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在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英国皇家海军退伍军官孟席斯在其《1421年:中国发现世界》(1421:ChinaDiscovered the World)一书中提出郑和船队曾进行了环球航行,他的主要依据就是欧洲人绘制的古地图。我们在上期中已经指出,他所列举的《毛罗地图》实际上与郑和船队没有任何关系。在这一期中,我们要讨论《1513年皮里·雷斯地图》(The Piri Reis Map of1513),因为孟席斯认为该地图是证明郑和船队曾进行过环球航行的“确证”,是揭开郑和舰队航海秘密的“最有价值的关键”证据之一。奥斯曼帝国舰队司令和他的地图皮里·雷斯出生于15世纪后半…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费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净进口国。进入21世纪,美国有近 60%的石油消费需要依赖进口,无疑这会从心理上对美国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产生影响。2005 年布什总统签署了《能源政策法》,强调要加强  相似文献   

3.
路小静  孙小珂 《地图》2001,(4):47-48
珠穆朗玛峰 (QomolangmaFeng)是世界第一高峰 ,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与尼泊尔王国交界处的喜马拉雅山脉中段 ,海拔 884 8.13m ,有地球“第三极”之誉。“珠穆朗玛”系佛经中女神名的藏语音译。 18世纪初 ,中国就已测定了珠穆朗玛峰的位置 ,并载入清康熙五十七年 (1718年 )完成的《皇舆全图》 ,称“朱母良马阿林”。这一段说明性文字出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我国拥有世界第一高峰 ,一直是让国人感到自豪的事情。然而近年来 ,在一些欧美国家出版的世界地图册上 ,珠穆朗玛峰却被称为“埃佛勒斯”峰 ,用英文书写为“The…  相似文献   

4.
莱斯特·布朗博士是美国地球政策研究院创始人及主席,是美国著名的农业和环境问题专家,曾担任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布朗博士的研究主要涉及人口、粮食、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方面,被《华盛顿邮报》誉为“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一位思想家”。30年前他就率先提出了环境可持续发展概念,1974年他创办了华盛顿世界观察研究所,1994 年他的《谁来养活中国》一文轰动中国,并引发了  相似文献   

5.
20年前,莱斯特·布郎一部《谁来养活中国》.在改革开放不久、正面临诸多复杂国际国内形势的中国激起千层浪、面对诸多类似质疑.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了“中国怎样养活养好中国人”战略研讨会.党和国家有关领导、相关部委负责人及两院院士共100多人齐聚一堂.从战略与发展的高度畅议中国人是否能够养活自己、养好自己的问题,、当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作为要闻播放、  相似文献   

6.
文摘     
《地图》1988,(1)
1987年11月3日《科技日报》科学版“中国的一百个世界第一”(87)题为“定量制图学”。作者罗伯特·坦普尔指出张衡写过一本名为《算罔论》的书,明显地含有精确使用地图坐标的基本原理。汉朝正史说他“网络天地而算之”,这使“制图科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裴秀是张衡在制图科学研究方面  相似文献   

7.
蔡伟 《中国测绘》2003,(6):44-45
据美国国防制图局(DMA)网站报道,到今年年底,美国军方计划用数字地图取代纸质地图。用美国国防部国家图像和制图局(NIMA)局长詹姆斯·C·金中将的话说:“如果五角大楼想要反应敏捷,就必须进行数字化。”  相似文献   

8.
2005年2月初,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彭斯在香港一家报纸发表了一篇名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独一无二》的文章:“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令中国贫穷人口大幅减少,但收入分配不均的情况依然严重;然而,中国经济加速发展,令百姓得以摆脱贫困,贫困者得以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这一点更为重要。”不知是诺贝尔奖得主的语言不好,还是那家报纸的翻译问题,这段话罗嗦得让人不敢恭维。不过,他的判断我是击掌叫好的。我觉得他确实是高人,比国内知道“什么问题重要”。中、印市场厚薄与贫富差距现在世界上很多人都看好中国和印度,却少有人注意两国收入…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 地球上赋存着石油、煤炭、原子能、天然气、水力等各种能源资源。 能源在一个国家中是国民生活和经济活动的原动力。因此,保障能源稳定供给的问题,成为所有国家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日本仅次于美国、中国、俄罗斯,是世界第四大能源消费国。日本保障能源稳定供给的工作,是日本作为能源消费大国,在世界  相似文献   

10.
卢海鸣 《地图》2000,(2):58-60
日月潭龙虎塔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台湾是我国的一个省份 ,包括台湾本岛、澎湖列岛、钓鱼岛及其他附属岛屿等 ,面积约 3 .6万km2 ,全区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大量考古出土文物表明 ,台湾新石器时代文化与大陆同时的文化完全相同 ,是大陆文化的延伸。战国时期成书的《尚书·禹贡》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地理学著作。其中写道 :“惟海惟扬州……岛夷卉服 ,厥篚织贝。”“岛夷”指的就是台湾。这是我国史料中关于台湾的最早记载。西汉时期 ,台湾被称为“东鱼是”。《汉书·地理志》云 :“会稽海外 ,有东鱼是人 ,分为二十余国。”东汉…  相似文献   

11.
就像英国作家柯南道尔笔下的私人侦探福尔摩斯一样,“比利时小人”波洛也精通医学和化学实验,随着根据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改编的电影《东方快车上的谋杀案》,《尼罗河上的惨案》和《阳光下的罪恶》等的上映,身材矮胖、留着八字胡须的波洛侦探已成为欧洲乃至整个世界家喻户晓的人物。新千年的一个夏日,我从巴黎乘火车到达布鲁塞尔,然  相似文献   

