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阳从诞生至今已走过大约46亿年漫长的岁月,今天还是精神焕发地照耀着我们,哺育着地球上万物的生长。没有太阳,就没有地球上的万物生灵。今年是〈天文爱好者〉杂志诞生50周年,在50年的风风雨雨中,《天文爱好者》杂志茁壮成长,拥有了成千上万的天文爱好者读者群,也可以说《天文爱好者》杂志也是一束明媚的“阳光”,在她的哺育下,众多天文爱好者从中汲取着天文的营养,幻想着浩瀚的宇宙,从而激励着他们学习知识的动力与对未来的憧憬,这就是《天文爱好者》的魅力和科普的魅力。我期盼着《天文爱好者》像普照万物的太阳一样,朝气蓬勃地走向未来,“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永远陪伴着天文爱好者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2.
新书介绍     
关于太阳系、地球和生物的起源和演化这一自然科学的重要课题,古今中外,关注者不计其数,各种观点互相碰撞,文章书籍浩如烟海。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不仅仅体现在自然科学的范畴内,而且还体现在哲学的思考上,体现在自然辩证法的探询上。即使科学发展到今天,奢求在一个可以预计的时期内实现各种学  相似文献   

3.
在大约40亿年前,太阳系可能有三颗表面分布着液态水海洋的行星。在过去的40亿年里地球上生物连续不断,证明地球上一直存在着水。近二十五年来,大量迹象说明,红色的火星上也曾像地球似的,有过丰富的液态水。现在科学家搜集的资料揭示距离太阳第二近的金星在早期也曾被水充满。  相似文献   

4.
探索地外智彗生命(上)梁吉引子:地球人是孤独的吗?除了地球之外,还有别的适合生命存在的文明星球吗?地球上的人类是宇宙中独一无二的吗?千百年来这一直是人类苦苦探索的问题。在思考地球以外的生物世界时,人们编出种种动人的神话,例如,在中国有玉皇大帝、王母娘...  相似文献   

5.
水是生命之源,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基础。细菌是地球上最顽强的生命之一,在火山口、深海底部、地下数千米的地方,甚至在放射性的环境中,科学家都发现了细菌的踪迹:即使在没有阳光、极度缺氧的条件下,它们依然能够生存。但是,一旦离开了液态水,地球上的任何一种生物都无法生存,即使是顽强的细菌也不行。我们的地球表面刚好覆盖着一层液态水组成的海洋——这在太阳系中是独一无二的(图1)。  相似文献   

6.
一、简介 我们聪明的祖先很早就开始利用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物体产生的投影来测算时间,例如中国的圭表和日晷。而测量某一物体在正午时刻影长,不仅可以计算时间,还可以求出测量所在地的经纬度、地球周长等等一系列地球参数。本文中的实验测量证实了此方法的可行性:已知物体原长与影长,结合测量时间与测量日期,就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出地球周长和测量地的地理经纬度。  相似文献   

7.
臭氧层是指距离地球表面15千米至30千米处臭氧分子相对富集的大气年流层。它能吸收99%队上对人类有害的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遭短波紫外线的伤害,因此被誉为地球上生物生存繁衍的保护伞。早在1985年,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南极上空在9月至10月平均臭氧含量减少50%。1995年1月23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规定,从1995年起,每年9月16日为“国际保护臭氧日”,以增加世界人民保护臭氧层的意识。  相似文献   

8.
月掩星预报     
月球在天球上每小时大约向东移动半度,这样我们有时候就会看到它会遮挡住一些恒星或行星等天体,过段时间后,这些天体又会重新出现,这就是月掩星。对这些现象进行计时观测,得到的时间数据可以用来修正月球轨道精确数据、准确预测月球的运动、研究地球自转的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9.
从零开始     
地球作为一颗行星围绕太阳公转,在地球上可以观测到在地球公转一周期间,太阳穿过黄道十二星座和黄道上的二十四个节气点。由于地球的自转轴与它的公转轨道面成66.5°交角,太阳光线直射点在地球表面上就有半年落在北半球,半年落在南半球,一年中有两次直射在赤道上,因而地球上就产生了四季交替、昼夜长短变化和极昼极夜。所有这些内容不仅天文课上要讲,地理课上更是必讲的,而且是这两门课的基本点、重点和难点。其难就难在要表现的是一个既有平面上的地球绕太阳运行和太阳在黄道上的运行,  相似文献   

