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淑华  黄春生 《地下水》1996,18(1):25-27
节水农业是全国重点研究推广项目,也是发展“一优双高”农业的重要支柱,本文对南阳井灌区推广的地埋管道节水工程及产生的农业效益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在井灌节水区高效的作物种植模式,为井灌节水的发展及“一优双高”农业布局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2.
刘进忠 《地下水》2004,26(1):30-31
志丹县地处陕北,水资源短缺,干旱是农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障碍.志丹县井灌区的发展.对农业的丰产增收起到了十分重要作用.作者根据对志丹县井灌区的全面调研,对井灌区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志丹县井灌区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2016,(1)
节水灌溉是农业稳产、高产的根本保证。山东省平原区是山东省粮食主产区,对山东省粮食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按照不同灌溉水源把山东省平原区分为引黄灌区、平原井灌区、山前平原区;详细分析不同灌区的节水灌溉的现状,综合评价节水灌溉发展趋势:目前山东省平原地区节水灌溉发展潜力巨大,灌溉方式符合目前生产力发展要求,有较为成熟的节水灌溉模式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机井抽水耗能,约占全国农业用柴油和农业用电量的10%左右,是农业耗能的一个大户。因此研究机井节能节水措施与途径,是当前搞好机井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中心问题。本文作者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如何提高机井装置效率、提高井灌区水的利用率等问提谈了很好的意见,供各地在进行以节能节水为中心的技术改造中参考。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1991,13(1):15-17
近年来,北京市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水利方针,在重点抓基层水利管理服务组织的建设,推广机井管理责任制的同时,还抓了“农田灌溉和节水示范”、“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和综合服务体系”等试点工作,以点带面,全面推广,推动了井灌区的节水工程建设顺利进展。一、认真贯彻“加强经营管理,讲究经济效益”的水利方针从1980年起我们先后召开了五次机井  相似文献   

6.
陈清涛  黄启海 《地下水》2009,31(6):117-118
冠县是一老井灌区农业县,水资源严重匮乏,属水危机区,近几年来,结合区内缺水现状和农作物种植情况,因地制宜,坚持“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水利”的原则,大力推广发展了管灌、地膜灌、喷灌、滴灌、微喷灌等节水工程,推广应用了农艺节水技术,实行科学用水、计划用水,优化节水灌溉制度,缓解了区内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实现了水资源优化配置,达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有利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设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发  张学文 《地下水》2008,30(6):129-130
大力推广设施农业节水灌溉,采用先进的灌溉设备,根据作物生产过程中对水的需要,按时、按需对作物进行灌溉,产量高、品质好、节水明显。近几年,随着农业的发展及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宁夏自治区设施农业发展较快,采取了很多节水灌溉方式,并取得了较好的节水效果。深入介绍和探讨了设施农业畦灌技术、设施农业蔬菜沟灌技术、设施农业地膜覆盖灌水技术等11个设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8.
陈凌颜  滕凯 《地下水》2011,(4):189-191
水田井灌区主要是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发展农业灌溉,针对井灌区的运行特点,以干扰井群的水力计算理论为依据,通过建立目标函数及相应的约束条件,采用非线性规划的分析方法,提出水田井灌区规划优化设计井参(成井直径,成井深度,成井密度及涌水量)的求解公式和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水量平衡的农业节水潜力计算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节水潜力是进行节水改造方案评估、用水效率评价及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依据。在回顾和总结农业节水潜力评价指标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取水、耗水和回归水3个方面,提出了农业理论节水潜力的概念,并利用水量平衡原理对相应计算方法进行了推导。同时根据不同的节水措施,提出了农业耗水理论节水潜力、农业回归水理论节水潜力和农业取水理论节水潜力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基于新方法对柳园口灌区农业理论节水潜力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柳园口灌区农业理论节水潜力为4636.59万m3;其中,农业耗水理论节水潜力最大,农业取水理论节水潜力次之,农业回归水理论节水潜力最小。相关结论为该灌区制定合理的节水灌溉措施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补充地下水新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海波  陈平  路印柱 《地下水》2001,23(1):46-47
发展井灌与保持地下水采补平衡,一靠节水,二靠回灌。本文就改进耕作方式,采用科学种田新方法,利用雨季增加雨水回灌量。为补充地下水,使井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王慧 《地下水》2009,31(2):105-105,137
从农业节水灌溉技术角度对乳山市的节水灌溉技术进行阐述,并在农业节水方面进行客观评价,结果表明乳山在采用农业节水先进技术后,农业生产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李坤 《地下水》2014,(3):103-104
节水型农业,是在保证粮食增产的前提下,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节水措施和先进灌水技术,在节约农业用水量的同时,以达到节水和增产的双重目的。对陕西省农业节水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得出节水意识淡薄、灌溉方式落后、水利工程设施老化、果业发展加剧用水矛盾突出等是陕西农业节水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节水工作宣传、加快施(灌)水节水技术推广、重视节水工程建设、强化节水管理措施等对策,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13.
