地壳发生大规模拆沉的基础上,随着软流圈上涌其所携带的热促使加厚基性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之后熔融岩浆在上升的过程中发生了角闪石的结晶分异和岩浆混合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乌兰沟埃达克岩锆石U-Pb年龄及构造环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金芳  李英杰  李红阳  董培培 《地质通报》2018,37(10):1933-1943
内蒙古中部贺根山缝合带的梅劳特乌拉蛇绿岩中,新发现乌兰沟埃达克岩,岩性为花岗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乌兰沟埃达克岩的侵位年龄为279.3±1.4Ma,其形成时代为早二叠世。乌兰沟埃达克岩SiO_2含量为65.92%~69.65%,MgO为1.34%~2.16%,Al_2O_3为15.30%~17.33%,Na_2O/K_2O值为3.95~14.09,Sr=359.60×10~(-6)~734.00×10~(-6),Yb=0.83×10~(-6)~2.02×10~(-6),Y=6.65×10~(-6)~12.84×10~(-6);富集K、Rb、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Ti、P等高场强元素;稀土元素总量为32.18×10~(-6)~65.41×10~(-6),明显较低,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La/Yb)N值为2.84~7.56,无明显Eu异常,显示出高硅埃达克岩(HSA)的地球化学特征。该埃达克岩具有岛弧型岩浆岩特征,形成于俯冲带岛弧环境,可能为洋内俯冲洋壳+俯冲深积物部分熔融并与上覆地幔楔橄榄岩反应成因。根据乌兰沟埃达克岩与梅劳特乌拉蛇绿岩的时空分布与演化特征,贺根山缝合带在早二叠世可能存在洋内俯冲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内蒙古西乌旗迪彦庙SSZ型蛇绿岩北部新发现一套晚石炭世马尼塔埃达克岩。该埃达克岩位于兴蒙造山带东段贺根山缝合带内岩性为花岗闪长岩和斜长花岗岩。马尼塔埃达克岩SiO2含量为61.91%-75.16%,Al2O3含量为13.54%~17.42%MgO含量为0.33%~2.49%,富钠贫钾(Na2O=4.58%~5.48%,K2O=0.40%~2.08%,Na2O/K2O=2.35~12.96)属于低钾拉斑系列和钙碱性系列岩石;富Sr贫Y(Sr=309.55×10^-6~433.99×10^-6,Y=3.74×10^-6~14.66×10^-6)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 K、Rb、Sr等,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 Nb、Ta、Zr、Ti、P等;稀土元素总量偏低(35.79×10^-6~70.10×10^-6),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La/Yb)N值为1.59~10.11,无明显Eu异常(δEu=0.91~1.51),Yb含量为0.60×10^-6~1.86×10^-6,符合典型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新获得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315.76±0.94 Ma表明马尼塔埃达克岩的形成时代为晚石炭世。马尼塔埃达克岩与迪彦庙SSZ型蛇绿岩、前弧玄武岩、白音呼舒奥长花岗岩等组成洋内俯冲岩石组合,表明古亚洲洋东段在晚石炭世并未关闭,处于洋内俯冲消减过程。  相似文献   

5.
纳茸矿区位于南羌塘南缘东段,是认识班公湖?怒江成矿带构造?岩浆?成矿作用的理想窗口.以纳茸矿区内出露的石英闪长玢岩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系统的锆石U-Pb定年、全岩地球化学、锆石原位Hf同位素及全岩Sr-Nd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纳茸矿区石英闪长玢岩形成于晚侏罗世(158~155 Ma),属于钙碱性系列,具有高Sr(178×10-6~1 086×10-6)含量以及高Sr/Y(15~82)和(La/Yb)N(17~34)比值,亏损重稀土元素(如Yb=1.05×10-6~1.45×10-6,Y=10.50×10-6~14.78×10-6),整体呈现出与埃达克质岩石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石英闪长玢岩样品低MgO、Cr、Ni,高Th和Th/U,锆石εHf(t)值在-1.7~4.3之间,(87Sr/86Sr)i比值为0.705 93~0.706 81,εNd(t)值在-2.67~-0.49之间.结合区域地质资料,指示其是俯冲背景下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将本文研究结果与南羌塘中西段的同期岩浆作用相结合,表明班公湖?怒江洋向北俯冲至羌塘地体之下,在晚侏罗世形成了超过1 200 km的近东西向岩浆弧.纳茸矿区与多龙矿集区内成矿岩体具有相似的锆石Hf同位素组成,锆石微量元素具有高Ce/Ce*、Eu/Eu*比值,全岩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Sr/Y、V/Sc比值,显示纳茸矿区具有较好的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6.
