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前我国自动气象站铂电阻温度传感器的检定方式有现场检定和实验室检定两种。根据《JJG(气象)002-2015自动气象站铂电阻温度传感器检定规程》的指导方法,分别对相同的铂电阻温度传感器开展现场检定和实验室检定,并通过GUM法对两种检定方式的检定结果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对比两种检定方式的测量不确定度,结果表明现场检定中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和测量设备引入的不确定度较实验室检定更高。分析两种检定方式的测量不确定度产生差异的原因,建议国家级自动气象站的铂电阻传感器采用实验室检定的方式开展计量检定工作。  相似文献   

2.
决策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活动,是为解决当前或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选择最佳方案的一种过程。比如,早晨出门办事,天气预报有雨,带不带雨具?不带雨具可能遭受雨淋,带了雨具不下雨则是个累赘。“出门办事”这个特定条件,迫使人们作出决策。又如某工厂生产一种新产品,对市场需求不十分清楚,情况好能获利,中等情况可保本,情况差要赔本,到底投产不投产?工厂领导人必须作出决策。  相似文献   

3.
区域自动气象站的数据传输是依托GPRS/CDMA网络来实现的,通信网络不稳定及自身故障等原因,常造成数据资料不上传、上传不稳定、缺失和缺测等情况发生。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就其在数据传输中几种故障的处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对2006-2009年两种途径(A文件和Z文件)上传的2400多国家级自动站观测的小时常规六要素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途径得到的小时数据中,2 min风和10 min风的不一致率较高,主要由两种文件对于风速为零时风向的规定不同造成,其他要素的不一致率相对较低;在不一致数据中,各要素在仪器误差允许范围内的比率分别为气温23.27 %、气压5.4 %、相对湿度23.19 %、降水65.42 %、2 min风12.93 %、10 min风14.16 %。  相似文献   

5.
“8.11”特大暴雨条件性对称不稳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耿勃  盛春岩 《山东气象》2000,20(1):46-48
通过鲁东南地区一次特大暴雨的条件性对称不稳定分析 ,探讨了产生暴雨的一种可能机制。结果表明条件性对称不稳定或等绝对角动量 (M)面上的位势不稳定及锋生次级环流是形成暴雨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6.
廖洞贤  孙岚 《大气科学》2003,27(2):203-211
分析了气压分离和不分离,在几种不同的层结情况下,垂直气压梯度的截断误差.结果表明:基本场取法不当,会引起巨大的截断误差,甚至和不分离时相当;反之,则较小.根据计算,提出了一种取基本场的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使气压偏差的垂直梯度的截断误差比不分离时的相应误差小一个量级,从而,可以取较小的垂直分辨率.  相似文献   

7.
关于业务上应用条件对称不稳定相关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丽娜  周小刚  夏扬 《气象学报》2018,76(5):824-832
条件对称不稳定(CSI)理论常常被用来作为倾斜对流的发展机制之一,在业务上常用来解释与锋面相联系的一条或多条中尺度雨带、雷达图像上观测到的带状雨带的成因等。条件对称不稳定的诊断包括CSI斜率判据、斜升对流有效位能(SCAPE)、湿对称不稳定(MSI)、相当位涡(EPV)等判据。业务预报人员存疑较多的问题是这些方法是否具有一致性并在业务上如何使用。针对上述问题,首先通过与业务预报人员较熟悉的条件不稳定类型作类比,来说明条件对称不稳定两种判据与条件不稳定两种判据的相似性。但在业务使用上,判别条件对称不稳定时多使用CSI斜率判据,即等动量面的坡度大于等位温面坡度而小于等湿球位温面坡度。由于条件对称不稳定通常出现在大气处于几乎饱和的情况下,此时的CSI斜率判据则演变为湿对称不稳定判据,即等动量面坡度小于等湿球位温面坡度。为判别相当位涡与湿对称不稳定判据是否具有一致性,文中的推导和实例分析均表明,二维相当位涡实际上是湿对称不稳定判据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但是湿对称不稳定判据需主观去比较等相当位温面与等动量面斜率大小,而二维相当位涡则可通过其是否小于0进行客观判断。需注意的是,在与推导条件对称不稳定斜率判据相同的二维坐标下,相当位涡与湿对称不稳定判据才具有一致性,将相当位涡扩展到常规坐标下使用三维相当位涡作为湿对称不稳定判据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8.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冬季大气稳定度垂直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2008年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冬季系留气艇的探空数据,利用温差法、温差一风速法、理查逊数法3种方法,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塔中地区的大气稳定度进行了初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大气稳定度日变化明显:夜间随着高度的升高,大气状态由稳定转变为中性继而转变为不稳定。白天受太阳辐射的影响,近地面处于不稳定状态;(2)大气稳定度随着高度上升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稳定层与不稳定层交替出现;(3)3种方法计算的结果不一致,反映出温度、风和湍流对稳定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非纬向基本气流的斜压不稳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李崇银 《气象学报》1984,42(2):148-156
本文用分层两层模式研究了在一般非纬向基本气流情况下的斜压不稳定。通过比较分析,给出了基本气流对斜压不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非纬向基本气流情况下,更有利于出现斜压不稳定。 将非纬向基本气流的斜压不稳定理论用于高纬度地区的大气运动,说明了高纬度地区常见的小扰动强烈发展,是切变基本气流所驱动的一种“涡旋波”的斜压不稳定。  相似文献   

10.
雍延和 《气象》1989,15(9):2-2
不需记起止时间的天气现象,按规范第五章第二节规定,共有12种。这12种天气现象,生成和消失的标准,仔细分析一下,可分为: 1.用能见度距离,作为客观标准的有轻雾、扬沙、浮尘、烟幕、霾五种。  相似文献   

