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9 毫秒
1.
《地球》2015,(7)
<正>土地的特性,包括自然特性和经济特性。土地的自然特性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属性;土地的经济特性则指人们在利用土地的过程中,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表现的特性。(一)土地的自然特性土地的自然特性包括: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土地位置的固定性、土地质量的差异性(多样性)、土地永续利用的相对性(土地功能的永久性)等。1、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土地是自然的产物,人类不能创造土地。广义土地的总面积,在地球形成后,  相似文献   

2.
袁勇  王成清 《地球》2013,(9):94-95
正土地资源是生态资源的核心要素。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科学合理地进行土地综合整治,对土地生态系统实施保育或恢复重建,可以有效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态中国、文明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生态文明与土地综合整治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改造自然  相似文献   

3.
曹卫星 《地球》2020,(3):1-1
山水林田湖草是-个生命共同体,其中的田,就是耕地资源。耕地作为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土地是财富之母、发展之基、民生之本、生态之依。作为自然要素,土地为人类发展提供最基本的物质来源;作为经济要素,其开发利用保障和促进经济发展;作为生态要素,为生态建设提供基础空间和宜居环境。我国国土面积广阔,但资源人均占有量少,加之地形地貌复杂多样,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可供利用的优质耕地资源数量更少。  相似文献   

4.
魏江 《地球》2011,(4):121-122
土地资源退化的主要类型包括:水土流失(或称土壤侵蚀)、土地沙漠化、草原退化、次生盐碱化和沼泽化以及土壤污染等。当前,由于全球人口数量的急速增长以及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造成的土地生产力衰减、土地退化.可耕种土地被侵占的现象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土地?     
《地球》2015,(7)
<正>土地(Land)是地球表层的陆地部分及其以上、以下一定幅度空间范围内的全部环境要素,以及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活动作用于空间的某些结果所组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土地是包含地球特定地域表面及其以上和以下的大气、土壤与基础地质、水文与植物,还包含这一地域范围内过去和现在人类活动的种种结果,以及动物就人类目前和未来利用土地所施加的重要影响。我国地理学家普遍赞成土地是一个综合的自然地理概念,  相似文献   

6.
《地球》2018,(6)
正自然界形成的土地,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它是人类生产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中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一多三少",即总量多、人均耕地少、高质量的耕地少、可开发后备资源少。虽然中国现有土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土地面积仅及世界人均1/3。耕地面积列世界第二位,而人均耕地面积排在世界第67位。在这有限的耕地中,缺乏水源保证、干旱退化、水土流失、污染严重的耕地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后备  相似文献   

7.
有关成矿多样性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成矿多样性理论研究的几点思考,包括:成矿多样性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成矿多样性科学归属、成矿多样性研究意义、成矿多样性研究的可取途径.本文认为,成矿多样性是一个含义十分广泛的概念,既包含有自然属性又包含有社会属性和知识属性,成矿多样性概念包含着系统科学的基本要素成分;成矿多样性的等级结构决定了成矿多样性问题的科学范畴;成矿多样性研究意义在于发现新型矿产资源,而新型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利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成矿多样性研究应当吸收和借鉴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方法.成矿多样性的复杂性特点,决定了成矿多样性研究必须依靠系统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纪亚洲  顾和和  李保杰 《地球》2012,(12):102-103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活的载体,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开不了土地,她像一位辛勤的母亲,慈祥地哺育着万物生灵,我们人类像孩子般慵懒地享受着大地母亲温暖的怀抱。但是随着时代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之后,人类改造与影响自然的能力不断扩大,对土地资源的掠夺也到达了一种贪婪的境界,大地母亲的身体正处于亚健康状态,所以地震、飓凤、沙尘暴、地质灾害、极端天气等各种自然灾害频发,这是地球在向  相似文献   

9.
《地球》2020,(5)
正土地不仅是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也是富有生物多样性和较高生产力的自然生态系统,可以为人类提供生活场所和"生产"所需的物质。然而,土地沙化是当今世界上人类面临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是生态平衡被破坏的结果。沙化土地不仅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危害,还对人们的健康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城市矿山开发及其资源调控不仅属于环境科学及地球科学关注的热点,也是影响当前中国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本文总结过去对于城市矿山及城市矿产的科学认识,全面梳理城市矿山开发及其资源调控中的基础问题和活动实践,并指出未来城市矿山资源开发的主要科学问题.凝练的主要认识包括:城市矿产是人为活动条件下产生的,具有有序的物理结构、固定形状等鲜明产品特征的再生资源;城市矿产的资源特性不仅决定于它的质量,也取决于其中元素成分的数量;循环化学三条基本定律基本形成,分别指出了物质循环的必要性、方向性和目标性.未来应该研究的核心科学问题包括,金属资源从自然地学循环到人类圈循环的转换特征和驱动机制是什么;在人类圈循环中,资源的闭路循环关键节点和瓶颈在哪里;如何改善加快城市矿产的逆向物流和调控.  相似文献   