闫国川  王保弟  刘函  王立全  周放 《地质通报》2017,36(10):1772-1782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是青藏高原的主要缝合带之一,其闭合时限还存在争议,制约了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演化历史的研究。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洞错地区新识别出一套早白垩世晚期的粗安岩,LA-ICP-MS测得其锆石~(206)Pb/~(238)U年龄为102.0±1.9Ma,岩石高SiO_2、Al_2O_3、富Na及高的Sr/Y值(25.2~42.2),贫Nb(11.1×10~(-6)~16.6×10~(-6))、Y(11.7×10~(-6)~18.3×10~(-6))和Yb(1.06×10~(-6)~1.77×10~(-6)),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具有与埃达克质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同时具有高Mg~#的特点(Mg~#=50.0~54.1)。认为洞错高Mg~#埃达克质岩很可能是残留洋壳部分熔融上升过程中交代地幔的产物,形成于板内构造环境。由此推测,洞错早白垩世晚期埃达克质岩的形成与班公湖-怒江洋盆闭合后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碰撞有关,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闭合时限应该在102Ma之前。  相似文献   

7.
西藏努日晚白垩世埃达克岩:洋脊俯冲的产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代作文  李光明  丁俊  黄勇  曹华文 《地球科学》2018,43(8):2727-2741
前人对冈底斯带晚白垩世埃达克岩的成因和地球动力学背景存在不同的认识.对努日地区的石英闪长玢岩开展了锆石U-Pb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及Hf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努日石英闪长玢岩侵位于96.5±1.3 Ma,以高SiO2(63.96%~65.75%)、Al2O3(14.37%~15.99%)、MgO(2.12%~2.39%)、Sr(362×10-6~575×10-6,平均为467×10-6)含量,低Y(8.94×10-6~11.50×10-6)、Yb(0.81×10-6~1.06×10-6)含量及高Sr/Y比值(33.52~60.65)为特征,显示埃达克岩地球化学特征.岩石属低钾-中钾钙碱性准铝质花岗岩(A/CNK=0.81~0.96),富集LREE、亏损HREE,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无明显负Eu异常.锆石εHf(t)值为-0.3~+15.2(主要为+10.0~+15.2),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187~1 173(主要为187~516 Ma),表明源区以俯冲洋壳为主,并可能卷入了少量俯冲沉积物.岩石具有较高的Mg#值和相容元素Cr、Ni含量,表明熔体在上升过程中与地幔发生了相互作用.通过与南冈底斯典型埃达克岩对比,认为努日石英闪长玢岩是在洋脊俯冲背景下、穿过板片窗的高热流导致板片窗边缘的洋壳(及少量俯冲沉积物)部分熔融形成的.   相似文献   

8.