12.
《地图》1993,(1)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绘制地图的国家之一。地图的传说可以追溯到四千年前的夏代,地图的发展历史大体经历了汉代以前的原始地图,汉以后的古典地图,以及清代康、乾以来的实测地图三个阶段。我国最早的地图传说是古籍《世本·作篇》记载的“史皇作图”以及民间流传的《河伯献图》故事。《左传》关于夏禹铸鼎所刻图像被认为是“山海图”,就是一种原始地图。《周礼》记载的“九州之图”被认为是较早的旅行图。另据《述导记》记载,春秋时鲁国工匠鲁班创造了最早的石刻  相似文献   

13.
《地图》2000,(2):38-38
云南美术出版社准备再版美国伯特·克拉夫奇克先生的摄影作品集———《一个美国人难忘的云南印象》。编辑以特有的敏感 ,一下看中了我们留藏的那本《昆明导游》中的“昆明市区街道简图”。这本 1944年由中国旅行社印刷发行的旅游指南 ,出版的年代正好是克拉夫奇克先生 1943年至 1946年作为陈纳德援华空军 (飞虎队 )的一员 ,来到中国云南工作战斗的时期。他的摄影作品集中了很多当时昆明的街景、公园和标志性建筑 ,这地图对了解 5 6年前昆明城市的建筑范围是很有帮助的。  无独有偶 ,当此书正在印刷中 ,我们又无意中在昆明十五中外语老教…  相似文献   

14.
刘洪涛 《地图》2000,(3):47-49
原文载于英国《城市地理》(UrbanGeography) 1998年第 19卷第 1期 ,题为“地理界有没有‘厌图症’ ?” ,本文编译时有删节。作者JamesO .Wheeler为该杂志编辑。他对近年来在世界地理学界较有影响的 8种英文杂志中地图的使用情况作了调查 ,总体结果不容乐观。由此我想到 ,国内出版的地理类期刊中 ,地图的使用情况如何呢 ?笔者由于暂时未作深入调查 ,在此不敢妄作结论。但本文所提出的观点和所揭示的现象 ,无疑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地图的力量》一书的作者丹尼斯·伍德先生告诉我们 ,“每个人都可以制作地图” ,“地图构建世界 ,而非复制世界” ,“地图使过去和未来现行” ,“地图使我们的生活成为可能”。这些格言式的话语鼓舞人心 ,并让我们每一个地理和地图工作者心领神会。相信地图仍是地理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 ,而且必将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正如在本世纪初 ,福特公司为推销其T型汽车所提出的口号“让每个人都拥有汽车”一样 ,我们今天的口号是 :让每个人都使用地图 !  相似文献   

15.
草也能炼出"石油"? 《今日国土》杂志今年2-3月合刊的封面文章题为《战争·石油》,写这组主题文章的专家、学者有一个共同的观点,认为美国之所以对伊拉克发动战争,抛开"反恐"的表面理由,除了战略方面的原因,最为根本的是为了石油!能源危机是全球最大的危机之一,历史上的攻城掠地之战就成为今日石油资源之战。  相似文献   

16.
古老的地籍图———《潼关图》据古籍载,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地籍图作为一个地图品种,就已应运而生。《周礼·地官司徒》载:“大司徒之职,掌建邦之土地之图与其人民之数,以佐王安忧邦国。”“小司徒之职,……凡民讼以地比正之,地...  相似文献   

17.
由科隆牧师布朗(Georg Braun)编辑、由慕尼黑刻印师霍根伯格(Franz Hogenberg)雕版刻印的《寰宇城市》(Civitates Orbis Terrarum),是16世纪最为流行的世界城市地图集,该书在体例上深受奥特柳斯《寰宇大观》的影响,在内容上汇集了安特卫普人霍夫纳格尔(Georg Hoefnagel)、德国人敏斯特(Sebastian Münster)等上百位欧洲制图家的作品,从1572年到1617年间,先后出版6个版本,共收录546幅乌瞰彩色世界城市图,生动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城市的繁荣和地图学的进步.  相似文献   

18.
提起世界石油大王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哈默博士,就如同美国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一样,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提起美国西方石油公司中国代表处总经理、美国世纪发展公司董事长于学文先生恐怕知道的人并不多。于学文先生为促进中美关系健康发展,为引进外资和外国技术,为促进中国热气球运动发展,为促进中西文化艺术进一步交流和发展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我们实在有必要来认识一下于学文。  相似文献   

19.
成一农 《地图》2013,(6):64-71
“李约瑟问题”是中国科技史上一个让人回味无穷、引发了无数争论的问题.李约瑟是英国著名的生物化学家和科学史专家,他在上个世纪与诸多学者合作撰写了鸿篇巨制《中国科学技术史》,对中国古代科技进行了全方位的勾勒,认为中国古代除了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之外,在很多方面都远远领先于世界.但由此也产生了一个悖论:既然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如此杰出,那么为什么近代之后似乎是在一夜之间,就突然在所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世界了呢?这个悖论就是著名的“李约瑟问题”.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是城市竞争的世纪 “21世纪将是一个新的城市世纪”——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新观念,已为世界各国所接受。美国、欧盟及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专家推断,到2006年世界城市化水平将达到50%,2030年将达到60%,这意味着届时全球2/3的人口将住在城市。21世纪各国的经济将越来越依赖于城市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