李慧勇 《地下水》2011,33(3):95-96
数字农业自控灌溉系统具有增产、节水、节工的特点,通过在山西省水科院节水示范基地的应用,证明该系统在目光温室中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2016,(5)
黑龙港地区属于资源型缺水地区,该地区农业发展受到水资源条件的严重制约,为使现有水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益,结合该地区水资源特点,从农业节水技术推广、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和节水技术的发展方面,通过灌区改造、渠道防渗、微喷灌溉技术、田间径流拦蓄、耕作与覆盖保墒技术等工程措施对农业节水技术进行有效发挥,使现代化管理模式在农业节水技术上得到有效应用,促进该地区农业发展水平,对河北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2020,(4)
大洼灌区作为盘锦市重要的粮食生产区,在灌区推广应用适宜的节水灌溉技术,大力发展节水技术为满足灌区现代化发展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迫切需求。结合大洼灌区灌溉工程、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和农业灌溉用水条件,对近年来常用的节水措施、生物节水、农业和工程管理等环节进行评价分析可知,应综合考虑灌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农业灌溉工程条件、水资源状况和区域气候条件,根据节水灌溉要求及其适用范围,从环保、生态、节水和增产等方面综合评价适宜节水灌溉技术,为大洼灌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适宜节水灌溉技术模式的优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张红丽  高飞  郜书杰  姚怀献 《地下水》2007,29(1):59-60,71
简要介绍了馆陶县在地下水管理工作中的经验,并对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近几年来井灌区地下水超采严重,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影响人们生产生活,波及社会、经济其他方面,地下水位水质急待得到有效控制和改善.河北省馆陶县自实施地下水管理计划和世界银行节水灌溉项目以来,在保持地下水平衡,优化水环境方面进行了许多尝试并取得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新疆喀什地区作为农业水资源贫乏地区,农业用水资源矛盾逐年加剧,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急需对农业用水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对农业节水潜力的计算可为农业节水措施规划提供重要的依据。当前,Elman模型在不同地区农业节水潜力中得到应用,本文结合Elman模型对新疆喀什地区灌区农业节水潜力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新疆喀什地区灌区农业节水具有很大潜力,在未来的10~20年其农业节水潜力可达到0.51~1.16亿m~3,可有效解决灌区农业用水资源偏少的问题。研究成果对新疆喀什地区农业节水措施的规划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针对山东省滨海地区经济发达、水资源短缺,农业用水被严重挤占,农业发展受到制约的现状,通过对区域多水源的联合调度和合理开发利用、现代节水灌溉工程和精准灌溉、农艺综合节水和现代管理节水技术的综合研究集成,提出了与山东省滨海地区自然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综合农业节水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9.
杨晓茹 《地下水》2004,26(2):120-122
本文结合陕西省农业节水灌溉发展的实际情况,论述了在本省发展节水灌溉的必要性并针对各种节水措施的适用条件,提出陕西省不同区域的农业节水模式.  相似文献   

20.
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建设生态农业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是生命之源,它不仅是农业的命脉,而且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命脉,水资源短缺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缓解水资源不足,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举措。节水灌溉是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的重要途径,可以用尽可能少的水投入取得节水和增产的双重效果。因此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和由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转变的具体策略。怎样发展节水型农业,实现传统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转变?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对宿县地区发展节水灌溉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提出具体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