11.
胡文豪  孙继明 《大气科学》2018,42(1):209-226
滤除声波的大气运动方程中不包含声波,基于滤除声波方程建立的数值模式可以用较大的时间步长进行数值积分。Durran在1989年提出了一种新的滤除声波的方法,命名为“假不可压”方程,该方程考虑了温度扰动引起的密度变化,忽略了气压扰动引起的密度变化。本文根据Durran提出的假不可压理论,推导出了一组地形追随坐标下的通量形式的假不可压方程。该方程在形式上与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中ARW(Advanced Research WRF)动力框架的控制方程非常接近。我们进一步将推导出的假不可压控制方程改写到了WRF模式中,建立了基于WRF模式框架的假不可压模式。用构建的假不可压模式和WRF模式做了两组对比试验:湿热泡对流试验和重力流试验。比较两种模式的模拟结果,可以看出假不可压模式的模拟结果与WRF模式的模拟结果非常接近,说明在WRF模式框架下建立的假不可压模式是合理可信的。  相似文献   

12.
简单的热带海气耦合波——Rossby波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巢纪平  王彰贵 《气象学报》1993,51(4):365-393
在本文中分析了当大气和海洋中未经耦合前的自由波均为Rossby模时,经相互作用后所激发出的耦合波的物理性质。结果表明,由于大气和海洋的背景状态不同,可以激发出两类不稳定耦合Rossby波。一类波要求大气的背景场是斜压的,而海洋的混合层较深,即热容量较大。这是一类弱相互作用的不稳定波。另一类要求大气的背景场趋于正压性,而海洋的混合层较浅,即热容量较小。这是一类强相互作用的不稳定波。色散关系的计算表明,这两类不稳定波产生的物理机制也不相同。文中对解不同截断模的本征值问题提出了几种数学方法,同时还进一步提出了一种使大气和海洋自由Rossby模的色散关系不受歪曲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实际业务工作中使用的对流现象的预报方法是建立在不稳定能量与天气现象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不稳定能量越大,预期的天气现象的强度与持续时间就越大。然而,正如分析所指出的,利用不稳定能量判断天气现象的强度,只是在热对流情况下才有可能。在有规则垂直运动发展的情况下,用热力学计算的对流作用就显示不出来。 可以认为,夏季降水形成主要受下列三种大气运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气象》1976,2(6):19-19
正压大气是一种假设的大气状态。在这种大气中,等压面和等温面在所有高度上都相重合。这样,等压面上各点温度相同,其坡度随高度不改变。所以,在正压大气中,地转风随高度也不改变,即热成风为零。 “正压”概念虽然是一种理想的大气状态,但应用这一概念分析某些大气问题时,却能得出近似于实际大气的某些有用的结论。例如,罗斯贝  相似文献   

15.
PC-1500计算机所配的CE-150打印机,打印宽度只有44mm,由于打印纸不宽,编程序时,不太注意打印输出格式。其实PC-1500计算机的打印功能很强,能编出多种输出格式的程序,使输出结果一目了然。本文例举了几种打印输出程序,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从国家气象与地方气象、政府气象与市场气象、部门气象与社会气象3个维度入手,分析当前气象服务分类发展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并提出分类发展的实现路径,即:在理顺上述3种关系、强化国家对省市县各级气象服务的技术支撑的基础上,建立气象服务分类供给清单,以标准化、事权化、市场化分别推进3种不同类型的气象服务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实际大气中,对流层中、上层的环流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如1—2天),由纬向型发展成为经向度很大的流型,即波动的振幅随时间迅速增长,一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长波不稳定。大气的长波不稳定,以及其他各种不稳定,都能使天气系统较迅速发展,并伴随着较强烈的天气现象。本讲主要讨论大尺度大气运动的几种不稳定及其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王晨曦  邓莲堂  范广洲  李泽椿  周定文 《气象》2018,44(12):1518-1528
本文用GRAPES_Meso中尺度区域模式模拟了2015年8月2—4日的一次华北锋面带状降水过程,在模拟结果与实况比较吻合的情况下,用高分辨率模式输出资料对降水过程中的对流稳定度、惯性稳定度和条件性对称不稳定(CSI)进行了分析,并诊断出降水过程中的条件性对称不稳定区域。个例分析的结果表明:(1)带状降水过程中CSI的发展伴随着对流不稳定的减弱和惯性不稳定的增强。(2)根据不稳定量的变化情况,把降水过程分为3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降水区域上空-?θ_e/?p0,降水主要受对流不稳定的影响;在第二个阶段,对流不稳定、惯性不稳定与CSI发展增强,此阶段的降水受3种不稳定量的影响;在第三个阶段,3种不稳定能量均逐渐减弱,但仍然影响着降水的持续。(3)发展旺盛阶段的CSI在平面上呈带状分布,与雨带、对流不稳定区域平行,在剖面上CSI主要活跃在对流层低层。(4)用湿位涡结合对流稳定度与惯性稳定度诊断CSI区域的方法比M-θ_e剖面图方法更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19.
人在雨季     
雨季,不邀而来有一种暴涨的相思止不住漫过心堤卷走昨日的山盟海誓  相似文献   

20.
广东沿海地区大气稳定度的分类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广东大亚湾沿海1个80 m气象铁塔2003年1月—2004年12月离地面10 m和80 m的逐时风向、风速、温度梯度资料和1.5 m 的相对湿度资料,用温度梯度、Ri数、风速比、温度梯度与风速4种不同判据把大气状态分成强不稳定、不稳定、弱不稳定、中性、较稳定和稳定6种不同稳定度,分析研究不同大气稳定度分类方法在沿海地区的适用性。研究表明,沿海地区以理查逊数(Ri)法对6类大气稳定度的区分能力最好,温度梯度和风速比法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