对甘肃北山大豁落南地区花岗闪长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测年及主量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花岗闪长岩的结晶年龄为259.7±1.5Ma。花岗闪长岩SiO_2含量介于63.10%~69.69%之间,Al_2O_3介于14.86%~15.48%之间,平均15.21%,MgO含量为0.96%~3.59%,平均2.69%,岩石强烈富集轻稀土元素,(La/Yb)N为18.60~50.91,具弱Eu异常(δEu=0.83~1.06),高Sr(454×10~(-6)~862×10~(-6))、高Sr/Y值(Sr/Y=44.95~60.35),具有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花岗闪长岩富钾、贫钠,具有较高的Cr、Ni含量和Mg~#(50.31~66.75)值,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花岗闪长岩是碰撞后板内热隆伸展环境壳幔交互作用的产物,暗示晚古生代北山地区地壳为垂向增生,与以天山为主的中亚造山带大范围存在的二叠纪与幔源岩浆有关的花岗岩是同期构造岩浆事件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狼山构造带位于索伦缝合带南西,华北北缘及中亚造山带南缘的结合位置,是研究中亚造山带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及地球动力学背景的重要场所.在该地区新识别出中三叠世早期具有埃达克岩特征的扎拉山岩体,该岩体岩石类型主要为花岗闪长岩及二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该岩体的形成时代介于244.9±1.2 Ma~244.1±2.3 Ma.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岩体具有较高的SiO2(68.77%~72.58%)、Al2O3(14.48%~16.28%)、Sr(287×10-6~455×10-6,平均值413×10-6)含量及Sr/Y比值(46.07~95.50),较低的Y(4.07×10-6~8.01×10-6)、Yb(0.43×10-6~0.78×10-6)、Cr(5.18×10-6~8.92×10-6)、Ni(1.34×10-6~7.71×10-6)含量及Mg#值(35.54~41.64),Na2O/K2O比值为0.86~1.19,重稀土元素强烈亏损,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26.45 <(La/Yb)N < 56.13),铕异常较弱(0.82 < δEu < 1.02),具有C型埃达克岩特征.锆石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εHf(t)值介于2.5~8.9,对应的二阶模式年龄TDM2介于707~1 115 Ma,表明其源区主要为年轻地壳.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结果表明内蒙古狼山地区中三叠世早期具有C型埃达克岩特征的扎拉山岩体应为古亚洲洋闭合之后,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造山阶段的产物,为加厚的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东天山玉海铜钼矿区含矿岩体石英闪长(玢)岩及围岩二长花岗岩的成岩年龄进行研究。LAMC-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石英闪长(玢)岩形成于(427.80±0.98)Ma,即中志留世;二长花岗岩形成于(318.40±0.66)Ma,即晚石炭世。石英闪长(玢)岩w(SiO_2)为58.30%~64.28%,w(Al2O3)为15.24%~17.36%,w(MgO)为1.73%~4.80%,w(Y)为10.20×10~(-6)~17.40×10~(-6),w(Yb)为1.33×10~(-6)~1.98×10~(-6),石英闪长(玢)岩Sr/Y比值为41.58~79.22,(La/Yb)N为4.19~10.04,为类埃达克岩(adakite-like)。石英闪长(玢)岩具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的配分型式,Eu无异常或正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具有典型岛弧岩浆岩的特征。Sr-Nd同位素(εNd(t)=+5.4~+7.1,(87Sr/86Sr)i=0.703 59~0.703 83)表明其源区是亏损地幔。通过与土屋-延东斑岩矿床含矿岩体的对比研究,认为玉海石英闪长(玢)岩也形成于岛弧环境,但源区可能是俯冲流体改造过的地幔楔。综合区域早古生代岩浆岩的资料,认为大南湖-头苏泉岛弧带早古生代为不成熟弧环境,与准噶尔洋向南俯冲有关。  相似文献   

11.
以往学者的研究多集中在印支期出露于漠河县城南的黑云母花岗闪长岩,而对该地区燕山早期构造演化的研究相对薄弱.运用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与Hf同位素分析的方法确定其形成时代、岩浆源区性质及成岩构造背景.结果表明:该岩石的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85±2 Ma和182±2 Ma,表明其形成于早侏罗世;岩石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A/CNK介于0.90~1.03,Mg#值为42~48,具有高Sr(489×10-6~653×10-6)低Yb(1.33×10-6~1.99×10-6)的特征,判定其属于埃达克岩类;岩石具有弧岩浆的微量元素特征,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La/Yb)N=8.36~15.6),较弱的Eu负异常(Eu/Eu*=0.79~0.95),富集Rb、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明显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岩石的εHf(t)值为-3.26~-1.46,二阶段模式年龄介于1.25~1.59 Ga,结合该时期的地幔特征认为该岩石岩浆起源于中元古代亏损地幔新增生的下地壳部分熔融.综合认为岩石形成于蒙古-鄂霍茨克洋板块向南俯冲的活动大陆边缘环境.   相似文献   

12.