10.
四 开发月球矿物资源  只要在月球上建立起强大的能源基地,开发月球上的矿物资源也就是轻而易举之事了。那么月球上都有哪些矿物资源呢?从阿波罗登月飞船取回的月岩分析可知,地球上有的元素月岩中都有,从月岩中就可以取出人类所需要的元素。在带回来的60余种月岩中,其?..  相似文献   

11.
掩星驿站     
月掩星预报 月球在天球上每小时大约向东移动半度,这样我们有时候就会看到它遮挡住一些恒星或行星等天体,过段时间后,这些天体又会重新出现,这就是月掩星。对这种现象进行计时观测,得到的时间数据可以修正月球轨道精确数据、准确预测月球的运动、研究地球自转的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12.
对于火星之旅的成员来说,他们没有在空间站上可以享受的消遣——观赏地球变化无穷的美丽面孔。太空在他们眼中是漆黑一片,地球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斑点。此外,他们还必须忍受与地球通讯长达10分钟的时间延迟。他们无法跟地球上的任何人通电话,只能通过电子邮件和声音邮件与家人联系。而且,他们的思乡情绪可能充满恐惧,因为太空站上的宇航员几个小时就可以回一趟家,而他们却连想都不敢想。  相似文献   

13.
火星是与地球相邻的一颗岩石行星。按照我们目前对太阳系形成过程的理解,火星的诞生比地球稍早,形成于地球轨道之外。直觉看来,同为岩石行星,从同一个行星盘中相距不远先后诞生,火星的化学构成似乎“理应”与地球相差不远。那么,这样的设想在多大程度上与事实相近呢?这就是行星科学家们需要找出的答案。  相似文献   

14.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古以来人们就根据太阳来测定时间,日晷就是根。据太阳来测定白昼时间的工具。由于地球的自转,太阳东升西落,地面上在阳光。一下物体的影子就时刻不停地从西向东移动,因而根据物体影子的位置就可以测得时间.常见的日晷大多都是根据物体影子来测定时刻的,  相似文献   

15.
自从1979年召开首次学术讨论会以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所属之序号为51的“生物天文学委员会”,又于2004年7月12~16日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Reykjavik)、组织召开了第八次“国际生物天文学讨论会”。这些会议为天文学家、生物学家、地质学家、行星科学家以及其他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提供了一个的良好机会,共同探讨一系列有关“地球和其他天体上生命的起  相似文献   

16.
本比较分析了用两种不同方法求得的地球形状间接摄动公式;通过建立地球质量多极矩与地球引力场系数的关系。证明了当只考虑地球质量四极矩是[1]与[2]公式的等价性;因而尽管[1]方法给出的公式更完整,但在目前观测精度下这两套公式可以等价使用。  相似文献   

17.
在比较系统地分析了原始太阳星云气体演化全过程和地球与行星大气观测事实的基础上,本文讨论了地球与行星大气起源;地球应有一初级原始大气阶段,其主要特征是还原志。文中还求得了初级原始大气的上下限,讨论了这一大气的性质与演化。  相似文献   

18.
脉冲星是什么?吴鑫基脉冲星发现以后,首要的问题就是要回答:这是一种什么天体?准确的脉冲周期是怎样产生的?脉冲星的名字是由它的脉动的射电辐射特性而得来的。它具有十分稳定的周期,可以和地球上的原子钟比美。有两类脉冲星,一类叫正常脉冲星,其中周期最短的是蟹...  相似文献   

19.
新发现:火星洞穴及冰川 美国宇航局的火星探测器几乎每隔几年就探访一次火星,结果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找到了越来越多火星曾存在水、至今还有水的证据,还发现火星大气存在不少的甲烷,使得人们对这个红色行星上是否存在生物的兴趣大大增加。因为,地球上95%的甲烷是由生命产生的。  相似文献   

20.
宇宙信息     
阿波罗宇航员来到月面,看到的最奇怪的一件事就是影子。在地球上由于大气对光的散射,物体投在地面上的影子是蓝色的。但月球上没有大气,影子完全是黑的,黑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