11.
《地球》2015,(7)
<正>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为保护土地而设立专门纪念日的国家,每年的6月25号是全国土地日,今年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推动土地利用方式根本转变",这已经是连续第三年将全国土地日主题定位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视与关注。6月23日,"新常态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创新与发展"座谈会在北京举办。与会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围绕"新常态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创新与  相似文献   

12.
《地球》2017,(12)
<正>人类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形成的遗迹,不仅展现着独特的地质风貌,更承载着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过程,具有巨大的价值。近年来,地球环境恶化这一问题已成为人们研讨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议题时绕不过的话题,如何平衡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成为人类面对生存环境的主要矛盾。为保护重要的矿业遗迹,同时使环境恢复到自然的状态,建设国家矿山公园是治理矿山生态环境的一种新思路,是有效保护和科学利用矿业遗迹资源,加强矿山生态恢复与环境治理的重要举措之一。国外发达国家的很多城市,在废弃的矿山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13.
<正>土地覆盖是研究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复杂的交互作用的重要基础.遥感土地覆盖制图是一个传统但仍然非常活跃的领域.在过去的45年中,全世界大约有3万多篇关于土地覆盖制图的文章发表,其中包括中文论文约1万篇.然而,这些研究绝大多数聚焦在局地尺度,极少数的研究关注全球土地覆盖制图,而且其空间分辨率较粗(300~1000 m).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期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236,自引:11,他引:236  
在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中, 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动态越来越被认为是一个关键而迫切的研究课题. 依据覆盖中国1990年代末期5 a时间间隔的陆地卫星数据资料, 研究了土地利用变化的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 依据土地利用动态度的概念, 在1 km格网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基础上, 根据区域近期土地利用动态特点与社会、自然环境综合特 征, 设计了全国土地利用动态区划图, 揭示了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的空间格局. 总体上, 传统农作区(包括黄淮海平原、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四川盆地等)城镇居民建设用地的扩张侵占了大面积的耕地, 而北方农牧交错带与西北绿洲农业区由于生产条件、经济利益和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原因, 耕地开垦现象最为突出. 国家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效果在局部地区有所体现, 但截至2000年, 尚未对土地覆被变化产生区域性的影响, 此5 a期间森林砍伐现象依然比较严峻. 本项研究, 实现了中国现代土地利用动态区域单元的划分, 揭示了中国现代土地利用变化的时间-空间属性并为其特征分析提供了区域格局框架. 该项研究是地理科学对研究对象的“空间格局”与“时间过程”特征进行集成研究, 揭示研究对象“变化过程的格局”, 以及“格局的变化过程”的一次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资讯     
《地球》2017,(6)
<正>《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办法》发布实施5月8日,国土部发布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办法》,明确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国家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土地用途管制,保护土地资源,统筹各项土地利用活动的重要依据。《办法》共9章46条,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审查、实施、修改和监督检查作出规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为  相似文献   

16.
土地估价     
《地球》2013,(12):58-58
土地估价就是估价人员依据土地估价的原则、理论和方法,在充分掌握土地市场交易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土地的经济和自然属性.按地产的质量。等级及其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的一般收益状况.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1目的意义利用卫星对地球外层空间进行科学探测,极大地开拓了人类的科学视野和科学实验领域,提高了人类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能力.空间科学探测不但推动着空间科学的发展,而且对空间技术提出新的要求、新的启示和开拓新的思想,从而推动空间技术的发展.空间科学探测的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空间科学和技术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知识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星计划主要目的是:探索地球空间的未知,推动我国空间物理和空间环境(空间天气)预报研究的发展;为保障空间活动的安全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提供科学依据和对应措施;为发展…  相似文献   

18.
知识库     
《地球》2012,(Z1):114
旅游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又称娱乐地理学。旅游地理学不仅同地理学的许多分支关系密切,而且与社会学、民俗学、考古学、历史学、建筑学、园林学、经济学彼此渗透,因此它又是一门边缘学科。现代旅游地理学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麦克默里发表的《娱乐活动与土地利用关系》,被认为是现代  相似文献   

19.
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等等与人类始终相依相伴,这些资源都是来自地球的恩赐。因为有了这些资源,我们的生活才能变得丰富多彩。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本文从森林资源的角度谈谈如何合理利用好森林资源,保护好森林资源,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相似文献   

20.
郧文聚  张超 《地球》2020,(3):22-25
耕地是用于农作物种植的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和条件以耕地为核心的农田生产生态系统,除了包括具有肥沃土壤的耕地地块之外,还包括进入农出的道路,出块周边的生态防护林、灌排沟渠,以及电力没施、物联网等监控设施,甚至包括进入农田耕种的农业机械和喷洒农药的无人机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