李思伟  王璞珺  丁琳  杜家元 《地球科学》2020,45(11):4091-4117
由于前人对南海北部陆缘新生代早期形成的火山岩岩石类型、成因和地球动力学背景存在不同的认识,通过对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钻井揭示的粗面质集块/角砾熔岩、粗面岩、流纹岩和粗面英安岩开展了相关锆石U-Pb年代学和全岩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新生代火山岩形成年代介于57.53~59.15 Ma,靠近古新世(Paleocene)和始新世(Eocene)之间的界限,落入坦尼特阶(Thanetian).岩石具有较高的SiO2(64.60%~73.22%)、Al2O3(11.86%~16.57%)含量,低MgO(1.16%~1.80%),高Sr(305.20×10-6~465.50×10-6,平均值为371.15×10-6)含量,低Y(7.47×10-6~9.84×10-6)、Yb(0.90×10-6~1.43×10-6)含量及高Sr/Y比值(35.19~54.55),富集轻稀土(LREE)、亏损重稀土(HREE),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Ba、K等、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Ta、Ti和P元素,具有轻微的Eu正异常,显示埃达克质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属于钙碱性-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准铝质岩石(A/CNK=0.85~1.04).这些早古近纪埃达克质岩可能是由先期底侵的镁铁质下地壳在石榴石-角闪岩岩相条件下发生部分熔融作用的产物,认为南海北部陆缘新生代时期发生的拆沉作用在岩浆形成演化过程中可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伍平 《地球科学》2013,38(6):1153-1168
辽西中侏罗世海房沟组火山岩是燕山造山带中生代火山岩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房沟组火山岩主要由粗安岩组成, 其次为英安岩和安山岩, 属于准铝质岩石和高钾钙碱性火山岩系列岩石.地球化学资料表明, 辽西中侏罗世海房沟组火山岩具有低镁埃达克质火山岩的特征, 如SiO2≥51.98%, Al2O3≥15.0%, MgO<4.18%(Mg#<0.48), Sr≥436×10-6, Yb≤2.25×10-6, Y≤23.14×10-6, Cr≤81.09×10-6, Ni≤34.66×10-6, Y/Yb≤14.25, Sr/Y≥39和Nb/Ta≈20;轻稀土元素富集, Ba、U、Sr和Pb等相对富集, 而重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如Nb、Ta、Ti)相对亏损, 轻重稀土元素强烈分馏((La/Yb)N≥10.37), 具有弱的负铕异常或正异常(0.79~1.05).另外, Nd、Sr同位素具有较低的(143Nd/144Nd)初始值(0.511 603~0.511 733, εNd(t)=-15.84~-13.30)、适中的87Sr/86Sr初始值(0.704 9~0.705 6, εSr(t)=8.64~18.11)和较高的亏损地幔模式年龄(TDM=1.81~1.99 Ga), 显示出富集地幔端员(EMI, Enriched Mantle End-member)特点.上述特征表明, 海房沟组埃达克质岩浆起源于较厚下地壳榴辉岩部分融熔, 其成因与玄武质岩浆的底侵作用有关.结合中生代火山岩的地球化学及其成因, 认为早-中侏罗世是燕山造山带从古亚洲洋构造体系向古太平洋构造体系的转折时期, 而中侏罗世海房沟组火山岩的形成(174 Ma)标志着燕山造山带进入了古太平洋构造体系的演化阶段.这对进一步理解燕山运动的深部过程及其岩石圈减薄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4.
华北板块周边地区板块的俯冲与碰撞对华北后来的岩石圈破坏可能产生了重要影响.对南口前岩体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确定其时代及形成的构造背景.测年结果表明,岩石为晚三叠世(224±1 Ma)岩浆侵入的产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岩石为高钾钙碱性系列,A/CNK值为0.98~1.07,属准铝质-过铝质花岗岩类.高Sr(394×10-6~545×10-6),低Yb(0.61×10-6~0.93×10-6),判断岩石属于埃达克岩类.岩石的εHf(t)值为-13.2~-6.9,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变化于1 669~1 825 Ma之间,判断岩石源于元古代地壳岩石的部分熔融.综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岩石形成于古亚洲洋闭合后的造山后拉张环境.   相似文献   

15.
西藏冈底斯带广泛分布晚白垩世埃达克质岩,其岩石成因一直存在争论,并且对于成矿潜力的研究也十分有限.为此对谢通门县斯弄多-加多捕地区具铜矿化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开展了锆石U-Pb定年、全岩地球化学以及锆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以探明岩石成因及成矿潜力.结果表明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侵位时间为晚白垩世(83.1±1.6 Ma).岩石具有相对高的SiO2含量(60.21%~62.54%)、MgO(2.19%~3.02%)、Mg#(41.25~50.73)值.较低含量的Y(15.9×10-6~17.8×10-6)、Yb(1.46×10-6~1.73×10-6)及较高的Sr/Y(35.0~47.6)、La/Yb(29.6~38.6)比值,表现出高硅型埃达克质岩亲和性.岩石属高钾钙碱性、准铝质系列(A/CNK值为0.84~0.92),富集LREE、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如Nb、Ta等.锆石微量元素具较高的V/Sc、Ce/Ce*、10 000×(Eu/Eu*)和Eu/Eu*比值.通过对比冈底斯带晚白垩世典型的埃达克岩,认为斯弄多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是新特提斯洋俯冲洋壳部分熔融的产物,岩浆氧逸度较高,显示出斯弄多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具有良好的Cu-Au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16.
埃达克岩是一套钙碱系列岩浆岩,其主要地球化学特征为SiO2 ≥ 56%,Al2O3 ≥ 15%,MgO通常小于3%,低重稀土元素和Y(Y ≤ 18×10-6,Yb ≤ 1.9×10-6),高Sr(多数大于400×10-6),无Eu异常或有轻微的负Eu异常,其成因主要有两类,一种为由俯冲板片的熔融形成,另一种由底侵玄武质下地壳熔融形成,埃达克岩具有重要的成矿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小西南岔铜(金)矿床位于吉林省延边地区东部,通过对小西南岔铜(金)矿床早白垩世中—酸性岩浆岩进行野外地质、岩相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探讨延边乃至东北地区中生代大地构造演化。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其同位素年龄分别为(101.69±0.61) Ma(石英闪长岩)、(101.14±0.58) Ma(英云闪长岩)、(100.82±0.62) Ma(花岗闪长岩)和(100.20±1.10) Ma(闪长玢岩),岩浆作用发生在早白垩世末期(102~100 Ma),是同一构造演化过程的产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闪长玢岩具有典型埃达克质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其w(SiO2)=61.419%~62.153%,w(Al2O3)=16.872%~17.329%,w(MgO)=2.339%~2.643%,w(Na2O)=5.749%~6.623%,w(K2O)=1.483%~1.786%,w(Sr)=(691~888)×10-6,w(Yb)=(0.71~0.83)×10-6,Sr/Y值为87.4~120.0,LREE富集,说明闪长玢岩是由俯冲的大洋板片部分熔融产生的埃达克质岩浆上侵就位形成。埃达克质岩浆上侵过程中与下地壳重熔产生的酸性岩浆混合,形成的富集地幔源岩浆上侵就位形成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等钙碱性花岗质杂岩;岩浆热液沿区域断裂上升过程中与大气降水混合,萃取围岩中的成矿物质,形成富铜(金)组分的成矿热液,在合适的部位卸载沉淀形成脉状铜(金)矿化。晚中生代延边地区位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俯冲的大陆边缘环境,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是形成早白垩世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闪长玢岩(脉)以及小西南岔矿床热液脉型铜(金)矿化的直接动力来源。  相似文献   

18.
扎子沟岩体位于南祁连西段党河南山,由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组成.利用LA-ICPMS锆石U-Pb法测得花岗闪长岩年龄(450±12)Ma(MSWD=0.23,n=24),侵位时代为晚奥陶世.岩石主量元素显示,SiO2介于58.46%~69.14%,Al2O3介于13.70%~16.6%,MgO介于1.43%~4.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